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白细胞单采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高白细胞白血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结果 22例患者中21例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95.5%。结论 白细胞单采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单采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对21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21例患者中20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肝脾缩小,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下降,有效率这95.2%。结论白细胞单采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单采术,比较手术前后的外周血计数变化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下降,与单采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或消失,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白细胞单采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李海燕 《广州医药》2006,37(5):39-40
目的 观察白细胞单采术后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HLAL)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连续流式血细胞分离机CS-3000Plus对3例HLAL患者进行白细胞去除后诱导缓解化疗.结果 患者术后外周血象WBC变化明显,HB和PLT变化不明显,诱导化疗后全部缓解.结论 白细胞单采术加联合化疗治疗HLAL,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在晚期高白细胞白血病(HLL)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晚期高白细胞的白血病患者,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前后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结论白细胞单采术是治疗晚期高白细胞白血病,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白细胞单采术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意义,作者对30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用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术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数、分离出的白细胞数及单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30例患者经分离后白细胞中位数下降至 85×10~9/L,白细胞去除率为 34.2%,单采过程中血红蛋白、血小板基本无变化。该方法安全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先行单采白细胞术,然后再行化疗,可提高缓解率CR73.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后护理,为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创造有利的条件.方法 对11例去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后护理,主要包括治疗前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协助用药,定期临测以及预防并处理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去白细胞单采术联合药物化疗的序贯治疗方法,能迅速降低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有效减轻高粘滞血症,降低早期病死率,提高缓解率.结论 认为有效全面地护理有利于完善并提高手术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在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早期易发生细胞淤滞综合症,早期死亡率高.本文报道应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治疗临床患者17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白细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 >10 0× 10 9/ L 的患者 ,属高危型白血病 ,易发生颅内出血、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 [1 ]。我科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11月对 117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术后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行白细胞单采术患者 117例 ,男 6 9例 ,女48例。中位年龄 38(17~ 5 8)岁 ,其中急性白血病 77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40例 ,白细胞中位数 2 6 0 (10 1~ 5 2 6× 10 9/L ) ,脾脏肿大 线中位数 8(6~ 18) cm。1.2 材料与设备 美国百特公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单采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13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186例次白细胞单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实验,采取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模式,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结果 经白细胞单采术及有效的护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数由(212.86±70.43)×109/L降至(78.15±48.28)×109/L,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数由(128.44±65.27)×109/L降至(76.51±62.41)×109/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数由(156.78±92.11)×109降至(76.75±60.21)×109/L,治疗前后WBC数量自身对照,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白细胞单采术是高白细胞白血病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护理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与单纯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结果:11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经白细胞清除术后化疗,CR率达54.5%,早期死亡率9%。单用化疗例,仅1例完全缓解,早期死亡3例(42.8%)。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YA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11~45岁初治AYAs急淋患者的MICM分型、临床特征及疗效,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AYAs急淋患者中,11~30岁者48例,31~45岁者52例,两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50×109/L者38例,WBC与预后有关(P=0.006);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共2例,影响长期生存(P=0.000);普通B细胞急淋(common-B-ALL)58例、前B细胞急淋(pre-B-ALL)12例、早前B细胞急淋(pro-B-ALL)5例、成熟B细胞急淋(成熟B-ALL)1例、T细胞急淋(T-ALL)23例、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淋(My+-ALL)3例,CD10(+)ALL、CD10(-)ALL、T-ALL、My+-ALL组间长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亚(假)二倍体6例、t(9;22)/bcr-abl 3例、t(4;11)/MLL-AF4 1例、超二倍体8例、t(12;21)/TEL-AML1 1例。亚(假)二倍体、t(9;22)/bcr-abl、t(4;11)/MLL-AF4预后较差(P=0.000);泼尼松预试验反应不良者11例、初治诱导化疗效果未达到完全缓解(CR)者9例,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初诊时外周血WBC及CNSL/TL、泼尼松预试验反应、初治诱导化疗效果、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对AYAs急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AYAs急淋具有相同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年龄不是AYAs急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晓鲲  郑峻松  张新  蒲晓允 《重庆医学》2006,35(18):1635-1637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型TNF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抗体对L615白血病(T淋巴细胞来源白血病)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L615小鼠建立白血病模型.分3个实验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观察实验小鼠生存状态及时间,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外周血和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化.肝脾指数.肝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GITR抗体使用组能延长L615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可引起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坏死.肝脾指数降低。结论通过免疫调节机制GITR抗体能够有效地抑制L615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血压患者高凝血症的疗效和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29例,口服银杏叶片8周,测定用药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进行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全血粘度下降了15.98%,血沉下降了21.66%,红细胞刚性和聚集指数分别下降了24.08%和41.39%,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下降了36.12%。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地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凝状态并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dimer(DD)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及急性白血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脑脊液(CSF)DD水平,并对其中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22例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检测7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贫血患者CSFDD水平作对照。结果 CNSL组明显高于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NCNSL)组及对照组。22例CNSL患者鞘内注射化疗药后。20例达完全缓解(CR),DD值明显下降。2例无效者,CSFDD维持于较高水平。1例缓解后再次复发者,CSFDD含量再次升高。1例患者在CSF常规、生化确诊CNSL之前,CSF D-dirner已有改变。CNSL组CSFDD含量与CSF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DD对CNSL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辅助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HA方案,即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观察组在对照组小剂量HA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α-2b干扰素。结果观察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缓解率为65.51%,对照组为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副作用及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α-2b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协同作用,可产生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反应,降低白细胞效果明显,血液学缓解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中有丝分裂关卡基因hsMAD2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晖  黄高升  谢学军  李擒龙 《医学争鸣》2002,23(17):1570-1573
目的:检测17例急性白血病病例中有丝分裂关卡基因hsMAD2的表达。方法:采取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sMAD2基因的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对照。结果:RT-PCR分析表明,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中的9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1例hsMAD2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下降。Western blot证实了在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例中有4例表达有明显下降,与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一致。结论:hsMAD2基因是白血病的肿瘤相关基因,可能在白血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相关资料,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法评估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营养状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 结果 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中不需要营养支持104例,需要营养支持182例,其中有98例发生医院感染,占34.27%(98/28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营养状况呈负相关(r=-0.724,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化疗强度、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抗生素应用种类、白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PG-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G-SGA评分、化疗强度、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是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患者营养状况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用于治疗及预防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后的白血病复发。方法:A组为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后白血病复发患者10 例,接受供者白细胞治疗。B组为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genousperipheralblood stem cellstransplantation,APBSCT)或BMT后共10 例患者输注免疫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结果:A 组患者中血液学复发的6 例,1 例Ph1 染色体100% 转阴,无病存活至今已超过18 个月,4 例达暂时缓解;1 例未缓解;微小残留及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共4 例,均完全缓解,其中Ph1 染色体全部转阴。B组10 例中1 例患者带有的白血病融合基因转阴。结论:(1) 供者白细胞的输注能使某些BMT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遗传学及血液学复发患者完全缓解。(2)CIK 细胞输注是安全的,对某些白血病复发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免疫无标记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47例形态学上诊断为ALL的病例,取其外周血或骨髓,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应用APAAP法作免疫表型分析,对免疫无标记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化疗疗效及预后进行了观察。结果:42例患者未表达任何系统性分化标记,或仅表达CD38、HLA-DR或CD9等非系限性抗原。与分化型ALL相比,免疫无标记型ALL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纵隔肿块发生率与白细胞数量均较高,化疗完全缓解率(CR)较低(P<0.05),存活期较短(P<0.01)。结论:免疫无标记型ALL有其临床上的特殊性,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