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制作合适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球结膜滤过泡的动物模型并观察滤过泡形态及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病理变化,并掌握青光眼术后抗滤过泡瘢痕化治疗的时间窗和治疗靶点。目的动态观察大鼠滤过术后球结膜滤过泡生存时间、形态学及组织学改变,了解前房引流管植入术后滤过泡的形成及瘢痕化进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前房引流管植入法建立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分别于术后1、3、5、7、14、28d处死大鼠,获得术眼结膜滤过泡组织,并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动态观察滤过泡的变化。参照Kronfeld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分型方法对滤过泡进行分型,标尺测量滤过泡的长度和宽度,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滤过泡面积的变化。分别于上述时间点获取滤过区组织,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动态观察术后滤过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所有术眼在术后第1天均形成不同程度隆起的滤过泡。滤过泡生存时间为7~17d,平均生存时间为(11.93±2.23)d;术后1~5d,滤过泡的生存率均为100%,术后7d降至77%,术后14d降至20%,术后28d功能性滤过泡全部消失。术后5d,均为功能性滤过泡,均为Ⅰ型;术后7d,23眼为功能性滤过泡,其中Ⅰ型13眼,Ⅱ型10眼;术后14d,4眼为功能性滤过泡,其中Ⅰ型2眼,Ⅱ型2眼。滤过泡面积由术后第1天的(7.50±1.08)iTlm。逐渐缩小为术后第14天的(1.83±0.35)mm。。术后不同时间点滤过泡面积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056,P=0.000),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术后1~3d滤过泡组织的病理改变以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充血等炎症改变为主,自术后第5天,滤过泡组织成纤维细胞增加,随着时间延长,滤过泡  相似文献   

2.
夏丹  孙红  刘溢  袁志兰 《眼科研究》2014,(2):131-136
1背景眼外滤过手术一直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而其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和安全的抗瘢痕药物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HCPT对结膜下滤过泡的抗增生作用及其最佳剂量。方法12~16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制作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丝裂霉素C(MMC)组、0.3g/LHCPT组及1.0g/LHCPT组,每组10只,均取右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在不同组兔眼巩膜表面及巩膜瓣下分别放置含生理盐水、0.3g/LMMC、0.3g/LHCPT及1.0g/LHCPT的棉片5min。于术后l、4、7、14、21、28d用Icare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滤过泡情况以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球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反应、虹膜周边切口及晶状体混浊情况,加前置镜后观察视网膜情况,以评估药物不良反应。于术后7、14、28d分别处死3、3、4只动物,取术眼5mm×5mm手术区组织,包括球结膜、结膜下组织及巩膜,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重染色,比较各种药物的抗纤维组织增生效果。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各组兔术眼功能性滤过泡的生存时间。结果各组伺实验兔术眼的眼压随着时间的变化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0.79,P=0.00;F时间=85.34,P=0.00;F交互作用=2.13,P=0.01),其中MMC组和1.0g/LHCPT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和0.3g/LHCPT组仅能分别维持低眼压至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后生理盐水组、MMC组、0.3g/LHCPT组及1.0g/LHCPT组术眼滤过泡存活时间分别为(11.3±2.8)、(19.5±2.4)、(13.3±2.2)和(2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11.92,P〈0.01),1.0g/LHCPT组术眼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术后7d内,各组术眼滤过泡面积和高度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14、28d,生理盐水组和0.3g/LHCPT组较1.0g/LHCPT组与MMC组的滤过泡面积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表明,MMC组与1.0g/LHCPT组术区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膜下组织中纤维细胞增生量下降,胶原纤维染色减少。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局部应用1.0g/LHCPT能抑制术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效降低眼压,且功能性滤过泡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背景滤过泡瘢痕化是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汉防己甲素(Tet)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具有抗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潜在作用。目的了解兔眼滤过性手术中植入Tet缓释系统(DDS)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白兔36只眼行滤过性小梁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眼,术中按照分组将含0.3mgTet、0.2mgTet的DDS及无药物的空白DDS分别植入各组兔眼结膜瓣下。术后l、4、7、10、14d在裂隙灯下依据邻近角膜厚度标准的滤过泡面积对滤过泡进行评分;术后7d、14d行活体滤过泡组织的共焦显微镜检查,然后制备滤过泡组织学标本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的平均滤过泡得分显示,术后4~14dTetDDS组兔眼的滤过泡评分明显高于空白D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4d,0.3mgTet组兔眼的滤过泡评分高于0.2mgT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及共焦显微镜下滤过泡形态学观察显示,术后7d、14dTetDDS组兔眼均可见清晰的滤过泡腔隙,滤过泡上皮下平均囊腔数量值及囊腔面积均大于空白DDS组(P〈0.01),0.3mgTet组兔眼滤过泡上皮下平均囊腔数量值及囊腔面积均大于0.2mgT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还表明,0.3mgTet组兔眼滤过泡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0.2mgTet组和空白DDS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TetDDS能有效抑制滤过性手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提高兔眼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李肖春  马建民  王宁利 《眼科研究》2009,27(10):858-862
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在大鼠滤过性手术中抗瘢痕化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PDTC组、丝裂霉素C(MMC)组3组,双眼均行手术。术后每日观察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记录滤过泡存活时间。另取9只SD大鼠,每组3只,单眼手术,7 d后处死,观察滤过泡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滤过泡存活时间,PDTC组为(13.16±2.588)d,MMC组为(13.75±2.352)d,阴性对照组为(10.06±1.806)d,前2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角膜混浊,MMC组3眼,PDTC组1眼。病理切片显示术后7 d,对照组见较多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组织。结论PDTC抗瘢痕作用与MMC类似,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望成为青光眼术中抗瘢痕增生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兔眼滤过泡瘢痕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健康同品系大白兔36只72眼,随机分成大蒜素组、丝裂霉素组、生理盐水组,每组24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各组分别将浸有大蒜素(1.112 kg·L-1)、丝裂霉素(0.3 g·L-1)、生理盐水的棉片放置于结膜囊-巩膜瓣-巩膜床层间,5 min后完全取出棉片,充分冲洗。术后各组分别测眼压,观察滤过泡的形态,计算滤过泡面积并行眼前节照相。术后28 d处死各组兔,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结膜下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3组眼压较术前降低,随后眼压逐渐回升。各组不同时间内的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1 d、4 d、7 d、14 d两两比较中除术后4 d丝裂霉素组眼压比生理盐水组低(P=0.025)外,其余各时间眼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8 d生理盐水组眼压高于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均为P<0.05),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3组滤过泡面积分别达到最大值,之后滤过泡面积逐渐减小。统计学分析结果示3组滤过泡面积减小量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是不同的(P<0.05)。不同分组之间的滤过泡面积减小量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大蒜素组与丝裂霉素组滤过泡面积减小幅度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比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的滤过泡面积减小速度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8 d各组结膜上皮均完整无破损及增厚。HE染色显示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兔眼瘢痕组织较少,滤过通道较宽;生理盐水组兔眼瘢痕组织较多,滤过通道狭窄。Masson染色显示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滤过区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疏松,结膜及巩膜间隙较宽;生理盐水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滤过区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致密,结膜及巩膜间隙较窄,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术后 28 d 根据胶原纤维占整个结膜和巩膜空间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析,大蒜素组[(58.13±5.33)%]比丝裂霉素组[(62.42±2.95)%]胶原纤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均比生理盐水组[(89.75±3.91)%]胶原纤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大蒜素和丝裂霉素有着相同的功效,可通过抑制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对功能性滤过泡有一定的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滤过性手术在大鼠眼上建立结膜滤过泡瘢痕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35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眼球滤过性手术,术后观察结膜滤过泡的形成情况,并观察眼前节反应;手术后1、3d,1、2、4周共5个时间点各处死3只大鼠,摘除其眼球,常规10%福马林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并以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所有大鼠在手术后7d均有结膜滤过泡形成;手术后8d,结膜滤过泡消失,最长的结膜滤过泡能够维持21d。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术后1d,结膜下组织疏松水肿,血管扩张、充血明显,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3d,结膜下组织血管扩张、充血,除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外,还可见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结缔组织疏松、水肿较前减轻;术后7d,血管扩张充血程度较术后3d时减轻,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增生,纤维母细胞的细胞核呈椭圆形、胞质丰富,在纤维母细胞周围,可见少量疏松的胶原纤维形成;术后2周,纤维母细胞数量较术后1周时有所减少,细胞变细长,细胞核两端变尖,周围胶原纤维较术后1周时致密;术后4周时,结膜下组织血管多数闭合,细胞成分明显减少,纤维母细胞演变为纤维细胞,细胞核变细长,周围伴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呈现瘢痕样改变。结论应用滤过性手术在大鼠眼上建立结膜滤过泡瘢痕化模型具有可行性,其病理改变是一个创伤修复的过程,该模型的建立不仅为青光眼手术后结膜滤过泡瘢痕化的防治,同时也为防治其他原因导致的结膜瘢痕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辛晨  王宁利  乔利亚 《眼科》2010,19(1):19-24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滤过泡对青光眼患者眼表结构和舒适度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滤过性手术成功并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的青光眼患者44例。方法采用手术前后的自身对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眼表结构检查及裂隙灯显微镜滤过泡照相,比较滤过泡的存在及其不同形态引起青光眼患者眼表结构和舒适度的变化。主要指标问卷调查、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虎红染色、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值)、泪膜仪脂质层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对称性指数(SRI)、角膜不规则指数(SAI)和角膜潜在视力(PUV)。结果滤过泡眼眼部畏光感和干涩感的发生明显增高(P=0.02,0.000),眼部不适感评分显著升高(P=0.000),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泪膜仪分级、SRI和SAI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值均=0.000),PUV和BUT较术前显著减小(P=0.000),Schirmer值无显著变化(P=0.417)。患者年龄和性别与术后滤过泡形态及眼表结构和舒适度的变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薄壁滤过泡组患者畏光感加重明显(P=0.002),厚壁滤过泡组患者干涩感加重突出(P=0.003)。薄壁滤过泡组术后虎红染色评分、泪膜仪评级增加程度及BUT缩短程度均较厚壁滤过泡组明显(P=0.046,P=0.032,P=0.024),而厚壁滤过泡组则以Schirmer值减小更为显著(P=0.027)。结论滤过术后晚期,滤过泡的存在破坏眼表结构,引起患眼明显的不适症状。薄壁滤过泡主要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及角结膜组织结构的损害,厚壁滤过泡主要引起眼部干涩感及泪液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8.
李金瑛  傅培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6,24(3):277-280
目的观察TGF-β2反义寡核苷酸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囊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增生的影响。方法制备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右眼结膜下注射TGF—β2反义寡核苷酸(A组);左眼分别注射TGF-β2错义寡核苷酸(B组)、PBS(C组),于造模后第4、7、14、28d取术区结膜囊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A组眼压术后第14d和第21d比B组(P〈0.01)和C组(P〈0.05)显著降低;滤泡平均生存时间A组(17.2d)较B组(14.5d)、C组(13.5d)明显延长(P〈0.05);A组α—SMA和PCNA阳性成纤维细胞数明显少于B、C组;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A组和B、C组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TGF-β2反义寡核苷酸可降低兔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延长滤泡生存时间,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囊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增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贝伐单抗是第一个完整长度的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已作为抑制新生血管的药物而广泛用于眼科临床。然而,作为小梁切除术后抑制伤口及滤过泡的纤维化及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贝伐单抗多次大剂量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评估。目的评估大剂量贝伐单抗结膜下多次注射抗小梁切除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自身双眼配对的研究设计。对新西兰白兔18只36只眼行小梁切除术滤过手术,动物左眼在术后即刻及术后第3、5、7天于滤过泡结膜下注射25g/L贝伐单抗0.1ml,右眼术后不进行注射作为对照眼。术后间隔2d裂隙灯下观察滤过泡形态并根据Moorefield滤过泡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分别于术后第10、20、30天各摘除12只眼球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评估细胞的性质,用Masson染色评估成纤维细胞化程度,并以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nti-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每组兔眼的血管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贝伐单抗治疗眼的滤过泡大且更为弥漫,术后第7天贝伐单抗治疗组与自身对照组眼滤过泡面积分别为(2.48±0.22)cm。和(1.73±0.27)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4,P〈0.05)。贝伐单抗治疗眼的滤过泡生存天数(21.O¨0±1.56)d与对照组(12.50±1.97)d相比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证实,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20d时,贝伐单抗治疗眼的滤过泡及邻近组织结膜的血管化程度明显减少,2组间vWf阳性染色吸光度值的平均差值为14320.7±41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5,P〈0.05);而术后30d时贝伐单抗治疗眼的成纤维细胞沉积明显减少,2组间成纤维细胞阳性染色面积的平均差值为0.2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0,P〈0.05)。结论兔眼小梁切除术后多次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可有效地延长滤过泡的生存时间,在术后30d贝伐单抗能减轻滤过泡和邻近结膜组织的血管化程度。此外,贝伐单抗在术后滤过泡及邻近组织血管化的末期可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介导的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静脉血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贫血的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将36例(42眼)均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后(术中均使用丝裂霉素C,MMC)出现滤过贫血的青光眼行静脉血注射,随访3-12个月。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滤过泡形态,并行结膜囊荧光染色。治疗成功标准:滤过泡贫血区改善与周围正常滤过泡无明显界限。每日注射1-2次。结果36眼一次注射成功,5眼2次注射成功,1眼因术后1年就诊,贫血区的滤过泡包裹而注射无效行滤过泡修补术。成功率97.7%,治疗成功的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治疗后视力无明显变化,眼压升高18例(43.9%),升高范围≤5mmHg,Ⅰ°前房积血2例(4.9%),41眼均无滤过泡旁注射针孔渗漏。结论静脉血滤过泡贫血区内注射是一种可以治疗青光眼抗瘢痕药物应用术后滤过泡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探讨球结膜滤过泡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对于术后瘢痕形成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滤过区组织中MMP-2及TIMP-2的表达与瘢痕形成进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63只6~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术后1、3、5、7、14、28 d组,每只大鼠任选一侧眼为实验眼.采用前房引流管植入术建立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球结膜滤过泡的形成情况及眼前节反应,各组于相应时间点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其中3只眼制备完整眼球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标本中MMP-2及TIMP-2的表达和定位;另取6只大鼠结膜滤过区组织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MMP-2和TIMP-2在滤过区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结果 所有术眼在术后第1天均形成不同程度隆起的滤过泡,维持时间为7 ~17d,平均生存时间为12d.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滤过区组织中MM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21.67±4.37,在术后3d组开始逐渐增高,为183.67±5.61,术后7d组达峰值,为230.50±8.48,随后逐渐降低,术后28 d组为172.33±8.43,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滤过区组织中MM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18,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滤过区组织中TIM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102.50±6.25,在术后3d组开始明显升高,为162.67±7.00,术后5d组TIMP-2蛋白表达量达峰值,为232.00±11.03,之后逐渐下降,术后28 d组降至150.50±6.4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滤过区组织中TIM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34,P<0.0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MMP-2、TIMP-2仅在大鼠结膜上皮层微弱表达,呈红色荧光,而在术后大鼠滤过区结膜组织上皮层和固有层均呈强荧光. 结论 MMP-2和TIMP-2在大鼠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组织的动态表达与滤过泡的纤维化过程相一致,提示MMP-2和TIMP-2参与结膜滤过泡的瘢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Adenoviral-mediated gene transfer to the filtering bleb in rabbi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URPOSE: To determine if genes can be transferred to fibroblasts in the filtering bleb using adenoviral vector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lve New Zealand albino rabbits underwent bilateral full-thickness sclerostomies. On postoperative day 1 an adenoviral vector carrying a reporter gene (lacZ) was injected into the right-eye bleb and sal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left eye bleb of each rabbit. Three rabbits were euthanized on each of the after days (days 3, 7, 14, and 21). The eyes were enucleated and tissue samples from the filtering bleb were processed for beta-galactosidase activity (a marker for lacZ gene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vimentin (a fibroblast marker). The median number of cells per high-power field with both beta-galactosidase activity and vimentin expression on days 3, 7, 14, and 21 in the right and left eyes were counted to determine adenoviral-mediated gene expression in fibroblasts. RESULTS: In the adenoviral vector-treated eyes, the median number of cells per high-power field with both beta-galactosidase and vimentin expression on days 3, 7, 14, and 21 was 83,100, 1, and 0, respectively. No beta-galactosidase activity was noted in the saline-treated eyes. CONCLUSIONS: Adenoviral vectors can transfer genes to fibroblasts in filtering blebs after glaucoma surgery. The peak efficiency of gene transfer to fibroblasts occurred 7 days after glaucoma surgery. These studies show a potential for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fibroblast activity in filtering blebs after glaucoma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陈婷  周和政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045-1048
青光眼滤过术是目前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滤过泡纤维化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滤过泡纤维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纤维增生性病变,与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及产生大量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有关。目前临床上防治滤过泡纤维化的药物主要是5-氟尿嘧啶(5-FU)和丝裂霉素C(MMC),它们虽也有一定疗效,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使用。雷公藤甲素(TPL)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系统综述近十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我们认为TPL可能具有防治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的功效,这与其具有的三方面作用有关:(1)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2)减轻创伤后炎症反应,从而抑制术后纤维瘢痕形成;(3)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有一定的保护作用。TPL抗滤过泡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Smad、NF-κB及PI3K/AKT通路有关。本文对TPL防治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于我们开发新的抗滤过泡纤维化药物及拓展TPL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兔眼高眼压模型行CO_2激光滤过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CO2激光对兔眼高眼压模型行滤过性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0只40只眼后房注入1000U/mL(商品单位)α-糜蛋白酶0.15~0.20mL提高眼压至25mmHg或眼压增幅达8mmHg制备高眼压模型。造模成功后,右眼应用超脉冲CO2激光行巩膜瓣下巩膜床扫射及小梁切除术为激光组;左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为手术组。激光扫射参数:功率1~2W,脉宽0.1ms,频率100Hz。小梁及虹膜根部切除孔(直径800μm)的激光参数为:功率4~5W,脉宽0.8ms,频率100Hz。比较2组兔眼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反应、滤过泡情况、眼压、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激光组术后前房反应轻微,手术组较重。术后3d时激光组功能性滤过泡为20眼,手术组19眼;术后30d时手术组功能性滤过泡比例下降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眼压均逐渐升高,手术组较激光组眼压升高较早,术后第14、30、60天2组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2组早期滤过道均通畅,但手术组出血和炎性渗出明显,激光组较手术组增生反应出现晚,且程度轻。结论应用超脉冲CO2激光在兔高眼压模型眼进行小梁切除术安全可行,降眼压效果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滤过术后角膜缘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方式及疗效。方法对88例(112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施以滤过泡前角膜缘切口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1~3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5者39只眼(35%),0.25~0.5者63只眼(56%),≤0.2者10只眼(8.9%)。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经滤过泡前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后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盘周滤泡内注射5-氟尿嘧啶(5-Fu)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25只眼)AGV植入术后1个月至1年眼压升高、滤泡包裹失败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滤泡周围纤维瘢痕,然后滤泡内注射5-Fu约10 mg,隔日1次共3~11次,分析治疗后眼压情况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结束时,平均治疗(8.2±5.1)次。25只眼中有22只眼眼压〈21 mm Hg;治疗后3个月时,当时治疗有效的22只眼中11只眼眼压〈21 mm Hg,7只眼加用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治疗后6个月时,7只眼眼压〈21 mm Hg,8只眼加用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另5只眼加用3种以上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仍〉21 mm Hg。并发症: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有滤泡结膜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等,其中1只眼发生引流管脱出前房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AGV植入术后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滤泡内注射5-Fu治疗简单、安全、有效,在其他有创性治疗前以及某些病例加用药物治疗前,可首先考虑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