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206例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83.5%)因结石复发和(或)残留主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及胆道镜取石术;9例(4.4%)胆道恶性肿瘤主要行根治性切除术、内外引流术;5例(2.4%)胆管损伤及3例(1.5%)十二指肠损伤主要行胆总管断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修补及造瘘术;17例(8.3%)因其他原因再手术者主要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腹腔引流术、腹腔探查、止血术等。结论①胆道再手术主要原因是残留结石和(或)复发;②为降低胆道再手术率,应强调术前诊断明确、选择正确术式和审慎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不同范围的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腺体和淋巴结内有残余癌的发生率为76.8%。院外首次手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22例及双侧损伤的1例(总发生率为16.7%),经修复后恢复19例。再次手术后新发的喉返神经损伤3例(2.2%),甲状旁腺部分损伤2例(1.4%),喉上神经损伤2例(1.4%);无食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癌残留的发生率较高,应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以选择双侧甲状腺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疾病的手术要点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山南地区藏医医院382例胆道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探查及保胆取石手术。结果 382例患者中胆囊结石380例,其中充填型结石11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例;另胆囊息肉2例(占0.52%)。平均胆囊壁厚(4.1±1.3)mm。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79例,中转开腹17例,LC成功率(95.5%);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1例;保胆取石2例。胆总管损伤3例,经及时处理均痊愈。结论西藏地区的胆囊结石多合并有明显炎症,胆囊壁厚,充填型结石多。手术操作较困难,但只要重视Calot三角的操作,腹腔镜下治疗胆道疾病是安全、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正确选择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的方式,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手术治疗的6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次术后复发者56例,2次术后复发者10例,3次术后复发者2例。结果一侧全切或近全切 对侧次全切或大部切12例,一侧次全切 对侧次全切或大部切28例,一侧次全切20例,一侧大部切8例。平均手术时间136.43 min,术中出血平均212.33 mL。术中有54例显露喉返神经;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带麻痹,其中1例双侧麻痹者行气管切开;3个月后拔除气管导管。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四肢麻木。结论再次手术时,首选一侧腺叶的全切除,至少应行次全或近全切除,应当摒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黄兴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2):26-204
目的 调查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再次胆道手术的手术原因、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既往曾行胆道手术1~3次,再次手术发现为肝胆管结石并狭窄者占88.8%.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检查无残石,症状完全消失95例(76.0%);术后残石并发反复胆管炎25例(20.0%);术后死亡5例(4.0%).结论 合理的术式、正确的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再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胆道再次手术9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回顾性分析92例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显示,胆道再手术治愈率为85.87%。作者认为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及使用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是提高胆道再次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努力避免非计划性的胆道再次手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梁力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3):161-162
胆道再次手术是指胆道手术后因为并发症、原有疾病未治愈或者再发而再次实施的手术,不包括其他腹部手术后再次针对胆道疾病所进行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胆道重建技术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年间完成的1 3 1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道重建方式将其分为2组:A组(n=7 6)为接受传统胆道重建术的患者,B组(n=5 5)为接受改良胆道重建技术的患者。所有手术为同一组术者实施,手术技术熟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指征及肝功能评分等方面均相似。比较两组患者的胆道吻合时间,与吻合口相关的胆道并发症等。结果胆道吻合A组平均时间为(1 4±2)m in,B组为(1 3±2)m in,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A组中4例(5.3%)出现吻合口相关的胆道并发症;2例为胆道狭窄,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扩张放置支架后症状缓解,2例为胆瘘,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B组中1例(1.8%)出现与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经ERCP治疗后痊愈。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改良胆道重建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胆道重建方式,简便易行,术后胆道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胆道手术后近期再手术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胆道手术后近期再手术是胆道外科较棘手的问题,多是由于第一次手术处理不当所致。本文总结我院1988年5月至1998年5月病案16例,分析再手术的原因,以便从中吸取教训。作者单位:1河南三门峡市人民医院外科(472000)2河南义马矿务局总医院外科1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胆道再次手术中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笔者回顾性分析15年间治疗的13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资料。2例系在Baker′s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9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球部前壁;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肠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降部前壁。分别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造瘘术处理。全组治愈11例,死亡2例。提示胆道再次手术时,急诊手术者易于发生十二指肠损伤;责任心与细致地操作是减少损伤的关键,恰当的处理方法乃治疗成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原因,以减少再次手术.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8月间胆道再次手术55例病例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多为肝内胆管结石,为31例,占全组病例的56.4%,其余为单纯胆总管结石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3例,胆管癌3例,缩窄性乳头炎3例,胆瘘3例,胆囊残株炎1例.再次手术以胆一肠吻合内引流术为主.结论胆道再手术有疾病本身的特点,也有医源性的原因.部分胆道再次手术是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29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992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3485例,29例有开腹胆道手术史。分析29例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限于Ⅰ~Ⅱ级胆管);14例胆总管结石数>3个;21例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1.0 cm;3例曾首先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未成功。28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LCTD)者胆总管直径均>1.0 cm。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75~190 min,平均125 min,除1例在原切口部位做小切口用直角钳将结石夹碎取出外,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5.5d(2~14 d)。术后残余结石3例,经T管窦道取出。结论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由操作熟练的腹腔镜医师执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Removal of residual biliary tract calculi without reop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 Mazzariello 《Surgery》1970,67(4):566-573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7年11月对48例胆总管结石复发者行腹腔镜下再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行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或安装内置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手术成功46例;中转开腹2例:1例为胆总管下段狭窄、胆道镜无法进入十二指肠,另1例为术中胆道镜活检证实为胆总管下段癌伴结石嵌顿。术后胆漏1例,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46例随访6~34个月,平均21个月,无结石复发、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复发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腔T型管"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肝胆外科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复发性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将80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开腹胆道探查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记录两组病人术后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采集每个病人术前及肠内营养后3 d、7 d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化参数指标;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并发症、胆道感染、胆漏)及术后2月结石残留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胆汁丢失总量(846±112 ml)、术后输液量(13.75±3.68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 470±450 ml)、(25.63±4.32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64、-13.240,P<0.05)。治疗组肠内营养后3 d前白蛋白(260±37.58 m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5.53±8.69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93±33.12 mg/L)、(35.72±6.7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8、5.648,P<0.05)。并且治疗组肠内营养后7 d转铁蛋白(314±44.72 mg/ml)、前白蛋白(304±40.34 m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51.23±10.34 mg/L)均高于对照组的(203±33.62mg/ml)、(256±37.46 mg/L)、(39.53±8.4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8、5.514、5.531,P<0.05)。两组行肠内营养期间,治疗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3,P<0.05)。两组行胆道冲洗期间,无一例出现胆漏,治疗组胆道感染率为2.5%(1/40),对照组胆道感染率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05)。治疗组结石残留率10.0(4/40),对照组结石残留率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7,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后,经多腔T型管行胆汁回输联合肠内营养及胆道冲洗,可减少术后胆汁丢失及补液量、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并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Review of 220 cases of residual biliary tract calculi treated without reoperation: an eight-year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 Mazzariello 《Surgery》1973,73(2):299-306
18.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术后经腹腔镜再次行胆道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3月至2010年3月,对26例开腹胆道术后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19例,其中留置T管引流16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例;LCBDE加左肝外侧叶切除2例;单纯腹腔镜下左肝外侧叶切除1例。结果手术成功24例,中转开腹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5~230min,平均(155.3±38.7)min;术中出血10~350ml,平均为(22.3±9.5)ml;术后住院时间为4~12d,平均为(5.9±2.3)d。随访5~72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安全、有效,能达到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术者需要有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和开腹胆道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T Tanaka Y Yonemasu A Olivier F Andermann 《No shinkei geka. Neurological surgery》1989,17(10):933-937
Of a series of 526 cases of surgically treated refractory epilepsy, 387 cases were patients with 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Among 118 cases who had no improvement by the first operation, to prevent partial seizures, 20 patients underwent reoperation. Of the 20 patients, 12 (60%) were men. The mean age at the first operation was 21.7 year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findings, successive EEG findings, psychological studies, surgical finding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were made. Following the first operation, 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reappeared within a mean period of 5.5 months. And the mean period from the first operation to the reoperation was 4.9 years. Following reoperations, 6 patients (30%) became seizure-free, 3 patients (15%) had a remarkable reduction of seizures and 7 patients (35%) had worthwhile improvement. But 4 patients (20%) had no improvement.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f the resected hippocampus revealed gliosis in 16 patients (80%). The indication for and procedures of reoperation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