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梅毒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8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梅毒年均发病率为27.06/10万;季节分布差异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03∶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9岁年龄组占63.30%。结论加强卫生宣教,提高人群防范意识,依据梅毒流行特征,实施综合干预,降低梅毒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蒋景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
近年来性病传播疾病呈增长趋势,目前多数医院已经将梅毒学血清学实验作为术前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笔者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被临床医师诊断并报告的1645例梅毒患者,对其年龄分布、不同性别检出率、科室分布等情况做一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7-2012年梅毒流行现状,为遏制梅毒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许昌市梅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许昌市共报告梅毒4013例,发病率为15.7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各年发病率,2007年为4.03/10万,2008年为5.22/10万,2009年为12.58/10万,2010年为18.01/10万,2011年为24.86/10万,2012年为29.28/10万(P〈0.01);男性为15.01/10万,女性为16.55/10万(P〈0.01);城区为4.22/10万,农村为11.83/10万(P〈0.01)。4013例中,隐性梅毒和I期梅毒分别占70.27%和19.51%;30~39岁占20.18%;农民占48.67%,家务及待业占19.91%。结论许昌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梅毒的发病规律以及主要临床特征,为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梅毒血清检测:仅TPPA阳性为既往感染,TPPA与RPR均为阳性则为潜伏感染,统计分析2012年六盘水市的梅毒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六盘水市2012年报告梅毒发病1225例,较2011年的1104例增加了121例,增长率为10.96%。地区分布:梅毒高发病区为盘县442例,占36.08%;分期/类分布:隐性梅毒为主822例,占67.10%;年龄分布:梅毒高发年龄为21-40岁552例,占45.06%;性别分布:男性514例,女性711例,男:女为0.72:1.00;职业分布:梅毒高发职业为民工573例,占46.78%;。结论贵州省六盘水市梅毒发病率较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梅毒知识的宣传及普及,采取积极及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金坛市自从 1988年执行性病报告制度以来 ,梅毒从少量发生到大幅度增长。 1993年报告梅毒 3例 ,1994年报告 1例 ,至 1996年 4年累计报告梅毒 90例。从 1997年开始梅毒发病率呈急剧上升之势 ,其中 1997年 137例 ,1998年 177例 ,1999年 143例 ,3年累计 45 7例。为了探讨我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现将 1993~ 1999年梅毒疫情调查报告资料分析如下。资料来源 (1)资料来源于本市皮肤病防治所上报防疫站的病例报告。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强度 ;1993年、1994年发病率均在 1/ 10万以下 ,到 1998年上升为 32 2 0 /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福州地区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探讨流行因素。[方法]对2006-2008年35 523名出入境人员的梅毒血清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入境人员梅毒总感染率0.7%(250/35 523),感染率男(0.8%)高于女(0.6%)。250例梅毒感染者,男性占56.8%,女性占43.2%;以40~49岁组占比例最高(30.8%),30~39岁组次之(26.8%);申请出境劳务人员感染率最高(1.2%),占出境人员感染数的41.4%。传染途径以非婚性行为为主(33.2%);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分别占42.8%和30.0%。[结论]2006-2008年福州口岸出境人员中,男性梅毒年平均感染率高于女性,其中劳务人群最高,旅游探亲和移民境外者次之。应加强性健康教育及梅毒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5-2012年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珠海市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防控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珠海市的各行政区抽取4个区(镇),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各区(镇)的梅毒发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结果2005-2012年珠海市4个区(镇)共报告梅毒486例,无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99/10万、4.10/10万、4.50/10万、9.30/10万、8.52/10万、18.25/10万、31.31/10万和33.8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9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分别占29.2l%(142例)、32.92%(160例)、1.03%(5例)、1.65%(8例)、35.19%(171例)。除胎传梅毒外,发病年龄从15岁开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76.95%(374例),t〉60岁年龄组占9.67%(47例);梅毒的发病以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居多,其病例构成分别为:20.08%(96例)、18.41%(88例)。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006年开始出现隐性梅毒超过I期梅毒,2010年起病例数增加迅猛,最高占当年总病例数的55.07%(38/69);各年发病职业构成不同(P〈0.01),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学生人群的构成逐年增多。I期梅毒以男性发病为多,占67.61%,而隐性梅毒则男女分别占51.46%和48.54%;隐性梅毒以家务及待业居多(占22.01%),而I期梅毒则以商业服务居多(占22.05%)。结论珠海市被调查地区的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隐性梅毒的发病率超过I期梅毒,且普通人群发病有增多趋势,说明该市的梅毒防治工作应深入到各行各业和各类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宣武区2008-2012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制定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宣武区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共宣武区共报告梅毒病例775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3.80/10万、23.57/10万、20.20/10万、32.00/10万和23.42/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发病年龄以20~2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所有梅毒病例数的20.26%。结论规范梅毒诊治,加强对该地区重点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贵州省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报告梅毒病例11568例,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3.35/10万;各期、各类梅毒均出现增长,以胎传梅毒增长最快;20~39岁年龄段病例最多;报告病例中以农民为主。结论:贵州省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即墨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即墨市2005年的麻疹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即墨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146例,发病率为13.77/10万。麻疹发病以散发为主,发病高峰为3~5月份;>18岁成年人发病占65.1%,其次是<1岁儿童(22.6%);本市病例占73.3%,外来人口病例占26.7%。[结论]今后应加强成年人特别是流动人口的麻疹控制工作,重视<8月龄不足麻疹疫苗起始月令儿童麻疹发病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淋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淋病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苏家屯区淋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8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淋病年均发病率为23.05/10万,各年度发病率总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2,P0.01);季节分布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2.98:1,男性发病率为34.14/10万,女性发病率为11.70/10万,男性和女性淋病总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3,P0.01);家务及待业占62.65%,20~44岁年龄组占65.22%。结论该区应实施综合干预,降低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开展监测调查,做好淋病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加大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限制性犯罪和性紊乱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风疹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风疹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风疹疫情资料。结果 2005—2009年沈阳市苏家屯区风疹年均发病率为42.43/10万,各年度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比为1.37∶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48.50/10万、36.2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占62.94%,职业高峰明显;4、5月发病占66.31%,呈春季高发趋势;10~24岁年龄组发病占72.33%,呈典型的青少年高发趋势。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实施目标管理;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管理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做好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苏家屯区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 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46/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1、11、12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总数的41.54%,发病季节高峰明显;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6.22/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34/10万(P〈0.005),男女性别比为1.62∶1;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8.16%、27.23%,发病职业高峰明显;3~1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5.40%,年龄发病高峰明显。结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动员适龄人群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流行态势;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调查处理,控制暴发和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水痘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及评价措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水痘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0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水痘年均发病率为91.4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0∶1,男性报告发病率为98.45/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为84.32/10万(P0.01);1、4~6和11、12月报告发病数较多,占全年报告发病总数的76.02%,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发病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4.74%和15.66%,4~1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9.86%。结论该区水痘发病季节高峰和职业高峰明显,应根据水痘流行特征,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做好水痘流行趋势预警;做好暴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5.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已被国际消灭疾病特种工作组列入全球性可能消灭的8种传染病之一.在推行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之前,麻疹病毒感染了全世界95%以上的儿童.尽管MV列入了计划免疫,对8月龄以上婴幼儿实施免疫接种,但近年麻疹流行仍以散发与局部暴发模式并存,威胁着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手足口病疫情趋势,为制定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年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91.62/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14.59/10万,女性为67.95/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74∶1;呈夏秋季特别是夏季发病高峰;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53.61%和39.42%,高峰明显;2~4岁年龄组占68.99%,呈典型的幼儿高发。结论该区应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做好消毒和病例隔离治疗工作;加强疫情报告,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沈阳市沈北新区风疹流行特征,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风疹防治策略及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沈北新区风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共报告风疹病例1 275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为56.14/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3~6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83.06%;病例主要集中于25岁以下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96.63%。发病有明显的聚集性,以学生发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3.41%。结论沈阳市沈北新区风疹发病高峰为3~6月份,以学生发病为主。应针对学校加强风疹疫情监测及风疹病例管理,强化麻腮风疫苗接种工作,控制风疹的流行,切实保护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促发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85、240、300、438和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3013/10万;全区12个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浑河湾、南湖街道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12—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24岁。结论沈阳市和平区需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提高防控意识,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