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自发性脑出血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自发性脑出血预后的评价及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EME-TCD仪,动态监测68例Glasgow评分≤7分的自发性脑出血昏迷患者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和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脉动指数等。结果 其中脑死亡组28例。颅内压增高组40例。前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呈全舒张期反向血流或针尖状收缩峰血流,持续1h以上无恢复,是预示脑死亡较可靠的指标。两侧大脑中动脉血流不对称与局限性脑损伤有关。结论 TCD对评估自发性脑出血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1年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武汉同济医院行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区分能力和精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5例...  相似文献   

3.
高血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毓玲 《临床医学》2001,21(4):33-34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脑出血患者高血糖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为此我们对9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高血糖与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桥脑出血18例的临床与预后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运实 《新医学》1998,29(1):29-30
自发性桥脑出血18例的临床与预后广东潮阳市人民医院(515100)陈运实为了探讨桥脑出血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临床症状与预后的关系,现将我院1995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18例自发性桥脑出血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5年1月~19...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报告经CT证实的双侧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其中小脑半球出血16例,蚓部出血4例,混合性出血2例,全部内科治疗,痊愈9例,好转8例,死亡5例。认为出血部位较出血量对内科治疗的预后的影响更为重要,意识障碍及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重症小脑出血通过积极的内科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张英兰 《家庭护士》2009,7(17):1538-1539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1].脑出血是一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发病前无先兆症状,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或气候变化剧烈时突然发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入院后需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病情动态观察及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抢救的时机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对脑出血病人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与死亡预后因素判断价值密切相关,现探讨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1996年1月至1997年8月我科住院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70例,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26~76岁,住院期间死亡32例,其中人院24h内死亡18例,生存38例。1.2方法观察项目为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采取死亡与生存患者之间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观察结果见表1,2,3,4,5,6。3讨论自发性脑出血由于出血部位不同,有相对不同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缺血、缺氧,出现生命体征、瞳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近期(入院30 d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25例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SICH患者中,预后良好52例(41.6%);预后不良73例(58.4%),其中死亡18例,残疾55例。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60岁)、起病时临床症状(头疼、呕吐、发热>37.5℃、大小便失禁)、出血部位(脑干、小脑),GCS评分≤7分、合并并发症等的病例数及入院时血糖均低于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不良组(均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入院血糖、合并并发症、GCS评分≤7分、起病时临床症状、出血量>60 mL、脑出血部位(脑干和小脑)均是SICH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上述各项研究指标均是SICH患者近期预后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需要采取针对性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AT评分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sICH患者93例,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相似文献   

10.
早期活动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早期活动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赵丽丽,陈秉炬,毕淑珍脑出血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病,在急性期及时合理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是减轻致残程度的有效措施。国内魏氏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开始的运动疗法可以使恢复进程加快,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相关因素,提出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模型,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肿吸收的速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肿吸收慢组(R〈0.67 ml/d)、血肿吸收快组(R≥0.67 ml/d),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与血肿吸收速度显著相关:年龄、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出血体积、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中线移位、Glasgow 昏迷指数、NIHSS评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肿吸收速度明显相关。进而,构建血肿吸收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吸收慢(R〈0.67 ml/d)敏感性88.2%,特异性89.8%。结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快慢,该预测模型对于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自发性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shICH)血肿周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定量测量,评价脑血肿周围组织灌注参数改变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临床及CT确诊的幕上shICH患者行CTP检查,自发病到灌注扫描的时间为8~19 h.以血肿最大层面为参照,测量血肿周围1 cm内及对侧镜像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获得相对灌注参数值rCBF、rCBV、rMTT(患侧/健侧).电话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个月生活表现,并记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分值.结果 shlCH血肿周围带CBV值为(1.61±1.53)ml/100 g、CBF值为(16.48±12.58)ml/(100 g·min),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Z=-2.603、-4.178,P<均0.05);MTT值为(9.12±2.57)s,较对侧镜像区明显延长(t=4.747,P<0.05).血肿周围CBV、CBF值与BI相关(Z=-3.40、-2.98,P均<0.01),参数MTT、rCBF、rCBV、rMTT与近期预后无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48,且CBV界限值为1.24 ml/100 g时,敏感度66.67%,特异度为100%;CBF界限值为8.44 ml/(100 g·min)时,敏感度100%,特异度为72.70%.结论 CTP可预测shICH血肿患者近期预后,在一定范围内,血肿周围CBV、CBF值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出血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表达及其与水肿体积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应用ELISA法对3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进行动态检测,用免疫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CT所示血肿周围水肿体积(PHE)和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中MMP-9水平在发病后24h显著增加,于第3天达高峰,持续至第7天后明显下降,24hMMP-9水平与cT所示出血灶周围水肿体积和急性期病情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后血清MMP-9水平增高,血清MMP-9可能成为早期反映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扩散加权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脑出血不同时期扩散加权(DWI)磁共振表现.方法 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与磁共振检查间隔时间,将2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5组,其中超急性期3例;急性期3例;亚急性早期5例;亚急性晚期7例;慢性期4例.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常规及扩散加权磁共振表现.结果 DWI显示超急性期及亚急性晚期两组血肿呈高信号;急性期、亚急性早期及慢性期血肿呈低信号.超急性期血肿边缘可见低信号环;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早期血肿周边可见高信号环.结论 脑血肿各时期DWI表现有其独特的特点.DWI是鉴别脑血肿和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是常见的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目前关于脑出血后脑损伤的机制逐渐明了,脑出血后红细胞开始裂解并释放出铁离子,后者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脑损伤。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铁鳌合剂去铁胺能够减轻脑出血后的神经损伤,本文主要就去铁胺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ICH)患者30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01~2006-12住院的309例高血压幕上ICH患者的有关指标与30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血肿量、中线移位、院内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BI评分、营养支持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营养支持、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清除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42例和保守治疗组4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保守治疗,微创手术组另于CT下定位血肿位置并进行微创穿刺清除。结果微创手术组总有效率78.57%,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51.21%(P〈0.05)。微创手术组病死率4.76%,平均住院20.3±4.2 d,均显著低于或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CT定位下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a type of stroke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s. Mortality is elevated, especially in the acute phase. From a pathophys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bleeding must traverse different stages dominated by the possibility of re-bleeding, edema,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nflammation and neurotoxicity due to blood degradation products, mainly hemoglobin and thrombin.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and death are common in early hours, so it is a true neurologicalneurosurgical emergency. Time is brain so that action should be taken fast and accurately.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ar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location, volume and ventricular extension of the bleeding. Nihilism and early withdrawal of active therapy undoubtedly influence the final result. Although there are no proven therapeutic measures, treatment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and guided preferably by pathophysiology.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 is essential. Results of recently completed studies have birth to promising new strategies. For correct management it'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 orderly and systematic strategy based on clinical stabilization,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prognosis, avoiding secondary insults and adoption of specific individualized therapies, including hemostatic therapy and intensive control of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Uncertainty continues regarding the role of surge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共14 d。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11.57±1.82)分]及ADL评分[(54.84±4.18)分]与对照组[(16.82±2.27)分、(45.13±3.9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治疗后,治疗组TNF-α[(13.06±2.90)ng/L]、IL-1[(4.31±2.23)ng/L]水平较对照组[(18.96±3.04)ng/L、(9.76±2.6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清除自由基、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