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检测四川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型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131例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进行分组,探讨这些因素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131例冠心病患者中,有5种基因型被检测到,分别为CYP2C19*1/*1(636GG,681GG)、CYP2C19*1/*2(636GG,681GA)、CYP2C19*1/*3(636GA,681GG)、CYP2C19*2/*2(636GG,681AA)、CYP2C19*2/*3(636GA,681GA)。分布频率分别为53例(40.5%)、54例(41.2%)、6例(4.6%)、13例(9.9%)、5例(3.8%),而CYP2C19*3/*3(636AA,681GG)未被检测到。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代谢型患者,其CYP2C19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P=0.038)。不同年龄和临床分型冠心病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代谢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性别、年龄和疾病临床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 EMILIN1、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组),另选取血压正常的健康自愿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基因多态性的对比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分别检测两组EMILIN1基因SNP位点和CYP11B2基因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患者组患者EMILIN1基因rs2304682位点上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C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则比健康对照组低;CYP11B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发现,患者组(CYP11B2)-344 T/C基因多态性中TT基因型、T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CT 基因型、C基因频率则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ILIN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的相关性,(CYP11B2)-344T/C位点上等位基因T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1166A/C和醛固酮合酶(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 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100例EH患者和100例体检健康者AT1R 1166A/C和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结果:EH组AT1R 1166A/C AC型和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AC基因型的血压值、TG,TC,LDL-C均明显高于AA基因型。HDL-C低于AA型CYP11B2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等位基因T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C(P<0.05)。两基因联合分析显示,相对于AA-TT联合基因型,同时携带AC-CT联合基因型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了2.25倍。 结论:AT1R 1166A/C多态性与EH易感性相关,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EH无关,携带T1R 1166A C型基因以及AC-CT联合基因型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有关.目的:探讨临沂地区人群中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联.方法:纳入分析63 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71 例使用激素无股骨头坏死的对照组患者的激素总剂量并测定两组ApoB 基因C7623T,G12619A,CYP1A2基因G2964A 共3 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它们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与结论:两组激素治疗的总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poB C7623T 位点TT 基因型和T 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CYP1A2G2964A 与ApoB C7623T 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CYP1A2G2964A 与ApoB C7623T 的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不同基因型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关系。方法纳入确诊冠心病患者104例,分为合并高血压组及不合并高血压组,入院治疗上均予以氯吡格雷75 mg联合阿司匹林100 mg抗血小板治疗,留取患者静脉血标本,通过基因芯片法测定CYP2C19基因型,检测入院后次日以及服药5 d血小板聚集率,观察合并高血压组及不合并高血压CYP2C19不同基因型分布及两组氯吡格雷抵抗情况。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与不合并高血压患者相比,氯吡格雷CYP2C19代谢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且两组CR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分组,结果发现慢代谢型组及中等代谢型组较快代谢型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增高(P0.05),且慢代谢发生CR率显著增高。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YP2C19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CR发生率与是否合并高血压无关,但CR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人细胞色素P450酶等位基因(CYP2C19)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39:201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相关要求,结合试剂盒说明书,从符合率、精密度、检出限和抗干扰能力4个方面对“人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性能验证。符合率验证采用荧光PCR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精密度验证选择杂合突变CYP2C19 c.681GA、c.636GA样本进行检测;抗干扰能力验证判断基因型检测是否受影响。结果PCR法和Sanger测序法的检测符合率为100%;CYP2C19 c.681 G和A等位基因的FAM和ROX荧光通道精密度检测CV值分别为3.78%、1.76%、3.76%和3.56%;CYP2C19 c.636 G和A等位基因的FAM和ROX荧光通道精密度检测CV值分别为3.08%、2.81%、3.40%和3.73%;样本最低检出限为10 ng/μL;抗干扰能力验证显示基因型可以正常检测。结论人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符合ISO15189质量管理要求,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骨保护素(OPG)基因209G/A、245T/G、1181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252例福建地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为研究对象,纳入的184例ACS患者再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60例)、双支病变组(68例)、多支病变组(54例),其中2例造影冠脉无狭窄;以68例建康体检者为对照.取静脉血提取DNA,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组OPG基因209G/A、245T/G、1181G/C位点多态性.分析ACS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ACS不同病变程度组之间209G/A、245T/G、1181G/C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以及基因多态性与ACS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与对照组OPG 209G/A、245T/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均无明显差异;而1181G/C位点基因型分布[GG型:92(50.0%)比43(63.2%),CC型:26(14.1%)比0,GC型:66(35.9%)比25 (36.8%),x2=11.240,P=0.004]、等位基因分布[等位基因G:250(67.9%)比111(81.6%),等位基因C:118(32.1%)比25(18.4%),x2=9.148,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ACS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209G/A、245T/G及1181G/C位点分布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福建地区汉族人群OPG 209G/A、245T/G位点多态性与ACS无明显相关性;1181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CS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与其病变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相关性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160例,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第5天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同时采用MALDI-TOF MS技术检测CYP2C19*2*、CYP2C19*3、CYP2C19*4、CYP2C19*5、CYP2C19*17和ABCBI、PON1、CES1基因多态性。结果根据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将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n=75)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n=85)。160份样本等位基因检出率为100%,两组均未发现CYP2C19*4、CYP2C19*5、CYP2C19*17突变;携带CYP2C19*2等位基因A及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高,携带ABCB1等位基因A的GA、AA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较高,携带PON1等位基因T的CT、TT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高,携带CES1等位基因T的CT、TT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YP2C19*3等位基因A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较高,CYP2C19*3/*3型发生氯吡格雷的风险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2、ABCBI、PON1基因突变增加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CES1基因突变降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MALDI-TOF MS具有准确性高、检测通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其1059G/C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测定113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109例对照组(非ACS,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的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CRP的1059G/C基因多态性,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CS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冠状动脉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血清CRP水平亦均高于1支病变(P<0.05);但是Fbg水平与ACS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P>0.05)。CRP1059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ACS组和对照组CRP 1059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C+CC)基因型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GC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CRP水平升高可能是ACS发生的一种预测指标;CRP水平可能受其1059G/C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韦标方 《中国临床康复》2011,(39):7403-7406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因素有关。目的:探讨临沂地区人群中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联。方法:纳入分析63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71例使用激素无股骨头坏死的对照组患者的激素总剂量并测定两组ApoB基因C7623T,G12619A,CYP1A2基因G2964A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它们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与结论:两组激素治疗的总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poB C7623T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YP1A2G2964A与ApoB C7623T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遗传易感性有关。CYP1A2G2964A与ApoB C7623T的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a基因C870T及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基因A1622G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在本院急诊内科病房住院患者中入选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后)190例,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将病例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对GPⅠa基因C807T及P2Y1基因A1622G的基因位点进行直接测序法检测,然后进行基因频率的对比,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807、G1622与AR的关联性。结果55例(29%)患者存在AR,其GPⅠa基因C807T的T等位基因频率及TC+TT基因型的频率(χ2=12.848,P<0.05及χ2=6.138,P<0.05)和P2Y1基因 A1622G 的 G等位基因频率及 AG +GG基因型的频率(χ2=8.527,P<0.05及χ2=5.346,P<0.05)均显著高于AS组。 Logistic回归分析GPⅠa T807和P2Y1G1622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显著相关(OR=4.36,95%可信区间为2.86~9.38,P<0.05;OR=3.76,95%可信区间为2.87~10.52,P<0.05)。结论 GPⅠa基因807C>T以及P2Y1基因1622A>G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以2010年6月-2012年3月1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181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IL-1α-889C/T和+4845G/T多态性,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结果IL-1α-889C/T位点:CT/TT基因型在颅内动脉瘤组中的频率为32.4%,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频率(21.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P〈0.05);T等位基因在颅内动脉瘤组中的频率为16.9%,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频率(10.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17,P〈0.05)。IL-1α+4845G/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α-889C/T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有关,-889T等位基因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联分析,收集湖南地区汉族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正常对照100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2组对象的CYP11B2-344T/C多态进行分析。结果2组对象CYP11B2基因型(TT型、CT型和CC型)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但各组内等位基因T的频率(原发性高血压组:67.67%)高于等位基因C(32.33%);对照组T69.67%高于C 30.33%。结论多基因联合分析显示,在男性患者中,CYP11B2-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相关,但CYP11B2-344各组内等位基因T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C。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区-800G/A和第1外显子+915G/C基因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和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包括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第1外显子+915G/C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J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一800G/A位点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3.077倍(OR=3.077,95%CI:1.336—7.087),携带C等位基因的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5.37±9.76)μg/LVS(48.294±8.29)μg/L,P〈0.05。结论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上49位点A/G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获取CTLA-4基因49位点A/G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易感性的独立患者-对照研究。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累计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1 106例,健康对照组2 243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总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人群CTLA-4基因49G等位基因OR值为1.21,95%CI为1.07~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G/G的OR值为1.30,95%CI为1.0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A/A的OR值为0.82,95%CI为0.7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亚洲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人群CTLA-4基因49G等位基因OR值为1.67,95%CI为1.20~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G/G的OR值为2.00,95%CI为1.2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A/A的OR值为0.51,95%CI为0.25~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人群CTLA-4基因49G等位基因OR值为1.18,95%CI为1.07~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G/G的OR值为1.23,95%CI为0.96~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A/A的OR值为0.83,95%CI为0.70~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Begg’s检验所纳入研究未发现偏倚。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A/G多态性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人群易感性相关,CTLA-4基因49位点G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人群易感性高于CTLA-4基因49位点A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直接测序法两种方法检测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的突变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基因型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CYP2C19基因型检测在氯吡格雷用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80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并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全血标本。其中90例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之前,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CYP2C19突变位点,确定其基因型。另外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药物但不检测CYP2C19基因型。分析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冠脉血栓事件的差异。结果 ①两种检测方法准确度比较:在试验组90例患者中,DNA微阵列芯片法和DNA测序法均检出4种基因型组合:*1/*1(636GG,681GG),*1/*2(636GG,681GA),*2/*2(636GG,681AA)和*1/*3(636GA,681GG),分布频率分别为44例(48.9%),36例(40%),5例(5.6%)和5例(5.6%),而*3/*3(636AA,681GG)和*2/*3(636GA,681GA)未检测到。两种方法的准确度完全一致。②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经CYP2C19基因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的患者发生支架冠脉血栓事件的比例(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①DNA微阵列芯片法灵敏度和准确度与DNA直接测序法(金标准方法)检测相符率为100%。②DNA微阵列芯片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发现CYP2C19突变位点,鉴别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方法。③检测结果与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有助于患者用药剂量的调整,或选用其它抗凝血药物,从而可降低冠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基因中 rs2282143(P341L ,1022C> T)、rs628031(M408V ,1222A>G)和rs36056065(ins/del GTAAGTTG)多态性对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5例男性健康自愿者空腹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二甲双胍的浓度,并根据rs2282143、rs628031和rs36056065多态性进行分组。结果 rs2282143多态性中CC、C T 和 T T分别为45例(69.2%)、19例(29.2%)和1例(1.5%),CC 和 CT 组间的 Cmax 、Tmax 、AUC0-t 、AUC0-∞和 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628031与rs36056065等位基因完全连锁,其中 AA/ins、AG/ins-del 和 GG/del 分别为8例(12.3%)、24例(36.9%)和33例(50.8%)。AG/ins-del的Cmax 、AUC0-t 、AUC0-∞显著高于 AA/ins和GG/de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ins和GG/de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ax 、T1/2在3种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282143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无相关性,完全连锁的 rs628031和 rs36056065与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NF—d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及62例体检的健康者(对照组)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2mL,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2组TNF-α基因多态现象。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均未检出TNF-α-308A/A及TNF一仪一238A/A纯合子。肺癌组TNF-α-308及TNF-α-238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NF—d一308的基因型频率分布:鳞癌组与腺癌组、I+Ⅱ期组与对照组的G,G基因型与GIA基因型在分布频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均(P〉0.05);III+1V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TNF—α-238的基因型频率分布:鳞癌组、腺癌组G,G基因型与G/A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I+Ⅱ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l+IV期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G/A及TNF—α-238G/A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有关。其中-308A等位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推动作用,-238A等位基因则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南通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高三酰甘油血症(HTG)是否与载脂蛋白CⅢ(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T-455C和C-482T多态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212例T2DM患者apoCⅢ-455和-482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apoCⅢT-455C和C-482T多态性位点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7,r2〉0.6,P〈0.0001)。等位基因以常见等位基因-455T和-482C为主,-455和-482位点基因型均分别以杂合型-455TC和-482CT为主。此2个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正常三酰甘油(NTG)组和HTG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CC和-455TC型患HTG的风险与野生型-455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79(0.31~1.99)和1.09(0.52~2.28)。-482TT和-482CT型患HTG的风险与-482CC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OR(95%CI)分别为1.33(0.53~3.34)和1.65(0.78~3.51)。所有相关生化指标在这2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之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南通地区汉族T2DM患者中,未发现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HTG有关联,与非T2DM人群中研究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李含秋  王西林  张敏玲 《新医学》2012,43(7):466-470
目的: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G196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及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53例抑郁症患者及180名正常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BDNF G196A基因多态性,采用连线测验A和B、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汉诺塔测验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BDNF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比较携带不同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BDNF基因A等位基因的频率(60.1%)高于对照组(5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BDNF 196A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的成绩与没有携带A等位基因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基因型分类比较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携带A/A型患者的WSCT分类数低于其它两种基因型携带者、WSCT持续错误数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携带者(P<0.05)。结论:BDNF 196A等位基因是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A/A基因型的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