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配制方法中活性炭用量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有高度显著性影响(P>0.01)。消毒温度和加入适量的EDTA均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有显著性影响(F>0.05)。选择配制方法为:先将葡萄糖加活性炭煮沸吸附20分钟,再加溶解后的诺氟沙星吸附10分钟,活性炭用量为0.05%,EUTA用量为0.002%,消毒温度为110℃35分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口服原料,制备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以用于严重感染或不能口服的患者。方法:首先用重结晶的方法获得诺氟沙星的精制品,然后制备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并对其稳定性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建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控制标准,结果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稳定可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采用乳酸诺氟沙星工艺,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值得推荐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回收干扰试验 ,建立定量检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附录中检测细菌内霉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 ,内毒素回收率在 50 %~ 2 0 0 %范围内。结论 使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可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回收干扰试验,建立定量检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中检测细菌内霉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 使用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核产生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变黄绿色等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从Fe^#+的污染,活性炭的不同加入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结果:Fe^3+的污染是该注射液变黄绿色的主要原因,活性炭加入量增加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也呈线性增加。结论:配制该注射液时应尽量减少与不锈钢容器的接触时间,以及注意控制活性炭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核产生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变黄绿色等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从Fe3+的污染,活性炭的不同加入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实验。结果:Fe3+的污染是该注射液变黄绿色的主要原因,活性炭加入量增加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也呈线性增加。结论:配制该注射液时应尽量减少与不锈钢容器的接触时间,以及注意控制活性炭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新计算法以0.1mol/L盐酸为溶媒,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可消除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对诺氟沙星含量测定的干扰,方法简便可靠,结果满意.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7%(n=5)  相似文献   

8.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1995版二培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将诺氟沙星葡萄糖注经4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125Eu·ml^-1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可以用鲎试验法代替家兔法作为医院日常检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试验。  相似文献   

9.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199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将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经4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125Eu·ml-1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可以用鲎试验法代替家兔法作为医院日常检测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10.
王璐  王玮  刘勤 《中国药品标准》2019,20(6):521-520
目的:建立凝胶法和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43检查法,采用凝胶限量法和动态浊度法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拟定每1mg诺氟沙星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75EU,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4倍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即最大不干扰浓度为0.08 mg?mL-1。结论:该品种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控制质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诺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较强,已广泛用于临床。我院制剂室在试制过程中,按常规配制方法(原料药标示量的100%投入、活性炭用量 0.1%,常规灭菌方法)配制,诺氟沙里含量只有81%左右,远低于药典规定。为了找到较好的调配条件,我们对可能影响诺氟沙星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一些可行性实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荷转移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制剂中葡萄糖及其分解产物不干扰测定。平均回收率100.4%,RSD为0.81%。  相似文献   

13.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平原  曾毅  覃星柳 《中国药事》2003,17(4):238-239
诺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测定在部颁标准中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2 72nm波长处测定 ,但此波长处易受葡萄糖灭菌后产物的干扰 ,而在 32 4、335nm波长处也有最大吸收[1] ,且几乎不受干扰 ,为此选此两处波长进行测定。1 仪器与试药UV - 85 0 0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诺氟沙星 (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2 0 0 10 812 ,含量 10 0 1%) ,葡萄糖 (天津中央药厂 ,批号 :2 0 0 10 90 3)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本院制剂室 ,批号 :2 0 0 1110 5 ,2 0 0 …  相似文献   

14.
徐乃焕 《中国药房》1994,5(4):38-40
诺氟沙星制济研究概况湖南怀化地区第一医院(418000)徐乃焕诺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与其它抗菌药及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副作用小等优点。诺氟沙星胶囊剂、片剂已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诺氟沙星滴眼液、软膏、乳膏也相继上市,诺...  相似文献   

15.
李汝农  张伟平 《中国药业》2000,9(5):16-16,21
介绍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制与含量测定方法,实验表明,该注射液在27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系数(E1cm^1%)为1180.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5%(n=5)。相关系数r=0.9999。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复方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诺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孙建华赵新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1医院新乡453000)诺氟沙星是广谱抗生素,我们配制复方诺氟沙星滴眼液用于临床,治疗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1处方诺氟沙星1.2g,地塞米松磷酸钠0.1g,盐酸(0.1mol·L-1)37.5...  相似文献   

17.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测定波长272.4nm,吸收系数(E1%1cm)为1095,平均回收率为98.16%,RSD=0.34%(n=5)。旋光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室温下8h内诺氟沙星与7种常用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褶合光谱法,并结合外观和pH值检查法,以差谱值予以定量表达。结果:诺氟沙星与上述常用注射液配伍后在8h内,外观均无变化,pH值变化不显著,除诺氟沙星与乳酸钠注射液配伍在4、6、8h的褶合光谱的差谱值分别为11.51%,19.73%,24.81%外,其余各差谱值均小于10%。结论:室温下8h 内,除诺氟沙星与乳酸钠注射液不能配伍外,与其余6种常用输液均能配伍使用,褶合光谱法为药物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6.0×150mm,5μm),流动相为:0.025 moL·L磷酸溶液(PH3.0)乙晴(87:13),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3 nm;在室温下对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诺氟沙星在10~30μg·m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2%(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20.
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奇 《医药导报》2003,22(6):416-417
目的:研究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方法:以诺氟沙星、甲硝唑为主药配制成滴鼻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临床应用于鼻炎、鼻窦炎共96例,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种主药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7%(RSD=0.73%),99.45%(RSD=0.47%),鼻炎、鼻窦炎有效率为85.4%.结论:该制剂配制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