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侧柏叶炮制前后对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晨  柳佳  张丽  李帅锋  周丽娜  丁安伟  喻斌 《中草药》2014,45(5):668-672
目的 考察侧柏叶炮制前后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 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对照组和模型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组、侧柏叶生品组、侧柏叶炭品组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复制血热复合出血模型,考察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量、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的量(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0.01),RBC、HGb及HCT显著升高(P<0.01);TT和APTT显著延长,PT显著缩短,FIB的量显著增加(P<0.01);PLT、PCT、MPV和PDW明显增加(P<0.05、0.01);侧柏叶生品及炭品均可明显降低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RBC、HGb和HCT(P<0.05、0.01);生品组可明显缩短TT和APTT(P<0.05、0.01),明显降低FIB的量(P<0.05);炭品组可显著缩短TT和APTT(P<0.01),显著降低FIB的量(P<0.01),明显降低大鼠PLT、PCT、MPV及PDW(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使肺损伤得到明显修复(P<0.050.01)。结论 侧柏叶生品和炭品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改善肺出血等病理性损伤,主要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改善凝血功能,且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刘晨  柳佳  郑传柱  张丽  丁安伟  喻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52-3156
目的:考察侧柏炭各极性部位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 方法: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对照组及模型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组、侧柏炭石油醚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水部位组分别ig相应的治疗药物,连续给药7 d,第7天复制血热复合出血模型,以全血及血浆黏度、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的量、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量、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等评价指标为导向,考查侧柏炭各极性部位的止血作用。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RBC,HGB,HCT明显升高,TT,APTT显著延长,PT显著缩短,FIB的量显著增加,PLT,PCT,MPV,PDW明显增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乙酸乙酯部位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缩短TT,APTT,明显降低FIB的量,明显降低PDW,显著提高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肺组织病理性出血现象。正丁醇部位可明显增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水部位可明显降低血浆黏度,明显缩短TT。但正丁醇和水部位作用程度均不及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对模型大鼠各环节的作用较弱。 结论:侧柏炭乙酸乙酯部位主要通过降低血浆和全血低切黏度、改善内源性凝血功能及促进血小板聚集功能发挥其止血作用,为侧柏炭止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3.
寒凝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生物学变化探讨寒凝血瘀证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寒凝血瘀组,每组10只。寒凝血瘀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8~10 min,待大鼠全身僵直后取出,连续造模14 d,第15天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 mL·kg-1(0.8 mg·kg-1),共2次,间隔4 h,2次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浸泡5 min,末次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2 h。次日以乌拉坦1 g·kg-1麻醉,固定,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寒凝血瘀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5);血浆黏度及血脂无显著变化;红细胞变形指数在600,800,1 000 s-1切变率下均显著降低(P<0.05);血沉K值显著升高(P<0.05);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极显著(P<0.01);FIB(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趋势;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MDA(丙二醛)含量及膜胆固醇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巯基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寒凝血瘀模型可能由于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唾液酸及SOD的减少导致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揭示白茅根、艾叶止血与药性寒热的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分别建立血热出血和虚寒出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观察白茅根、艾叶对血热出血和虚寒出血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白茅根高剂量能显著缩短血热出血动物模型的PT、APTT和TT,对FIB无显著影响;艾叶高、低剂量能显著缩短虚寒出血动物模型的PT、APTT、T T和FIB;两者还能不同程度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但作用不显著。结论白茅根高剂量对血热出血大鼠止血效果显著,其止血主要与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酶、内外源共同途径有关,与纤维蛋白系统无关;艾叶高、低剂量对虚寒出血大鼠有显著止血效果,止血主要与内源性凝血酶、外源性凝血酶、内外源共同途径和抑制纤维蛋白系统有关;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为止血效果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小板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运用冰水浴复合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3.2 g·kg-1)、阿司匹林组(60 mg·kg-1)。造模同时持续给药7 d,第8天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观察中医证候宏观评价指标舌象、脉象,检测血液流变学、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等西医凝血系统评价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炎性及黏附因子相关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脉搏幅度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较模型组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脉象(P<0.01),模型组舌象呈现紫暗的血瘀证特点,舌底脉络瘀紫,舌面红(R)、绿(G)、蓝(B)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舌象R、G、B值(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黏度在高、中、低切剪应力下及血浆黏度检测值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以明显改善高、中、低切剪应力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5,P<0.01);凝血四项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明显缩短(P<0.05,P<0.01),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改善血瘀证大鼠TT、FIB指标(P<0.01);模型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显著降低血瘀证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过度活化,伪足伸出明显,血小板之间聚集现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少见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现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MMP-9和黏附因子ICAM-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可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血清中MMP-9、ICAM-1含量(P<0.05,P<0.01)。结论 冰水浴复合盐酸肾上腺素诱导的SD大鼠急性血瘀证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存在明显改变,并存在炎症及细胞黏附功能异常,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急性血瘀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炎性及细胞黏附因子过表达,改善血小板形态及功能,进而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浓黏凝聚状态。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究 D– 二聚体(D–D)及凝血功能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检测价值。 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 COPD 患者及同期 120 例体检健康者,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进行 D–D、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检验,分析 D–D、凝血功能指标对 COPD 患者的检测价值。 结果:COPD 患者的 APTT、PT、TT 水平较体检健康者低,D–D、FIB 水平较体检健康者高;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 APTT、PT、TT 水平较稳定期 COPD 患者、健康者低,D–D、FIB 水平较稳定期 COPD 患者、健康者高,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中,Ⅱ 级、Ⅲ 级、Ⅳ 级患者 APTT、PT 水平逐渐下降,D–D、 FIB 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T 水平在 Ⅱ 级、Ⅲ 级、Ⅳ 级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COPD 患者具有 D–D、FIB 水平升高,APTT、PT、TT 水平下降特点,且在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中,随肺功能分级增加,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可将其用于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熟地黄炭止血的主要药效部位,探讨其补血止血作用的炮制机制。方法:以小鼠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筛选熟地黄炭止血的有效部位;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同时结合尾部放血,以8%无水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的方法共同建立大鼠血虚出血模型,观察其一般体征、病理组织,测定大鼠的血常规指标即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白细胞总数(WBC);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中、低切下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和凝血4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熟地黄炭组、熟地黄炭水部位组均可缩短小鼠BT和CT。与空白组比较,血虚出血模型组大鼠的RBC,HGB和WBC均明显降低;高、低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升高;PT,TT和APTT均延长,FIB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熟地黄炭组大鼠的RBC,HGB和WBC均明显升高;高、中、低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均降低;PT,TT和APTT均缩短,FIB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熟地黄炭水部位组大鼠的RBC和HGB均升高;高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降低;PT,TT和APTT均缩短,FIB减少。结论:熟地黄炭通过升高大鼠RBC,提高HGB,改善环磷酰胺与放血所致血虚大鼠的体征,表现了其补血的作用;同时通过缩短大鼠TT,PT和APTT,降低FIB的含量,表现了其止血的作用。提示熟地黄炭针对血虚出血大鼠模型发挥了较好的补血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珊珊  徐昊  梁祺  杨彤  李泽康  侯培媚  葛金文 《中草药》2022,53(23):7421-7429
目的 基于接触系统探讨僵蚕提取液激活凝血因子XII(coagulation factor XII,FXII)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方法 检测僵蚕提取液干预血浆凝血四项,体外检测僵蚕提取液对FXII及其下游底物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inin,KK)的激活作用。通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的脑形态学及FXII、K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s,VEGF)、CD31、Brdu+/vWF+蛋白表达;通过氧糖剥夺模型,检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增殖情况及VEGF的表达。采用LC-MS鉴定僵蚕提取液药效物质。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僵蚕提取液延长了人血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P<0.05),激活FXII并导致下游底物KK的生成,呈剂量相关性(P<0.05);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僵蚕提取液改善了大鼠神经元损伤,激活了FXII,导致KK生成和VEGF、CD31、Brdu+/vWF+的表达增加(P<0.05、0.01);在细胞氧糖剥夺实验中,僵蚕提取液干预提高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VEGF的表达(P<0.05)。LCMS鉴定僵蚕提取液含代谢物共计809个。结论 僵蚕提取液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凝和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心舒胶囊对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90 mg·kg-1组(阳性药)、冠心舒低、高剂量组(生药量为5.2,15.6 g·kg-1),连续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记录大鼠II导联心电图;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浆中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切取左心室进行心肌病理观察,并进行病理分级评分。结果: 冠心舒能显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与模型组比较,P<0.05),改善大鼠心电图ST段的压低(P<0.05),显著降低CK,CK-MB,LDH活力(P<0.05),延长APTT(P<0.01),增加心肌组织中GSH-Px活性(P<0.01),并对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 冠心舒对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香附四物汤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系统部分指标的调控与影响。 方法: 选用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香附四物汤组,采用14 d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Adr)0.9 mg·kg-1·d-1附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复制气滞血瘀证模型,给药组给予香附四物汤干预,酶联免疫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模型大鼠给药前后血浆中白介素-6(IL-6)、白三烯B4(LTB4)、雌二醇(E2)、孕酮(P)、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等因子含量及下丘脑组织中β-内啡肽水平。PLS-DA法对测定因子统计分析。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P<0.05,P<0.01),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显著缩短(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改变;血浆中IL-6,P含量显著升高,E2,PGE2,NO含量显著降低(P<0.01),LTB4含量无显著变化;下丘脑组织β-内啡肽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香附四物汤给药组对气滞血瘀证模型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P<0.05)。PLS-DA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血液指标:全血黏度(30 s-1)、血浆黏度、凝血酶时间;神经系统指标:水平运动次数、β-内啡肽表达荧光面积、垂直运动次数、β-内啡肽表达荧光强度、中心格停留时间;内分泌指标:雌二醇、孕酮;免疫指标:前列腺素E2为主要差异指标。 结论: 香附四物汤对气滞血瘀证雌性大鼠的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生物学指标具有明确的调控作用,该作用与调控内环境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紫菀丸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凝血时间及肺部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云南白药组(0.5 g·kg-1),紫菀丸高、中、低(5,2.5,1.25 g·kg-1)剂量组.将供试品按每日20 mL·kg-1的剂量灌胃(ig),2次/d,给药7d.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复制血热出血大鼠模型,并比较紫菀丸对其血液流变性、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含量(FIB)以及肺部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明显升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TT,APTT明显延长,PT显著缩短,FIB含量显著增加.紫菀丸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APTT,TT,明显增加FIB的含量.紫菀丸高剂量组能明显缩短TT,紫菀丸低剂量组能显著延长PT.紫菀丸中剂量组依次为全血黏度200 s-1(5.87±0.24) mPa·s,30 s-1(7.60±0.36) mPa·s,5 s-1(13.70±0.51) mPa·s,1 s-1(32.38±2.06) mPa·s,APTT(17.11 ±0.78)s,TT(30.07±2.00) s,FIB(5.56±0.14) g·L-1;紫菀丸高剂量组为TT(30.74±2.96)s;紫菀丸低剂量组为PT(14.63±1.14)s;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在肺体征方面,紫菀丸能够改善血热出血大鼠肺部损伤的相关症状,中剂量效果最好,其次是高、低剂量.结论:紫菀丸中剂量组能够改善血热出血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影响内、外源性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来达到止、凝血效果,紫菀丸高剂量组对部分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有一定的效果.紫菀丸剂量组对模型组大鼠肺部的损伤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芩炭对血热出血大鼠止血有效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黄芩生品、炭品止血效果,筛选黄芩炭有效止血部位,通过血热出血动物模型探讨该部位发挥止血作用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云南白药组、黄芩生品组、黄芩炭品组、黄芩炭氯仿部位组。将供试品按每日20 mL.g-1的剂量灌胃(ig),1次/d,给药7 d。通过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FIB)4项指标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观察黄芩生品、炭品及各部位对模型动物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显著延长PT(17.26±1.73)s,TT(23.15±1.83)s,APTT(22.43±1.93)s及高切黏度(5.72±0.55)mPa.s,中切黏度(7.44±0.78)mPa.s,低切黏度(6.59±1.10)mPa.s。黄芩炭和黄芩炭氯仿部位能显著缩短血热出血动物模型的PT,TT,APTT。黄芩炭和黄芩炭氯仿部位依次为PT(14.53±1.45)s,(13.24±1.46)s;TT(20.91±1.15)s,(18.70±1.44)s;APTT(18.07±0.75)s,(15.59±1.74)s;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对FIB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黄芩炭氯仿部位为黄芩炭止血的有效部位,止血主要通过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酶及内外源共同途径,与纤维蛋白系统无关。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为止血效果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sc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凝血4项、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的量明显增加(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降低(P<0.05、0.01),TT、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的量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1);胶艾汤中剂量组大鼠1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与HCT明显降低(P<0.05、0.01),APTT明显延长(P<0.05),PT明显缩短(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与胶艾汤中剂量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PT明显延长(P<0.01)。结论胶艾汤和四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活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栀子炒炭前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凉血止血作用,探索栀子炭的炮制机制。方法:检测栀子炮制前后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运用HPLC测定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Ⅲ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和440 nm;利用UV测定总鞣质含量,检测波长760 nm。动物实验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生栀子组、栀子炭组。阳性药(云南白药)组、生栀子组、栀子炭组分别按2.1 g·kg-1(按生药量折算)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6 d后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大鼠肛温、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全血黏度的变化情况,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栀子炒炭后,栀子苷及西红花苷类成分含量急剧下降,总鞣质含量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生栀子能够极显著性降低大鼠的肛温(P0.01),且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P0.05,P0.01),但对凝血指标无影响;栀子炭只能在0~4 h极显著性降低大鼠肛温(P0.01)及全血低切黏度(P0.05),但可显著缩短TT,APTT和PT(P0.05,P0.01),且能明显降低FIB水平(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栀子炭能够缓解血热出血大鼠肺损伤的症状。结论:栀子炭具有凉血止血作用,其炮制机制可能与栀子苷、西红花苷类成分及鞣质的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四物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系统的影响,筛选四物汤活血祛瘀有效部位。方法:四物汤经水煎煮后,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分别得到4个溶剂提取部位。雌性SD大鼠80只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0.15 g·kg-1),四物汤组(7 g·kg-1),石油醚提取液组(7 g·kg-1),乙酸乙酯提取液组(7 g·kg-1),正丁醇提取液组(7 g·kg-1),水提取液组(7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ih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比较四物汤不同提取部位给药后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la)含量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升高,TT,PT,APTT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升高,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血浆TXB2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l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乙酸乙酯组明显降低大鼠各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延长TT,PT,APTT,明显降低FIB含量、血小板聚集率、血浆TXB2的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la的含量(P0.01);石油醚组可明显降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P0.05),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la的含量(P0.01);正丁醇组、水提组可明显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la含量(P0.01)。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是四物汤活血祛瘀的最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少腹逐瘀汤全方及其中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组分为研究对象,考察少腹逐瘀汤组方配伍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活血作用。[方法]制备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少腹逐瘀汤全方组(全方组)、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组(活血组)、少腹逐瘀汤温经止痛组(温经组),连续给药7 d,检测各组大鼠子宫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水平,评价组方配伍的合理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活血组、温经组大鼠子宫血流量显著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PT、TT、APTT均延长,FIB降低,TXA2降低,PGI2升高。[结论]少腹逐瘀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活血组分和温经组分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和双嘧达莫片,5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为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6.3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D,MPAR和v 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PT,APTT和T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IB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用于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动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