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阳的正常关系是阴阳和,而和的内涵是从属者与主导者相应,阴阳和是指阴与阳相应,所以阴阳和的实质是阳主阴从;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势均力敌的状态,阴阳平衡多易造成阴阳不和,所以阴阳平衡本身即是病态.  相似文献   

2.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其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它是阴阳二气最基本的性质和规律,是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阴阳交感的思想源于《易经》之八卦和六十四卦,其命题的提出则首见于《易传》,先秦诸子亦有颇多论述。《黄帝内经》称之为“阴阳相错”。阴阳二气的和谐运动是阴阳交感的基础,阴阳交感是自然界万物化生的根源和动力。是气化作用的中心环节。可以说,没有阴阳交感就没有自然界及其一切,也就没有人类,因此在学习和研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学科中的阴阳属性与阴阳变易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阴阳概念是禹治水时观察地理现象而得。阴阳学说是中医核心理论之一 ,也是方法论。从宇观的星辰气运到宏观的人体 ,从细胞到微观分子 ,都具有阴阳性质 ,并存在阴阳变易的运动 ,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等的阴阳现象亦是普遍存在的。笔者分析古今中外与阴阳相关的文献 ,举出了大量的例子 ,说明现代生物学科中已报道了大量的分子事件具有相反相成的阴阳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 ,将会发现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有阴阳属性与阴阳变易。  相似文献   

4.
黄悦 《光明中医》2013,28(3):445-446
阴阳学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学说,也是中医学乃至传统东方思想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是存在物质学基础上的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是一种具有极量概念的思维反应,阴阳的产生是客观事物产生现象对感官思维的刺激,笔者尝试从阴阳的物质基础和阴阳在思维中的存在两方面说明阴阳的存在,并揭示阴阳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阴阳本义出发,区分抽象阴阳与具体阴阳(具体属性上的阴阳)。具体阴阳可以测量,具有确定性和可判定性,这与抽象阴阳模糊笼统的情况不同。阴阳是相对的,互为前提而存在,在这个角度上说,阴阳是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具有反自反性、反对称性和可传递性。中医学广泛利用阴阳作说理工具,经常以中值、均值或者对立属性作为默认参考,以具体属性值偏离默认参考的程度来论其阴阳虚实。  相似文献   

6.
<正>阴阳即天地间的阴阳二气,经络即人体的阴阳经络。阴阳和经络是自然界和人体客观存在的两个物质系统。阴阳学说思想是中国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哲学之主流,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宇宙和人的生命进行认识的方法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形成,阴阳学说是根本。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也是生命科学。其中的阴阳辨证和经络理论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核心和纲领。但是,从阴阳学说诞生和经络理论形成至今,没有人明确表明这两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导致一些学者  相似文献   

7.
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一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阴阳消长失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结合脏腑虚实,从心肾阴阳水火不济、肝肾乙癸失涵、肝胆阴阳不和、脾胃阴阳升降失常、肾中阴阳失调等诸种阴阳失调来探讨失眠发生的机制,治疗失眠的原则是交泰阴阳。  相似文献   

8.
阴阳思想是《内经》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而其中对于阴阳的论述也是非常的详尽周密鲜有不合理之处。《黄帝四经》中关于阴阳思想与《内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就“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普遍存在、阴阳的辨证关系、阴阳二气构成万物几方面《黄帝四经》对《内经》的影响和联系予以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9.
古代阴阳体质分类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内经》以及后世医家的阴阳体质分类方法。指出阴阳分类法是《内经》分类法中比较成功的一种分类方法。后世医家继承了这种思想,并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阴阳分类法。《内经》中阴阳分类法又包括阴阳四分法和阴阳五分法。阴阳四分法根据阴阳之气胜衰的不同,将体质分为4种类型。阴阳五分法根据阴阳含量的多少,并结合个体的行为表现、心理性格及生理功能等将体质分为5类。后世医家提出了藏象阴阳分类法、阴阳属性分类法、阴阳虚实分类法和虚弱体质阴阳分类法等多种阴阳分类方法。这种阴阳分类的思想亦将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医家对体质的分类,并将会极大地推动阴阳分类法的发展,为临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0.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无不是阴阳相互交变的结果。传统阴阳学说中的“法于阴阳”、“阴阳互根”、“阴阳极反”、“阴阳交变”等观点 ,为人们认识宇宙万物 ,把握生命行程指明了方向。练功健身 ,亦必遵阴阳之理 ,才能达到获取身心健康的目的。天地氤氲生化阴阳二气 ,人体小天地 ,具有天地大宇宙的一切阴阳变化 ,心中太极 ,生化阴阳交变为万法 ,各门各派功架千般 ,功法万种 ,自然不足为奇。只要符合阴阳之理 ,学哪一家都一样 ,无所谓谁高谁低。如果背离阴阳之理 ,则为邪道。对一味强调“静里求功” ,追求消极静坐的功法 ,是有违阴阳之理的。要知…  相似文献   

11.
阴阳定义析疑李荣兴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 阴阳,定义,特性阴阳学说,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而且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阴阳的定义,对深刻理解阴阳学说精神实质和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阴阳的定义,虽然古今的...  相似文献   

12.
阴阳转化的实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中的重要内容。阴阳转化以阴阳交感和对立互根为前提,以多因素参与的阴阳制约消长为条件,以阴阳总体属性的改变为结果,阴阳转化在中医学中用来分析和解释生理功能和病机演变,对于指导治疗和养生防病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中的重要内容。阴阳转化以阴阳交感和对立互根为前提,以多因素参与的阴阳制约消长为条件,以阴阳总体属性的改变为结果。阴阳转化在中医学中用来分析和解释生理功能和病机演变,对于指导治疗和养生防病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阴阳相对待概念之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阴阳相对待概念的源流、内涵和外延。认为相对待概念产生于阴阳概念发生之初 ;相对待是阴阳的唯一结构形式 ,是阴阳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表达 ;相对待是阴阳所有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形式的发生之源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排斥和互根互源互用互吸以及互藏交感 ,都是其相对待概念的延伸。关键词 :阴阳 ;相对待 ;概念  相似文献   

15.
阴阳源于太阳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林 《河南中医》2010,30(12):1150-1151
阴阳变化是宇宙有节律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则与法则,阴阳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万物的生长收藏均受阴阳的支配,阴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全过程中。阴阳的来源就是日光的向背,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太阳的崇拜,了解阴阳概念的由来及发展成为阴阳学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灿烂文化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朝医体质学的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唯物主义和辨证法范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朝医学把周易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朝医的阴阳学说。  相似文献   

17.
阴阳学说是探讨自然规律的学说,中医学将其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而成为中医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以解释生命的现象,指导疾病的防治、养生与保健。阴阳学说是说理的工具,是方法论,是中医学的起始,为医者对阴阳学说的理解与掌握至关重要。名老中医陈业强教授对阴阳学说颇具心得,有着自己的见解。认为为中医者必须彻明阴阳学说之理,强调阴阳的具体性,结合参照系统的统一标准去理解与利用阴阳学说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阳主升,阴主降,这是阴阳的本性,阳降阴升,阴阳二气交感化物的必要条件,这并不与阳升阴降相悖,这是阴阳互藏的结果。人体和自然界中这两种阴阳运动同时存在,维持着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9.
阴阳为太极之一体两面,阴阳是上承易道、下接万物的枢纽,是事物的基本构成元素;阴阳的关系为阴为体、阳为用,阳为主、阴阳协同。中医之中字即中庸之义,调整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养生文化,需领悟《易经》的阴阳理论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是维护生命的根本。那么,阴阳是什么呢?提到阴阳首先要讲讲《易经》,《易经》表面上是关于算卦占卜的书,但实际上却蕴涵着非常高深的哲理——阴阳哲理。《易经》的阴阳哲理奠定了整个中国阴阳文化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习养生文化,研究养生文化,首先要懂得《易经》的阴阳理论。“易”字本身就是由一个“日”字和一个“月”字组成的,所以说《易经》提示宇宙运动产生阴阳气化,即日月的运动产生春夏秋冬、寒热温凉以及白天黑夜的变化。《易经》强调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运动,包括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