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使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24例27足,根据Sanders分型标准,II型9足,III型11足,IV型7足。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B"hler角、Gissane角、跟骨的长度、宽度及高度,并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足的功能。结果:所有病例足弓恢复良好,B"hler角由术前平均-4.25°恢复至术后平均26.7°,跟骨丘部的高度由术前平均35.2mm恢复至术后平均42.7mm。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14足,良9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5.2%。结论:对于跟骨骨折,使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能够恢复距下关节的解剖关系,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足的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跟骨截骨矫正同时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为中心的斜行切口行外膨的外侧壁切除、跟骨沿原骨折线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18~67岁,平均41.2岁;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足部功能。测量手术前、后X片显示的Bohler角、Gissane角、Peries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5~30个月的随访,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松动及矫正角度的丢失发生。截骨植骨愈合后足部功能评分:优23例,良21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为86.3%。术后足部功能评分及影像学表现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可恢复跟骨高度,稳定距下关节,改善中跗关节对合关系,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改善足部畸形外观和恢复足部正常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波及距骨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波及距骨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3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术,同时行髂骨或人工骨植骨。结果32例患者均获5~40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按Creighton—Nebraska评分标准,优良25例,中5例,差2例。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术,同时行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治疗波及距骨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在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均予以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术后早期适当给予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及足部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随访(19.6±5.7)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皮缘坏死、跟骨骨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足部功能优13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高达88.0%。结论: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具有入路安全、显露清晰、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有限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对12例(13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2例(13足)随访9~18个月,优良率92%。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不失为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期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2例新鲜跟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 ,跟距关节自体骨植骨融合术 ,石膏固定 ,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治疗 4 2例 ,37例得到随访 ,时间 6个月至 3年 ,骨愈合率 10 0 %。按张铁良评分标准 ,优 17例 ,良 12例 ,可 8例 ,优良率 78%。结论 在恢复跟骨高度、宽度及Bohler角的同时 ,一期行距下关节植骨融合 ,可明显降低跟骨骨折步行疼痛的发生率 ,是提高临床疗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无移位距下关节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距下关节 (又称距跟关节 )不稳定常见于足外肌广泛瘫痪、先天性足部畸形、足部外伤后遗症等 ,引起距下关节骨间韧带松弛和关节外韧带失弛。偶见于先天性距下关节畸形。传统施行距下关节融合术 ,用骨刀切除距下关节 ,多数造成距舟关节移位 ,影响远期功能。笔者 1 993~ 1 998年间对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改进 ,采用无移位距下关节融合法 ,用环锯切骨锯芯植骨法 ,后期改用环锯锯芯骨旋转回植法 ,治疗 1 2例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右侧 8足 ,左侧 5足 (其中 1例为双侧 )。年龄 1 2~ 4 4岁 ,平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外侧壁截骨减压、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修复周围软组织与肌力平衡的方法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53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手术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间足部功能评分。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间跟骨侧位、轴位和CT片上测定的跟距骨影像学数据:跟骨结节关节角(B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轴位角(Peries角)、跟骨宽度、跟骨轴长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结节部高度、跟骨丘部高度、距骨倾斜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6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手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评分:优23例,良22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84.9%。手术后末次随访时足部功能评分及跟距骨影像学数据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充分考虑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理特点及跟骨正常形态的解剖功能关系,同时兼顾周围关节、韧带、肌腱和神经,是一种改善足部畸形外观和恢复足部正常功能的可行方法,能显著降低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5月,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5例5足,均为男性,年龄29~50岁,平均39.25岁,跟骨骨折后9~36个月,平均23.4个月。按Zwipp跟骨畸形愈合分型均为Ⅲ型。结果 5例5足皮肤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7.4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3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的功能:术前为42分,术后为81分,平均改善39分。结论手术选择合适病例,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距下关节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2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缺损严重的2例患者取髂骨植骨填补缺损;术后随访12月,采用Fernandez[1]跟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2月26例28足获得随访,Fernandez[1]评分优22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跟骨后距下关节面压缩骨折切开发位克氏针内固定植骨的手术治疗。方法:38例(41个跟骨)跟骨后距下关节面压缩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结果:经38足平均随访3.7年,总优良率76.32%。结论:1.外侧入路利于整复跟骨塌陷移位的关节西骨折块及跟骰关节;2.在腓骨肌腱腱鞘“桥”下操作,可减少后遗症;3.以距骨后距下关节面为模板,用骨刀复位,有利于后距下关节面的复位控制,且副损伤小;4.1.5mm的细克氏针足以起到固定作用,且创伤小;5.跟骨短缩、跟骨增宽及内外翻畸形的矫正,Bohler′s角、Gissane角及跟骨大体形态的恢复很重要;6.植骨起到填充、支持和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植骨是必要的;7.术后在医生指导下的程序化、个体化的早期积极功能锻炼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植骨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方法:单足跟骨距下关节面骨折30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3例、IV型9例,25例为坠落伤,5例为撞击伤,左侧跟骨骨折18例,右侧12例,采用跟骨外侧锁定钢板与关节面下支撑植骨的方法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3~18个月,平均8.3个月,末次随访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SandersⅡ型优6足,良1足,优良率87.5%,SandersⅢ型优11足,良0足,优良率84.62%,SandersIV型优6足,良1足,优良率77.78%,总优良率83.33%。结论:外侧锁定钢板联合植骨是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灏  王红建  李卫国 《河北医学》2010,16(5):592-594
目的:探讨小切口分次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对27例30足跟骨骨折,伤后2d内先行钢针撬拨恢复Blher角,肿胀减退后采用足外侧沿距下关节横形小切口,暴露距下关节面,拔除撬拨钢针,复位距下关节面并行植骨,最后再行撬拨复位固定。结果:23例26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和切口感染,Blher角及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负重行走6个月,跟骨高度无明显丢失。依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部评分标准(AO-FAS)评定,优18足,良6足,可2足,优良率92.3%。结论:小切口分次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1例(36足)跟骨骨患者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术后随访9~28月,平均16月。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21足,良10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6.1%。术后并发症:3例皮瓣坏死,通过清创换药延期愈合;4例慢性疼痛;1例创伤性关节炎,内植物取出时行距下关节融合。结论:跟骨骨折应用外侧切口入路,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采用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争取最佳解剖复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手术入路及手术时机。方法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25例28足,术前、术后注意局部消肿,术中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Bohler角及Gissane角的恢复和跟骨高度、宽度的恢复。结果25例患者经9个月~24个月的随访,参照Maryland评分系统,优良率为89.3%.结论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减少44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一种治疗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邱渝江  王忠平  姜光财  李一川 《河北医学》2012,18(12):1701-1704
目的:探讨植骨对跟距后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影响.方法: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56例67足,均采用跟距后关节面融合术治疗,其中30例36足用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为植骨组,26例31足未植骨患者为非植骨组,疗效以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6例63足均得到随访:植骨组的30例36足中优13足,良18足,可3足,差2足;非植骨组的26例31足中优9足,良11足,可8足,差3足,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6.1%和64.5%)差异和术后B角和G角的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植骨组和非植骨组发生并发症(分别为25%和22.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骨对跟距后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4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有限骨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的手术治疗,并改良切口、植骨和引流方法 ,分析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5±0.3)年,参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定标准,优38例,良6例,差5例,优良率88.9%.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能减少跟骨骨折的致残率,取得预期的疗效,是治疗跟骨骨折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42例48足采用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48足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8个月。按Maryland标准进行评定,优38足占79%,良8足占17%,可2足占4%,优良率达96%。结论: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具有类似外固定支架固定的坚强稳固性,最大限度恢复了跟骨的形态、关节面平整及Bohler角、Gissane角和Perie角,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植骨结合可塑形跟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优点及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和跟骨体部骨折块旋转移位的跟骨骨折。结果:患足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85%。结论: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最大限度恢复了跟骨的形态及Bohler角,关节面平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分析手术时机,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的分析和对策.方法 对37例39足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结果 37例经3~24月的是随访,患者效果良好,采用Marv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87%.结论 通过跟骨解剖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是目前一种治疗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较方法.经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操作细节,解剖复位以及植骨钢板内固定等措施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