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采集与制备时间对手工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探讨白膜法制备手工血小板的方法。方法采集28例健康献血者400ml全血,采用(两步法)白膜法分离制备手工血小板,按照采集与制备时间的不同均分为4组,每组7例。对照组:新鲜全血采集6 h之内立即进行手工血小板的分离制备(对照组);B组:新鲜全血采集6 h之内进行第一步分离,白膜放置6 h进行第二步分离;C组:新鲜全血采集6 h之内进行第一步分离,白膜放置24 h进行第二步分离;D组:新鲜全血采集6~8 h之后进行手工血小板的分离制备。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MPV)、白细胞残余率、pH值、低渗休克反应(hypotonic shock response,HSR)、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的变化。结果白膜放置6 h之后(B组),制备手工血小板其血小板计数(779.9±83.8)×109/L和HSR(62.61±5.24)%高于其他3组;MPV(6.44±0.17)fl和CD62p(47.67±7.40)%低于其他3组。B、C、D3组血小板计数、pH值、HSR和血小板聚集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CD62p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工制备血小板可以打破传统6~8 h之内必须制备的概念,尤以新鲜全血立即制备第一步,白膜放置6 h之后制备手工血小板为最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炎症介质IL-6、hsCRP水平及血小板活性指标CD62p、CD63的改变。方法: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前30min,术后2、24、72、96h分别检测炎症介质IL-6、hs。CRP和血小板功能活性指标CD62p、CD63水平。hs—CRP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IL-6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CD63水平。选择53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作对照,观察冠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IL-6、hs-CRP、CD62p、CD63明显增高(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2、24、72hIL-6、hs。CRP、CD62p、CD63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在术后24h达峰值,术后72h降低,术后96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冠脉介入治疗激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因子及炎症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3.
新型血小板添加液对血小板低温液态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的血小板添加液(PAS)替代70%自体血浆在低温液态条件下对血小板的保存效果。方法采集6单位单采血小板,每一单位单采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A组加入70%PAS-Ⅲ M/30%血浆10℃保存;B组加入100%血浆22℃保存;C组加入100%血浆和海藻糖-85℃保存。A、B组在第1、5、7、9天取样检测,C组在20d后复苏取样检测。分别检测PLT计数、PDW、MPV、CD62p、HSR、PAgT、pH值、LDH以及GLU的变化。结果保存期内随保存时间延长,A组和B组CD62p表达增加,HSR和最大聚集率降低;A组的LDH释放、GLU消耗、CD62p表达、HS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H值在第5天起明显降低(P〈0.05)。C组LDH释放明显较其他两组增多,但CD62p表达较少(P〈0.05)。C组PDW显著升高,除与B组第5天结果相似外,均高于A、B组各时间点结果(P〈0.05)。各组PLT计数相差不显著。结论改良的PAS-ⅢM能够很好的替代血浆用于血小板的保存,同时在低温条件下能够很好地保护血小板的功能,保存效果好于血浆常温保存。  相似文献   

4.
γ射线辐照血小板不同保存时间质量参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γ射线辐照前后手工浓缩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时间的CD62P、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手工浓缩血小板(PCs)和单采血小板(A-PCs)各20袋,每袋平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经137铯辐照,剂量25Gy,另一份不辐照;在22℃±2℃的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内保存72h。经辐照的手工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分别设为观察组1、观察组2;不辐照的血小板分别设为对照组1、对照组2。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辐照前及保存24h、72h后P选择素表达情况,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MPV、PDW。结果辐照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表达CD62P百分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高,保存72h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辐照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MPV、PDW逐渐增加,但相同时间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射线照射对血小板的质量无明显影响,但辐照后血小板应尽可能在72h内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温条件保存血小板的最佳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人份血小板,在5%二甲基亚砜(DMSO)的条件下分别放入低温冰箱(-80℃)及液氮中冷冻保存。分别检测经两种方式保存2月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PH值、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磷脂酰丝氨酸(PS)阳性率及CD62p阳性率。结果两组低温保存复温后的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相比PH值无显著差异(P>0.05),PLT、MPV、PDW、LDH、PS阳性率及CD62p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低温保存方式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液氮及低温冰箱保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小板,两种保存方式比较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新鲜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小板膜活化糖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机采新鲜血小板与新鲜冰冻血小板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状况来了解评估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有效期内新鲜血小板(22℃震荡保存7天内)与新鲜冰冻血小板(-80℃以下保存1年内)不同时段的膜糖化蛋白GPⅡb/Ⅲa和CD62P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在-80℃保存12个月,其GPⅡb/Ⅲa和CD62P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新鲜冰冻血小板CD62p的表达受到良好抑制,可与22℃振荡保存24 h的新鲜血小板质量相近;新鲜血小板在22℃条件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GPⅡb/Ⅲa和CD62P的表达迅速升高,与新鲜血小板相比48 h差异有显著性(P〈0.05),72 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新鲜血小板冰冻期间发生的代谢损伤较常温条件下低。选择≤24 h的新鲜血小板用于一80℃冻存至少可以保存1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冻存损伤关键因素的了解评估冻存血小板潜在的冻存期限.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冻存1~6年复苏后血小板CD62p表达和ADP诱导后CD62p再表达能力.结果 在-80℃保存12~48个月,冻存血小板CD62p的表达受得良好抑制,可与22℃保存28 h的液体血小板质量相近;而ADP-CD62p再表达能力充分,36个月时为(70.2±10.3)%,与常温24 h的液体血小板的(70.4±21.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48个月时下降至(35.2±18.2)%,与冻存36个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作为对照,液体血小板在采集后1 h的CD62p表达率为(2.2±1.5)%,在22℃条件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迅速升高,24 h有显著性差异(P<0.05),48 h和72 h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采集后1 h的ADP-CD62p再表达率为(83.5±14.7)%,其后迅速下降,48 h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鲜血小板常温条件下待冻期间发生的代谢损伤是影响冻存血小板质量的关键因素,选择≤24 h的新鲜血小板用于-80℃冻存至少可以保存3年.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斌  赵忠新  张玲珍  邵福源 《上海医学》2003,26(12):910-912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白细胞凝集性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28例,予巴曲酶20BU(1BU=0.17NIH凝血酶单位)治疗3d;对照组25例,除未予巴曲酶外,用药同治疗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脑卒中发病后24h内、48h和72h后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α亚单位(CD41)、P—选择素(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53(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与淋巴、单核和中性粒细胞的凝集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脑卒中患者发病48h后血小板CD62p的表达升高,发病72h后巴曲酶CD41、CD62p和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白细胞凝集性均无变化。结论 巴曲酶治疗可激活血小板,有必要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发病后24h内采集加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用荧光素标志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糖蛋白CD62p和CD63的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重症脓毒症组进行比较,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62p:(2.56±1.51)%比(1.48±0.40)%;CD63:(2.15±0.50)%比(1.29±0.35)%;P均〈0.01]。重症脓毒症组CD62p、CD63水平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CD62p:(3.31±1.94)%比(2.05±0.87)%;CD63:(2.37±0.36)%比(2.00±0.53)%;P均〈0.05]。CD62p、CD6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CD62p:r=0.377,P=0.016;CD63:r=0.452,P=0.003)。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外周血中血小板出现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浓缩血小板的单采术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用血细胞计数仪对单采术前后的血小板作MPV检测;用瑞氏染色法观察单采术前后的血小板形态的变化;用血液粘附仪检测单采术前后血小板粘附率的变化;用血液凝聚仪检测单采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用CD41a、CD62p标记好单采术前后的血小板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阳性率的变化。结果:单采术前后血小板的MPV无变化,形态无改变,粘附率、聚集率无变化,CD41a、CD62p阳性率无变化。结论: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的形态、功能都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3种去白细胞滤器对机采血小板的滤白效果及过滤前后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60U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24-96 h.分别用3种不同滤器对血小板进行过滤,检测机采血小板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单位容量、白细胞量、pH值、乳酸脱氢酶(LDH)浓度、K+浓度、血小板膜表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87例胃癌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4.15±1.42)%、CD63(4.72±1.5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CD62p(1.54±0.44)%、CD63(1.23±0.34)%,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变化分别受临床分期CD62p、CD63分别为[(2.80±0.63)、(4.76±1.25)、(3.28±0.70)(5.36±1.37)]、手术与否CD62p、CD63分别为[(3.49±1.21)、(4.86±1.28)、(3.98±1.31)(5.51±1.38)]及肿瘤转移与否CD62p、CD63分别为[(4.94±1.07)、(3.31±1.25)、(5.55±1.19)、(3.82±1.38)]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受性别及病理类型的影响.结论监测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可成为胃癌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观察的动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机采血小板室温保存期间的代谢变化损伤,为临床血小板榆注评价提供可参考指标。方法血小板室温22℃保存0、3、5、7d,分别检测血小板的代谢情况,形态改变,功能变化等一系列指标,对血小板的保存损伤进行多参数分析。结果血小板保存从3d开始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堆积增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数值逐渐增大,形态改变明显,葡萄糖(Glu)、pH值则呈下降趋势,CD62P表达增强,血小板活化明显,聚集功能低下,保存到5、7d所观察的各项指标变化更加明显,聚集功能几乎下降为零。用0d的各数值同3、5、7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保存期间形态功能改变明显,临床在做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时,应当考虑血小板本身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在保存3d后。血小板具有明显的损伤,聚集功能显著减弱,临床输注保存期的血小板最佳时间为3d。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采集后不同时段制备的冰冻单采血小板的质量研究,分析基层血站优化单采血小板品种的可行性:方法以美国产Trima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全密闭7天保存袋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小时和72小时制备为冰冻血小板制剂,l周后复苏留样,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MPV,PCT,PDW)、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P选择蛋白、PF3A、PF4、pH值、血块收缩试验(血浆法);结合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采集后6小时和72小时制备的冰冻单采血小板,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01,P〉0.05);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后的CCI有效率比较(χ^2〈0.01,P〉0.05),差异无显著性;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后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输注前,输注后患者的出血明显减轻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基层血站可以结合自身血小板血源的实际情况,将血型偏型的新鲜单采血小板于采集后3天内制备为冰冻血小板,以充分发挥新鲜单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既体现冰冻血小板的快速止血功能.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血液资源.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冰冻保存血小板新亚群及其膜表面分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冰冻血小板新特性的获得与其新亚群膜表面分子变化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与新鲜血小板进行比较,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冰冻保存血小板膜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结果:根据表达和再表达CD62p能力不同可将冰冻血小板分为三个亚群,新鲜血小板只有一个明显的亚群。结合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和CD42b分子变化可将冰冻血小板分出新的亚群,其显著特征包括PS阳性和CD42b分子密度显著降低;而CD62p阴性亚群对钙离子的激活更为敏感。结论:血小板通过冰冻保存后,产生了新亚群。新亚群膜表面功能分子的变化与其体内存活率减低而即刻止血功能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多种耐药相关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低浓度DMSO(2%)和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thrombosol)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效果.方法:应用6%DMSO(对照组)、2%DMSO thrombosol(实验组)为新鲜浓缩血小板的冰冻保护剂-80℃保存,1周后复温检测血小板计数、肾上腺素或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血小板表面CD41、CD42b、CD62p和CD35分子改变.结果:复温后,实验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仍然低于新鲜血小板(P<0.01).冰冻血小板CD62p表达较新鲜血小板显著升高(P<0.05,P<0.01),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冰冻血小板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反应和CD42b表达均下降(P<0.05,P<0.01),但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6%DMSO低温保存血小板相比,2%DMSO加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效果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PAC-1和CD62p,并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PAC-1和CDup的血小板量为13.83±7.20和31.26±19.6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纽(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