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祛邪"为治疗温病的"第一要务",而透邪为祛邪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邪之法即透法是选用輕清、芳香的药物,配以辛凉、甘润、苦燥、化湿、凉血之品等以透达肌表,募原,空窍,从而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本篇具体阐述"透邪"在卫气营血及后期各阶段的应用:邪在卫分-辛凉透汗;辛凉甘润,清透肺卫.邪在卫气-芳香宣透.邪在气分-轻宣透热;清泄宣透;战汗透邪;透解秽浊;芳香辟秽,开窍透邪.邪在营分-透热转气;清心开窍透络.邪在血分-清热凉血透斑.温病后期-扶正透邪.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清代至近代出疹性热病医案中清透治法在各期的用药特点,探讨出疹性热病运用清透治法的内涵和意义。通过收集《温病大成》第五部出疹性热病医案61部,把入选的温热类医案按疾病阶段(初期、中期、末期)分类,将符合纳入标准医案的用药,运用Excel表分别进行收录,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认为清透治法贯穿于清至近代治疗出疹性热病始终,初期辛凉质轻为主,发表宣肺透疹;中期清气凉营(血)为主,尚佐辛凉透达;末期养阴益气为主,不忘清透余邪。  相似文献   

3.
桑菊饮是《温病条辨》辛凉解表法治疗风热在表的代表方剂。从性味配伍方面分析,桑菊饮组方可以归纳出:辛凉透表,辛宣凉清,启玄府而透邪外达;辛凉佐微苦,辛宣苦降,理气肃肺止咳,因势利导;辛凉复辛甘,甘寒并用,开泄皮毛,疏散风热。药用多为花、茎、叶等质轻味薄之地,且用量很轻,有轻以祛实之功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环境论岭南外感热病的证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湿润多雨,人群体质以“阳热质”、“湿热质”、“气阴两虚质”居多,故岭南外感热病表现出阳热郁结、气机不畅,多挟湿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上须重视清解透热、宣畅气机和化解湿邪。外感热病初起,治宜透表汇热和疏表化湿。外邪入里,以疏理宣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为治疗关键。病温热者,宜用寒凉宣汇之品或用寒凉宣热和辛温开通之品合用,疏畅气机,使温热之邪由里向外透达;病湿热或温病挟湿者,须注意分消湿热,万应重视化湿。宣通三焦是疏理气机,分消湿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赵文兰 《中国医刊》1999,34(9):49-50
赵绍琴教授从医从教 6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湿温病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主要临床理论选介如下。1 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湿病初起 ,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只宜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 ,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 ,肺恢复其宣降功能 ,津液得以布散 ,自然微汗出而愈 ,此即“在卫汗之”之意。赵教授认为“在卫的辛凉清解” ,绝不是发汗解表 ,温病忌汗。必须区别于伤寒。并举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为例 ,即无辛凉解表之说 ,亦无解表之意。赵教授说 :“温病卫分证 ,属肺经郁热证 ,火郁当发之。”与治火热证不同 ,治疗…  相似文献   

6.
温病邪在卫分的治疗是用辛凉解表法的。叶天士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温病初起治用辛凉是温病区别于伤寒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在临床实际中,由于患者素体阴虚,阳虚的差异,影响着发病后邪正消长的变化,温病热化证虽多,而阳虚寒化者亦间有之,如断然不用辛温是不符合辩证施治原则的。  相似文献   

7.
银翘散应用于温病初起及外感风热表症,是治疗风温湿热以及某些杂病属于邪在卫分、上焦,治当辛凉清解表者的代表方剂,笔者在治疗皮肤病中运用此方取得显著疗效。体现了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温病条辨》(下称《条辨》)不但系统地论述了温病的证治,而且在方剂的化裁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全书载方205首。现就其中某些方剂的化裁作如下研讨。 一、银翘散 《条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旨,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加减,创制了辛凉平剂银翘散,用于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之候。全方清热而不凉遏表邪,透表而不强行发汗,有轻以去实之能,无助热伤津之弊。此方的化裁有如下情况: 1.在卫营同病或太阴温病内传营血时,将银翘散或除去其中辛散发表之品与清营凉血之品配用,一是治疗太阴温病,二是借其轻清透邪之力,协助清营凉血之品以解营血邪热。如:(1)银翘散  相似文献   

9.
<正> 暑温为四时温病中暑病的代表病种,为夏季感受暑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根据本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及相应证型,张凤逵提出了“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的治疗原则。剖析其意,前二句话是指本病初起,暑伤气分,径现阳明热盛者,治以辛寒清气,涤暑泄热,方用辛凉重剂白虎汤。正如清代著名温病学  相似文献   

10.
辛凉解表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凉解表法是温病大师叶天士和吴鞠通介导的治疗肺卫表证的法则。主张上焦温病初起,邪热在肺,尚未化火,宜用辛凉轻透之品,不主张用苦寒药物。后世医家对此有争议。本文人为辛凉解表法应具有辛凉发散、清热解毒和清热泻炎的内涵,并提出了辛凉与寒凉(苦寒)药给 用治疗外感风热表卫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43-147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是风湿免疫科的难治性疾病。现代研究证实,环境因素对SLE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外邪"的角度对中医药防治SLE进行探讨,从感染、烟草、PM2.5、紫外线四种外邪对SLE病情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阐述其防治方法,提出"扶助正气,避御外邪"的防治法则,应用中药、体针、外涂中药软膏、耳穴、埋针、中药戒烟茶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以期指导临床,为临床防治SLE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体外观察黄连等8种中药对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为选择中药治疗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做初步准备。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中药黄连对几种常见条件致病菌均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最小即抗菌活性最强,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对这几种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特点及发生发展过程与伏邪致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其病因病机多为情志不调、饮食不节、素体虚弱而致脾胃运化功能虚弱,浊阴上逆.伏邪发病的三要素可概括为正气、邪气和环境,其致病特点多不易察觉即隐匿潜藏,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伺机而发,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表现为留连晚发的时间特点,深层潜藏的空间特点,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着动态变化的特点,这与胃食管反流病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役失常等诱发,停药后又极易复发的发病特点相似,而其表现除了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外,还同时伴随许多食管外症状如咳嗽等,易误导临床的诊断.临床治疗多从调畅内伏之肝胃气机,清化内伏之脾胃湿热,补益脾胃、顾护正气,未病先防、瘥后防复等角度着手,均有一定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治疗外感咳嗽,采用宣肺止嗽法,证属风寒者,用自拟宣肺散寒止嗽汤;证属风热者,用自拟清热宣肺止嗽汤;证属燥热者,用自拟清燥润肺止嗽汤。治疗内伤咳嗽,采用宣补兼施法,自拟固本止嗽散和宣肺固本止嗽丸治之。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的文献学疑难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我国大陆地区,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育模式改革可谓方兴未艾,自1986年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首先引入后,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由于师资、评价、学生等诸多原因的限制,该模式并没有取得较为深入的发展,主要还是模仿形式。有幸参加了中国医药大学教师培  相似文献   

16.
从两个方面论述仲景脾胃学术思想。(1)阳道实,阴道虚:阳明胃病多实多热,或有形实邪结滞、或无形邪热内扰、又或热伤胃津,仲景以寒凉来清降胃腑;太阴脾病多虚多寒,或中阳虚弱、或火不生土,通过温运脾阳或温补肾阳,以复脾之健运。(2)调气机,复升降:脾胃枢机不利,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仲景或升清、或降浊使清浊归于常道;若清浊相混、寒热错杂于中,则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开中焦之郁结,复脾胃气机之升降。  相似文献   

17.
自先秦到明清外感病因学理论经历了数个不同发展时期。《内经》《难经》这两部经典著作总结当时及以前的医学理论,为外感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外感病因学在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迅速发展,并在隋唐年间有所变化,但此时以伤寒为病因的地位仍未改变。外感病病因学的发展突破于宋金元,对传染病有了部分认识。明清时期,随着疠气学说的提出,外感六淫说和疠气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外感病因学,令中医外感病因学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理论胎息于《内经》,与其“火热论”和“郁结”理论相互羽翼。玄府致病具有广泛性,变化多端。治法重在开通道路,以得通利,使血随气运、气血宣行。提出辛味药可开发玄府郁结,对辨治多种疑难杂病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求赵炳南教授论治正虚邪盛型皮肤病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赵炳南论治皮肤病的临床医案,筛选正虚邪盛型皮肤病处方353首,运用层次、迭代两种聚类分析方法挖掘复方药物特点,进而探讨其组方遣药规律。结果 353首复方涉及94种中药,聚为2类,第一类11种药物的用量、使用频次、君药比重占据明显优势。结论名医经验挖掘获得的高频中药总共11味,但是功效范围却涵盖了补气健脾、养血滋阴、升阳托毒、清热凉血、利水渗湿、排脓生肌、疏肝活血等诸多领域,足见其整体调治路线以及辨治的时序性、层次性及因果关系,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对于充实皮肤领域学术内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归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对144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研究。结果:中药中寒温性药物、苦辛甘味药物、归肝肺经药物居多,有肝毒性中药也有这种趋势,肝毒性中药与一般中药在四气五味归经方面分布趋势大致相同。结论:提示中药肝毒性与四气、五味、归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