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剂量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复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建飞  李晓岩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3):388-389,392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复位的临床价值。方法:86例ASA Ⅰ~Ⅱ级肩关节脱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小剂量组注入1.5%利多卡因5ml,对照组注入1.5%利多卡因20ml。观察复位效果,同时观察神经阻滞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记录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位都易于成功,但小剂量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姜东  刘义超  姜锋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111-2111
根据重症肩关节周围炎多有严重的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的特点,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以达到感觉神经阻滞,局部止痛;运动神经阻滞,达到肌肉松弛;交感神经阻滞,健肩关节区城血管扩张,以清除局部的致痛物质。良好的阻滞效果是手法治疗重症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松解成功的关键。在无痛和肌肉松弛的情况下,按肩关节生理功能进行松解,有即刻恢复功能之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1 病例资料【例1】 女,30岁,体重50kg。因右肱骨陈旧性骨折,拟行肱骨内固定术,选择肌间沟臂丛阻滞。以4cm长22号针按常规在右前中斜角肌间隙进针,寻找异感,其间病人干咳数次,无气急,未引起重视。等探及异感后回抽无血,随后顺利注入1%利多卡因25ml,10分钟后右上臂阻滞完善。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温低浓度利多卡因臂丛阻滞用于肩关节复位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17例ASA Ⅰ~Ⅱ级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3组.低温低浓度组(A组)39例应用(4±1)℃、质量分数1.0%利多卡因20 mL臂丛神经阻滞; 常温常用浓度组(B组)39例应用(24±1)℃、质量分数1.5%利多卡因20 mL臂丛神经阻滞;常温低浓度组(C组)39例应用(24±1)℃、质量分数1.0%利多卡因20 mL臂丛神经阻滞.比较3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满意度,术后观察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麻醉起效时间较C组短(P<0.05),阻滞满意度优于C组(P<0.05),A组术后观察时间较B组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低温低浓度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复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将2008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上肢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疗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比较两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以及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Hormer综合征及2例声音嘶哑。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显著,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肌间沟臂丛一针多层次阻滞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东  杨南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398-1398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上肢手术中,是一种比较常用麻醉治疗手段。但是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尺侧阻滞不完善的机率非常高。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临床麻醉医生。为了探索解决这个问题,自2000年开始,我们探索应用肌间沟臂丛一针多层次阻滞法,与传统阻滞方法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臂丛上肌间沟阻滞对 2 60例肩部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麻醉效果优良 ,能很好地满足肩部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低位肌间沟臂丛阻滞方法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320例手术患者行改良低位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三级评分法评定其效果。结果 臂丛阻滞麻醉后,有效率为98%,显效率100%。5例患者出现霍纳综合征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结论 改良低位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施行臂丛神经阻滞中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要达到理想、完善的麻醉效果却非常不易。我们从1995年开始探索应用肌间沟臂丛神经扇形注射阻滞法,与传统的肌间沟法比较,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其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349-6349,6357
对68例重症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确炎舒松A、维生素B1、维生素B12:按比例配成混悬液,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结果表明治愈率94.1%,有效率98.5%。可见此疗法治疗重症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肌间沟臂丛阻滞复合压迫法在肩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压迫法在肩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 0例行肩锁骨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 2 5例。两组局麻用药均为 0 5 %罗哌卡因 2 0mL。对照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 ,实验组则用食指或中指压迫阻滞点下方的肌间沟 ,持续按压到注药后 5min。两组均用针刺法测试阻滞平面 ,据患者术中主诉 ,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 96% ,对照组为 5 2 % ,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在肩锁骨手术中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压迫法 ,使体表标志清楚 ,阻滞定位准确 ,操作简单安全 ,麻醉效果好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星  蔡卫荣 《当代临床医刊》2020,(2):142-142,15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5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传统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实验组(25例,给予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操作时是否需要找异感在临床上有不同的意见,笔者将找异感和不找异感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臂丛神经阻滞常用于外科上肢手术,经斜角肌肌间沟是临床主要的穿刺阻滞路径.传统的做法是根据体表的解剖标志或筋膜皱襞定位,进针后寻找"异感",然后注射麻醉药物;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法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与前者相同的是均为盲探法,不能完全避免对神经的损伤;而超声显像能够实时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可以明确定位神经,在近乎直视下进行神经阻滞.本文就此进行研究探讨,评价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阻滞常用于外科上肢手术,经斜角肌肌间沟是临床主要的穿刺阻滞路径。传统的做法是根据体表的解剖标志或筋膜皱襞定位,进针后寻找“异感”,然后注射麻醉药物;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法被认为是“金标准”,但是与前者相同的是均为盲探法,不能完全避免对神经的损伤;而超声显像能够实时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可以明确定位神经,在近乎直视下进行神经阻滞。本文就此进行研究探讨,评价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198 5~ 2 0 0 2年我科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63 5 0例 ,其中 2例发生呼吸暂停。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男 ,3 5岁。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右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常规术前用药 ,血压 13 6/86mmHg ,心率 82 /min ,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肌间沟穿刺成功后 ,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 ,注入 0 75 %布比卡因 5ml与 2 %利多卡因混合液 15ml,测试麻醉效果良好。 15分钟后 ,患者自述胸闷 ,呼吸困难 ,立即给予面罩加压给氧 ,测血压 116/60mmHg ,心率 60 /min ,随之呼吸停止。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 ,急行气管插管 ,3 0分钟后病人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解剖定位组采取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