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考察反刻板印象对抑制内隐学科性别刻板印象的效应及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以175名大学生为被试,分为两个实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了启动反刻板印象对抑制内隐学科性别刻板印象的效应(实验1)及情绪的调节作用(实验2)。结果:实验1发现,启动反刻板印象组被试的D值显著小于不启动反刻板印象组被试的D值;实验2发现,积极情绪条件下,启动反刻板印象组被试的D值显著小于不启动反刻板印象组被试的D值,但消极情绪下,启动反刻板印象组被试的D值显著大于不启动反刻板印象组被试的D值。结论:启动反刻板印象能够有效地抑制内隐学科性别刻板印象;与消极情绪下启动反刻板印象相比,积极情绪下启动反刻板印象更能够抑制内隐学科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男女大学生性别空间刻板印象的行为效应。方法采用E-prime测验程序对76名大学生完成空间旋转任务的反应时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性别空间刻板印象行为效应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13.096,P<0.05);②大学生性别空间刻板印象行为效应的刻板印象激活主效应显著(F=4.653,P<0.05);③大学生性别空间刻板印象行为效应的性别与刻板印象激活的交互作用显著(F=8.353,P<0.05),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刻板印象行为效应。结论性别与刻板印象激活影响大学生性别空间刻板印象行为效应,并且女性空间旋转任务的消极刻板印象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两个行为实验来探究人们对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解释.方法:采用Barrett等修改了的自发特质推论范式,以不同强度(44%和88%)的面部表情图片和问卷调查得到的情境句子为实验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首先在屏幕上呈现随机配对的目标情绪图片和情境句子,接着要求被试对表情强度为88%的目标情绪图片作出归因判断,然后对目标情绪图片进行再认,最后要求被试回忆情境句子.结果:感知者对女性的正性面部表情和负性面部表情均做出了更多的性格归因解释,而对男性的面部表情则没有.结论:感知者对女性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更多的对应偏见,而男性的情绪反应则被认为是环境导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外显和内隐加工模式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问卷调查和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方法来测量180名大学生。结果:外显和内隐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出现了实验分离现象。在外显测试中被试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理类专业时无显著差异。但三个不同的内隐测量组被试却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史类专业时能力相当,学习理工类专业则男性明显优于女性。结论:外显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趋向于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相结合,是一种"自下而上"、"三思而答"的加工模式。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倾向于一种自动化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对34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女大学生中属于双性化的比例显著高于男大学生;②大学生的男性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得分;③男大学生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④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对男性适合从事何种职业的刻板印象强于对女性适合从事何种职业的刻板印象,且男大学生对男女两性适合从事何种职业的刻板印象强于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激活性别刻板印象对源检测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性别刻板印象的激活对源监测判断的效应。方法:采用三因素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刻板印象激活阶段的主效应显著;行为句子类型和来源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在学习后激活性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会对源记忆产生影响,导致刻板一致偏向的猜测;学习前激活性别刻板印象,源记忆不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提高了源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关注感知的父母性别刻板印象对青少年自我刻板化的影响,探索性别系统公正性和内群体归属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性别刻板印象问卷、自我刻板化问卷、性别系统公正性问卷和内群体归属感问卷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的父母性别刻板印象能够通过性别系统公正性和内群体归属感间接影响自我刻板化,并且这种影响只在女生群体中存在。结论:感知父母性别刻板印象通过性别系统公正性和内群体归属感间接影响女生的自我刻板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积极性别刻板印象是否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方法:实验1(被试为女性)和实验2(被试为男性)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接收与积极性别刻板印象有关的言论,另一组接收不涉及积极性别刻板印象的言论,然后测量两组被试对该言论的反应。结果:(1)女性和男性在接收到积极性别刻板印象言论后,都会对其作出明显的消极反应,去个性化感觉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人际敏感性在女性的去个性化感觉与其对积极性别刻板印象表达者的不喜欢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积极性别刻板印象如“糖衣炮弹”,虽然表面具有赞许之意,但实际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对高人际敏感性的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大学生对不同教授年级教师职业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方法: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男/女)×4(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大学教师)两因素实验设计,来研究大学生对不同教授年级教师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状况。结果:对于不同教授年级组,大学生对教师性别刻板印象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教师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存在显著差异(F=31.84,P<0.01)。对于男性被试,男教师姓名与积极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男教师姓名与消极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t=-4.611,P<0.01)。对于女性被试,女教师姓名与积极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小于女教师姓名与消极词汇之间的平均反应时,且差异显著( t=3.242,P<0.01)。结论:大学生对与自己同性别的教师存在性别刻板印象,而对不同教授年级的教师则没有发现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尊和自我控制在大学生空间能力性别刻板印象威胁和提升效应中的共同调节作用。方法:将140名大学生随机分到空间能力性别刻板印象启动组和非启动对照组,启动组69名(男34名),对照组71名(男34名)。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自我控制量表(SCS)和心理旋转测验(MRT)测量自尊、自我控制和空间能力;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空间能力的性别刻板印象威胁与提升效应,采用调节作用模型分析自尊和自我控制对这两种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女性启动组的MRT正确率低于对照组(P<0.01);RSES得分×组别和SCS得分×组别共同预测女性MRT正确率(ΔR2=0.08,P<0.05),女性的自尊和自我控制均处于低水平时,组别与MRT正确率存在负向关联。结论:自尊与自我控制共同调节女性的空间能力性别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当女性的自尊和自我控制水平都低时,其MRT成绩会受空间能力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神经质人格对情绪词注意偏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对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EPQ为工具筛选出了30名高神经质个体和34名低神经质个体进行情绪词(正性词、中性词和负性词)的Stroop任务(包括阈下呈现和阈上呈现两种实验条件)的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干扰效应在正性词阈下呈现时差异显著(F=6.95,P=0.011),低神经质组大于高神经质组;在负性词阈上呈现时差异显著(F=8.62,P=0.005),高神经质组大于低神经质组。说明对于阈下呈现的刺激,高神经质组的干扰效应低于低神经质组,尤其对于正性词,两组有显著差别;对于阈上呈现的刺激,高神经质组的干扰效应高于低神经质组,尤其对于负性词,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低神经质组易受到阈下呈现的正性刺激的干扰,高神经质组易受到阈上呈现的负性刺激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注意的选择性普遍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瞬脱分别是个体对空间呈现刺激和时间序列呈现刺激的选择性注意。注意偏向是个体对某些特定的信息具有较高敏感度而出现的选择性注意;注意瞬脱是指在相隔很短时间内(200ms-500ms)序列呈现目标刺激(T1,T2),个体对第二个目标(T2)的正确识别率显著下降的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注意偏向和注意瞬脱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然后介绍了焦虑、抑郁和PTSD人群在这两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情绪障碍患者在这两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对情绪刺激的选择性注意;最后指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型行为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以A型行为类型问卷为工具筛选出27名A型行为者和26名B型行为者进行真人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悲伤、愤怒、惊奇和厌恶面孔)的点探测任务的行为学实验。结果:两组对于愤怒面孔的注意偏向存在显著差别(F=21.79,P〈0.001),A型行为组注意偏向得分(40.8&#177;47.9)高于曰型行为组(-11.4&#177;31.5);对厌恶面孔存在边缘显著(F=3.95,P=0.052),A型行为组厌恶面孔得分(-35.3&#177;61.1)低于曰型行为组(0.7&#177;59.9);B型行为组的注意偏向在不同面孔性质上无显著差异(F=1.48,P=0.213),而A型行为组差异显著(F=10.36,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愤怒面孔得分(40.8&#177;47.9)高于其他面孔(厌恶面孔-35.3&#177;61.1,惊奇面孔5.1&#177;47.2,悲伤面孔0.5&#177;16.4,高兴面孔-4.7&#177;34.7),厌恶面孔得分(-35.3&#177;61.1)低于除高兴面孔外的其他面孔。结论:B型行为者对情绪面孔无特殊注意偏向,A型行为者对愤怒面孔有注意指向,而对厌恶面孔则有注意逃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不同人格类型群体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特点。方法: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分析注意偏向机制中的干扰抑制、返回抑制两个方面;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A),从某全日制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758人中,按EPQ中神经质和内外向两个维度的标准分高、低各12.5%选出四种典型人格类型各15名为研究对象,探析四组被试的注意偏向特征。结果:当靶子和线索出现的时间差为1000ms时,四组被试对三类情绪图片均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图片性质主效应显著(F=1.30,P<0.05)、四组人格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0.65,P>0.05)。负性图片与正性图片的返回抑制效应差异显著(F=1.71,P<0.05),反应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与图片性质交互作用显著(F=1.62,P<0.05)。外倾人格特质组对正性图片产生了注意警觉,四组被试对正性、负性刺激都存在注意解除困难。结论:正常人群对情绪性刺激具有选择性加工趋势,外倾个体更偏好加工正性刺激,内向不稳定组对负性刺激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倚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注意偏倚,并分析其注意偏倚的时程特征。方法:采用点探测任务,要求受试尽快对探测点的位置进行判断。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抑郁症患者和对照组在不同条件(不同的情绪图片配对、不同的图片呈现时间)下,对探测点作出反应的平均反应时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当图片呈现时间为500ms时,抑郁组对负性图片的脱离指数显著大于控制组的脱离指数。结论:抑郁症患者在500ms时对负性图片存在注意脱离困难,而在100ms时则不存在这种注意偏倚特征。  相似文献   

16.
Lang's theory on emotions was applied to the sexual response: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on sexual responses (in contrast to information on sexual stimuli) was predicted to elicit the sexual response. Each of 48 men and 48 women imagined a sexual interaction, looked at a series of slides, and listened to an erotic story. Subjects were instructed to attend to images of sexual stimuli or to images of sexual stimuli plus responses. During imagery the genital response and the experience of sexual arousal were stronger when subjects focused on stimuli plus responses than when they focused on stimuli only. This effect occurred in both men and women. During slides and story a similar effect was found in men, but not in women. The genital response and the experience of sexual arousal were found to correlate more strongly when attentional focus was on stimuli plus responses instead of on stimuli only: in women, and, although marginally significant, also in men.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关于社交焦虑群体注意偏向的研究结果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干预中.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前人关于社交焦虑群体注意偏向特点的两类理论假说:逃离假说和注意控制假说,并且比较了两类理论假说背景下通过注意训练的方法进行的临床应用研究,最后探讨了此类研究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