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皮肤过敏试验的医疗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应用对比法探讨不同品种药品说明书的皮肤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表述、同品种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的皮试警示、药品说明书与其他理论依据的皮试建议。结果不同品种药品说明书的皮试表述均存在完整性缺陷;同品种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皮试警示存在差异;药品说明书与其他理论依据的皮试建议也有不同。这些差异及不同的存在,给皮试用药带来一定的医疗隐患。结论临床亟待法律性指导文件保障合理应用皮试药物,切实最小化药品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收集头孢菌素类药品说明书并汇总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并提出具体的修订意见,为药品说明书的修订更新以及头孢菌素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的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38种头孢菌素类药品说明书共3938份,对说明书中皮试要求、过敏警示语等内容通过Excel汇总分析。结果 12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品共450份说明书要求在用药前进行皮试,不同厂家对于药品在皮试要求、过敏注意事项及禁忌描述存在差异,大部分要求皮试的说明书缺少具体的皮试液配制、皮试操作以及皮试结果判读等内容。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品说明书关于皮试与过敏的相关内容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头孢菌素类药品生产厂家在药品说明书中应普遍取消常规对皮试的要求,第3代头孢菌素变态反应相对较高,应新增补充条项以重点警示变态反应发生的可能,以及需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并随时做好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沈健 《北方药学》2011,8(7):80-81
目的:考察本院急诊头孢菌素类药品皮试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急诊头孢类药品处方皮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用头孢菌素类药品皮试的有732例,皮试阳性率为2.73%。结论:头孢菌素类药品用药前有必要做皮试。  相似文献   

4.
吴巧生  陈维红  李志宏 《医药导报》2011,30(9):1250-1252
[摘要]目的了解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有关过敏性休克以及是否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的内容。方法收集274种临床常用注射剂的说明书,对其中有关药品过敏性休克及皮试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结果β 内酰胺类抗生素:①青霉素类共12个品种,均注明用药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②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共29种,其中24种仅注明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或类似语句,仅5种标明需做皮试。非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他注射剂:①标明需做皮试的8种;②标明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应密切观察的56种;③标明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或类似语言的111种;④无任何相关内容的58种。结论大多数注射剂说明书对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性及是否需进行皮试叙述不清楚,立场不明确,未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药品生产厂家和相关药监部门应重视相关内容的编写和审批。  相似文献   

5.
郑颖  何亦溪 《海峡药学》2009,21(10):198-198
对我院近年来呈报的药品过敏反应进行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方式、过敏反应表现形式的汇总分析。结果口服药、半合成青霉素注射剂、喹诺酮类注射剂、克林霉素注射剂的过敏反应较多,而头孢菌素类的过敏反应较少见。该结果提示应重视非皮试药品的过敏反应以及皮试药品的皮试方法,促进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儿童医院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的实践与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某儿童医院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前后一年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头孢皮试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前后一年:静脉用抗菌药物中,门急诊头孢菌素类用药人数占比从41.53%上升至61.64%,住院占比从40.49%上升至46.74%,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消常规皮试后,因头孢皮试阳性而改选特殊级抗菌药物的情况未再出现;皮试人数显著下降,一年内减少皮试人次8 750人,减少皮试相关费用11.9万元,减少护药工作量约4 521 h;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取消皮试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可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儿痛苦,缩短就诊时间,提升就医体验,同时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结构,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取消常规头孢菌素皮试的规范化管理和成效。方法 制定我院常规头孢菌素皮试操作规范、严重过敏 反应抢救流程及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标准操作规范。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1月和2019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头孢菌 素皮试相关数据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人次显著下降,2020年1月—2020年11月头孢菌素皮试 人次数仅为1969人次,明显低于2019年同期。2020年进行头孢菌素皮试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部分医生仍存在一定疑虑(1808, 91.82%);②患者对是否有头孢菌素过敏史作出模糊回答(32,1.63%);③患者要求头孢菌素皮试(67,3.40%);④其他原因(62, 3.15%)。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次均费用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t=37.23,P<0.05)。因直接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导致药品 不良反应事件无统计学差异,取消头孢菌素皮试前后皮试阳性率结果有差异。结论 规范化管理常规头孢菌素皮试,不仅显著 降低头孢菌素皮试人次数和医疗费用,也有效保证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基于药品说明书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现状,提出可行的建议,以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收集我院现供应的4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品说明书,采用Excel 2003对其中皮肤过敏试验的警示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同时结合文献,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皮试现状。结果:4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品说明书中,只有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明确列出皮肤敏感试验方法;明确建议用药前应皮试的有16种药物,占药品总数的35.56%,包括4种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9种注射用青霉素类药物和3种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目前国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皮试问题仍存在争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无统一规定,国内各医院的皮试方法也不尽相同。结论:为减少用药隐患,建议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谨慎使用,注射给药前应皮试。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给药前也应进行皮试。  相似文献   

9.
某院头孢菌素类药的利用及皮肤试敏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露  王文芳  胡宝荣 《中国药师》2010,13(7):1000-1002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2009年1~6月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的利用及皮肤试敏(简称皮试)情况.方法:运用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情况;统计选择应用头孢菌素类药原液进行皮试的出院病例(975例),分析皮试阳性率与用药频度(DDD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金额排序/DDDs排序的排序比≥1的药物占77.8%;头孢菌素类药原液皮试阳性率为18.8%,与DDDs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该院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头孢菌素类药原液皮试阳性率相对较高,与DDDs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目前医疗纠纷和临床上存在的头孢菌素该不该做皮试,怎样皮试的争议,探讨其临床指导标准。方法总结南阳市2002年至2010年,8例因使用头孢菌素药品发生过敏反应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头孢菌素是否皮试问题的判断依据仍应以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为准,除药品说明书具体规定之外不必列为常规。若皮试,皮试液应新鲜配制成选用药物同批号浓度为500μg/ml的稀释液进行皮试,皮试结果可参照青霉素皮试的判断方法。皮试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发生过敏,用前应询问过敏史,使用过程应加强监护。结论在头孢菌素使用过程中应依据《临床用药须知》重视过敏性试验,皮试阴性者也应进行严密监测,做好药物过敏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湖北省荆门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荆门地区201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814份ADR报告,分别按报告单位、患者性别、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及系统等项目统计并分析。结果:1814例报告中,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占99.78%;ADR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引起ADR的药物以抗茵药多见,占59.59%,其中以β-内酰胺类构成比最高,占52.98%;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以静滴多见,占78.78%;ADR累及以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多见,分别占34.43%、32.12%。结论:各报告单位要重视ADR监测,不断提高ADR监测水平.降低ADR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万婷  何月华 《药品评价》2021,(3):132-135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南城县人民医院发生不良反应的110例临床资料,其中由抗菌药物引发的有73例,对其年龄、性别、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累及系统及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并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作皮肤过敏试验(下简称皮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近年国内有关文献报道、药学资料记载及多年的用药经验,从过敏反应发生机制方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需作皮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的头孢菌素类(下简称头孢类)的β-内酰胺环较青霉素类稳定,所以头孢类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头孢类各药物间缺乏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头孢类极少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此外相对于青霉素类,头孢类的皮试符合率太低,因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作皮试应严格按照规范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只需作青霉素皮试,不应盲目扩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品种范围,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专科医院病儿开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试验的规范化管理和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2月和 2020年 6月至 2021年 5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取消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规皮试(仅保留说明书要求的头孢噻肟、头孢美唑皮试)前后,儿童病人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数据、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病人次均药品费用等指标变化情况,并对儿童病人皮试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皮试人次明显下降;保留常规皮试的头孢美唑、头孢噻肟消耗量降幅为 6.58%、4.73%,取消常规皮试的药物中头孢曲松消耗量增幅最高为 8.30%;各类头孢菌素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发生率均有提高( P<0.05);取消头孢菌素皮试前后,头孢噻肟、头孢美唑与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间 ADR发生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儿童皮试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 1.27 DDDs下降至 0.55 DDDs;门急诊、住院病儿次均皮试药品费用平均下降 1.00元、 10.41元;头孢菌素皮试总成本下降 80.87%。结论取消儿童病人常规头孢菌素皮肤试验后,有利于降低病人用药负担,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同时有效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辉  张锦文  阳波  龚时薇 《中国药房》2012,(37):3466-3469
目的:探索促进我国儿童合理用药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收集1999-2010年间我国医院儿童用药文献1298篇,从宏观和微观上系统分析影响儿童用药的主要风险因素和类型。结果:目前导致我国儿童用药风险的因素涉及4个客观因素和2个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儿童药品政策、医疗技术水平、患者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和儿童生理特点;主观因素来自道德、行为风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构成我国儿童用药风险的类型主要有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剂型选择不当,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儿童用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和安全性信息标注偏少,儿童高风险药品如头孢类抗菌药、中药注射剂的临床普遍应用等。结论:国家应建立儿童药品研发的激励机制和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机制;医院应加强儿童药品专项管理体制的建设,提高用药监测和对患者监护人的用药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华乔  李志业 《中国药师》2014,(7):1247-1248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药品说明书中皮肤敏感试验(简称皮试)相关信息,为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皮试内容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规定,在河南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平台上检索需要进行皮试的药品说明书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药品说明书共92张;存在皮试警示语表述欠科学、不规范,警示语位置不统一;有皮试方法和皮试液浓度的说明书25张(27.2%),有皮试液配制方法的说明书11张(12.0%),有阳性判定方法的说明书9张(9.8%),有过敏处置要求的说明书30张(32.6%),有皮试结果观察时间的说明书13张(14.1%).结论:皮试药品说明书有关皮试内容不规范、不统一或缺失,不利于药物合理应用和患者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并完善药品说明书皮试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或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推进取消头孢皮试政策落地的实践和成效。方法: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小组发挥牵头作用,制定院内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通过信息系统维护,多维度、多途径地宣传和培训促进政策落地。通过回顾性分析头孢菌素取消皮试后相关数据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上报情况,分析政策实施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结果: 取消头孢菌素皮试后,抗菌药物使用结构更加合理,三代头孢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用量明显增加,从28 704 DDDs上升至39 591 DDDs,同比增加40%;皮试人次显著下降,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5-11月皮试减少37 165人次;住院患者减少近60%,急诊患者减少近70%,共节省护理工作时间18 582.5 h;皮试药品单独打包环节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药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取消皮试期间共减少皮试费用128.09万元;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取消头孢菌素皮试,可以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构、减少护理和药学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可降低医院成本,为患者造福。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AMS小组的牵头作用,信息系统的支持,多维度、多途径的宣传和培训均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l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学监护的过程,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具体病例,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建立药历,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用药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某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某院2008—2013年上报的183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品种、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3例头孢菌素类ADR共涉及13种头孢菌素类药品,在10岁以内的儿童中发生的ADR最多(52例,28.41%);静脉滴注(179例,97.81%)是引发ADR主要的给药途径;过敏反应最常见(92例,50.27%);头孢曲松引发的ADR最多(90例,49.18%);新的和严重的ADR共11例(6.01%)。结论:临床应加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高度重视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的ADR,以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