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查阅2006-2007年本院出院病历1227份,按照统一的自制表格,对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查阅病历中220份(17.9%)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其中治疗用药病历不合理用药达14.5%(74份/511份);预防用药病历不合理用药达20.4%(146份/716份).围手术期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治疗用药疗程过长、药物选择及联合用药不当等最为严重.结论 各级医院仍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胆囊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评价细则,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指南及文献,制定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胆囊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评价细则,以此为依据,对马鞍山十七冶医院2019年上半年的外科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归档病历进行评价。结果:评价的76例病历中,与最优方案接近程度大于70%的9例(11.84%),接近程度50%~70%的35例(46.05%),接近程度40%~50%的32例(42.11%)。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胆囊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将多个指标结合起来,评价结果更加清晰、扼要、可靠。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医院需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0年1—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每月以随机抽样法抽取100张门诊处方、住院病历30份(其中手术和非手术病历各15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且大多为经验用药,不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42%(389/1 200);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43.33%(78/180);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180/180);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给药时间不规范、疗程过长、联合用药比例高等问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尚需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4.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1年7月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414份,对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选择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4份病历申,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20.5%;头孢西丁不合理使用频次最高,占23.2%;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表现为用药剂量过大,占48.2%;此外,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过长,多数超过24 h,少数甚至达到1周左右.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加强管理力度,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制定下一步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随机调取2013年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1 920份进行分析。结果:1 920份病历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1 380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40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334例,占抽查病例17.40%。结论:经过3年整治工作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有了明显提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的住院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66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83%;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3.4DDD,使用品种选择以头孢菌素最多;单一用药379例次(81.3%),二联用药58例次(12.5%),三联用药29例次(6.2%);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96例次,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50.78%,其中Ⅰ类切口手术71例次,Ⅱ类切口手术125例次;232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进行病原标本送检67例次(20.7%);36份使用喹诺酮抗菌药物的病历中,不合理用药7例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5.9%;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289例次(62.0%),选择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141例次(30.3%),选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36例次(7.7%)。结论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今后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重点落实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以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以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423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达59.8%(253/423),无指征预防用药为4.7%(12/253);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呋辛钠;人均预防用药天数为2.98 d,人均药品金额为414.97元;药物选择的合理率为32.4%(82/253),用法与用量合理率为88.1%(223/253),给药时间合理率为39.5%(100/253),溶剂体积的合理率为87.4%(221/253),用药疗程的合理率为64.0%(162/253)。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该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与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12月我院妇产科出院归档的手术病历232份,统计分析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232份手术病历中,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24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其次为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头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其中单一用药146例、二联用药84例、三联用药2例。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合理、持续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剂量偏大、溶剂选择及药物浓度配制不当等。结论: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问题较多,有待进一步规范,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监督、检查及规范化管理,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2月17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79份病例中,153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5.47%,共涉及10类20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109例(34.71%),其次是氨基糖苷类58例(18.47%);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为(4.2±1.8)d,用药时间≤24 h者10例(6.54%),用药时间4~7 d者99例(64.71%);首次给药时间合理者116例(75.82%),不合理者37例(24.18%);单用一种抗菌药物101例(66.01%),二联用药50例(32.68%),三联用药2例(1.31%);有96例更换了抗菌药物。结论:我院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胡檗林  梁业飞  卜子清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870-1874
目的:分析医院神经外科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神经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率、适应证、用法用量和标本培养的送检率等资料,分析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及不合理的原因。结果:88例患者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美罗培南使用率占77.36%,其次是万古霉素占14.15%;79份病历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前进行病原学检查(占89.77%)(送检标本以痰液为主);不合理用药41份病历中,其中12份病历存在用法用量不规范占29.27%,15份病历无专家组成员会诊记录占36.59%,2份病历存在用药适应证不适宜占4.88%。结论:该科室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病原学送检率方面控制较好,但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程序不规范及适应证不适宜等问题,提示医院应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杨微  于卫江  赵秀莉 《中国药房》2012,(10):870-872
目的: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归档病历171份,制定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对抗菌药物的药品选择、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用药疗程、更换药物等项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占78.9%(135/171),其中合理者57例(42.2%),不合理者78例(57.8%)。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疗程过长26例(33.3%)、药品选择不当25例(32.1%);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以第1、2代头孢菌素为主,选用头孢唑林60例(44.4%)、头孢硫脒35例(25.9%)。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率较高,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选择不当、使用时间较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2.
我院347例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庭超  李治纲 《中国药房》2010,(30):2865-286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收集到的347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47份ADR报告中共涉及9类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引发的ADR最多,分别占36.60%(127例)、22.77%(79例)。其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14.70%、12.39%;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158例(占42.36%);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ADR有175例,占50.43%,其中,剂量选择错误是主要原因,无感染指征用药、选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错误均占有一定比例。175例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占比例最高,占46.29%。结论:抗菌药物致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诱发的严重ADR,从而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出院的45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病历有144例,其中有用药指征的有138例,占95.83%;术前0.5~2 h内给药的有130例,占94.20%;用药疗程〈24 h的有110例,占79.71%;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的有127例,占92.02%。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等。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工作,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和合理性,为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等间隔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出院患者中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1 283例,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 283例Ⅰ类切口手术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401例,总预防应用率为31.25%;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为主,共180例(占44.89%),其次为头孢呋辛155例(占38.65%);选药超出相关管理规定者62例(占15.46%),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h者148例(占36.91%),单次给药剂量偏大者23例(占5.74%),预防用药时机不适宜者1例(占2.5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医院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6月(干预前)及2011年10月-2012年2月(干预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应用率从96.50%下降到31.00%,在用药选择、给药时机和疗程、预防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较干预前有较大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抗菌药物应用采取的系列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医院常见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从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12月240例6类常见的清洁手术(白内障手术、乳腺手术、骨科手术、斜疝修补术、甲状腺手术及心脏手术)的病历,调查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结果:240例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100%;使用率最高的3类抗菌药物分别是第1代头孢菌素(43.48%),第3代头孢菌素(14.91%)和林可霉素类(8.08%);无针对性药物选择使用率高达75%;给药剂量及给药次数合理的比例分别是55%和40%;联合用药的比例是29.99%;仅仅43.33%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机是在术前2小时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是5.75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最长者达12天。结论:该医院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合理情况很普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刘月芬  王琳  隋忠国 《中国药房》2010,(30):2815-2817
目的:调查我院眼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09年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对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间、给药时机、切口愈合情况、住院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围术期全身和局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00%);全身用药包括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67例,占67%)、注射用头孢呋辛钠(25例,占25%)、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2例,占2%)、注射用头孢他啶(6例,占6%);仅术前30min给药1次63例(63%),术前30min给药1次、术后给药<24h12例(12%),二者合计75%;术前给药1次、术后给药>24h25例(25%),其中最长为4d,平均用药时间为2.5d。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偏长、预防用药选择不当等方面。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并强化医师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吕卫红  杨慧慧  杨琼璟 《中国药房》2012,(38):3575-3577
目的:评价干预前、后我院甲状腺、乳腺、疝气修补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3月(干预前)和2012年1-3月(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共360份,进行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98.19%下降为干预后的18.56%(P<0.01);无适应证用药患者的比例从干预前的83.73%下降到干预后的5.15%(P<0.01);用药疗程>24h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69.88%下降到干预后的8.25%;选药起点过高或不当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79.52%下降到干预后的6.19%,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能促进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但还存在疝气修补术补片植入病例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过高和给药时机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14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院2008年普通外科阑尾炎住院手术患者病例144份,统计其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果:144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预防性用药96.53%,且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的前5位分别是奥硝唑(25.3%)、依替米星(10.1%)、头孢地嗪(9.1%)、五水头孢唑啉钠(7.8%)、甲硝唑(7.5%)。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比例最大,占91.67%。结论: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等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加强我院阑尾炎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某院61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08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610例患者中,有438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占71.80%。在初次给药方面,术前0.5~2h、2~48h和>48h用药者分别为39例(8.90%)、93例(21.23%)、61例(13.93%);术后用药者245例(55.94%)。在持续给药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者65例(14.84%),术后预防用药时间3~7d者272例(62.10%)。术后单一、二联和三联用药率分别为75.34%、23.74%、0.91%。结论:该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预防用药指征、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