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考察新型三伏贴巴布剂中超临界CO2萃取成分的经皮渗透性,为含超临界CO2萃取物三伏贴巴布剂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改良Franze透皮扩散装置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物三伏贴巴布剂的经皮渗透试验,分别以细辛酯素、延胡索乙素为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求算累积渗透量(Q)与稳态透皮速率(Js).结果:新型超临界CO2萃取物三伏贴巴布剂中细辛酯素和延胡索乙素均能有效经皮渗透,细辛酯素的透皮动力学方程为Q =15.410 t1/2-7.877,r=0.977,延胡索乙素的透皮动力学方程为Q=9.066t1/2-6.796,r=0.991,16 h平均累积渗透百分数分别为(31.42±2.41)%和(12.65±0.97)%.结论:新型三伏贴巴布剂中超临界CO2萃取成分具有良好的经皮渗透性,经皮给药有望作为三伏贴超临界CO2萃取物的一种新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
抗晕动姜贴的处方优化及体外经皮渗透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晕动姜贴,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离体皮肤经皮渗透特性。方法:建立姜贴中指标成分6-姜酚的分析方法,比较干姜的提取工艺并制备姜贴,采用全自动体外透皮扩散实验仪进行处方筛选并研究其经皮渗透特征。结果:干姜经超临界CO2(SFE-CO2)萃取的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高于渗漉提取所得提取物。处方③[超临界CO2萃取姜油、进口聚丙烯酸压敏胶(德国罗姆公司)和1%氮酮]体外经皮渗透性较好。除处方③2 h内具有较强透过外,其他处方均呈零级释放。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干姜优于乙醇渗漉法,将超临界提取姜油采用进口聚丙烯酸压敏胶加入1%氮酮制成400 mg/贴的贴剂,能有效通透过皮肤,为抗晕动药效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醇质体作为尼美舒利经皮给药载体的体外渗透性及刺激性。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美舒利醇质体,采用Franz扩散池和鼠皮进行体外渗透实验,HPLC测定药物浓度并计算药物稳态透皮速率、12 h累积释放量及皮内滞留量;采用小鼠皮肤红斑平均积分考察尼美舒利醇质体刺激性。结果:测得尼美舒利醇质体的稳态经皮渗透速率和12 h累积释放量分别是(16.28±1.68)μg.(cm2.h)-1,(195.38±19.89)μg/cm2,与脂质体相比提高了1.9倍(P<0.05);而醇质体的皮内滞留量为(318.67±38.57)μg/cm2,仅是脂质体的1.07倍(P>0.05)。皮肤刺激性实验显示,NIM醇质体的红斑指数与生理盐水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尼美舒利醇质体的经皮渗透性和皮肤刺激性都优于脂质体,是一种有效的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逐淤止痛远红外灸贴中芍药苷、藁本内酯及阿魏酸的体内外透皮性能。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释放度测定法测定体外释放度;采用Franze扩散池法测定药物的体外透皮性能;通过小鼠在体透皮实验、药动学实验及皮肤组织HE染色考察药物的在体透皮性能。结果 凝胶贴组与凝胶贴辅助艾灸组中芍药苷、藁本内酯、阿魏酸的体外释放及体外透皮均符合Higuchi方程;体外透皮实验中凝胶贴辅助艾灸组中3种成分的累积透过量与累积皮下滞留量较凝胶贴组均相应增加;在体透皮实验与体外透皮实验的结果相似,阿魏酸的结果略有不同;HE染色发现:使用凝胶贴和凝胶贴辅助艾灸后,皮肤结构无损伤,角质层组织变薄,棘层细胞、基底层细胞排列松散,整体的皮肤结构趋于变薄。结论 凝胶贴中3种成分的透皮性能为藁本内酯>阿魏酸>芍药苷;该制剂属于皮肤限速型经皮给药制剂,其透皮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皮肤角质层微观结构和通过皮肤附属器,使药物经皮渗透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为临床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逆相蒸发—超声法等制备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技术,对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及其普通凝胶剂的经皮渗透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丁卡因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5.5 nm,平均包封率为 63.8%;体外透皮实验中,12 h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Q%)为34.6%,明显高于普通凝胶制剂(17.7%);皮内药物滞留百分率(Q_滞%)分别为24.6%,明显高于普通凝胶制剂(0.65%)。结论: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有望成为适于临床给药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芎姜复方CO2超临界提取物中总内酯和总萜类含量的方法。方法以洋川芎内酯A为对照,30 mg.mL-1的氢氧化钠溶液,30℃恒温反应30 min,于30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总内酯含量;以6-姜酚为对照,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显色,于56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定总萜类含量。结果洋川芎内酯A在0.062 5~1.0 mg.mL-1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2.7%;6-姜酚在0.03~0.4 mg.mL-1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3.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芎姜CO2超临界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总内酯和总萜类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雷公藤凝胶剂与软膏剂中雷公藤内酯的经皮渗透性,以及不同浓度氮酮对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雷公藤凝胶与软膏剂中雷公藤内酯的透皮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透过小鼠皮肤的雷公藤内酯的含量。结果:雷公藤内酯在凝胶剂及软膏剂中的透皮符合Fickg定律,透皮速率恒定,体外透皮为零级过程;雷公藤内酯在凝胶剂中的透过速率远大于软膏剂,2.5%的氮酮对雷公藤内酯的经皮渗透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雷公藤凝胶剂的透皮吸收强于软膏剂,有望开发为一种新的雷公藤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8.
不同纯度苦杏仁苷巴布剂的透皮吸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纯度的苦杏仁苷提取物制备的巴布剂对小鼠皮肤不同的透过吸收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纯度的苦杏仁苷作为经皮制剂给药原料.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研究各种苦杏仁苷巴布剂中苦杏仁苷的透皮吸收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过小鼠皮肤的苦杏仁苷的透过量.结果:制得巴布剂中苦杏仁苷的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累积渗透量(Q)与t1/2呈线性关系.纯度为38.7%、61.4%、86.7%的苦杏仁苷巴布剂,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 121.339、1 597.441、1 614.173 μg·cm-2,透皮速率常数(J)分别为969.95、828.26、793.14 μg·cm-2·h-1.结论:苦杏仁苷巴布剂能较好地透过皮肤,且38.7%纯度的透皮效果最好,可以考虑选择该纯度的苦杏仁苷提取物制备巴布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并对其体外透皮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月桂氮酮为促透剂,卡波姆980为凝胶基质,制备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用RP-HPLC法进行定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测定了32 h葛根素对离体大鼠皮肤累积渗透量。结果:葛根素累积渗透量拟合方程:Q=11.12t-45.18(r=0.9635),32 h累积渗透量为(335.18±51.45)μg/cm2。结论:葛根素以零级动力学透过皮肤,所研制的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体外渗透性能良好,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制备的芒果苷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经皮渗透性能。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芒果苷脂质体,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并对粒径、电位进行表征;以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比较芒果苷脂质体和水溶液的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结果芒果苷脂质体的粒径为(97.7±1.2)nm、电位为(10.7±0.2)mV,包封率为44.1%。芒果苷脂质体组与水溶液组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71.9±13.43)、(102.5±3.97)μg/cm2。结论脂质体给药系统可有效促进芒果苷的经皮渗透,为芒果苷经皮给药新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娟  金涌  王毓洁  周轶凡 《中国药房》2010,(29):2714-2717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并考察不同因素对尼莫地平体外透皮性的影响。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材料制备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采用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并计算药物累积透皮量Q和透皮速率常数Js。以Q值和Js值为指标,筛选投药量、透皮促进剂的种类(薄荷醇、氮酮、油酸)和用量。结果:最佳投药量为4 mg·cm-2,不同透皮促进剂对尼莫地平均有透皮促进作用,其中以5%油酸作用最显著。以5%油酸为透皮促进剂制备的样品的透皮吸收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Js值为28.10μg·cm-2·h-1,12 h单位面积Q值为342.58μg·cm-2。结论:尼莫地平水凝胶贴剂可以开发为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壳聚糖(CS)对丙酸倍氯米松(BD)凝胶在大鼠体内的促透皮吸收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含1%CS的BD凝胶经皮给药后在大鼠血浆及皮肤中的药物浓度,并与含1%氮酮的BD凝胶及不含透皮促进剂的BD凝胶进行比较。结果:含1%CS的BD凝胶、1%氮酮的BD凝胶及不含透皮促进剂的BD凝胶,其大鼠血浆Cmax分别为(11.2±3.64)、(19.1±5.61)、(3.05±0.11)μg·mL-1,tmax分别为(4.46±0.10)、(4.96±2.39)、(5.15±0.74)h,AUC0~t分别为(142±7.42)、(263±8.68)、(61.7±3.44)μg·h·mL-1;其皮肤Cmax分别为(13.5±4.28)、(19.4±3.55)、(18.9±1.35)μg·mL-1,tmax分别为(3.12±0.30)、(2.68±0.21)、(2.87±0.12)h,AUC0~t分别为(216±4.18)、(285±6.23)、(298±5.29)μg·h·mL-1。结论:CS对BD凝胶具有透皮促吸收作用,但比同浓度氮酮作用弱。  相似文献   

13.
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的体外透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英  陈心舒  夏晓静 《中国药房》2010,(29):2727-2730
目的:制备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将氯雷他定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再制成凝胶;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比较氯雷他定包合物凝胶(实验组)与加入1%氮酮透皮促进剂(阳性组)及不含促透剂(阴性组)的氯雷他定凝胶的稳态透皮速率(J)。结果:所制包合物凝胶外观光滑、细腻,黏度适宜;实验组与阳性组的J值分别为(17.82±0.569)、(18.44±0.952)μg.cm-2·h-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阴性组((6.180±0.214)μg·cm-2·h-1)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雷他定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能提高氯雷他定凝胶透皮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没药挥发油对布洛芬体外透皮吸收影响,为布洛芬寻找天然透皮促渗剂及制备布洛芬的外用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鼠皮为透皮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的含量和经皮渗透试验,考察没药挥发油对布洛芬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无没药挥发油与含1%,2%,3%没药挥发油对布洛芬体外透皮吸收12h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42705±0.06982),(0.31504±0.03224),(0.23050±0.03l14),(0.18134±0.05370)nag·cm^-2和透皮吸收速率Jss分别为(0.0314±0.0057),(0.0208±0.0028),(0.0172±0.0016),(0.0139±0.0034)mg·(cm。·h)^-1。结论:没药挥发油对布洛芬未表现出促透作用,甚至抑制布洛芬的体外透皮吸收,且抑制作用随着没药挥发油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萘替芬乳膏对离体豚鼠皮肤的透皮作用及皮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静态渗透室装置,皮片涂不同浓度盐酸萘替芬、酮康唑单一及复方乳膏制剂(盐酸萘替芬1%、2%、4%,酮康唑0.25%、0.5%、1%)后36h内不同时间(6、12、24、36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及皮肤组织中盐酸萘替芬、酮康唑浓度。结果:盐酸萘替芬、酮康唑经离体豚鼠皮的透过率随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加。36h时,高浓度复方制剂中盐酸萘替芬、酮康唑经离体豚鼠皮的平均透过率分别为(9.3±8.6)×10-3%、(1.39±0.20)%;豚鼠皮中二者浓度分别为(29.81±12.16)、(60.76±5.47)μg.g-1。结论:复方盐酸萘替芬乳膏局部皮肤给药36h后,药物在皮肤组织中浓度较高,表明其透过皮肤吸收较少。  相似文献   

16.
两种吡罗昔康凝胶体外经皮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吡罗昔康凝胶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对吡罗昔康凝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透过离体大鼠皮肤的吡罗昔康含量。结果:样品A透皮速率达到(57.33±3.23)μg/(cm^2·h),明显优于样品B(P〈0.01)。结论:不同厂家的吡罗昔康凝胶剂经皮性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邓亚利  周莉瑶 《中国药房》2012,(23):2113-2116
目的:研究双藤巴布剂中青藤碱、雷公藤甲素的体外释放与体外透皮机制;比较以化学单体入药(青藤碱雷公藤甲素巴布剂,STP)与浸膏入药(双藤巴布剂,STEP)释放速率与透皮速率的差异。方法:通过释放度测定法测定体外释放度;通过Franze扩散池法测定药物的体外透皮性,皮肤为裸鼠背部皮肤。结果:STP与STEP中青藤碱、雷公藤甲素的体外释放以Higuchi方程拟合度较优(STP:r青=0.9955,r甲=0.9958;STEP:r青=0.9920,r甲=0.9963)。经皮渗透较好地拟合了零级动力学方程,青藤碱在STP、STEP中的r分别为0.9951与0.9926,透皮速率分别为21.729μg.cm-2.h-1与20.063μg.cm-2.h-1;雷公藤甲素在STP、STEP中的r分别为0.9942与0.9902,透皮速率分别为0.4783μg.cm-2.h-1与0.4168μg.cm-2.h-1。结论:青藤碱、雷公藤甲素在STP、STEP中的释放速率大于其经皮渗透速率,属于皮肤限速型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张肖玲  邓红  张蜀  林华庆 《中国药房》2013,(17):1587-1590
目的:制备醋酸烯诺孕酮透皮贴剂,并考察5种促渗剂单用和联用对贴剂的促渗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初黏力和累积渗透量(Q)为指标,优化Druo-tak87-2287压敏胶、聚维酮(PVP)K30、乙酰丙酮铝的用量,考察250h内的平均Q;比较质量分数均为5%的氮酮(Azone)、油酸(OA)、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桉叶油(OE)和丙二醇(PG)及1%、3%、5%、7%OE和3%OE+1%Azone、3%OE+3%Azone、3%OE+5%Azone的贴剂250h内的Q、透皮速率常数(Jss)及增渗倍数。结果:压敏胶、PVPK30、乙酰丙酮铝的用量分别为15、2、0.03g,250h的平均Q为60.83μg/cm2;5%OE单用时250h内的Q最大,为118.12μg/cm2,Jss为0.71μg/(cm2·h),增渗倍数为2.2;3%OE+5%Azone联用时250h内的Q最大,为175.96μg/cm2,Jss为1.102μg(/cm2·h),增渗倍数为3.22。结论:所制备的贴剂初黏力符合要求,3%OE+5%Azone对醋酸烯诺孕酮透皮贴剂有明显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奥美沙坦酯片后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复方奥美沙坦酯片后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的血药浓度,并利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给药后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9.7±3.4)、(6.3±2.0)h,Cmax(69.7±19.8)、(635.1±237.7)μg.L-1,AUC0~48(737.8±110.6)、(4 438.4±1 058.1)μg.h.L-1,AUC0~∞(760.4±128.2)、(4 467.0±1 115.6)μg.h.L-1;多剂量给药后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11.4±2.8)、(5.8±2.0)h,Cmax(82.3±26.4)、(694.3±251.2)μg.L-1,AUC0~48(753.2±147.4)、(4 701.3±1 196.6)μg.h.L-1,AUC0~∞(789.3±172.2)、(4 735.0±1 235.1)μg.h.L-1。结论:复方奥美沙坦酯片2组分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吸收速率和消除速度不随连续给药变化,连续给药后药物在体内蓄积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咖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美英  周婷婷  周茂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0-1222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测定大鼠灌胃与静脉注射给药后咖啡酸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Topfit 2·0进行统计处理,计算非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后咖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0·56±0·12)μg·mL-1,tmax为(0·18±0·04)h,t1/2为(0·67±0·12)h,ke为(1·05±0·20)h-1,AUC(0~t)为(0·34±0·05)μg·h·mL-1;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t1/2为(0·45±0·05)h,ke为(1·55±0·18)h-1,AUC(0~t)为(9·07±2·24)μg·h·mL-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咖啡酸后,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较短,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