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文献,查阅到相关文献49篇,共计55例患者。对患者因素和用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重症药疹患者47例,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药疹合并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45例次,占总例次数(137例次)的32.8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24 d,24 h内停药治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合并多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可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特征,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与迟发剥脱性皮炎的关系,探索临床药师在发现卡马西平引起剥脱性皮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系统分析1例剥脱性皮炎患者的给药、合并用药、皮炎发生过程、处理及预后。结果:患者的迟发剥脱性皮炎主要为服用卡马西平导致,瑞舒伐他汀有协同作用的可能。结论:临床药师应详细询问用药史和症状,仔细分析,警惕卡马西平导致迟发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卡马西平不良反应药学监护的模式。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卡马西平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并获得对患者有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有必要开展卡马西平的药学监护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5):620-625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多态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SpringerLink等数据库,对有关奥卡西平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收集文献12篇,获取奥卡西平引发SJS/TEN的病例报道13例。奥卡西平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发生于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1~14 d,经过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等治疗均能痊愈,没有致死性病例报道。8例患者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其中6例患者为HLA-B*1502阳性,2例为HLA-B*1518/B*4001(HLA-B*1502的变异)。结论:应当严密监测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注意患者用药教育与随访,必要情况下通过检测HLA-B*1502基因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奥卡西平,优化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35例卡马西平致药疹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PubMed、Medline、Embase、VIP等数据库,搜集卡马西平导致药疹的文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药疹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5例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个案报道,均为重症药疹,其中重症多形性红斑18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9例,剥脱性皮炎8例。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发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皮损好转或痊愈。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国内文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994—2005年国内医学期刊中应用卡马西平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大多在用药1个月内;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有9例。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为多见,占总例次的58.29%;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95.07%的患者痊愈或好转,4.93%的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卡马西平;重视ADR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7.
卡马西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卡马西平临床严重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通过检索1994年-2003年国内相关文献,就其主要报道进行归纳,并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易晓玲  穆瑶 《中国药房》2012,(16):1523-1524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病例。结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实属罕见。具过敏体质的患者较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剂量加大催生了潜伏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多种症状叠加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和警惕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卡马西平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 1995 - 2003年国内报道的 257例卡马西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亦复杂多样,以药疹、皮疹等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148例),其次为神经系统( 41例)、心血管系统( 22例)、血液系统( 16例)、消化系统( 12例)、肝胆系统( 7例)、死亡( 2例)等不良反应.结论:应重视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10.
人类白细胞抗原B(HLA-B)基因多态性对卡马西平的用药风险有重要影响,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的患者在使用卡马西平时,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的风险更高。临床推荐在使用卡马西平之前应当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从而进行个体化用药,降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本研究分析了HLA-B基因与卡马西平用药之间的关系,综述了基于HLA-B基因多态性的卡马西平个体化药物治疗现状,整理并总结相关指导意见;同时综述了HLA-B基因在中国使用卡马西平的患者中的相关研究,总结分析卡马西平用于中国患者时的用药风险,为中国患者为精准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头孢哌酮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10例进行临床护理,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8例在30min内缓解,2例在10h内缓解,1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头孢哌酮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患者用药期间及用药后7~10d忌饮酒。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唐志华  丁洁卫  张林  肖幸丰 《中国药房》2008,19(14):1098-1100
目的:探讨药源性水肿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173例药源性水肿文献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源性水肿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但无年龄差别;一般发生时间较短,1h内发生的病例有76例(占43.9%);主要以静脉和口服给药途径为主;涉及药品17类115种,以抗菌药物最多,有54例(占31.2%);水肿类型以喉头水肿为最多,共57例。结论:药源性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对急性喉头水肿,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1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文鑫  李静  刘娅  樊硕 《中国药房》2014,(24):2283-2286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2013年关于左氧氟沙星致ADR的个案报道,就不良反应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61例患者中,ADR发生最早为用药后l min,多数发生在用药1 h以内,占总例数的61.5%;患者日剂量主要集中在0.20.4 g,占87.6%;ADR发生率静脉滴注途径(80.7%)显著高于口服途径(19.3%);不良反应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为主,占总例次的65.9%。结论: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使用时应重视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及过敏性休克等ADR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致SJS/TEN的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5篇,26例不良反应,其中,男性15例(57.69%),女性11例(42.31%);年龄最小5岁,最大85岁,中位年龄61.5岁;SJS 9例(34.62%),TEN 17例(65.38%);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3 d内的13例(50.01%);临床表现以皮肤伴有或不伴渗出多型红斑、斑丘疹为主的皮疹伴发热、口腔、生殖器和或眼黏膜破溃,随着病程进展进而出现皮肤水疱破裂及脱落,常伴有继发性感染及多脏器损害,以肝肾损害较常见。结论: 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存在SJS/TEN的风险,医务人员应了解其发病特点及早期鉴别SJS/TEN症状,一旦发生应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尽早给予对症治疗,降低SJS/TEN的病死率,加强后期随访及患者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伍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卡马西平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9例癫痫患儿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卡马西平血药浓度<4 mg·L~(-1)者32例,其中20例有效(占62.5%);>12 mg·L~(-1)者2例,2例均有效(达100%);4~12 mg·L~(-1)者155例,其中114例有效(占73.5%)。卡马西平单用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进行有效率比较,P值均>0.05,尚不能认为卡马西平单用组与联合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有差别。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应通过对其进行监测,并结合临床疗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细辛脑制剂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2011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细辛脑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相关文献26篇,有效病例27例;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例口服阿司匹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19年6月发生的1例由阿司匹林导致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发生的机制和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因2年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需服用抗凝药物。服用阿司匹林后次日出现散在皮疹,并逐渐融合成大片,随后皮疹变为水疱,皮肤溃破,并大片表皮剥脱。考虑为阿司匹林所致的TEN,停用阿司匹林,积极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皮肤症状逐渐缓解。结论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有发生TEN的可能。药物导致的TEN,早期识别、停用可疑药物和积极对症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文献数据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相关资料.结果: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病例41例,男性和21~60岁的中青年患者多见,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用药后的30 min以内,临床症状以血压剧降、胸闷、大汗淋漓、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循环系统表现为主.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3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选择合适人群,重视过敏史的询问,加强用药监测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