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 ,40岁。 7d前突发晕厥 ,急送当地医院抢救 ,清醒后 1h内呕血 4次 ,总量约 30 0 0ml。行开腹探查 ,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术后排血便 10 0 0ml,术后第 6天 ,突然再次大量呕血 ,量约 2 5 0 0ml,经输血等保守治疗好转 ,于 2 0 0 0年 3月 16日转入我院。查体 :血压 :10 0 / 80mmHg ,重度贫血貌。血常规 :RBC 1 76× 10 12 /L ,Hb 5 0g/L。入院当晚 ,再次突发大量呕血 ,1h内呕血 2 5 0 0ml,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中所见 :胃肠壁苍白水肿 ,小肠腔内多量积血。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均未见溃疡、糜烂等病变 ,胃腔有少…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28岁。因右示指外伤后囊性肿物形成3周入院。患者于3周前干活时,右示指近端掌指关节桡背侧被异物划伤,当时只有轻微疼痛,未行特殊治疗。之后右示指近端开始肿大,并出现疼痛。3周来明显肿大并伴有疼痛活动受限,且出现与血管搏动一致的跳痛。临床检查:右示指近节明显肿大,皮肤温度升高,可触及双侧指动脉明显搏动,听诊有连续杂音;其他手指指动脉搏动未能触及,  相似文献   

3.
刘莹莹  杜鹏  包文霞  李岭 《消化外科》2014,(12):988-990
脾动静脉瘘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脾动静脉瘘临床上可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泻、腹痛、腹腔积液、呼吸障碍、心脏衰竭等.2014年4-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脾切除术后脾动静脉瘘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由介入放射科协助,运用脾动脉栓塞术+腹腔动脉造影术成功治疗该例脾动静脉瘘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示腹腔积液消失,门静脉高压症症状消失,肝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43岁,反复腹胀,腹痛,呕吐,伴黑便和呕血3个月,加剧3d于2005年8月6日入院,患者1年前曾有右腹部钝挫伤史。入院前3个月曾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伴呕血及黑便及上消化道出血诊断而在他院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5例下肢外伤性动静脉瘘,4例行腔内覆膜支架隔绝瘘口,1例行瘘口旷置+股深动脉-股浅动脉端侧吻合+股总动脉-股浅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4例分别随访3、5、3、3年,无复发;1例腔内治疗时第1枚覆膜支架未能有效隔绝瘘口,再次释放第2枚支架时未能成功,随访2年,左下肢、会阴部肿胀,色素沉着呈逐渐加重趋势。腔内覆膜支架隔绝瘘口是可靠的治疗方法,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通过翻山技术隔绝对侧肢体瘘口,当瘘口位置较低,同时左右髂动脉分叉角度较小时,有无法成功释放覆膜支架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为尽量多地原位保留正常脾组织,采用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的方法,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并应用于临床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结果:保存下来的脾组织成活,且具有正常功能。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4~5级脾损伤患者采用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的方法均可获得治愈,保存下来的脾组织均可成活,功能完好。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7岁。因被刀刺伤,右腰背部疼痛、出血伴心悸气短1h入院。患者诉右胸部及腹部疼痛,伴心悸气短,留置导尿管有淡血性尿液。体检:神智清,面色苍白,血压80/50mmg(1mmHg=0.133kPa),脉搏120次/min。右背部腋后线第10肋处可见2.5cm刀口,探查刀口入胸腔,出血,全腹压痛,以右上腹为主,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检查:红细胞1.77×10^12/L,血红蛋白71g/L,血小板72×10^9/L。尿常规红细胞1.349×10^12/L,未见白细胞。胸腹部CT示右血气胸,肾筋膜内出血,腹腔内积液。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3岁。因反复腹痛、腹胀伴腹泻4天于2009年11月16日入院。2007年患者曾因胸腹贯通伤并失血性休克在我院行"膈肌破裂修补+胃破裂修补+胰腺损伤修补+胰十二指肠动脉排列结扎+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术中单结扎脾动静脉,术后恢复良好。查体:腹部平坦,腹部正中见一长约10cm隆起手术疤痕,愈合好,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剑下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血常规:白细胞数11.1×109/L。大便常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患者,男,57岁,因"黑便10 d"入院,近10天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每天约200 g,未见鲜血,无畏寒、发热,无头晕、黑蒙,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图1):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底血管瘤。腹部增强CT示(图2):胃血管瘤术后改变,吻合口胃体大弯侧近胃底部胃壁增厚;其旁脾门不规则团块,大小约4 cm,考虑脾假性动脉瘤。查体:神志清,腹  相似文献   

10.
张博 《腹部外科》2006,19(5):306-306
病人:19岁,男性。因“突发腹痛2h,伴意识不清40min”来我院急诊。病人既往体健。体检:血压40/15mmHg,心率124次/min,呼吸24次/min,神志不清,重度贫血貌。腹肌紧张,肠鸣音弱,移动性浊音阳性。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血红蛋白56g/L。腹部超声:肝、胆、胰、脾、肾均未见异常,腹腔内大量液体。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腹腔出血原因待查: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腹腔内血管瘤破裂出血?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经上腹部正中切口打开腹膜后,喷射出大量鲜红血液。吸引器及纱垫吸尽血液。吸引出的血液经自体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经外周静…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5岁.因右大腿根部搏动性包块8年,右下肢肿胀2年于2011年3月4日入院.患者8年前因刀刺伤右大腿根部,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治疗后痊愈出院,数月后发现左大腿根部搏动性包块,未作特殊处理,近年来包块逐渐增大,并于2年前出现右下肢肿胀,膝下尤甚,无气短和其他症状.查体:右下肢肿胀明显,张力增高,右大腿根部前内侧可触及1个3 cm×2 cm的包块,质软,无压痛,边界清楚,可触及震颤并闻及血管杂音,于腹股沟韧带处压迫右股动脉后震颤和杂音减轻,右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右下肢皮温较对侧略高,局部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胸片提示心外形增大,心胸比( cardiothoracic ratio,CTR)为62%(见图1);心脏彩超提示心功能正常,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为77%,但左心室和左心房已经扩大(见表1);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0岁,因“发热伴寒战3d”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既往有腹部外伤史,间断便血1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周身皮肤无出血倾向,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3.0×10^9/L,血红蛋门84g/L,血小板54×10^9/L。骨髓穿刺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74岁。因呕血、便血3h余,以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入院。患者清早起床后曾大便1次,便后即感心慌不适,随后出现呕血、便血。既往有高血压及便秘病史。无胃病、肝炎及结核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 患儿男,6岁,因“静脉穿刺后右额部搏动性团块5年”入院。患儿5年前在外院行头皮静脉注射时出现一淤血块,有搏动感,当时未引起注意,后逐渐缩小,并可见迂曲的血管,并逐渐增粗。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额部见搏动性团块,直径约8mm,可闻及血管性杂音,可见颞浅动脉增粗迂曲供血,额上静脉增粗,压迫颞浅动脉,团块及额上静脉消失。  相似文献   

15.
16.
脾动脉栓塞止血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杰  陈虎 《临床外科杂志》2000,8(3):187-188
外伤性脾破裂能否采用保脾治疗,主要取决于脾损伤的程度与伤者的全身情况.我院自1992年5月~1998年3月采用脾动脉造影加明胶海绵栓塞止血保脾治疗11例获得成功,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36岁,主因肝区疼痛不适1周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无肝掌,前胸可见数个蜘蛛痣。腹部饱满,肝脾触诊欠满意,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WBC3.9×100/L,RBC5.41×10^19/L,Hb174g/L, PIT61×10^9/L;HBsAg、HBeAb、HBcAb均阳性;ALT56U/L,胆红素正常。腹部CT:肝硬化、脾大;肝左叶占位。2003年12月3日行肝动脉导管造影及栓塞化疗术,术后给予抑酸、保肝等治疗,恢复顺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肝总动脉-脾静脉瘘致门静脉高压症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十分罕见。常因病程较长,瘘口周围组织粘连,难以分离解剖两端的动、静脉,手术易出血,使治疗较为棘手。本院1997年应用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1例此种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脾脏是一个血液供应丰富、质地脆弱的实质性器官,脾破裂后,引发急性腹腔内出血,若抢救不及时,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5月实施急诊脾脏切除术4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