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Ⅱ孔房间隔缺损 (房缺 ,AS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以及妊娠在女性房缺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1993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伴肺动脉高压的房缺患者 130例。按照年龄、性别、房缺直径、肺阻力大小分组 ,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1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性和女性房缺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均增高 ,而女性更为显著。 2 房缺直径大小与肺动脉压力间无显著相关。 3 有过妊娠史的女性患者 ,继发肺动脉高压的趋势较无妊娠史的女性患者和同年龄的男性患者更明显。结论 :房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有多种相关因素。有过妊娠史的女性房缺患者 ,妊娠期间血容量显著增加以及血液高凝状态造成远端肺小动脉血栓形成 ,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心电图表现和舒张期负荷解除1周内的心电图变化,作者连续观察单纯ASD实施Amplatzer双面伞闭合前后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电图下壁导联R波顶端切迹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价值。方法 116例单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卵圆孔未闭者,50例正常对照组和7例多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计算单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组、卵圆孔未闭组、多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心电图R波顶端切迹的发生率以及下壁导联R波顶端切迹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组中62.9%的患者至少1个导联出现R波切迹,15.5%的患者3个导联均存在切迹,发生率高于卵圆孔未闭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多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组中所有患者均存在下壁导联R波切迹,至少1个导联出现R波切迹发生率为100%,高于单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组(p0.001)。心电图下壁导联至少一个导联出现R波切迹诊断单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9%和93.8%,3个下壁导联均出现R波切迹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5.5%和100%。结论下壁导联R波顶端切迹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卵圆孔未闭者和正常对照者,可以作为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25例房间隔缺损的心电图资料,对比观察继发孔缺损和原发孔缺损主要区别。根据V_1和V_3R导联图形进行分类并对V_(5~6)导联T波改变和心律不齐作一讨论。研究了292例有完整右心导管检查资料的患者心电图改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 710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中术中及术后 (随访 1个月~ 7年 )发生并发症的 5 3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将其分为与心脏有关的并发症组、局部血管并发症组及其他组。结果 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7 5 % (5 3/ 710 ) ,其中与心脏有关的并发症有 2 7例 (3 8% ) ,2 7例中心电图改变 2 3例 ,包括ST段抬高 15例 ,心房颤动 4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及房室分离各 1例 ;另外 ,残余分流 3例 (0 4 2 % ) ,主动脉 右房瘘 1例 (0 14 % )。局部血管并发症 6例 (0 85 % ) ,包括股动静脉瘘 5例 ,髂股静脉痉挛 1例。其他并发症 2 0例 (2 8% ) ,包括头痛 17例 ,封堵器脱落 2例 ,封堵器脱载 1例。紧急手术 2例 (0 2 8% )。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但晚期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严格地定期随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曹丰  张玉顺 《心脏杂志》2001,13(4):321-321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可经导管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关闭术 ,堵闭术 )。目前 ,国内多使用 Amplatzer双盘型关闭器 ,其材料结构是强记忆的镍钛合金线编织成的双盘网状结构 ,双盘及腰部铺上海锦状高分子聚合材料 ,操作较简单 ,可通过较小的输送鞘 ,因此临床应用较多 ,但对其术后并发症的报道尚少。现将我院采用 Am platzer双盘型关闭器行 ASD关闭术后并发心房纤颤并治愈 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7岁 ,因活动及情绪激动出现心悸、胸闷而入院。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 (TEE)提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中央型 ) ,缺损大小…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2月应用美国AGA公司的双盘片形镍钛合金封堵器成功封堵了房间隔缺损 (房缺 )直径 15~ 36mm的患者 11例 ,随访 1~ 2 1个月 ,无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 3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46 (平均 2 5 .3)岁。术前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其中 1例于 5年前曾在外院行直视下手术修补术。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的房缺孔直径为 12~ 2 8(18.5± 6 .1)mm ,伴右心室、右心房增大 5例。心电图大致正常 9例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8.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对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5 0例继发型ASD患者 ,年龄 16~ 70 (39 2 4± 14 77)岁 ,其中男性 16例、女性 34例 ;房间隔缺损大小为 9~ 35 (2 1 85± 11 6 5 )mm ,在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 ,术前、术后 2 4h、术后 1个月及 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结果  5 0例患者均置入成功 ,术前左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有 11例、Ⅲ级有 2例 ,术后 1个月心功能Ⅱ级 4例 ,术后 6个月为 1例。术后 2 4h开始 ,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横径开始增加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1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明显增加 (P <0 0 1)。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但左室缩短率无变化 (P >0 0 5 ) ;二尖瓣口E峰流速明显增加 (P <0 0 1) ,而左心室舒张末期长径、左心房横径及左右径变化不明显。结论 继发型ASD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观察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介入封堵后血浆心钠素(ANP)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探讨此类患者介入治疗后ANP水平与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3岁,10年前行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心电图提示为窦性节律。入院前3个月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入院接受一站式房颤导管消融联合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心电图维持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未见残余分流,患者右房内径明显缩小,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心电图下壁导联R波切迹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观察比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0例(Ⅰ组)、其他各类心脏病190例(Ⅱ组)及正常人100例(Ⅲ组)的下壁导联R波切迹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出现率。结果显示:3个下壁导联均有R波切迹的出现率及至少1个下壁导联有R波切迹伴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出现率:Ⅰ组为30%、40%,Ⅱ组为1%、2.6%,Ⅲ组为2%、0%,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12.
自 1 994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们采用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径路 ,在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374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374例中 ,男 2 0 0例、女 1 74例 ,年龄 1~ 55岁 ,体重 1 0~ 74kg。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 81例 (上腔型 1 7例 ,中央型 1 2 2例 ,下腔型 42例 ) ,合并部分型右肺静脉异位引流 1 2例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裂 1例 ;室间隔缺损 1 92例 ,均为膜周部缺损。1 .2 手术方法 麻醉后患者平卧 ,右胸抬高 45°,右上肢屈肘悬吊于手术台支加上。取右胸前外侧切口 ,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行性,并与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相关对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78例自愿选择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的患儿与90例同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对相关检测指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作对照分析,治疗后定期随诊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术前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封堵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组随访332个月,外科组随访624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均为0%。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安全、成功率高,短中期疗效确切,在适应征允许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00例,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ASD继发孔型,TTE测不同切面ASD的最大直径6~32(16±2)mm,其中单孔ASD为95例,多孔ASD 5例.结果:100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直径为10~40(20±6)mm,5例多孔ASD,2例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2个缺损孔,3例分别用2个封堵器加以封堵2个缺损孔.结论:ASD的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无创伤、风险小、安全可靠、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经动脉导管传送系统封堵幼儿房间隔缺损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间隔缺损 (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既往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 ,已有若干种器械应用于 ASD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是一种新型的封堵器 ,可用于幼儿 ASD介入治疗。我们应用此技术经动脉导管(PDA)传送器治疗 2例幼儿继发孔 ASD患者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2例患儿 ,年龄分别为 1 .0和 3.9岁 ,体重 1 2和2 2 kg,均经临床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继发孔 ASD。肺动脉压正常。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测量 ASD直径为 8和1 7mm,球囊测量延伸直径为 1 2和 2 0 mm。所选封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妊娠期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及异常心电图形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早期妊娠组47例、中晚期妊娠组42例和非妊娠组80例。3组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均在安静状态下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储存记录,分析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异常心电图的分型与分布。结果中晚期妊娠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0.05);中晚期妊娠组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妊娠期女性患者随着孕周的延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主要表现为短P-R间期和窦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及其与妊娠周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0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非妊娠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250例),妊娠期孕妇为观察组(350例)。分析两组妇女的P-R间期发生率。同时将妊娠组女性按孕期长短分为三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孕晚期的妇女短P-R间期发生率与孕早期、孕中期的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短P-R间期发生率比非妊娠健康女性有显著增高,而且,短P-R间期与妊娠周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例1:患者男,6岁半,因房间隔缺损择期行封堵治疗于2008年7月入院。入院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Ⅱ孔中央型);三尖瓣轻度返流;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图略)。入院第2天在全麻下行封堵术,术中心电监护显示:三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约45bpm)。暂  相似文献   

19.
二尖瓣后瓣的脱垂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它与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和房间隔继发孔缺损的关系,也有报道。作者在54例曾作左心室造影检查的继发孔缺损病例,发现20例合并后瓣脱垂。本文报道这20例的检查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长期疗效。方法研究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经导管介入治疗的159例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房横径(RALD)及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和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结果选择适当的封堵器。结果入选159例患儿,其中中央型房间隔缺损143例,近上腔型房间隔缺损5例,近下腔型房间隔缺损11例。入选患儿中房间隔缺损合并其他畸形1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5例。159例患儿中156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8.1%),未成功的3例均为缺损下腔静脉缘残端不足(小于5 mm)。患儿房间隔缺损最大径(10.2±2.5)mm,封堵器直径(11.7±3.6)mm,输送鞘8.5(7~10)F。导管操作时间(15.6±2.2)min。随访时间为(7.4±2.1)年,时间范围为1个月~13年,随访期间患者无封堵器脱落或移位,也无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过程中,4例患儿术后即刻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患儿在术后第2天出现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予地塞米松治疗7 d后恢复窦性心律;2例患儿分别在术后的第1年和第5年发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分别随访2年和4年中未发现进行性加重。术后第1天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3例新发的三尖瓣轻度反流和7例少量残余分流(宽约1~2 mm),发现三尖瓣轻度反流患儿在分别随访的1年,3.5年及10年中未发现反流加重及右心扩大,发现残余分流患儿有2例在1个月后恢复,4例在3个月后恢复,1例在1.5年后恢复。15例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1个月肺动脉收缩压下降[(53±11.2)mm Hg vs.(32±4.8)mm Hg,P<0.01;1 mm Hg=0.133 k Pa],右心负荷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13.7±4.3)mm vs.(11.5±3.2)mm,P<0.01;右心房横径:(31.5±5.3)mm vs.(28.6±5.6)mm,P<0.01)。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长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