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毛喉鞘蕊花的花粉形态及其活力测定进行较系统研究,以期为该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育优良种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鉴定毛喉鞘蕊花的花粉形态特征;采用TTC染色法、I_2-KI染色法和醋酸洋红染色法及离体培养基法,对其花粉活力测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其花粉粒为椭球形,具6条对称分布萌发沟,表面有网状纹饰,成熟花粉粒平均极轴长46.60μm,平均赤道轴长34.11μm;最佳花粉活力测定方法为离体培养基法,最佳离体生长条件为:150 g·L~(-1)PEG-4000+100 g·L~(-1)蔗糖+BK培养基,pH7.0,温度30℃,培养4~6 h。结论为毛喉鞘蕊花的药材鉴定和培育优良种质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肉苁蓉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肉苁蓉花粉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对自然生长的肉苁蓉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肉苁蓉花粉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初花期花粉,在恒温25℃,以0.6%琼脂 10%蔗糖 0.1%硼酸为离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温(4℃)条件下可进行短期的花粉贮藏,延长花粉的寿命。结论为采用肉苁蓉花粉进行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人工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北五味子花粉在不同培养基组分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方法 采用正交法设计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浓度.结果 北五味子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5%蔗糖+30 mg/L硼酸.在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达81.81%,花粉管长度为483.20 μm.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复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方法: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泰国白豆蔻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同。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对白豆蔻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萘乙酸在0.5 mg·L-1时不仅有利于花粉萌发而且有利于花粉管生长;硼酸在100~200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白豆蔻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最适质量浓度为100 mg·L-1;多效唑对白豆蔻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减弱,促进白豆蔻花粉萌发时,可选择800 mg·L-1的多效唑质量浓度。结论:生产中在花期喷施一定浓度萘乙酸、硼酸或多效唑,可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提高泰国白豆蔻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建立完整的药用植物景天三七离体培养体系的方法。方法以药用植物景天三七的叶片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IBA和2,4-D,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不定芽诱导及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6-BA 1.0 mg·L-1+NAA1.0mg·L-1+蔗糖30 g·L-1+琼脂4.5g·L-1的效果最佳;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以MS+6-BA 1.5 mg·L-1+NAA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4.5g·L-1的效果最好;增殖培养以MS+6-BA 1.0 mg.L-1+NAA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4.5 g·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NAA0.3mg·L-1+蔗糖30 g·L-1+琼脂4.5g·L-1的培养基最好。结论筛选出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适宜的培养基,建立了药用植物景天三七的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夏枯草花粉离体萌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唇形科植物夏枯草花粉为材料,通过在离体条件下花粉的萌发来探讨夏枯草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以10% H3BO4,30% Ca(NO3)2,20% MgSO4,10% KNO3配制成无机盐溶液为基本培养基,统计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不同浓度的蔗糖,不同pH和不同温度条件以及不同采集时间下花粉萌发率的情况.夏枯草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条件是:10% H3BO4 +30% Ca(NO3)2 +20% MgSO4+10% KNO3+25% PEG-4000,pH在6.5左右,刚刚开花时采集的花粉在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李培江  聂志佩  余竟  米瑶  李关荣 《中草药》2016,47(7):1210-1216
目的观察钝叶决明Senna obtusifolia花粉粒形态,测定花粉活力,确定花粉萌发最适条件和花药诱导培养产生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及其倍性鉴定,为决明单倍体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小孢子压片显微观察花粉粒形态;I2-KI染色法观测花粉活力并确定活力最大的花蕾大小;液体培养结合显微观察确定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液组成、温度和萌发时间;醋酸洋红染色法确定小孢子发育时期;花药离体培养确定产生愈伤组织的条件;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鉴定愈伤组织倍性。结果钝叶决明花粉粒呈椭球形并具有3条萌发沟,多为2孔萌发;花蕾纵径为1.0~1.1 cm时,花粉的活力最高;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液是10%蔗糖+1%硼酸,以25℃培养1~3 h为最佳萌发期;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纵径为0.9~1.1 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1.0 mg/L 6-BA+2.0 mg/L NAA+3%蔗糖+0.6%琼脂;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组成为MS+1.0mg/L 6-BA+1.0 mg/L IAA+1.0 mg/L 2,4-D+1.0 mg/L GA3+3%蔗糖;愈伤组织存在倍性分离现象,具有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结论钝叶决明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液是10%蔗糖+1%硼酸;花药离体培养最佳时期为花蕾纵径为0.9~1.1 cm,获得的嵌合体花药愈伤组织为进一步进行决明单倍体诱导和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方法: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NAA(0.1~5 mg/L)抑制阳春砂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当浓度达到10 mg/L时对花粉萌发抑制作用消失,当浓度大于5 mg/L时对花粉管生长有促进作用;低浓度多效唑(50~200 mg/L)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作用不明显,高浓度多效唑(400~800 mg/L)对阳春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2,4-D、6-BA、赤霉素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结论:生产中在花期喷施一定浓度NAA或多效唑,可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提高阳春砂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贡菊不定芽诱导与增值的培养条件,为建立和完善贡菊离体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贡菊无菌组培苗带芽茎段为试材,通过单因素、组合、正交试验等方法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增值的影响,并对基本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适用于不定芽诱导的细胞分裂素为6-BA,本实验条件下不定芽诱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1 mg·L-1或6-BA2.0-1mg·L-1+IBA0.1 mg·L-1;不定芽增值最佳配方为:MS+6-BA2.0 mg·L-1+NAA0.02 mg·L-1+IBA0.1 mg·L-1;基本培养基优化结果为:大量元素MS标准浓度+铁盐1.5倍MS标准浓度+蔗糖20 g·L-1+椰子汁30 m L·L-1。结论:6-BA对不定芽诱导有显著影响,IBA、NAA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基本培养基的改良优化可增强不定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6-BA,萘乙酸(NAA),碳源,pH对罗汉果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罗汉果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条件.方法:考察1个培养周期内罗汉果悬浮细胞的鲜重和干重,绘制生长曲线和生长速率曲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6-BA,NAA,碳源,pH 4因素3水平的组合进行优化.结果:罗汉果悬浮细胞培养的生长周期约为21 d,0~6 d为细胞的延滞期,7~21 d为对数期,稳定期较短,第22天进入到衰亡期,在第21天时细胞鲜、干质量达到最大,分别为693.0,416.0 g、L-1,最大生长速率为0.040 g·L-1·d-1.NAA是影响罗汉果悬浮细胞生长的关键因素,其影响效应依次为NAA>6-BA>pH>碳源.悬浮细胞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 +0.02 mg·L-1 NAA,4.0%蔗糖为碳源,初始培养基pH5.5~6.0.结论:通过组织培养方式可以成功建立罗汉果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白贞芳  刘勇  王晓琴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48-4552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和查阅文献记载等方法,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列当属6种药用植物在4个少数民族间作为7种民族药应用,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8个少数民族间作为10种民族药应用,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3个少数民族间作为3种民族药应用,且同种药用植物常作不同民族药;发现3属植物的传统疗效主要集中在补肾壮阳、止血和止痛3个方面,并且该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种类丰富的列当属植物资源对缓解肉苁蓉植物资源匮乏局面和扩大药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梭砂贝母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的繁殖特性,对其传粉生态学进行了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梭砂贝母套袋后也能结实(11%),但远低于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87%),说明梭砂贝母的传粉过程主要依赖传粉媒介完成。苏氏熊蜂Bombus sushikini是其主要的传粉昆虫,访花频率每朵花为0.003次/min。整个种群的花期长达35 d,单花的花期为11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可维持9 d,长于已报道的其他贝母属植物。熊蜂传粉和较长的花粉活力与柱头持续能力可能是梭砂贝母在极端恶劣的高山地区维持有性生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厚朴与凹叶厚朴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厚朴与凹叶厚朴的群体遗传学进行研究,为中药厚朴的质量控制提供分子生药学方面的依据。方法:对厚朴与凹叶厚朴15个居群应用2个叶绿体基因间序列psbA-trnH和trnL-trnF进行PCR扩增并测序,计算厚朴与凹叶厚朴单倍型频率,用程序HaploNst分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应用TCS version 1.13软件构建单倍型网状进化树。结果:厚朴与凹叶厚朴均无特有单倍型存在,但单倍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已开始出现遗传分化的趋势,NST略大于GST。结论:厚朴与凹叶厚朴在遗传上已出现遗传分化的趋势,但尚未完全分化成彼此独立的单系。  相似文献   

14.
追风伞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追风伞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追风伞干燥全草用95%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萃取后,水层部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I-MS及理化常数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追风伞提取物中分离鉴定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2),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3),芦丁(4),刺槐素(5),槲皮素(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9)。结论: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追风伞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金银花类药用植物4-二磷酸胞苷-2-C-甲基赤藓糖激酶(4-diphosphocytidyl-2-C-methyl-D-erythritol kinase,IspE)和4-羟基-3-甲基-2-邻苯基二磷酸还原酶(4-hydroxy-3-methylbut-2-enyl diphosphate reductase,IspH)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蛋白特性和转录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从忍冬Lonicera japonica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分析获得了IspE,IspH基因.分别以忍冬、红白忍冬L.japonica var.chinensis、红腺忍冬L.hypoglauca和水忍冬L.dasystyla新鲜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种金银花类药用植物IspE和IspH基因的全长cDNA.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RT-PCR检测IspE和IspH在忍冬、红白忍冬、红腺忍冬、水忍冬花蕾中的转录情况.结果:金银花类药用植物IspE基因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21 bp,编码406个氨基酸;IspH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IspE和IspH均为非分泌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中.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忍冬、红腺忍冬和水忍冬的花蕾中IspE,IspH基因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红白忍冬花蕾中IspE,IspH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忍冬.结论:克隆获得忍冬、红白忍冬、红腺忍冬和水忍冬中IspE,IspH基因,并证实了其在不同金银花类药用植物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spE,IspH基因对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花香气以及颜色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濒危药用植物茅苍术花粉形态、活力测定及贮存。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茅苍术花粉形态,用液体培养及染色法筛选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及活力测定方法,并检测不同贮存条件下花粉的活力。结果:茅苍术花粉粒呈类球形,具3萌发沟,外壁表面具刺状雕纹;在ME3+16%PEG4000+10%蔗糖液体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最高,达62.1%,而其他3种染色法均不宜用于茅苍术花粉活力的检测;低温可明显延长茅苍术花粉的贮存时间,在-80℃低温下可贮存60 d。结论:液体培养法适于茅苍术花粉粒活力的测定,花粉萌发率与贮存温度及时间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茅苍术人工辅助授粉及野生抚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红药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红药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lantainoside A(1),plantainoside B(2),calcedarioside C(3),calcedarioside D(4),platyphylloside(5),hirsutanonol(6)和hirsutanonol-5-O-β-D-glucopyranoside(7)。化合物均5~7为首次从该科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明党参居群间花粉形态差异,为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对我国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内10个明党参居群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居群的明党参花粉粒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花粉粒最大的为红山栽培居群,最小的为九华山居群。各居群花粉粒P/E值均在1.5左右,呈椭圆形。表面纹饰的典型特征是条纹状结构,各居群间有纹理深浅和空隙有无的差异。萌发孔的典型特征是三孔沟结构,近方形,不同居群萌发孔长宽不一。红山栽培明党参的花粉粒中发现有四孔沟的花粉变异。结论:明党参花粉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种内分化强烈。  相似文献   

19.
牡荆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牡荆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ODS、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牡荆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牡荆子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花牡荆素(casticin,1),去四氢铁杉脂素(detetrahydroconidendrin,2),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6-hydroxy-4β-(4-hydroxy-3-methoxyphenyl)-3α-hydroxymethyl-7-methoxy-3,4-dihydro-2-naphthaldehyde,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p-hydroxybenzoate,4),5,4’-二羟基-3,6,7,8,3’-五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3,6,7,8,3’-pentamethoxyflavone,5),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6),5,4’-二羟基-6,7,8,3’-四甲氧基黄酮(5,4’-dihydroxy-6,7,8,3’-tetramethoxyflavone,7),异落叶松脂素(isolariciresinol,8)。结论:化合物4,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