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比较四种不同组织来源LAK细胞折体外扩增及抗肿瘤作用。方法:选用脐带血制备LAK细胞,并与临床常用的外周血,胎脾及胸腺LAK细胞在体外扩增及抗肿瘤作用方面比较。结果;脐带血的扩增能力显高于其余3种LAK细胞,每份脐带血LAK细胞总数可增殖至2.5×10^10,抗肿瘤活性以脐带血LAK对SMMC-7221肝癌细胞出现最早,活性最强,明显强于其余三;对K562的1样伤作用仍属脐带血LAK阳强;而胸  相似文献   

2.
CD3AK细胞在体外对体外癌细胞系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对自体癌细胞杀伤活性与TIL细胞接近,且均显著大于LAK细胞.CD3AK细胞IL-2治疗癌症患者30例中,CR+PR14例,有效率为46%.Kernofsky的生活质量标准评分治疗后有显著提高(P<0.01).血浆IL-2活性治疗后有明显提高(P<0.05).T4/T6治疗后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A-LAK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与LAK细胞进行了比较。18hLDH-L释放实验结果表明,A-LAK细胞与LAK细胞一样对NK敏感的K562和对NK非敏感的Anip973细胞均有抗肿瘤作用。但A-LAK对杀伤靶细胞的能力明显高于LAK细胞,两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体内实验表明,A-LAK对高转移入肺腺癌在裸小鼠体内的肺转移抑制率达82.7%,而LAK的肺转移抑制率46%,两者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A-LAK和LAK细胞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也有显著的抑癌作用,并有明显的延长动物生存期的作用,而A-LAK细胞的抑癌作用较LAK细胞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济南假单胞菌菌苗(PJV)在体外对小鼠脾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PJV对YAC-1肿瘤靶细胞在3.9-62.5μg/ml浓度范围内对单个核脾细胞有明显的刺激增殖作用,此增殖细胞对肿瘤靶无杀伤作用;2.PJV在LAK细胞的诱导阶段可增加其诱导数量和增殖活性,提高伤活性,但PJV在LAK细胞杀伤阶段对其活性无影响,3.PJV不能单独促进脾产生细胞IL-2,但可促进ConA诱导脾细胞产生的IL-2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和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出DCs、CIK细胞和LAK细胞,DCs负载胶质瘤抗原后激活CTLs,MTT法检测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CTLs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IK细胞和LAK细胞(F=6.42~8.26,q=8.02~10.18,P〈0.01);CIK细胞对胶质瘤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LAK细胞(q=8.43~9.24,P〈0.01)。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LAK细胞和CTLs(F=5.36~7.69,q=7.23~9.56,P〈0.01),LA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TLs(q=8.83~9.15,P〈0.01)。结论 从人外周血中诱导出的DCs负载胶质瘤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IK细胞和LAK细胞,为临床应用DCs瘤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后人胚胎胸腺细胞(ETC)表面抗原的转变及进行移植的时机,比较不同源LAK细胞、活化ETC联合与TJ905细胞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对不同处理的人胚胎胸腺悬液培养前后观察,测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LAK细胞,活化ETC体外杀瘤活性比较。结果:应用特殊培养液培养,可以使人胚胎胸腺上皮细胞生存28天,分离后悬液比混悬液细胞表达抗原早期达稳定(CD4/CD8=2.26),胸腺LAK细胞对TJ905细胞的杀伤作用与脾LAK细胞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化ETC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不同源LAK细胞和活化ETC联合对TJ905人脑胶质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与LAK细胞的诱导、增殖动力学和杀伤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McAb)和rIL-2及PHA(植物血凝素)共刺激法诱生扩增CD3AK细胞,用等量rIL-2 t PHA共刺激法诱生LAK细胞。观察它们的增殖动力学变化;用MTT法以K562细胞和H7402细胞为靶细胞,测量CD3A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微量的anti-CD3McAb辅以少量的rIL-2和PHA就能诱导和大量扩增CD3AK细胞,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P<0.001);CD3AK细胞对K562细胞和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结论:CD3AK细胞的扩增能力及杀伤活性均较LAK细胞为强,是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化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1)来自健康献血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寻敏,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MtbAK细胞与CD3AK、LAK细胞全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分别和结核杆菌抗原(Mtb-Ag)、CD3 mAb和rIL-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rIL-2的RPMI16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T细胞比例,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增殖能力、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细胞毒作用,寻求鼻咽癌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提取24例鼻咽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FN-γ、抗CD3mAb、IL-2和IL-1β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计数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数,用MTT法检测细胞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用ELISA法测定CIK细胞分泌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培养CD3AK细胞和LAK细胞,与CIK细胞在增殖和杀瘤活性上进行比较。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统计有差异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表现出很强的体外增值活性及杀瘤活性,与CD3A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其增殖活性和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且与正常人自体CIK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别(P>0.1)。结论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明显优于CD3AK和LAK细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和扩增NK细胞和CIK细胞的方法,比较二者的增殖能力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提取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NK细胞和CIK细胞。观察2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56+NK细胞和CD3+CD56+ CIK细胞比例,计算细胞扩增倍数;采用ELISA法检测NK细胞和CIK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NK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14 d体外诱导培养后,NK细胞扩增(160.00±12.15)倍,CIK细胞扩增(110.00±15.48)倍,NK细胞的扩增能力强于CIK细胞(P<0.05);NK和CIK细胞分泌IFN-γ量分别为(4 227.75±731.94)和(525.96±304.84) μg/L,NK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强于CIK细胞(P<0.01);诱导扩增后NK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升高杀伤活性增强。在效靶比为25∶1时,NK细胞和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5.35%和57.68%,NK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CIK细胞(P<0.01)。结论:在体外成功建立了NK细胞和CIK细胞的诱导扩增体系,NK细胞的扩增能力、IFN-γ分泌水平以及其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均强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观察了A-LA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抗肿瘤作用,并与LAK细胞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LAK细胞在短期内大量扩增,在培养第7天时达到增殖高峰,A-LAK细胞增加12.02倍,而LAK细胞增加2.69倍,培养3周后A-LAK细胞增加53.50倍,而LAK细胞仅增加4.45倍。18小时LDH-L释放试验表明,A-LAK细胞对Anip973和K562细胞均显示较高的杀伤活性,与LAK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FACS细胞表型分析显示,A-LAK细胞大量表达CD16、CD56抗原,提示A-LAK细胞可能来源于LGL-NK细胞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Jagged 1蛋白对脐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带血CD34+细胞,并将其分为4组,分别在 ① 不加入任何生长因素、② Jagged 1蛋白、③ TPO、SCF和Flt-3以及④ Jagged 1蛋白、TPO、SCF和Flt-3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6 d后,通过台盼蓝染色和MTT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状况;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以上4组细胞在体外增殖6 d后的细胞浓度分别为0.4±0.1、1.3±0.5、5.0±0.8和10.2±1.5(x104/ml);RT-PCR检测显示,各组细胞扩增6 d 后均有CD34表达。结论 Jagged 1蛋白能够促进细脐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而且Jagged 1蛋白与其他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配伍对脐血干细胞在体外的扩增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脐血细胞体外培养与扩增前后CD34~+细胞的比例以及HLA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脐血CD34~+细胞的百分比以及HLA抗原的表达于体外培养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下,经一定时间的扩增后,CD34~+细胞百分比下降(P<0.01),HLA抗原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示:体外扩增对脐血CD34~+细胞的比例以及HLA抗原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而未加细胞因子的体外直接培养则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Wang L  Sun C  Ouyang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4):287-289
目的研究低能量激光对人脐带血造血细胞的增殖效应,并探讨其与集落刺激因子(CSF)效应的关系。方法用铜蒸气激光照射人脐带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细胞并计数集落细胞数。结果激光加CSF对造血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c)有协同增殖作用,与单用激光照射组、CSF刺激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将经激光照射与未照射脐血造血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周,前者活细胞数较培养前增加55~110倍,后者增加11~27倍,再次软琼脂接种培养,仍有集落形成,生长的集落绝对数较液体培养前显著增加,而且激光照射组比未照射组更明显。结论低能量激光照射脐血细胞是体外扩增造血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51)Cr释放试验研究了人脐血LAK细胞对K562细胞及Raji细胞的杀伤率,以及OK-432、干酪乳酸杆菌对脐血LAK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rIL-2可诱导人脐血淋巴细胞产生LAK细胞活性,杀伤Raji细胞的能力由10%增至50%,对K562细胞的杀伤力也明显增强,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培养4天的LAK细胞杀伤力最强,杀伤率随效靶比例的增加而增强。OK-432及干酪乳酸杆菌均能增强rIL-2诱导的脐血LAK细胞的抗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脐血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率、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红细胞C3b花环促进率、血清红细胞C3b花环抑制率和肿瘤红细胞免疫花环率。结果表明:脐血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血清红细胞C3b花环促进率和肿瘤红细胞免疫粘附花环率明显低于成年人,脐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C3b花环抑制率与成年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人脐血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脐血基质细胞(hUCBSCs)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方法应用MACS磁珠分离系统分离脐血CD34+细胞,按照DEXTER法行脐血基质细胞培养,观察hUCBSCs的生长状态及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建立以hUCBSCs为滋养层的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并对脐血CD34+细胞短期扩增后行集落形成单位(CFU)-GM、CFU-E和CFU-Mg半固体培养. 结果脐血基质细胞为混合细胞群,包括CD68(+)、Fn(+)、CD31(+)和CD34(-);以hUCBSCs为滋养层的体外扩增体系对脐血CD34+细胞具有明显的扩增作用,体外液体扩增后的脐血CD34+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细胞因子(SCF+IL-3+EPO+TPO+GM-CSF)联合hUCBSCs体系的扩增作用最强,hUCBSCs在促进CFU-Mg集落形成的作用中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hUCBSCs具有体外支持造血作用,与细胞因子联合对促进脐血CD34+细胞扩增作用更加明显.hUCBSCs对促进巨核细胞扩增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ranswell系统中人胚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基质细胞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能力长期维持及扩增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方法分离人脐带血CD34 细胞,接种于底层铺有人AGM区基质细胞的Transwell培养板的Inserts中,非接触共培养7~35 d,每星期取样检测细胞总数,用半固体培养基分析CFU-C及HPP-CFU集落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 、CD34 CD38-细胞百分率.[结果]在Transwell中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人AGM区基质细胞培养体系较胚胎躯干基质细胞和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对有核细胞总数、CFC和CD34 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扩增作用,共培养14 d的CD34 、CD34 CD38-造血干/祖细胞均获得峰值扩增(2.62±0.8和2.15±1.04,P<0.05),而MNC总数和CFC均在21 d获得最大扩增(32.5±4.3和4.2±0.6倍,P<0.05).克隆分析发现CFU-Mix、CFU-GM、BFU-E在共培养4~5星期后均仍然可见.原始祖细胞HPP-CFC在3星期也得到2.23倍的扩增,较空白及hFT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在共培养35 d后仍可见HPP-CFU集落形成.[结论]人AGM区基质细胞hAGM-S3/hAGM-S4均具有造血支持作用,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中可长期维持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多系造血能力和高增殖潜能达21~35 d,对脐血CD34 /CD34 CD38-细胞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