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习腹腔内粘连和脓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 ,以透明质酸为基础的制剂能减少术后肠粘连和腹腔内脓肿的形成 ,后两者的发生机制涉及凝血和纤溶平衡的紊乱及纤维蛋白降解的减少。透明质酸溶液则起机械性分离伤口接触面、改善腹膜愈合 ,调控炎症反应和促进纤溶。  相似文献   

2.
在弥漫性腹膜炎时,腹腔内纤维蛋白沉积受到刺激而纤溶活力降低,后者有利于腹腔内脓肿的形成。作者观察腹腔内加用rt-PA对腹腔内脓肿形成的影响。在实验1,测试rt-PA对腹腔内脓肿形成和菌血症的作用。取Wistsr雄鼠,腹腔内注射2ml粪混悬液,内含太肠杆菌10~4cfu/ml和脆弱拟杆菌  相似文献   

3.
腹膜损伤造成富含纤维蛋白原的浆液性渗出物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而沉积 ,沉积的纤维蛋白作为骨架可使成纤维细胞侵入和血管长入而形成永久性粘连。正常的腹膜间皮细胞具有纤溶活性 ,腹膜损伤时 ,腹腔内纤溶活性降低 ;利用外源性的纤溶激活物增强腹腔内纤溶活性 ,能有效地防止粘连形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是最有效的抗粘连形成的纤溶激活物 ,但对其有效剂量和疗程及给药途径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含有透明质酸钠和人体白蛋白的卡铂复合液对腹腔内化疗后腹腔粘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卡铂复合液对大鼠腹腔内化疗后腹膜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水平影响。结果:卡铂复合液腹腔内化疗后第21天和第48天大鼠腹膜组织中α_1(Ⅰ)和α_1(Ⅲ)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卡铂液组(P<0.01),其腹腔内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卡铂液组(P<0.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胶原mRNA银颗粒与化疗后腹膜间皮细胞下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分布重合,卡铂液组大鼠腹腔内化疗后腹膜明显增厚,间皮细胞下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内可见大量的银颗粒;而卡铂复合液组大鼠腹膜下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受到抑制,银颗粒数量明显减少。结论:本研究提示卡铂复合液具有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抑制腹腔粘连形成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腹腔内化疗药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强  范列英 《外科》1996,1(4):131-135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含有透明质酸钠和人体白蛋白的卡铂复合液对腹腔内化疗后腹腔粘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卡铂复合液对大鼠腹腔内化疗后腹膜组织I型和Ⅲ型胶原mRNA水平影响。结果:卡铂复合液腹腔内化疗后第21天和第48天大鼠腹膜组织中α1(I)和α1(Ⅲ)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卡铂液组(P〈0.01),其腹腔内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卡铂液组(P〈0.001)。原位杂交结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表阿霉素腹腔内化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军  尹浩然 《普外临床》1995,10(2):76-78
作者用表阿霉素对18例进展期胃癌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膈下脓肿、肠间隙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无化疗副作用,近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腹腔内残留胆道结石转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胆道结石遗留腹腔的转归。方法 将腹腔镜胆道手术中所取结石及胆汁进行细菌培养 药敏和结石成份分析。在无菌条件下将结石置于51只Wistar大鼠腹腔内,3个月后处死存活大鼠,观察腹腔结石情况并取结石周围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鼠腹壁切口排出结石1只,3个月内死亡8只,死亡原因分别为腹腔感染,腹腔脓肿,肠瘘和肠梗阻,另43只大鼠的结石均被大网膜包绕,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结石周围组织内有灶性脓肿形成。结论 腹腔残石对机体有害,腹腔镜胆道手术应避免结石遗留腹腔。  相似文献   

8.
消炎痛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厌氧菌及需要菌混合感染和大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模型,并观察消炎痛对其死亡率,随腔脓肿形成率,腹腔脓大小及腹腔粘连率的影响,还观察了其种单核细胞生成PGE2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消炎痛可降低脓肿形成率,减少脓肿体积,降低粘连形成率并抑制PGE2的生成,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但消炎痛对死亡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死亡率仅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38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6%右旋糖酐-40和透明质酸钠(术康林-1),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3组粘连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光镜下见C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电镜下见C组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能力弱,间质细胞增生活跃。结论 透明质酸钠可减少术后腹腔 的程度,其作用优于右旋糖  相似文献   

10.
腹腔内脓肿(IAA)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腹部穿通伤累及结肠者.如出现腹腔脓肿则死亡达25%;而伴发多器官衰竭者其死亡率超过90%。目前对IA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常常需要放射检查确诊和定位。因而.寻找一种有效、准确、经济的手段来早期发现腹腔脓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概念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IAIs)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范畴,是指感染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此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此类感染对抗感染药物治疗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术后常规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主要引流创面和腹腔积液或血,防止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胆道内放置支撑管可减少术后胆漏和胆管狭窄,能够及时了解移植肝的功能状态。近年来活体肝移植逐渐增多,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管放置引流管至关重要,通过引流管能够早期及时发现腹腔或胆道并发症,减少或防止术后腹腔或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证明透明质酸钠对术后暖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将38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应用0.9%生理盐水,6%右旋糖酐-40和透明质酸钠(术康林-1)。术后14天处死动物。结果显示,三组粘连分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下见透明质酸钠治疗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实验证明,透明质酸钠可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程度,其作用优于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4.
腹腔内高压与腹腔间室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及其病理生理变化。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学进展加以综述。结果: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已逐渐被接受,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①胃肠血流减少;②呼吸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下降;③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循环阻力增加;④少尿甚至无尿;⑤颅内压升高;⑥肝脏血流减少;⑦腹壁顺应性降低。结论: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应用增多,最易累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其次是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腹壁。心输出量减少和肺顺应性下降是引起脏器功能障碍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克林霉素在治疗腹腔内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内感染为常见的外科感染 ,其处理原则为外科治疗及合理应用抗生素。Wilson和Faulkner[1] 依据腹腔内感染的发生部位及病因将其分为三类 :(1)上消化道疾病所致腹腔内感染 (uppergastrointestinaltractinfection ,UGI) ,其中包括胆囊炎、胆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膈下脓肿、非特异性腹膜炎等。(2 )各种类型的阑尾炎 (complicatedap pendicitis,CAPPX) ,其中包括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阑尾炎性腹膜炎、阑尾脓肿等。 (3)下消化道疾病所致腹腔内…  相似文献   

16.
选用大白鼠制成细菌性腹炎的模型,随机分四组,腹腔内分别给予抗素,去纤酶或者两者合用。结果表明去纤酶与抗素合用能够减轻腹腔粘连的程度,降低腹腔粘和脓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在细菌性腹膜炎中,纤维素的沉着是炎性反应的一个方面,是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它可阻止细菌在腹腔中播散,防止细菌进入体循环,减少致命的菌血症。但是纤维素渗出所致的细菌局限化也使脓肿易于形成。纤维素基质会损伤嗜中性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杀伤作用,阻碍巨噬细胞的迁移,诱发残余感染。在各种腹腔感染的动物模型中,应用抗凝剂防止纤维素的沉着,或以纤溶物质直接溶解纤维素,可以防止脓肿的形成。作者应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阑锁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残余脓肿(PAIAA)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对2003年-2006年7月共763例阑尾切除术,其中75例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5例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例均治愈出院,3例经抗感染保守治疗脓肿逐渐吸收而愈,2例手术引流后治愈。结论坏疽穿孔阑尾炎术后易发生腹腔残余脓肿,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是可以减少阑尾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4l例由阑尾炎引发的腹腔脓肿,经引流、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及中药治疗。结果:41例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9-21d,平均13d。结论:阑尾炎一旦致腹腔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发生腹腔脓肿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561例行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阑尾病理分型、有无糖尿病、是否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分组,比较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对发生腹腔脓肿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明确术后腹腔脓肿的危险因素。结果:561例患者中508例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2.76%)术后发生腹腔脓肿,腹腔冲洗组术后脓肿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冲洗组(9.02%vs.0.53%,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腹腔脓肿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P=0.001)、手术时间(P=0.031)、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P=0.000)、术中腹腔冲洗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腹腔冲洗是引起LA术后腹腔脓肿的唯一危险因素(P=0.001),发生腹腔脓肿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术中腹腔冲洗是LA术后发生腹腔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术中腹腔冲洗有助于预防LA术后腹腔脓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