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士进修杂志》2011,(6):559-559
答:根据病情的进展,DIC可分为三期:第一期(高凝期):此期因原发病使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并激活凝血系统,从而促使微循环中广泛发生血管内凝血,血液呈高凝状态;第二期(消耗性低凝血期):此期因微血栓广泛形成而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故血液呈低凝状态。这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第三期(继发性纤溶期):  相似文献   

2.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血液由于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首先处于高凝状态,因而,在毛细血管、微静脉等微小血管中广泛形成微血栓。随后,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微血栓形成过程时被大量消耗,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同时还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增强,因而可使已经形成的微血栓溶解。血液的低凝状态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可导致显著的出血倾向。DIC是造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是许多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由于不同的病因使血管内凝血系统与外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微循环广泛血栓形成,导致有关器官组织出血坏死,同时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导致广泛性出血,故亦称消耗性凝血障碍。 DIC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多种病因使凝血及抗凝系统平衡失调,内、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即可导致广泛的血管内凝血。一、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见于各种严重感染(细菌、病毒、原虫感染),特  相似文献   

4.
雷淑兰 《临床医学》2000,20(6):F003-F00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的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由于凝血因子大量被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的抗凝作用,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继而形成循环功能障碍及组织坏死。 妊娠和分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这是机体的自然保护功能。当患者并发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重度妊娠中毒症、严重感染、休克等,均可能发生DIC。此时往往发病急骤,临床表现为大量出血、血不凝,可因流血过多、休克和受累脏器功能衰竭而  相似文献   

5.
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新认识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全身微血管内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弥漫性微血栓,造成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大量消耗以及继发性纤溶的发生,导致低凝状态,引起出血〔1〕。1机体正常的天然抗凝系...  相似文献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 cular coagulation,DIC)是多种疾病发展后期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由于有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而发生广泛血管内血液凝固。临床表现一方面主要为血液凝固后形成微血栓,堵塞血管,而使组织器官发生缺血性损害;另一方面为血液凝固时,大量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消耗,同时激活继发性代偿性的纤维蛋白(原)溶解,可发生严重的大量出血。此病凶险,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一旦并发DIC,往往提示病情危重,并且预后差。单纯原发病的临床治愈率只有10%。2005年7月,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因“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DIC的高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致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产后出血致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致DIC的临床特点与其它原因所致DIC有明显不同。消耗性低凝期、纤溶亢进期是其主要的病理状态。治愈23例,死亡4例。结论:抢救产后出血致DIC时需要针对病理改变治疗,强调补充凝血因子。子宫切除术应当作为争取抢救时间的手段。补充凝血因子彻底纠正DIC的病理状态才能制止出血。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致死率及自残率逐年升高,除本身的因素外,尚与其并发症有关;由于脑组织含有比其它组织更多的凝血活酶,当脑组织受损时,循环血液凝血系统被激活,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形成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通过内、外激活途径激活纤溶系统,导致严重的获得性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DIC)。本文通过检测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D和FDP的含量,探讨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而引起的一个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此时血液首先处于高凝状态,微循环中有纤维蛋白性微血栓或血小板团块形成,同时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被消耗,血小板减少,并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的加强。临床上DIC患  相似文献   

10.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于肾毛细血管对蛋白质通透性增加,每天可从尿中丧失3.5 g以上蛋白质.因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由尿中丧失,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和高血脂症,血液常常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护士进修杂志》2010,(18):1663-1663
答:DIC导致出血的原因有:(1)全身广泛微血栓形成,造成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消耗,从而引起凝血障碍。此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且呈进行性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2)继发性纤溶亢进,产生大量纤溶酶。可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及纤维蛋白原溶解。还可使多种凝血因子水解。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常能见到有些危急病人大量输注贮藏血液后,导致血液凝固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大量出血。Lim等人认为这一症状是由于输注了缺少各种凝血因子血液之故,而本文作者则认为这一症状是病人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及缺乏因子Ⅴ、因子Ⅷ之故。为了研究贮藏血液的质量,即凝固活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稳定性和血液在贮藏期间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为了适应日益普遍的成份疗法和了解有关成份疗法所用血液产品方面的知识,作者测定了在4℃贮藏不同时间后的CPD抗凝的全血和血浆中凝血因子的稳定性和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组严重的综合征,由于广泛性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导致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以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产生凝血障碍。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及脏器的广泛性出血,以至组织缺  相似文献   

1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与治疗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于2001年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进行了定义,即DIC是不同病因导致局部损害而出现以血管内凝血为特征的一种继发性综合征,它既可由微血管体系受损而致,又可导致微血管体系受损,严重损伤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往因在DIC发展过程中凝血因子水平消耗性下降,曾被称为“消耗性凝血病”;又因为DIC大多数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被称为“去纤维蛋白原综合征”、“血管内凝血-纤溶综合征”等。而临床DIC通常是指已出现了出血和/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的继发性纤溶期,即显性DIC,预后凶险,死亡率极高。国外学者把DIC看作是死亡即将来临(death is coming)的代名词。因此,准确的诊断并及时治疗对DIC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邓桂姣 《家庭护士》2009,7(16):1453-145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1].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加强,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出现.加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微循环栓塞(Acutemicrocirculatorythrombosis)简称AMT,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和并发症,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本病的特点是在微循环中发生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由于大面积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消耗及引起的继发性纤维蛋白原溶解和微循环障碍,在临床上引起出血、休克、器官损害、溶血等一系列表现。急性微循环栓塞时常有多种脏器受累、多器官功能衰竭、血压急剧下降、升压药无济于事反…  相似文献   

17.
妊娠与DIC     
一、产科DIC发病背景 1、血液凝固性亢进 从血栓弹性可以看出,孕妇有r和K短缩,ma增大,有特征性的血液凝固性亢进。 2、凝血因子增加 妊娠期除凝血因子Ⅷ外,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均增加。凝血因子增加的比例:抗凝血酶Ⅲ几乎没有增加,凝血系统处于优势状态。另外,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C)也增加。 3、纤溶活性低下 妊娠时,各脏器及血液的纤溶活性有降低倾向,即孕妇血液的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血液中的激活物活性降低。另外,纤溶酶增加,纤溶酶原的消耗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相似文献   

18.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的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由于凝血因子大量被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的抗凝作用,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继而形成循环功能障碍及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19.
人纤维蛋白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即凝血因子Ⅰ,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也是凝血系统中的一“中心”蛋白质。凝血的最后阶段是凝血酶形成,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除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外,还可介导血小板聚集,影响血液粘度,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肿瘤血行转移等病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Fg基因缺陷可导致先天性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Fg蛋白空间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其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现对目前Fg的一些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高凝、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缓慢是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VT)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其中由于许多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使体内抗凝因子和凝血因子功能失衡,造成血液高凝状态,促使VT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