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现代免疫抑制方案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肾移植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但药物引起的并发症(包括移植后新发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仍然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外,大多数的免疫抑制方案是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为基础的,包括环孢素A(CsA)和他克莫司(Tac),它们均具有肾毒性,可导致慢性移植物肾病的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胰岛毒性作用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引起胰岛毒性作用的机制予以综述,并着重探讨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在肾移植、胰岛移植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器官移植》2021,12(6)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免疫抑制方案的优化,肾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显著提高,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但是标准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代谢药物+糖皮质激素)仍无法有效控制移植肾排斥反应,因此提出在移植前进行免疫诱导方案。免疫诱导治疗可推迟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应用时间,降低其使用剂量,减少术后短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改善受者中远期预后。本文将从单克隆抗体为主的免疫诱导方案、多克隆抗体为主的免疫诱导方案以及间充质干细胞为主的免疫诱导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优化肾移植选择免疫诱导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罗莫司(SRL)较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肾毒性小,因此从包含SRL和皮质类固醇的免疫抑制方案中减少或撤除CNI可能对肾移植后移植肾远期功能有益处。因此,美国克立夫兰移植中心研究人员比较了SRL联合他克莫司(TAC)、SRL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TAC联合MMF3种免疫抑制方案在肾移植受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霉酚酸类药物和类固醇的联合用药是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标准方案[1].是因为基于CNI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预防排斥反应、提高短期移植肾存活率及移植物功能有确定疗效[2].然而,CNI的使用会增加肾毒性,这是导致慢性移植物肾病(chronic allogra...  相似文献   

6.
于立新 《器官移植》2010,1(6):325-327
在过去的30年里,肾移植术后的短期存活率大幅提高,但是长期存活效果并无长足进步,尸体肾移植术后的半数患者存活期约在8~10年间。随着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肾移植后BK病毒感染、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肾毒性成为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自环孢素A(CsA)应用于临床器官移植受者以来,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移植肾的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与CsA相关的毒副反应包括肾毒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的高发生率不仅严重影响了受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他克莫司(Tac)作为一种更强效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可比CsA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那么,对于出现CsA毒副反应的肾移植受者,是否可转换为Tac治疗呢?  相似文献   

8.
对于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不少临床医生考虑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甚至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以减少慢性CNI肾毒性.然而,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或停用,急性或亚临床排斥反应的风险增加,同样影响预后.如何评价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药带来的风险?在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中,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是否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9.
作为目前免疫抑制方案的主体,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肾毒性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亟待建立一种不含CNI的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在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同时,避免对移植肾的慢性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环孢素A(CsA)进入临床肾移植后,受者及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获得了显著改善,但其长期存活率的改善仍不满意.因此,如何提高受者及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研究热点.在往期专栏中,我们曾探讨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应用与受者长期肾功能的关系,发现远期移植肾损伤并没有所谓的“CNI慢性肾毒性”的特异性组织学表现,因而不能简单归因于CNI治疗.本文将结合近期发表的研究继续剖析撤除或无CNI方案对远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导致晚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移植领域,作为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关键的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肾毒性日益显现.因此,移植团队在寻求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方法,以减少甚至避免使用CNI.最初,Kasiske等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在采用硫唑嘌呤(Aza)治疗的受者中撤除环孢素A(CsA)的安全性,但发现在撤除CsA后,应用Aza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移植受者,其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增加了11%.  相似文献   

12.
西罗莫司转换试验(316试验)是目前规模较大的、将肾移植患者从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转换成以西罗莫司(SRL)为主的方案,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随机性的临床试验.设计的入组标准很广泛,包括年龄从13到75岁,术后时间从5个月到162个月,肾小球滤过率(GFR)基线值从0.33 ml/s(20 ml/min)N 1.33 ml/s(80 ml/min),肾活检从无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到重度(Ⅲ级)CAN者,且未除外新发的和复发的肾小球疾病和CNI肾毒性患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引起胰岛毒性作用的机制予以综述,并着重探讨了钙调磷酸酶 抑制剂在肾移植、胰岛移植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8,29(7):448-448
许多肾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术后使用西罗莫司(SRL)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患者,在撤除环孢素A(CsA)后经常会发生尿蛋白增加[13],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不明,目前有许多假设,如药物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和撤除CNI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入球血管扩张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4].不过,大部分患者的这一并发症是可逆的,在撤除SRL并重新使用CNI后,尿蛋白水平可恢复到转换前水平.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初始使用SRI是否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并联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确诊复发后即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减量并联合应用西罗莫司(3 mg/d,连用3 d后改为1.5 mg/d,按血药谷浓度4~8 ng/ml调整用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病理检查证实为CNI药物肾毒性(11例)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13例)并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24例老年亲属供肾肾移植受者,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环...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2011,(2):63-63
白介素(interleukin,I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lnotransferase,ALT)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 环孢素(ciclosporin,CsA)  相似文献   

18.
十、吗替麦考酚酯(MMF)+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有益于移植肾长期功能 Heemann等以移植时间超过6个月、肾小球滤过率(GFR)>0.334 ml/s且在移植时即开始使用MMF的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评估了MMF+低剂量他克莫司(Tac)方案对移植肾的长期(4年)作用.研究共纳入2040例受者,其中1173例(58%)为移植后1年时入组,接受MMF(1482±511)mg/d+环孢素A(210±88)mg/d或MMF(1270±504)mg/d+Tac(5.3±3.6)mg/d治疗者分别有987例和921例.  相似文献   

19.
西罗莫司(sirolimus,SRL)是用于器官移植后防治急性排斥反应的强效雷帕霉素靶分子(mTOR)抑制剂,也是停用钙调磷酸蛋白酶抑制剂(CNI)后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新近文献报道接受SRL和停用CNI转换SRL治疗后出现大量蛋白尿。这到底是SRL本身的作用还是CNI撤减反应,目前尚存争议。肾小球足细胞功能损伤及其结构改变被认为是蛋白尿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Letavernier等通过体外实验观察治疗剂量SRL是否对足细胞的生存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造成的肾毒性等因素会在肾移植术后使肾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逐渐造成移植肾纤维化,最终导致肾衰竭。近年来,巨噬细胞在移植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逐渐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等药物可以通过巨噬细胞途径减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纤维化。本文就移植肾纤维化的主要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同巨噬细胞在移植肾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外周募集巨噬细胞和肾驻留巨噬细胞对肾损伤区域的浸润、巨噬细胞对肌成纤维细胞的诱导作用及巨噬细胞相关的移植肾纤维化潜在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巨噬细胞在移植肾纤维化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