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龟甲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当时用龟背、腹甲入药。宋代以后 ,开始使用龟腹甲入药 ,其形状如板 ,故称“龟板”。 1 995至以前各版《中国药典》规定以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 Gray)的腹甲入药。但最新版《中国药典》则规定其背甲 .腹甲均入药。由于历史原因 ,龟板药用较背甲多。近些年来 ,龟板紧缺 ,品种就逐趋复杂。在亳州药材市场中 ,我们发现完整的甲壳 (背、腹甲相连 )及背甲品种都较少 ,以腹甲多见。龟壳腹甲盾片如图 1所示。现对常见七种非正品龟板进行了鉴别。1  8种龟板检索表 :1 龟板前端浑圆 ,胸盾和腹盾间有韧带组…  相似文献   

2.
朱照祥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78-879
紫河车、乌梢蛇、龟甲、鳖甲4种药材均为《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紫河车为健康人的干燥胎盘;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 (Cantor )除去内脏的干燥体;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鳖甲为鳖科动物TrionyxsinensisWiegmann的背甲,均为常用中药。目前市售的动物类药材中,上述这些品种的伪劣药品较多,成分较为复杂,加上药品标准不够完善,多以性状项作鉴定品种为依据,对检验、....  相似文献   

3.
<正> 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腹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功效。由于乌龟资源减少,加之东南亚国家的商品龟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致使商品龟板中出现大量混淆品,据报道目前共有17种之多。最近,我们在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新发现一种数量较大的伪品龟板,经研究鉴定,为龟科动物印度棱背龟Kachuga tecta(Gray)的腹板。现将其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龟甲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1])。当前临床调剂仍习用其背甲,少用腹甲,且龟甲正品中常混入混淆品,对市场监管和临床使用带来诸多困难。针对当前龟甲药材市场、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本文对龟甲药用历史、鉴别与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促进龟甲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龟板为常用中药,一九九○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品种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其中背甲为新增收的药用部位)。但笔者发现,  相似文献   

6.
炮制鳖甲龟版工艺的改进郭从英秭归县医疗中心443600鳖甲龟版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药用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干燥背甲”,龟版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均含动物胶质、脂肪、钙、磷等成分。鳖甲其药性功效滋阴退热,软坚散结。用于阳虚潮热,盗...  相似文献   

7.
三种龟板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瑞良  郭振良 《中药材》1994,17(9):24-25
近年来,由于乌龟资源急剧下降,市场上不断出现龟板混淆品,除文献报道15种外,笔者在江西、四川、湖南、广东等地考察时又发现三种,经鉴定为龟科动物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ray、黄喉水龟Clemmys mutica(Cantor)、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 (Bell)的腹甲。现将其性状主要特征介绍如下,供鉴别时参考。 1 平胸龟腹甲 呈长方椭圆形,长6~14cm,  相似文献   

8.
肖凌  张飞  康帅  连超杰 《中药材》2018,(3):740-744
为规范管理龟甲药材市场,解决龟甲资源与药用矛盾,该文对古代本草及近现代药用文献进行梳理,比较不同文献收载龟甲动物来源,收集物种濒危保护情况。结果表明,中医历史上淡水龟类均可作为龟甲药用来源,在江河湖泊水生特性的龟科种类,我国资源分布包括23种,均有可能在各地民间被应用为龟甲来源,其中以乌龟为佳。现代药用品种涉及17种,其中濒危物种、外来物种、价格较高的宠物龟物种、非水龟类物种等不宜作为龟甲药材来源。为缓解龟甲资源与药用市场之间不平衡的矛盾,从养殖情况看,中华花龟、黄喉拟水龟都具备商品的市场规模。此两种龟的药用价值有待开发,有望作为龟甲药用品种新增来源。  相似文献   

9.
鳖甲系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龟版系龟科动物龟的的腹甲。二药均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去其残肉、腐肉后,才能生用或醋炙用。去其残肉、腐肉的方法通常为:取原药材,置于缸内或水池内,加入清水浸泡。(夏季7~10d,冬季10~14d左右)后,取药材用小刀刮去甲片上的残肉,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晒干,供临床上生用或砂炒醋炙用。此法在浸泡期间,腥气、臭气难闻,很不卫生。再则长时间浸泡,难免药物有效成分溶于水中,不符合少泡多润的原则,可能会降低临床疗效。我们对此法进行了工艺改革,效果甚为理想。现介绍如下:在地上挖一平底的土坑,长…  相似文献   

10.
龟甲是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龟版是常用中药之一 ,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 ,历代本草中也多有收载。其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之功。中药龟版习惯上是批下甲 (腹甲 ) ,历史上长期以来大量的龟上甲 (背甲 )被废弃 ,而龟版药源紧缺。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龟上下甲研究工作。据报道 ,龟上下中均含有 18种相同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龟上甲中含有蛋白质 32 .87% ,龟下甲中含蛋白质 31.2 1%。含钙量测定 :龟上甲中含钙18.77% ,龟下甲中含钙 2 0 .47%。《中…  相似文献   

11.
龟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上下龟统称龟甲作药用,至宋代《日华子本草》方只用龟板(下甲).随着龟板来源减少,安徽、浙江及湖南省于八十年代初已同意将龟壳熬制龟甲胶.其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上甲(即背甲).由于国内龟类资源急剧下降,近几年出现一批进口龟板,种类复杂,据报道已有13种之多.进口龟壳亦随龟板的进口而流入我国药材市场.笔者在湖  相似文献   

12.
龟甲及其10种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药典》2 0 0 0版收载的龟甲的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 ,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作用 ,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等症。此外 ,近几年来发现有 10种尚未收入药典的动物的背甲和腹甲混淆使用的现象 ,其中龟科动物黄喉拟水龟 Mauremys mutica (Cantor)〔 Clemmys mutica(Cantor)〕为浙江省习用品。因不同动物的性状不尽相同 ,为正确鉴定原动物以区别使用 ,现将龟甲及 10种混淆品的原动物及主要特征分别列表于下。1 来源龟甲及其 10种混淆品的来源见表 1。表 1 龟甲及其 10种混淆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龟甲化学,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在元朝以前龟甲均入药,自元朝朱丹溪创导滋阴学说以后,龟版(乌龟的腹甲)用于滋阴日益盛行。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教课书、词典乃至《药典》(1985版)收载龟版药用。大量龟上甲被废弃。鉴于龟版药源的紧缺,近几年来对龟上、下甲的研究报道很多,《中国药典》1990版已收载龟甲药用,本文对近几年来龟甲化学、药理研究做一综述。一、化学成分的研究 1.氨基酸:谢平等的研究表明,龟上、下甲均含有十八种相同的氨基酸,龟上甲中除天门冬氨  相似文献   

14.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背甲乃腹甲,始载于《本草经》列为上品,甘咸寒。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心补心之效。为补阴要药。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过度捕杀等原因,乌龟的资源逐年减少,加之临床和医药工业需求量增大,在龟甲的商品药材中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国产和进口龟甲。为此,笔者对龟甲的药材进行了认真的  相似文献   

15.
<正> 龟板与鳖甲1.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rcevesii(Gray)的腹甲。体呈扁圆形,腹背均有坚硬的甲,甲长约12cm,宽8.5cm,高5.5cm。头形略方,头部  相似文献   

16.
龟版是常用中药之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也多有收载,具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之功。其动物来源为爬行纲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Gray)的腹甲。近年来,商品中常有混淆品出现,较为多见的是黄缘闭壳龟、缅甸陆...  相似文献   

17.
龟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198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龟甲的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Gray)的腹甲;199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龟甲的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其性味咸、甘、微寒。能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胀,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证。近年来,龟甲的药用量越来越大,但资源量急剧下降,收购价一涨再涨。目前龟甲的收购价比原来上涨30~50倍。龟甲的资源已濒临枯竭,饮片配方严重短缺,例如我们医院就因长期购不到正品乌龟造成缺药,影响医疗用药。鉴…  相似文献   

18.
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Gray)〕的背甲,习称龟壳,具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之功效。在我国宋代以前,一直与其腹甲(龟板)同入药,而宋代以后的1000余年里,人们只习惯于用腹甲,而将背甲弃之不用。近年来由于用量日增而资源减...  相似文献   

19.
龟板、鳖甲炮炙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龟板、鳖甲为常用的滋阴补肝肾中药。龟板是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干燥腹甲,鳖甲是鳖科动物中华鳖Amyda sinensis(Wiegmann)的干燥背甲,主产于我国江南地区。龟板、鳖甲的药用规格有生品及炙品两  相似文献   

20.
李悦  王淑芬 《中草药》2000,31(11):866-867
龟甲为常用中药 ,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等作用 ,药典收载的龟甲其来源为乌龟一种 ,该种药材供不应求 ,在验收龟甲时发现了以数种其它的龟充之 ,现将正品与几种非正品——马来闭壳龟、黄缘闭壳龟、黄喉水龟、印度棱背龟从外观性状鉴别如下 :1 正品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1 .1 背甲 :本品呈椭圆形拱状 ,边缘整齐 ,前端略凹入 ,后端圆 ,前窄后宽 ,背棱 3条 ,其正中的一条隆起较明显。长 9~ 1 6cm,宽 6~ 1 2 cm,高 3~ 6cm。外表面棕色 ,颈盾一枚 ,缘盾左右各 1 1枚 ,类长方形 ,第 1 1缘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