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和鼻饲插管,康复组除常规治疗与护理及鼻饲插管外,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价及吞咽功能、摄食功能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康复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6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接受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可减少并发症,并减轻护士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吞咽功能训练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60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康复训练治疗组(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吞咽功能训练,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4周后评定两组的吞咽功能疗效。结果:康复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3.7428,P<0.05)。结论:早期积极的吞咽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和摄食训练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吞咽电刺激和门德尔松手法,分别观察两组蛙田饮水实验及吞咽功能积分变化。结果: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结论:吞咽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痰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140例老年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干预前均合并轻度肺部感染,对照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养阴化痰方。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效果、肺部功能及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较对照组低,吞咽X线荧光透视(VF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01);观察组体温恢复、咳嗽缓解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01);观察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22.86%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气阴两虚夹痰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吞咽障碍,缓解肺功能水平,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2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鼻饲。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并假性球麻痹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康复护理组3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护理组和常规组吞咽障碍分别为81.25%、51.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能明显促进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梗死不同部位引起的急性期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40例,其中假性延髓麻痹20例,真性延髓麻痹20例,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进食评估(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结果假性延髓麻痹伴随的吞咽障碍表现为咽反射减弱、呛咳,咀嚼无力、口面部失用。真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内食物运输困难、咽反射消失、呛咳、吞咽困难、食物反流。FOIS分级比较,假性延髓麻痹治疗后,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Z=-2.834,P<0.05),真性延髓麻痹治疗后,康复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98,P>0.05)。但VFSS评分,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吞咽康复治疗有助于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恢复,特别在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恢复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新方法。方法:将50例吞咽功能障碍的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留置胃管护理,观察组25例除上述护理外,另加指导性吞咽功能训练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指导性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对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70例脑梗死合并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直接摄食训练、心理暗示等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能力评分、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吞咽能力评分情况为1分15例(42.9%),2分10例(28.6%),3分6例(17.1%),4分4例(1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9,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88.6%)高于对照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1,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合并球麻痹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方便、无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康复训练和常规治疗护理.于入院当天和入院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 康复组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9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组 ,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并分别观察 2组患者吞咽及运动功能恢复状态。结果 :训练组总有效率为 77.4 % ,与常规治疗组 4 7.5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按摩护理方法对脑梗死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脑梗死康复期有口咽部护理问题的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康复期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予穴位贴敷结合手法按摩康复训练.应用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VFSS)对吞咽功能评分、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患者沟通能力改善情况及对比康复有效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参数进行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VFSS、CFC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实验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手法按摩在脑梗死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恢复及改善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有积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邱雁飞  梁妙玲  滕金蓉 《全科护理》2016,(14):1405-1407
[目的]观察序贯化运动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序贯化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肌力恢复情况及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肌力恢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化运动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病人的肌力,提高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临床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临床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早期临床护理、康复训练,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临床护理、康复训练,可使患者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吞咽困难是脑梗死的常见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常规的摄食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因不同的吞咽部位受损同样会造成吞咽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不同吞咽部位受损,进行吞咽部位康复训练会对脑梗死后发生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影响。目的 探讨针对吞咽部位进行针对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效果。方法 通过对比传统康复训练方法和针对康复训练方法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效果,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人6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干预组接受针对训练,对照组接受传统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评分评价病人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超早期吞咽功能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干预组比对照组在超早期有效。因此,早期进行针对病变部位的康复训练,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探讨脑梗死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单盲法将30例脑梗死偏瘫病人分为循证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循证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法(MRP)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观察两组病人康复训练效果。[结果]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后,循证组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训练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下肢功能的改善最为明显。对照组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也有一定提高,但改善的程度不如循证组。两组病人康复训练4周后的FMA和功能独立性简测量表(FIM)评分的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促进急性期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床上康复操对偏瘫病人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床上康复操的临床介入对中轻度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中轻度脑梗死病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并在3天内将病人肢体进行功能位置摆放,以防关节强直。实验组在7天内生命体征平稳后同时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训练2个月后进行下肢步行能力评价,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床上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下肢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和吞咽协调在改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吞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7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协调康复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吞咽障碍和康复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吞咽障碍和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吞咽协调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吞咽障碍,从而达到改善患儿营养状况的目的,促进了患儿的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