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李蓓  陆军  李志敏 《广州医药》2010,41(2):22-25
目的建立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百分率和绝对数量。结果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性T细胞(CD3+CD4+淋巴细胞)、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56+NK细胞百分率的中位值分别为44.00%、57.91%、27.65%、24.37%、17.44%、14.90%;总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l9+B淋巴细胞、CD3一CD56+NK细胞绝对数的中位值分别3042个/斗l、1653个/μ、762个/μl、740个/μl、553个/μl、509个/μl。男女性别间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56+NK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淋巴细胞、CD3+CD8+T细胞、CDl9+B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D3+细胞、CD3+CD4+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高于男性,CD3-CD56+NK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低于男性。结论在相同地域、相同种族,建立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是必要的。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时应考虑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芒  蔡康荣 《广西医学》2005,27(11):1781-1783
目的本文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36名排球运动员集训前、后的外周血样本,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EPCS-X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B组、实验C组CD4^+细胞数明显减少,CD8^+细胞数明显增多,CD4^+/CD8^+比值下降(P〈0.05)。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8^+和CD56^+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二期梅毒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梅毒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Ⅱ期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CD8^+、CD56^+、CD19^+的淋巴细胞,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梅毒患者CD3^+、CD4^+、CD56^+、CD4^+/CD8^+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或P〈0.001),CD8^+与CD1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期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押制,且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况凡 《重庆医学》2016,(1):69-7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锌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该院诊疗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为患儿组,另选取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锌及 hs-CRP 水平。结果患儿组的总 T 细胞(CD3+)百分率、辅助/诱导 T 细胞(CD3+ CD4+)百分率、抑制/细胞毒 T 细胞(CD3+CD8+)百分率、红细胞锌测定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s-CRP 测定水平、B 细胞(CD19+)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红细胞锌缺乏、机体不能有效抵御病毒感染,可导致继发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活动性、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法对78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作检测,分析SLE活动情况、肾脏损害与细胞免疫学指标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期组SLE患者与非活动期组相比。CD3^+、CD8^+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伴有肾脏损伤患者,NK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CD8^+、CD3^+、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不能反映其病情活动;而NK细胞数量的减少往往与肾脏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从而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流式细胞分析测定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达百分率;按简化MDRD方程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按eGFR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eGFR〈90mL·(min·1.73m^2)^-1,Ⅱ组eGFR≥90·(min·1.73m^2)^-1。结果I组外周血中CD4^+、CD4^+及CD4^+/CD8^+,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及Ⅱ组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影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辅助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BCG-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CA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在BCG-PSN治疗前,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结论 BCG-PSN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纠正患者Th1/Th2模式及Tc1/Tc2模式失衡现象,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大肠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的百分率,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为合理诊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双色直标免疫荧光法检测更年期女性轻度、重度抑郁症患者各15例和1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百分率、构成比及NK细胞表达的的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血中CD3^+、CD4^+、NK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百分率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程度有关。结论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其免疫调节功能变化与抑郁症患者病情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