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刀治疗颅内疾病1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刀治疗颅内巨大肿瘤及脑血管畸形128例,以中、小病灶为主,亦可作为颅内巨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强调了最大剂量与覆盖剂量比及治疗体积与靶体积比两项比值的重要性。治疗效果的观察,早期主要靠CT扫描检查,一般表现为肿瘤部分失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并发症。方法:以X-刀治疗颅内疾病158例,随访25.3±9.2个月,根据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检查,以判断是否发生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总有效率为80.42%,共有1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9例为急性反应,5例为迟发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可能产生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与病灶部位有关,一旦发生可采取对症处理;而迟发性并发症则主要与病灶体积有关,应通过选择适应证及适当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地避免。  相似文献   

3.
X-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X 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性。方法 以X 刀治疗 1 4例海绵状血管瘤 ,体积为 0 5~ 9 1cm3(平均 3 3cm3) ,病变中心剂量为 1 5~ 30Gy,周边平均剂量为 1 8 7Gy(1 3~ 2 8Gy)。结果 随访 1 3~ 54个月 (平均 37 4个月 ) ,病变大小不变 8例 ,缩小 6例 ,无病变增大者。临床症状改善 1 0 / 1 4 (占 71 4% ) ,3例出现迟发放射性脑水肿 ,1例发生 2次轻度瘤卒中。结论 X 刀治疗深部及功能区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 ,对控制病变生长、缓解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7年8月~1999年4月采用国产X-刀治疗颅内疾病93例(98个病灶),经临床应用及58例随访,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 997年 8月至 1 998年 8月利用西门子8WV直线加速器 ,配置 JX- 1 0 0型 X-刀系统治疗颅内疾病 73例 ( 78个病灶 ) ,经临床初步应用及 38例随访观察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 51例 ,女 2 2例 ,年龄 9~ 72岁 ,平均 45.8岁。诊断 (病理学或影像学诊断 ) :脑转移瘤 1 5例 (其中单发 1 0例 ,多发 5例 ) ,脑胶质瘤 2 5例 ,脑膜瘤1 2例 ,垂体腺瘤 7例 ,听神经瘤 5例 ,室管膜瘤 5例 ,脑动脉畸形 ( AVM) 4例。病灶大小 :1 0~2 0 mm2 4个 ,2 1~ 30 mm2 8个 ,31~ 40 mm1 6个 ,41~48mm1 0个。治疗方法首先在局麻下安装头…  相似文献   

6.
我院 1 997年 6月至 1 998年 1 2月利用 Fisher脑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和 Varian 60 0 C型直线加速器治疗颅内各种病变 1 2 0例 ,现将治疗和近期随访资料报告如下 ,并对适应证 ,剂量选择 ,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进行讨论。资料和方法本组男 70例 ,女 50例。年龄 6~ 74岁 (平均43.5岁 )。有病理学诊断 52例 ,影像学诊断 68例 ,其中垂体瘤 2 3例 ,脑膜瘤 1 4例 ,听神经瘤 6例 ,脑血管畸形 1 1例 ,三叉神经节纤维瘤 1例 ,胶质瘤 30例 ,脑干肿瘤 6例 ,松果体区肿瘤 3例 ,室管膜瘤 7例 ,髓母细胞瘤 4例 ,脑转移瘤 1 3例 (单发 9例 ,多发 4例 ) ,颅…  相似文献   

7.
颅内疾病X刀治疗后脑组织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颅内疾病的X-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2月~2000年4月间用X-刀治疗颅内疾病565例,取得一定的疗效和经验,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5例病人中,男性333例,女性244例;年龄7~78岁;脑AVM88例,海绵状血管瘤10例,听神经瘤21例,脑膜瘤54例,垂体瘤57例,颅咽管瘤16例,畸胎瘤4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脊索瘤4例,转移瘤165例,胶质瘤106例,松果体区肿瘤11例,鼻咽癌3例,癫痫20例,其他4例。以上病例根据病史及CT、MRI、DSA造影、PET检查作出诊断。其中149例病人为开颅手术后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丘脑原发或复发性胶质瘤X-刀治疗的疗效。方法丘脑胶质瘤23例,肿瘤平均体积12.47cm^3,17例单次治疗肿瘤周边放射剂量14~21Gy,6例分次治疗放射剂量23~35Gy/6次。结果生存率6个月94.75%,1年68.54%,2年36.43%,肿瘤6个月控制率90.7%,中位复发时间9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丘脑胶质瘤X-刀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从1995年3月到1996年3月,我院采用德国Brain Scan X-刀治疗系统.共治疗180例颅内疾病病人,其中脑转移瘤43例,经过6~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X-刀治疗脑转移瘤效果理想,肿瘤生长局部控制率达95.34%.81.40%肿瘤于3~6个月内消失或明显缩小,6个月以上生存率达77.14%,无明显并发症。本总结了适应证的选择、影像学要求、治疗计划设计和优化、疗效判断标准以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X-刀如何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对曾行放疗的9例及未放疗的5例,均以X-刀治疗其鼻咽部的病灶.X-刀治疗计划平均病灶体积为13.92cm3,等中心数为1~2个,准直仪直径为15mm至35mm不等,病灶边缘剂量为12.30Gy,以5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肿瘤.结果X-刀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局部症状,X-刀治疗后6月复查CT表明,12例肿瘤大部消失,2例明显缩小,密度降低.术后2年生存率为71%.结论X-刀可用于鼻咽癌的治疗,而且X-刀治疗时间短、能迅速控制局部症状,并发症少.在与放疗结合的同时如能进一步结合化疗或免疫治疗以控制处转移,则将提高X-刀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胶质瘤X-刀治疗后放射性坏死貌似肿瘤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X-刀治疗胶质瘤后放射性坏死貌似肿瘤复发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因胶质瘤而首选X-刀治疗后疑似肿瘤复发再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证实为放射性坏死病人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结果7例病人均在X-刀治疗后半年内.平均4.3个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原有症状的加重,影像学(CT、MRI)特征表现为病灶范围扩大,病灶无明显增强及占位表现;手术切除病灶后病理报告为坏死组织,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X-刀治疗半年内出现的颅内压(ICP)增高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可能为延迟性放射性坏死,极易与胶质瘤复发混淆,应根据影像学特点加以鉴别,鉴别困难时,应先行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手术治疗,以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神经损害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西门子10mV电子直线加速器装配JX-100型X-刀系统治疗脑深部肿瘤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9~76岁,平均48.3岁。肿瘤位于基底节区20例,丘脑14例,后颅窝(不含脑干)10例,松果体区6例,鞍区9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9例。经CT、MR诊断:胶质瘤30例,脑膜瘤10例,垂体瘤9例,转移瘤7例,听神经瘤5例,颅咽管瘤2例,海绵状瘤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病灶多不规则,直径1.8~4.5cm。3例为双病灶。1.2治疗方法:局麻下安装固定头环,用测深头盔记录头环与头颅的位置关系。装上坐标…  相似文献   

14.
总结我院1995年12月~2000年2月收治、随访1年以上的X-刀治疗垂体腺瘤(PA)50例,并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4月 ,我院以SiemensMe vatronKD 2型电子直线加速器 ,美国Radionics公司产RSA第四代X 刀系统 ,共完成 4 4例颅脑疾病的X 刀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 ,男 2 5例 ,女 19例。年龄8~ 74岁 ,平均 4 3岁。共照射 50个病灶。脑转移瘤12例 (单发 7例 ,多发 5例 ) ;听神经瘤 3例 ;胶质瘤14例 ;脑膜瘤 4例 ;松果体区肿瘤 5例 ;海绵状血管瘤 1例 ;AVM 1例 ;室管膜瘤 1例 ;垂体瘤 3例。以上病例全部根据病史、CT、MRI或全脑血管造影(DSA)诊断 ,其中开…  相似文献   

16.
17.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在全部脑血管畸形中占2.6%~10%。但随着CT与MR的应用,发现的CA明显增多,目前有报道CA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中的比例已上升至23.2%~25.1%。我院采用Fischer公司生产的X刀治疗计划系统,治疗颅内CA1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全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1~56岁,平均36.4岁,病程3~36个月。症状体征:表现为肢体或口角抽搐、意识丧失的癫痫发作5例。肿瘤出血伴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和头痛者4例。、、、颅神经受损2例。1例无临床体征。全部患者均行CT和(或)MR检…  相似文献   

18.
脑转移瘤的X-刀治疗(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用X-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经验。方法:以Bmin Scan Ⅱ型X-刀治疗脑转移瘤病人23例,共38个病灶。治疗计划为:病灶体积为1340±9.35cm^3,等中心数目1至3个不等,准直仪直径为10~40mm,中心剂量为22.25=3.24Gy,肿瘤边缘剂量为15.75=2.93Gy。其中17例加作了全脑放射治疗。结果:随访852±354个月,病灶经X-刀治疗后局部控制率为89.47%。病人因脑转移瘤而产生的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其平均生存时间为788±324个月,加作全脑放疗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较单纯X-刀治疗为长。未发现放射性水肿、坏死及自发性瘤内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已死亡8例,死亡原因与X-刀所治疗的转移灶无关。结论:X-刀或其它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是治疗脑转移瘤的良好方法,但应慎重选择适应证,加强术后处理.并结合其它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X-刀治疗脑转移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刀治疗脑转移瘤45例。经6~24个月随访,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半年局控率为84.4%。生存率与放疗前KPS评分级别、有无其它部位转移、是否行全脑照射有关。放疗3个月头颅CT、MRI复查显示肿瘤控制,有效率81%(29/36),且转移瘤体积≤7cm3与>7cm3比较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脑转移瘤是否辅以全脑照射应视病理及病情而定;对大病灶(直径>3.5cm)可采用分次X-刀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内难治性囊性肿瘤采用立体定向活检与X-刀相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8例薄壁囊性脑肿瘤在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并抽吸囊液使囊腔缩小,再行X-刀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明确了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X-刀治疗效果提高.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联合X-刀治疗颅内囊性肿瘤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