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2.
3.
4.
5.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1.3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未发生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移位情况发生。Majeed评分获优6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可使骨折脱位的骶髂关节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8年以来,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21例,髂腹股沟入路显露骶髂关节,刮除耳状关节面的软骨,关节复位后用1~2块重建钢板固定,关节间隙植骨融合。结果18例患者获9个月~3.5年(平均2.1年)随访。全部患者下地行走,14例无疼痛,4例轻度疼痛,均无骨盆畸形、下肢短缩等发生。X线复查见手术侧骶髂关节全部骨性融合。结论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复合体(Sacroiliac complex),包括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SIJ周围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Harrison等提出SIJ整体系统。SIJ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占整个骨盆功能的60%,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高能损伤的骨盆骨折多合并SIJ骨折脱位,损伤骶髂复合体。许多下腰痛由单侧或双侧SIJ综合征引起,亦称为SIJ功能紊乱;妊娠后妇女因SIJ半脱位或全脱位,易患妊娠相关性骨盆痛。骶髂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上优于外固定,等同于骶骨棒和张力带钢板固定,能达到与完整骨盆相似的生物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8.
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盆韧带损伤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为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取骨盆标本10具,完整保留关节及韧带结构,左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及骶髂前关节囊、骶髂骨间韧带,右侧组逐级离断耻骨联合、骶髂后长、后短韧带、髂腰韧带、骶髂骨间韧带,模拟人体单足站立位,力学机上给予轴向加载,测量并记录骶骨相对于髂骨的垂直位移及矢状面骶骨旋转角度(角移位). 结果左侧力学试验中,仅切断耻骨联合周围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垂直位移、骶骨角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切断骶髂前韧带、骶髂骨间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4.144±0.538)mm增至(5.853±0.368)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26°±0.061°增至0.616°±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力学试验中,逐次切断骶髂关节后部韧带,骶骨的垂直位移数值由完整骨盆测量的(3.610±0.696)mm增至(6.825±0.565)mm;骶骨的旋转角度由骨盆完整时的0.271°±0.094°增至0.746°±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耻骨联合及其周围韧带的损伤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对限制骶骨的角位移有很大作用;骨间韧带对骶髂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骶髂后韧带与骨间韧带共同组成了骶髂关节后部韧带复合体,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前行肠道准备,术中采用骶髂关节前路切开复位加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行功能煅练。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1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2例骶髂关节处轻度疼痛,术后3个月复查见骶髂关节分离约1.0cm。根据Matta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一般2例。结论骶髂关节前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有直视复位、固定可靠、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的优点。且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探讨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术中俯卧位,切开显露髂骨外骨面,钻入克氏针,以X线透视正侧位以确定克氏针的位置,将φ6.5mm适当长度的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植入S1.2椎体,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7例患者术后无一例骨盆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1例骶髂关节复位不佳,移位1.5cm,1枚螺钉误入邻近椎体,幸未产生后遗症。结论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骨盆环的技术具有操作较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失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骶髂螺钉并发症包括固定失败,置位不当,神经损伤,感染,后骨盆复位不佳等。 相似文献
11.
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10具尸体操作的基础上,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4例骨盆后环损伤行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男7例,女7例;年龄28~75岁,平均41.6岁.Tile B型损伤4例,C型损伤10例.患者仰卧位,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以髂前上棘上2 cm与腋后线交点及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交点为进钉点,若两点距离较大,则在透视下确定最佳进钉点.进钉角度为向前20°~30°角,向尾端倾斜5°~15°.经皮骶髂置入一枚直径7.2 mm空心钛螺钉固定.术后摄骨盆正位、骶骨侧位X线片,并行骶髂关节CT扫描,观察螺钉在S1椎体的位置.结果 1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3个月骨盆骨折均临床愈合.14例共置入15枚空心钛螺钉,未发生与置钉有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无神经损伤、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无骨盆畸形及骶髂部疼痛.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9%.结论 采用体表双定位法,可提高仰卧位骶髂置钉固定术的安全性;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骶髂前路蝶形钢板(sacroiliac anterior papilionaceous plate,SAPP)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治疗23例24侧骶髂关节损伤的病历资料,11例11侧行SAPP内固定,男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39.6±9.1)岁;Tile B型骨折6例,C型5例.12例13侧行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9.1±13.5)岁;Tile B型骨折7例,C型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记录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骶髂关节钢板放置时间等,术后即刻行X线检查及Matta评分,术后随访时行X线检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SAPP组平均手术时间(98.2±31.4) min,出血量(989.7±365.9) ml,钢板放置时间(6.6±3.2)min.传统重建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10.8±29.6) min,出血量(1136.0±279.3) ml,钢板放置时间(15.4±1.1) min.SAPP组术后Matta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传统重建钢板组优4例、良6例、可1例、差1例.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出现腰骶干损伤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7例.SAPP组与传统重建钢板组相比,钢板放置时间明显缩短,Tile B型骨折出血量明显减少,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应用于骶髂关节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的复位和良好的固定,同传统重建钢板相比较,能易化操作、缩短放置时间、有利于旋转复位、可以减少B型骨折的出血量,并不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量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等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关节者,男6例,女9例;年龄19 ~ 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空心钉。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 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及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C型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量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3种内固定对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为选择内固定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取8具新鲜足标本,制成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模型,依次进行3.5 mm全螺纹皮质骨螺钉,1/4管形钢板及加压骑缝钉固定。经加载600 N后,通过F-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测量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结果: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后,第1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将减小,而第2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将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第1跖跗关节分别采用螺钉、钢板进行固定后,第1、2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都将趋于正常状态,而进行骑缝钉固定后,虽然第1、2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都有所恢复,但仍与正常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后,邻近跖骨头可能存在着"负荷转移"的调节机制以代偿部分足底压力;当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采用螺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前足足底压力都可恢复至正常状态,而若采用骑缝钉固定,则前足足底压力仍难以恢复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12例骨盆新月形骨折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 ~55岁,平均31.3岁;左侧6例,右侧6例。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摔伤3例,重物压伤1例;对于骨盆,均为侧方的挤压暴力。骨折根据Tile分型:B2.1型8例,B2.2型4例。12例患者均采用经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9d,平均6.2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纠正骨盆后环骨折移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Hannover骨盆评分。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72.5±34.1)min(120 ~240 min),手术失血量平均为(412.5±128.1) mL(250 ~700 mL),手术纠正移位平均为(11.7±4.6) mm(6~21 mm),12例患者复位结果均为优。10例患者术后获12 ~20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1±0.3)个月(3~4个月),无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按照Hannover骨盆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临床症状恢复:优7例,良3例;重返社会能力:完全重返8例,部分重返2例。 结论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二科收治的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的40例患者(内外固定组),同期收治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40例骨盆骨折患者(开放手术组)作对照.术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Majeed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外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Majeed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固定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36/40例),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的65.0%(26/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例),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的20.0%(8/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骨关节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相较于开放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优良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空心骶髂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螺旋CT和C形臂引导,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治疗31例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的B型骨盆创伤及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男27例,女11例;年龄18-59岁,平均35.6岁。31例骨盆骨折按AO分类:B1型11例、B2型15例、B3型5例。术前摄骨盆CR片及骨盆前后环螺旋CT扫描,进行容积重建及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和骶骨曲面重建检查,其中隐匿性后环损伤28例。应用该技术结合经皮植骨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结果:术中失血25-70ml,平均36ml。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5.6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内植物断裂、滑脱等并发症。依据骨盆创伤疗效标准,术后影像学评价优34例,良4例;临床评价优32例,良6例。结论:对于骶髂关节痛损,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康复快。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男6例,女9例;年龄19-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S,椎弓根空心钉。结果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提高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通过对改良Galveston技术与拉力螺钉同定单侧骶髂关节脱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基于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0.01软件和Geomagic10.0软件埘骨盆模型进行几何重建;利用Solidworks2007软件对内固定器械进行几何重建.导人Hypermesh 10.0软件中进行刚格划分和装配,赋予材料属性.建立右侧骶髂关节脱位双侧L4-髂骨Galveston固定、双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单侧L4-髂骨Galveston同定、单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和拉力螺钉固定5种有限元模型.最后导入Ansys10.0软件中,在L4椎体上方模拟施加500 N轴向压缩载荷,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结果从应力和应变云图可知,双侧L4-髂骨Galveston固定、舣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单侧L4-髂骨Galveston固定、单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及拉力螺钉固定后骨盆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690×109 Pa、1.310×109 Pa、0.834×109 Pa、0.836×109 Pa、1.584×109 Pa;骶骨相对于左侧髋骨的移位方向为向下、向前和向右,总位移依次为1.589×10-3m、1.871×10~m、2.404×10-3 m、2.468×10-3m、0.308×10-3m.结论各种内固定下 Von Mises应力集中分布于腰髂螺钉与骨质的结合部位.改良Galveston技术双侧固定较单侧固定应变小,无论是双侧固定还是单侧固定,固定于L4和L5的应变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大于拉力螺钉吲定.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Galveston technique and lag screw fixation for dislocation of the unilateral sacroiliac ioint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 Soft-ware Mimics 10.0l and Geomagic 10.0 was used to develop a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elvis based on the CT scan data.Geometric reconstructions of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also developed using software Solidworks 2007.The models were meshed,assembled and give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software Hypermesh 10.0.Five models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3D FE)were established for dislocation of the sacroiliac ioint:double L4-ilium Galveston fixation,double L5-ilium Galveston fixation,single L4-ilium Galveston fixation.single L5-ilium Galveston fixation,and lag screw fixation,Finally the models were imported to software Ansys 10.0.An axial load of 500 N was compressed above the L4 vertebral body.Stress-strain nephograms for the 5 different fixations were compared.and biomechanical stabilities of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tress-strain nephograms showed the maximum pelvic stresses in the 5 fixations were respectively 1.690×109Pa(double L4-1 Galveston),1.130×109Pa(double 1.584×109Pa(1ag screw fixation).Displacements of the sacrum were downward,forward,and rightward.The total displacements were respectively 1.589×10-3m,1.871×10-3m,2.404×10~m,2.468×10-3m and 0.308 ×103 m. Conclusions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n bilateral fix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unilateral fixation with modified Galveston technique.In both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Galveston fixations for L4and L5,the maximum displacemen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but they are larger than that in lag screw fix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