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309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伽玛刀) 对颅内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1.5Tesla 磁共振仪和γ- plan 计算机联网定位, γ- plan4.0 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 剂量规划, 对3094 例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等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病种达20 余种,年龄1.1~86 岁,周边剂量9~75Gy,中心剂量18~150Gy,等剂量曲线30% ~90% ,靶点数1~12 个。结果: 随访10~47 个月, 统计结果表明: 伽玛刀疗效是确切的。对脑动静脉畸形, 随防一年半以上, 完全闭塞率可达44.6% , 体积越小, 周边照射剂量越大, 闭塞率越高。对颅内肿瘤的生长控制率, 良性肿瘤≥80.0% , 恶性肿瘤≥66.7% ,对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帕金森病为85.2% , 三叉神经痛为76.9% 。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颅内疾病又一种可选择方法。治疗技术良好, 指征掌握严格, 可提高疗效, 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的γ-刀治疗定位方法。方法用立体定向Leksellγ-刀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对216例脑AVM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并随访17~31个月。男性患者162例,女性54例,年龄1.5~83岁(Md=26),Spetzler Martin分级:I级42例,Ⅱ级68例,Ⅲ级95例,Ⅳ级7例及Ⅴ级4例。AVM体积0.3~43.9cm3(Md=7.1),放射手术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6.4)Gy。用1.5Tesla磁共振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定位15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 Martin分级<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其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并发有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γ-刀高科技手术是治疗脑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 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 γ-刀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用Leksellγ-刀对216例脑AVM进行治疗,并随访17~31个月。AVM体积0.3~43.9cm3,平均7.1cm3;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 ±6.4)Gy。行MRA定位156例,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Martin分级< 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放射性脑水肿症状明显。结论γ-刀治疗脑AVM安全、有效,特别是Spetzler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72例上海伽玛刀医院于1994~1995年应用γ-刀治疗的AVM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疗适应证,周边剂量等。结果本组AVM直径<3cm45例,3~6cm27例;平均周边剂量20.6Gy。其中51例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随访,AVM完全闭塞率为56.9%;体积<10ml,周边剂量大于20Gy组完全闭塞率较高。头痛、癫痫的缓解率达81.8%。6例于γ-刀治疗后发生自发性脑出血。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体积、治疗周边剂量、随访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较安全、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体积<10ml,位于功能区或部位深在的AVM是适合γ-刀治疗的病例,周边剂量以20~25Gy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畸形(BCMs)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组15例,病变位于脑深部和脑干区,其体积为0.91-4.0cm^3,8例有1-2次出血史。采用立体定向X-刀进行治疗。中心剂量25-30Gy(平均26.6Gy),周边剂量16~25Gy(平均18.0Gy)。手术前后给予对症治疗。结果随访6月~5.5年(平均2.9年),仅2例少量出血;影象学检查显示病变消失2例,明显缩小6例,保持稳定7例。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能有效地防治脑深部和脑干区BCMs再出血和控制病灶继续增大。  相似文献   

6.
98例脑动静脉畸形伽玛刀治疗逐年随访6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疗效。方法 对1996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在我科行Leksellγ—刀手术治疗cAVM的患者96例,进行逐年随访。患者年龄3.5~74岁,AVM体积0.3~39.2cm^3,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22例,Ⅱ级35例,Ⅲ级36例,Ⅳ级4例,Ⅴ级1例,治疗边缘剂量为12~30Gy。结果 γ—刀治疗后的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边缘剂量及距离治疗时间的长短等有关。本组有效率98.9%。对边缘剂量≥20Gy、血管巢体积≤5cm^3、Spetzler—Martin分级≤Ⅱ级,完全闭塞率为82.3%。所有病例2年内完全闭塞率52.0%,6年内完全闭塞率66.3%。本组2例再出血,4例并发较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 γ刀是治疗c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对血管巢体积≤5cm^3、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边缘剂量≥20Gy者。血管巢多在治疗后2年内闭塞,6年内仍有闭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若干问题.方法应用OUR XGD型旋转式γ-刀对64例颅内血管畸形进行治疗,其中动静脉畸形(AVM)43例,海绵状血管瘤20例,静脉血管畸形1例.治疗的周边计量10~23 Gy,中心计量20~46Gy,耙点数1~6个.结果本组28例得到3月~2年的随访,8例临床症状及影象资料均显示好转,2例临床症状好转影象无改变,其余18例需进一步观察.结论动静脉畸形是γ-刀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疗效最好的一类.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间可有血栓形成、机化、钙化,甚至骨化,疗效次之,且治疗的剂量应比同体积的动静脉畸形小,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曲张不主张行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和影晌因素。方法回顾310例脑AVM的γ-刀治疗效果。随访5年以上。分析病灶体积大小、SpetzlerM artin分级、畸形血管团的影像特征、放射剂量等变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AVM完全闭塞率和并发症为评价指标。结果本组完全闭塞率为48.7%。与AVM完全闭塞效果和并发症显著相关的因素分别为边缘剂量、病灶体积、SpetzlerM artin分级、畸形血管团中有无瘤样扩张的血管。结论γ-刀治疗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M artin分级Ⅰ~Ⅱ级或体积≤5.0 cm3AVM、边缘剂量≥20 Gy及畸形血管巢中无瘤样扩张血管的脑AVM者疗效较好。对病灶体积较大、血流速度较快者先行栓塞治疗后再行γ-刀治疗能提高脑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各种类型颅内疾病的适应证、照射剂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1995年9月-2003年9月收治并获长期随访的1489例颅内疾病患者,男751例,女738例;年龄2~92岁,平均46.93岁。其中1281例获临床诊断,分别为颅内良性肿瘤(506例)、颅内恶性肿瘤(344例)、功能性疾病(237例)、脑血管畸形(131例)、眼眶肿瘤(63例);208例经病理诊断为胶质瘤(45例)、脑膜瘤(41例)、垂体瘤(39例)、听神经瘤(30例)、脑转移瘤(22例)、松果体区肿瘤(16例)、眼眶肿瘤(8例)和其他疾病(7例)。应用Toshiba1.5TMRI、GE螺旋CT1~3mm扫描获得定位图像,输入γ-Plan5.31剂量计划系统进行剂量规划,周边剂量为8~80Gy,等剂量曲线40%~80%,等中心点1~15个,行Leksellγ-刀治疗。结果148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93个月,平均33.69个月。γ-刀治疗各种类型疾病的有效率为,脑血管畸形82.44%(108/131),良性肿瘤93.06%(577/620),恶性肿瘤88.37%(380/430),眼眶肿瘤87.32%(62/71),功能性疾病87.76%(208/237)。9例因肿瘤复发或脑水肿于γ-刀治疗后复行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或减压。无一例γ-刀治疗直接致死病例。结论应用γ-刀治疗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及功能性疾病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直径<4cm的颅内病  相似文献   

10.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我国设计的新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男769例,女662例,年龄3-83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54(10.7%)例,肿瘤1086(75.9%)例、功能性疾病191(13.3%)例,治疗程序:应用Vectra Ⅱ0.5 Tesla中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三维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rTPS治疗规划系统上应用Version2.5软件交互、自动地对瘤体表预选靶点,敏感组织等结构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显示,根据病变不同类型及性质,准确地对治疗参数和治疗剂量进行计算和给定;治疗剂量:周边剂量8-75Gy、等剂量曲线30%-65%,等中心个数1-9个,结果:898例获得12-48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脑血管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44.4%,部份闭塞率41.7%;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86.7%-98.8%;恶性肿瘤生长抑制率75.0%-91.0%;功能性疾病症状改善率71.4%-82.3%。严重放射性水肿17例占1.2%(胶质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垂体腺瘤3例、脑膜瘤2例、癫痫3例、其它2例)。8例行开颅手术减压、9例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结果表明,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疗效确切。严格掌适应证,根据病变不同性质、不同体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伽玛刀体积分割治疗大型(体积>10 cm3)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收治的13例大小脑AVM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伽玛刀体积分割治疗,时间间隔3~18个月,治疗的AVM总体积平均为18.2 cm3(13.5~52 cm3),首次治疗的体积平均为14.1 cm3(8~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采用伽玛刀治疗的11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40例。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耐受情况,小病灶(直径﹤3.0cm)直接选择伽玛刀一次性治疗,周边剂量12~18Gy,45%~7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对于较大肿瘤病灶(直径≥3cm但≤4cm)选择伽玛刀二次剂量分割治疗,两次治疗间隔6~8小时,周边剂量7~9Gy,40%~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结果随访116例患者,随访期6~45个月,肿瘤控制率95%,中位生存期14.8个月,1年生存率63%,2年生存率25%。KPS评分在1个月内达到90分以上者占92%。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与肿瘤大小、位置、治疗剂量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TN)43例治疗结果。方法:采用1.5TD磁共振成像(MRI)、GammaPlan治疗计划系统,Leksellγ-刀治疗34例非肿瘤性TN,治疗靶点在三叉神经感觉根桥脑进入区,单个4mm准直器,最大剂量72-90Gy,50%等计量线限定靶点;9例颅底肿瘤的症状性三叉神经痛边缘剂量12-15Gy。结果:随访3-28个月,平均随访期14.8个月,疼痛100%缓解占69.8%,疼痛缓解>80%占18.6%,疼痛缓解>50%占46%,总有效率93%,非肿瘤性TN总有效率90l%。缓解疼痛<50%3例(7.0%)。3例疼痛缓解后分别在5、9和17个月复发。无效和复发病人经再次治疗后疼痛有效缓解。全组病人无任何并发症,无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佳照射剂量。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0年3月期间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根据不同的照射剂量随机分为高剂量组(80~85Gy)和低剂量组(70~75 Gy),治疗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总计65例患者,随访60例,失访5例,随访率92.3%,随访期12~78个月,平均随访期36个月。对两组共60例患者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其中高剂量组25例,低剂量组35例。高剂量组1例无效,有效率96%,低剂量组2例无效,有效率94.3%,两组有效率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出现面部麻木17例,并发症发生率68%,低剂量组出现面部麻木7例,并发症发生率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时间为2.51个月,低剂量组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时间为2.67个月,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70~75 Gy应作为最佳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97例脑动静脉畸形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97例脑动静脉畸形临床分析。方法: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伽玛刀(γ-刀)治疗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66例,优良率81.9%,病残率15.1%,手术死亡率3%。血管内栓塞治疗25例,其中栓塞100%4例,栓塞70%~95%12例,栓塞50%~70%5例,栓塞50%以下4例。3例行γ—刀治疗,3例保守治疗。有7例于手术后、4例于栓塞后行放射治疗。结论:作者认为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不同部位、类型的脑动静脉畸形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γ-刀治疗小儿脑动静脉畸形(AVM)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择100例经手术/DSA/MRA证实的1至14岁脑AVM患儿,应用γ-刀治疗并总结效果。结果 随访平均18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复查结果判断预后,总有效率为93.7%。结论 γ-刀治疗小儿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严谨治疗方法,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