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肠内生态营养在结直肠癌手术后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52例结直肠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生态营养组(EEN组)和普通营养组(NEN组),每组26例。术后第3天给予相应的肠内生态营养或普通肠内营养后.分别对两组病人的胃肠道症状、腹泻情况及腹泻评分、菌群比例、营养状况指标、感染状况指标、免疫学指标等进行评价。结果与NEN组对比,EEN组病人总腹胀天数和总腹痛天数减少(t=432.67、540.83,P〈0.05),总腹泻天数和总腹泻人数减少(x^2=3.85,t=721.11,P〈0.05)。EEN组病人腹泻评分在术后第6天低于NEN组(t=5.79.P〈0.05)。EEN组病人术后检测的菌群比例高于NEN组(t=5.30,P〈0.05)。两组病人各时间点相同营养指标、感染状况指标、免疫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应用肠内生态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温江区人民医院入住ICU的创伤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80例,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NEN组),EEN组在进入ICU 24 h时进行肠内营养,NEN组在48 h后开始进行肠内营养。结果完成研究终点指标采集者78例,最终EEN纳入37例,NEN纳入41例。入ICU第7天时EEN组患者淋巴细胞、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自然杀伤细胞及前白蛋白水平等均高于NEN组(P〈0.05);EEN组腹泻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1%和2.7%,NEN组分别为26.8%和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ICU住院时间为(7.94±3.72)d,NEN组为(10.62±3.1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ICU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保护肠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P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对其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分析。结果:EEN+PN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值下降明显小于TPN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数也早于TPN组(P〈0.01)。结论:胃癌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观察肠内免疫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组),每组20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1~7d分别给予瑞能(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能全力,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7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及肠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7d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血清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明显下降,炎症反应指标(CRP、IL-6)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炎症反应指标(IL-6、CRP)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最佳实施时机。方法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通常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组。EEN组30例,发病后2~5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4.05±1.97)d;EN组28例,发病后6-10d内行肠内营养,平均(7.23±2.25)d;比较两组患者人院第10天时的APARCHEII评分变化,同时分析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0天与人院时相比较,APACHEII评分、血淀粉酶、C-反应蛋向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当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根据个体情况人院后2~5d内实施肠内营养为比较合理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常凤华 《护理研究》2007,21(8):2016-2018
[目的]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将68例行胃、结肠、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2例,术后3d~11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肠道通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天较术后第7天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和第12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易于管理,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7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各29例。免疫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能,1000mL/d;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能。普通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素;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素。对照组围术期不进行营养支持。各组患者术前5d、术后8d检测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术后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免疫营养组手术后CD4、CD4/CD8、NK、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明显,和普通营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术后CRP均明显升高(P〈0.叭),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比较,免疫营养组CRP升高的最不明显(P〈0.01)。免疫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81例胃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第3~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术后第7、12天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1:2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切实可行,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将3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进行肠内营养(EN)治疗和肠外营养(PN)治疗至术后第7天,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血浆生化指标、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术后总胆红素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减少(P〈0.01),其余血浆生化指标变化,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可行性。方法将腹部手术4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肠内营养组(EN组)2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滴注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混悬液共7d。术后8d进行人体测量,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白蛋白监测,并比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EN组胃肠排气恢复明显快(P〈0.01);前白蛋白术后8d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术后8d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部中大手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并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表评估9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营养风险,并将有营养风险的89例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46例和早期禁食组(早期禁食,患者通气后普通流质饮食)43例,对早期肠内营养组的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行营养液缓慢输注,早期禁食组患者通气后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对两组患者于术后1周再次行营养风险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免疫指标等情况(通气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肠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及白蛋白、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有89例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占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91%。与非早期肠内营养组相比较,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明显缩短[(55.3±6.8)h比(73.5±7.9)h](P0.05),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例数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8.5±1.6)d比(11.3±2.1)d](P0.05)。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营养风险筛查,并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2.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0例结直肠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EN)组与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3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免疫功能指标IgA、IgG和Ig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住院天数短。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各免疫功能指标均下降,炎症指标均明显升高;EN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患者高,而炎症指标却较PN组低。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肠内营养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和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含谷氨酰胺肠内营养组(Gln组)、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20例,于手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0 d分别检测相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同时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营养、免疫指标均较前下降,术后10 d上述指标有所恢复。Gln组术后免疫指标较EN及PN组升高。结论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剂对改善营养状态机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患手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总结对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胃肠道肿瘤患随机分为研究组(IMPACT组)和对照组(能全素组),在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10d,肠内营养用量为106.6kJ(25kcal)/(kg.d),术前和术后11d测定血浆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观察记录患对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11天,研究组血浆白蛋白升高(P<0.05),免疫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强。经处理,患对肠内营养支持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胃肠道肿瘤患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营养支持需要及时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结直肠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治疗组和肠外营养(PN)治疗组,均予以营养支持治疗至第7d。测定手术前后的淋巴细胞计数(LC)、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指标变化。临床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EN组的LC、TP、Alb、Pa、Tf、ALT与PN组无差异,TBil低于PN组。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PN组。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应该首先选择E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r检验及t检验。结果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方法 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维持和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成年患者42例随机进入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PN)组,每组21例,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7天检测营养状态指标,统计术后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EN组白蛋白为(39.8±4.2) g/L,明显高于PN组的(35.2±4.1)g/L(P =0.001);EN组ALT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01);血糖为(7.2±0.4) mmol/L,明显低于PN组的(10.8±0.4) mmol/L(P =0.026);肛门排气时间为(65.3±12.7)h,明显短于PN组的(97.4±9.4)h(P =0.001);平均营养费用为(4851±538)元,明显少于PN组的(11 320±1170)元(P =0.000).EN组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EN是安全、经济、可行的.与PN支持相比,EN可更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肠道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和脑内营养支持序贯治疗,直至能经口进食.两组均于脑内营养治疗第1d、7d、15 d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内毒素、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变化,采用血常规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记录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统计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30 d死亡率.结果(1)营养治疗第15 d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内毒素、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下降(P<0.01),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升高(P<0.01),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营养治疗第7d、15 d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营养治疗第1d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P<0.01),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和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