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1965年Blumberg等在研究输血时首次发现澳大利亚抗原(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970年Dane等在电镜下发现了完整HBV颗粒(即Dane’s颗粒),1980年Price等成功进行了HBV DNA全基因克隆、测序工作。这些工作为现今乙型肝炎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奠定了基础。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敏感、特异、快速、定量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为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人类微小病毒(Human Parvoviras. HPV)能引起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患儿发生急性再生障碍危象,多引起儿童发病,其起病急,病程短,预后好.现将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等综述如下.病原和流行病学 Cassart等1975年在免疫电镜下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有一种病毒样颗粒,比乙肝病毒颗粒小,直径为22-23nm,呈球形,在CsCl_3中其浮密度为1.43g/ml.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HPV属于小DNA病毒科,含单股DNA,约5.5Kb,核酸分子量约1.7×10~8mol wt,有3个蛋白成分,分子量分别为48000、68000和80000道尔顿.其与其它病毒不同,对热敏感,56℃5分钟即有反应,56℃30分钟时,其生物学活性明显降低.HPV自首次在健康供血者血清中发现后,并不清楚这种病毒能引起什么疾病.5年后,Shneerson等认为其与发热性疾病相联系.因为在这种发热性疾病患者血清中,亦发现有相同的病毒颗粒.Pattison等首次发现HPV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患儿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的临床意义是什么?HBsAg是由Dane颗粒的外壳和直径22nm的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所组成,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最先出现的指标,具有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意义主要有①协助乙肝的早期诊断,急性乙肝潜伏期末,大部分病人血清中出现HBsAg,急性期达高峰,然后下降,在乙肝病人血清中HBSAg检出率达对%以上;②协助乙肝的鉴别论断,阳性者为乙肝患者或携带者;③有助于乙肝的预后估计:6个月内消失多不发生慢性化;持续6个月以上者,2/3迁延不愈,常表现疾病慢…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累及 32个国家和地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重度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我国在SARS病原学研究和临床防治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对于这种新疾病尚缺乏深入认识。本文综合目前国内外有限的资料 ,对SARS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1 致病微生物的确定目前世界范围内大量研究锁定SARS的致病微生物为一种过去未曾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 (Coronavirus)。电镜下该病毒颗粒位于感染细胞的胞浆中 ,呈圆形 ,有囊膜。经电镜负染可见病毒颗粒 ,多呈球形 ,外…  相似文献   

5.
一种食管癌周边上皮细胞内异常结构髓样颗粒查世钦,方华,刘静敏,胡滨山,焉晋绚,胡仲廉44例食管瘤经H-500型电镜检验时,经常在癌块周边部上皮细胞质内发现数目少而分散存在的髓样颗粒,它是由暗亮相间的多层膜呈同心圆排列而组成的外壳和被包在中央较亮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由外膜蛋白和内核组成.其外膜蛋白主要由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构成,含S、前S1和前S2 3种蛋白成分[1].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上,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作为一项新的HBV血清学检测指标,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的检测已被普遍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可作为临床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和病情活动性的指标.对乙肝两对半,尤其是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HBV-DNA检测有很好的补充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Dane颗粒的纯化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RPHA滴度检测、电镜观察证明获得了较纯的Dane颗粒。方法将含有高滴度HBsAg而HBeAg阴性的健康携带者阳性血浆,经脱纤维蛋白、硫酸铵盐析粗提后,用等密度和速率区带离心纯化乙肝病毒Dane颗粒。结果电镜观察到的Dane颗粒形态与文献报告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了提取Dane颗粒的有效方法,其实用性及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胃肝样腺癌的超微结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例手术切除的胃肝样腺癌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肝样分化区的肿瘤细胞具有许多肝细胞癌特征,如胞质内胆汁,向心性环层小体,糖原颗粒及癌细胞间的毛细胆管。在扩张的粗面内质网池中的球形小体和细胞间的球形小体含有层状或纤维状结晶体。这些球形小体可能为光镜下所见的嗜酸性小体,含AFP物质。  相似文献   

9.
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是由乙型病毒(HBV)通过血液传播造成的一种传染性肝炎,其传染性很强,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每年全国因乙型肝炎引起的原发性肝癌而死亡20万人之多,现已经成为传染病的首位,我国每年因肝病死亡35万人,其中50%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有关系。乙肝病毒颗粒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色膜,另一是核心,色膜就是表面抗原,核心是核心抗原和e抗原。e抗原是核心抗原分解的产物,因为核心抗原很不稳定,易转化为e抗原。所以一般在血清中不易发现核心抗原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属于星状病毒科哺乳动物属。星状病毒科可引起幼小动物产生腹泻症状,1975年Madeley首次在电镜下观察到星状病毒,由于病毒颗粒表面有5~6个星状突起,故而得名。星状病毒颗粒直径为28~  相似文献   

11.
奴卡菌的新鉴定方法和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奴卡菌属于放线菌属,可引起人的奴卡菌病,如类似肺结核的原发性奴卡菌感染、肺炎,偶可引起脑膜炎、脑脓肿,扩散性腹膜炎和足菌肿(mycetoma)。在感染的脓肿和排液中可见到黄色、暗红色或黑色小颗粒。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此小颗粒由分叉的菌丝组成,颗粒周围的菌丝呈棒状;但在痰或脑脊液标本中则见不到此种颗粒,只能见到革兰阳性的分叉或杆状杆菌。经抗酸染色,疑似该菌感染并不困难,但将其鉴定到种则颇困难。如今,与感染人有关的奴卡菌已有10种,仅星形奴卡菌复合群即分为6种,故传统的鉴定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人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早在本世纪30年代已经从马脾脏提纯了铁蛋白,然而,在1972年Addison等人建立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后,铁蛋白的定量研究工作才得到迅速发展。兹就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铁蛋白测定问题综述如下。一、铁蛋白分子结构、分布情况分析从几种动物肝脏和脾脏分离的结晶铁蛋白结构,发现它由球形铁蛋白外壳和铁核心两部分构成。铁蛋白外壳即去铁铁蛋白,由24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酶细胞化学的电镜研究已经发现人类粒细胞的初级颗粒是在早幼粒细胞中合成,次级颗粒在中幼粒细胞合成。但这些研究有所不足,其次级颗粒缺乏特异性标志,不能将同一细胞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进行直接对比,因此次级颗粒不能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酶体(proteasome)由多亚基组成,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主要由核心颗粒和调节颗粒两部分构成。核心颗粒是蛋白酶体的核心,具有糜蛋白酶样、胰蛋白酶样及胱天蛋白酶样活性,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主要的中性蛋白水解酶体系。通过泛素-  相似文献   

15.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由Abrikossoff 于1926年首次描述。因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与肌细胞相似,作认为此瘤为肌源性,故称之为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近年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等手段证明此瘤来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作就颗粒细胞瘤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李云  瞿良  夏正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285-2286
目的:了解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复制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为49.6%。结论: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乙肝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7.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9例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MFH-trpeOS)的形态特征,发生机制和诊断标准。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9例MFH-typeOS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形态;应用组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FH-typeOS中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和CD68、波型蛋白(vimentin)、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黏连蛋白(osteonectin,ON),嗜铬素A(CgA)和突触素(Syn)的表达水平。结果 MFH-typeOS由多种细胞组成,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瘤细胞具有骨母细胞(OB)、纤维母细胞(FB)和组织细胞(HC)特性,并证实肿瘤中有发育欠佳呈梭形的OB和骨样组织,其中3例电镜观察到部分瘤细胞胞浆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对CgA和Sy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和18.0%。结论 MFH-typeOS是多细胞成分肿瘤,少数细胞可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形成机制是骨母细胞去分化,丧失分泌骨样基质能力而出现纤维母细胞样增生。  相似文献   

18.
人类轮状病毒(HRV)首先由Bishop等人(1973)应用电镜(EM)在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儿童的十二指肠活检组织中发现,并认为HRV是引起婴幼儿肠炎的病因。HRV存在于患者粪便中,至今尚难进行组织培养。临床诊断HRV须依靠电镜、免疫电镜、免疫电渗、免疫荧光、放射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凝胶扩散和反向波动血凝试验(RPHA)等方法,其中以RPHA最为敏感而且快速。本文试图用胶乳颗粒替代RPHA方法中作为指示的绵羊红细胞,以便将RPHA法简化,改为胶乳凝集(LA)法。实验证明,LA法能有效地检测感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抗体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Blumberg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随后确定是HBV标志物.1970年英国的Dane等人在电镜下鉴定了HBV颗粒,并阐明了颗粒的表面成分HBsAg、核壳成分HBcAg和HBeAg,从此检测HBV感染的方法学迅速建立.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的罪魁祸手为乙肝病毒(HBV)。乙肝病毒可编码三种蛋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原(HBcAg),这三种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三种相应的抗体,即表现抗体(HBsAb)、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因HBcAg只存在于肝组织,故在血清中我们只能测量到二对半。庆幸地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