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病理性痛作为一种全球负担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日益受到国内外多学科关注.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中枢敏化及下行抑制通路效能降低有关.目前国际推荐的治疗药物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局麻药、阿片类药物等.脊髓电刺激、深部脑刺激、运动皮层电刺激和外周神经刺激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痛.此外,基因治疗及免疫治疗亦可能有效.现对近年来该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综合征,它是一个包含多种类型疼痛的临床群体,其发病机制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色,可累及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如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病变、创伤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和中枢神经损伤(中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都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3.
1.前言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最近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出版了一个新的定义,即:神经病理性痛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www.Iasp-pain.Org/resources/pain Definition).这一定义取代了17年前的旧概念,那是IASP在1994年出版的<慢性痛的分类>中对神经病理性痛的定义,即: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伤、功能障碍或短时间的紊乱所诱发或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大鼠腹腔注射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后疼痛行为学变化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6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10):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和紫杉醇制模组(paclitaxel group,P组).P组隔日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共4次;C组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共4次.在制模前及制模后第7、14天和第21天测定大鼠体重及疼痛行为学变化.给药结束后第21天时,处死大鼠;每组分别对6只大鼠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对4只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以确定各组大鼠L4~6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表达水平.结果:紫杉醇制模组大鼠在制模后第7天即出现痛觉过敏,第14天出现触诱发痛,并持续至21天,疼痛程度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NGF在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相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大鼠NGF的表达与行为学的改变呈正相关(r=0.677,P<0.01).结论:NGF在紫杉醇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中枢敏化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即普通饲料组,n=10),B组(实验组,即高脂高糖组,n=50)。A组以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单次空腹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B组高脂高糖喂养8周诱发胰岛素抵抗,继以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0 mg/kg、35 mg/kg、40 mg/kg)腹腔注射1次,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体重、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结果:高脂高糖饮食8周,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空腹胰岛素浓度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无变化,血糖未升高。注射STZ后,30 mg/kg剂量组血糖升高但不能长期维持;40 mg/kg剂量组血糖较高,死亡率高;35 mg/kg剂量组血糖中度升高且相对稳定,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性均降低,其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均低于基础值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后联合腹腔注射STZ 35 mg/kg可以建立理想的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8.
<正>概述疼痛是身体对正在进行或即将发生的组织损伤做出的警告,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根据在2011年,美国一个医学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历着慢性疼痛,这个比例比心脏病、癌症、糖尿病患者的总和还要多。在欧洲,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是25%30%。在所有慢性疼痛患者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患者患有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发病机制为基础的治疗原理慢性疼痛患者,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发病率如此之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非神经病理痛患者疗效显著的基础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  相似文献   

9.
Nav1.3是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亚型之一,由SCN3A基因编码,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Nav1.3通道电流具有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和快速由失活状态恢复维持高频放电的特征,可在慢斜坡去极化期间被激活并产生持续钠电流,放大神经元兴奋性,在神经电信号的产生及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Nav1.3的错义突变与部分神经损伤引起的电流变化具有共性,通过多种方式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参与并调控痛觉过敏的发生。本文对Nav1.3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机制进行综述,探讨神经部位Nav1.3的表达变化与痛敏表型之间的关系、各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调控Nav1.3的上下游信号及不同病理性疼痛变化差异的比较等,分析Nav1.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Nav1.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常情况下体内抗氧化系统将活性氧维持在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可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活性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活性氧可以通过生成氧化应激产物、影响突触间神经递质的综合效能、调节蛋白激酶的活性、激活离子通道、影响胶质细胞活性、诱发神经元凋亡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活性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外周神经损伤和组织受损后可发展为慢性痛(如神经病理痛和慢性炎性痛)。已有文献报道,除了神经元以外,胶质细胞也参与慢性痛的机制。本文关注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痛和慢性炎性痛的机制。首先,采用3~4周龄(未成4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今,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对疼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根据病理学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或两类的混合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正常情况下,疼痛冲动由神经末梢产生,神经纤维负责传递冲动.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或疾病发生异常改变时也会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源部位,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修改后的神经病理痛定义为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理性疼痛[1].神经病理痛是一种自发性疼痛,它可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三叉神经痛,脊髓损伤),感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代谢紊乱(糖尿病性神经痛)和梗塞(中风)等[2-3].  相似文献   

15.
外周躯体感觉神经或神经根损伤常引起疼痛和痛过敏,如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中风、多发性硬化病、脊髓损伤、癫痫等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引起疼痛.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1994) 将这种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目前神经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由于对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疼痛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特别是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脊髓水平的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为进一步探索治疗治愈此类痛症提供了基础.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躯体感觉传入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疼痛的外周和脊髓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和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遵循时间护理原则,结合认知情况、用药护理、音乐疗法及心理治疗等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住院第3天、第7天,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时间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由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其特征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医生常根据临床经验和临床试验结果治疗NP,但许多患者的疼痛并未得到足够缓解,故NP的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中胚层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可从许多成体组织中分离出来,具有免疫调节、抗细...  相似文献   

19.
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的存在,使得疾病、损伤与疼痛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有时虽然组织损伤已被治愈,或不再有进行性病变,但疼痛仍然存在;疼痛程度在多数情况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中枢神经遭受伤害后,约有超过25%的患者,于患病后1周或1个月内出现中枢性疼痛;但也有部分患者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m ACh Rs)非选择性激动剂氧化震颤素半富马酸盐(oxotremorine sesquifumarate,OXO-Se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6~8周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 g。随机分为对照组、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CPN)损伤组。两组分别于造模前、后测定小鼠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 thresholds,PWTs)和静态负重实验(static weight bearing,SWB)值。CPN后3天、14天腹腔注射OXO-Ses,浓度分别为0.01 mg/kg,0.05 mg/kg,0.10 mg/kg,在注射前、注射后0.5小时和2小时检测PWTs和SWB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OSes能够显著提高实验组小鼠的PWTs(P<0.05),并改变小鼠的后足重量分布状况(P<0.05),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OXO-Ses非选择性的激活m ACh Rs可以减轻慢性痛小鼠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对神经损伤小鼠的慢性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