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头孢地嗪(CDZ)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观察研究方法,把11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随机分为CDZ组(43例)和对照(CG)组,CDZ组抗生素首选CDZ50mg·kg-1·d-1,q12h;CG组随机选用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选用复方抗生素者为CG1组(33例),选用单方者为CG2组(36例)。统计分析首选抗生素5d内换药率及各组间预后的差异。结果112例患儿首选抗生素共6种,5d内换药率CDZ组为12%,其他5种抗生素为36%~66%,首选抗生素的换药率和最终治疗的有效率呈负相关(r=-0.888,P<0.05)。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DZ临床疗效好,可作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发生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的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12例败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发生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112例患儿中发生心肌损害者57例,心肌损害发生率为50.9%。早发型、黄疸、出血倾向、休克及有合并症等临床表现与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而肝脾肿大、发热则与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无相关性。在实验室检查中,只有血培养阳性与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细菌感染的非特异性炎症指标与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加强对早发型及有黄疸、出血倾向、休克、合并症等临床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的监测,重视血培养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肌损害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463例新生儿抗生素预防用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生儿抗生素预防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2月新生儿病历中使用头孢拉定预防治疗的原因及用药后新生儿体温情况.结果:胎膜早破<12 h用药组(60.94%)和羊水污染用药组(20 43%) 体温上升例数分别比对照组(78.13%和83.00%)少(P<0.05);胎膜早破 >24 h用药组(55.10%)和胎膜早破12~24 h(52.63%)用药组的体温上升例数与对照组(68.75%和4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胎膜早破新生儿用药时间选择在胎膜早破<12 h为宜;但口服剂量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患儿血清微小RNA-16(miR-16)、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变化意义。方法 将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是否并发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43例)与无心肌损害组(6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肌损害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血清miR-16、CF-6、Copeptin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心肌损害标志物相关性及对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对比心肌损害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miR-16、CF-6、Copeptin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病情的关系。结果 心肌损害组败血症严重程度,以及血清cTnI、H-FABP、miR-16、CF-6、Copeptin水平均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心肌损害组血清miR-16、CF-6、Copeptin与cTnI、H-FABP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16、CF-6、Copeptin联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心肌损害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5.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指导新生儿呼吸衰竭时的机械通气,为最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5至2006年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者,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机械通气)和观察组(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气分析、肺功能监测、并发症及死亡率等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吸气时间(T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气分析仅PaCO2高于对照组(P<0.01),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呼吸机应用天数、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指导呼吸衰竭患儿呼吸机治疗,降低呼吸机相应性肺损伤发生率;适当降低PIP,采用低潮气量和缩短Ti,使MAP下降,应用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呼吸衰竭患儿,并不影响氧合;PaCO2轻度增高,不增加IV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家属的新生儿照护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身高、体重、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的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NICU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家属的新生儿照护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NICU住院治疗的16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NICU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则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改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康琴 《妇幼护理》2022,2(19):4449-4451
目的 研究蒙脱石散外涂对新生儿肛周皮肤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外涂.分析比较两组肛周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症状持续时间和神经行为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红臀发生率、湿疹发生率和破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红臀、湿疹和破损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蒙脱石散外涂的方法对新生儿肛周皮肤进行护理,能降低肛周皮肤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改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疾病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联合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检测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鉴别诊断心源性、肺源性呼吸障碍以及由此引起心肌损害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采用罗氏Cobas e 411电化学发光仪检测NT-proBNP.结果 16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组35例,窒息组46例,肺炎组42例,其他疾病组43例)的CK-MB和NT-proBNP的检测值以重度窒息组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各组间的AST、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经多元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心肌酶谱和NT-proBN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尤其是CK-MB和NT-proBNP的联合检测可更准确识别心源性、肺源性呼吸障碍引起的心肌损害并预警心肌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侧卧位、仰卧位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在NICU实施UVC的108例新生儿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右侧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各54例。比较两组插管尝试次数、新生儿置管成功率、UVC使用情况及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右侧卧位组尝试次数少于仰卧位组(P<0.05),置管成功率高于仰卧位组(P<0.01),置管失败率低于仰卧位组(P<0.05);右侧卧位组败血症发生率低于仰卧位组(P<0.05)。结论:对NICU新生儿实施UVC时,采取右侧卧位较仰卧位更能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败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