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6-9月的1 969份手术病历,依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 969份手术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62.21%,微生物送检率为21.22%;Ⅰ类切口和介入手术病历共279份,其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历218份,比例为78.14%。结论我院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问题,应加强重视和行政干预力度。医务人员应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小妹  郭林 《中国药业》2014,(12):92-93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探讨合适的干预措施和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某院干预前组(2010年)、1阶段干预组(2011年)和2阶段干预组(2012年)涉及4种清洁切口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历1 200份,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0.50%下降到整治2阶段的11.50%,初次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理率明显升高,抗菌药物费用下降明显。结论随着整治活动的开展,围术期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明显改善,达到了相关规定的指标。细化科室控制指标、强有力的奖惩、强化临床药师作用等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查阅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我院骨科全部手术病例,共86份,进行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结果 骨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药物选择、用药时间等评价指标上合理率明显提高.结论 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化,取得了显著效果;由于我院骨科患者多为骨结核患者,结核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体质较弱,手术前处于低免疫状态,且多有异物植入,导致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比较我院2011-2014年(专项整治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前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用起点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整治后各种问题逐步改善,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贺筱彬 《中国药房》2012,(30):2801-2803
目的:评价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实施专项整治前、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的用药结构较整治前有所改善,其中抗菌药物种类、品种数分别下降至2类和10个;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从整治前的(5.79±1.48)d下降至整治后的(5.03±1.45)d,下降率为13.13%;三联用药率显著下降,由18.67%下降至2.86%。结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控制情况好转,但仍存在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水平和监督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评价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查门、急诊处方和出院病历,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各种控制指标等,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效果。结果医院能按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明确控制指标,签订责任状,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达标,住院患者清洁手术预防性用药率高,品种选择不当,疗程长等不合理现象仍存在。结论通过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医院部分管理指标达标,仍需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莉  王义俊 《海峡药学》2016,(6):111-113
目的:比较实施专项整治前后某医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专项整治对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作用。方法选取专项整治前后的清洁切口手术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对照组的96.7%分别降低至整治后第一、二阶段的21.7%、17.5%;选药合理率由对照组的12.33%增加至整治后第一、二阶段的85.19%及90.48%。平均用药疗程大大缩短,联合用药及无依据更换药物方面明显改善。结论专项整治后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虞艳霞 《北方药学》2016,(1):144-144
目的:对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深入开展前2012年I、II类切口手术250例,同时抽取深入开展后2013年I、II类切口手术340例,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了解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将调查结果详细记录,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低于开展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入开展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我院妇产科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取得了进步,但仍需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提高妇产科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蔚 《河北医药》2014,(5):779-783
目的调查了解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的43份病历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2012年本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的43份病历。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用药品种、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43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1例占2.33%,二联用药38例占88.37%,三联4例占9.30%;术前2h内使用的只有6例占13.95%,术前1d使用30例占69.77%,手术结束立即使用7例占16.2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最短的2d有1例,44d4例,5—6d12例,7~10d21例,11~15d5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6种抗菌药物的DUI值≥1。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43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39.53%;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15例占88.24%。二联用药2例占11.76%;术前2h内使用10例占58.82%,手术结束立即使用7例占41.1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最短1d8例,2d6例,≤4d2例,5—6d1例;DUI值〉1的只有1个品种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结论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经过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存在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得到初步改善,主要表现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减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趋于合理、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下降及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更加恰当。  相似文献   

10.
桂凌  周曙华 《安徽医药》2014,(9):1778-178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调查2011年1-6月与2012年1-6月、2013年1-6月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强度、使用金额、使用品种、使用数量等)及该院同期各临床科室的患者住院情况(入院人数、出院人数及平均住院日等),并进行整理、计算、统计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个时段中,按时间先后顺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76.3%、65.8%、58.6%,使用强度分别是104.0、72.6、48.1,住院患者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799.51、611.92、488.91元,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比例分别为26.03%、19.64%、16.19%,可以看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渐趋合理规范,说明通过行政管理、监督监测、技术干预、教育培训等专项整治活动,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卓有成效。结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需建立有重点管控内容的长效机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主动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旷琛  吴逢波  蒋学华 《中国药房》2014,(14):1267-1270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的利用情况,评估我院抗菌药物品种、用药特点、使用合理性受政策利导的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金额/DDDs排序位次比、平均治疗日数(AT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在我院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比重增加,DDC在几元至30多元之间,金额/DDDs排序位次比偏高;我院抗菌药物DUI小于1和大于1的情况普遍存在,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情况均不容乐观,ATD与药品说明书的规定疗程比较亦有出入。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动了基本药物在医院的使用,基本药物在DDC、金额/DDDs排序位次比上具有显著优势,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DUI和ATD配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点评,可及时发现医师用药方面的弊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蕾  宋启洪  何小敏  朱易凡 《中国药房》2007,18(32):2499-2500
目的:了解我院结直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胃肠外科2006年结直肠手术病例213例,按手术时间及手术区污染情况分为Ⅰ类手术及Ⅱ类手术2组,分别对术前、术中、术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及应用时间进行调查,并对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预防用药均在1~3d内,用药方案较统一,多为口服氨基糖苷类及甲硝唑;术中均为单次用药,多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与甲硝唑联用;术后用药较复杂,Ⅰ类手术多为2药联用,用药时间多在3~7d,Ⅱ类手术多为3药联用,用药时间多在6~7d以上。术后感染Ⅰ型手术组为3.4%,Ⅱ类手术组为11.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院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以第3代头孢菌素类+甲硝唑为主,应用较规范,但术后用药还存在一定误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我院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9年第2季度278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276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62.32%;在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术前0.5~2h内使用的占88.37%;Ⅰ、Ⅱ和Ⅲ类手术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为3.8d、4.1d和7.3d。经5方面综合指标评价,Ⅰ、Ⅱ和Ⅲ类手术合理性平均指标分别为44.14%、48.40%和52.09%。使用的抗菌药物中,DUI≤1和DUI〉1的抗菌药物各占一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米诺和头孢孟多使用频次较高。结论: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朱世权  谢瑞祥  欧棋华  余炜  杨琳 《中国药房》2014,(30):2789-2792
目的:评价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导出2011年7月-2012年6月(第1次整治)和2012年7月-2013年6月(第2次整治)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利用Excel对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数、消耗量及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AUD从15.75 DDDs/(100人·天)降到11.93 DDDs/(100人·天),下降了24.2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比例从2.67%降到2.16%,下降了19.10%;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73%降到0.85%,下降了50.87%;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9.71%降到16.99%,下降了13.80%;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9.38%降到9.00%,下降了4.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从1.69 d降到0.83 d,下降了50.89%;介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7.74%降到13.22%,下降了25.48%。结论:连续有效的行政与药学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瑞康医院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12月共201例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201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98%;绝大部分(172例,85.57%)于术前0.5~2h给药,在16例手术时间〉3h的患者中,仅4例术中追加1次抗菌药物;术后累计用药小于3d者29例(占14.43%),超过3d者172例(占85.57%),累计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最长32d,最短0d(3例未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7类28种,排序居首位的是头孢菌素类198例/次(占67.58%),排序列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头孢米诺钠、克林霉素磷酸酯,围术期以单一用药为主。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1965.16元,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16.73%。结论:我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简称"整治活动")前后我院门诊抗菌药使用情况,评估"整治活动"对抗菌药临床使用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实施干预措施前的2011年1~3月及干预后的2012年1~3月门诊处方各2 400张,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SDUIs)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干预后,使用抗菌药比例由47.83%下降至28.29%,抗菌药中注射剂的百分率由40.43%下降至25.53%,抗菌药给药途径及品种的选择更为合理。结论:开展"整治活动"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外科系统500例手术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00%,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率最高,其次为硝基咪唑类;单用、二联用药比例分别为51.60%和40.40%;术后预防用药平均疗程为6.87 d。结论:我院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扩大用药范围、用药时机选择不当、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家区级医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病例480例,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硝基咪唑类、第3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约为7~9 d;单一用药有242例(占50.42%),二联用药有203例(占42.29%),三联用药有24例(占7.08%),三联以上用药有11例(占0.21%)。抗菌药物持续用药时间延长,感染率并不会降低。结论:2家区级医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比较严重,应在继续加强医师合理用药培训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措施,充分发挥药师作用,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院部分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莲华 《中国药房》2009,(20):1541-1542
目的:了解我院部分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部分科室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出院病历78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80份出院病历中,除2例未应用抗菌药物外,其余778例均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达99.74%。抗菌药物品种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为青霉素类,再次为喹诺酮类。单一用药者289例,2联用药者279例,3联及以上用药者210例。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做过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的只有19例。结论:我院部分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1-5月、2013年1-5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各1 500份作为非干预组及干预组,通过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16.80%,显著低于非干预组35.00%(P<0.01);干预组、非干预组外科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67%、0.73%;干预组给药时机合理率、使用疗程合理率、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合理率分别为96.83%、97.22%、99.21%、99.60%,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1);干预组乳腺、甲状腺、体表肿瘤切除、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3%,较非干预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干预措施对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