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23岁,查体时无意中发现双侧颈部均可闻及较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遂作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弥漫性增厚,左右颈总动脉内中膜最厚处分别为1.5ram和1.7mm,内膜回声虽然增强,但壁上无斑块回声,外膜粗糙,管腔变细,左右管腔内径分别为4.1mm和4.0mm,Pw示血流速度尚正常范围,Vmax110cm/秒。频谱包络线毛糙,阻力指数偏低,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管壁结构及血流参数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双侧颈总动脉大动脉炎。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患者,女,77岁。突发左侧上肢麻木4h入院。双侧上肢查体:左侧上肢前臂皮温下降,肱动脉和桡动脉测不到动脉搏动,血压为0;右侧皮温正常,脉搏72次/min,血压120/80mmHg。行双侧上肢彩超示:左锁骨下动脉内径宽约6.2mm,腋动脉宽约5.4mm,肱动脉上段宽约3.2mm,上述动脉内膜增厚,腔内呈实性回声,并见缓慢移动。CDFI:内探及较弱血流信号或无。左上肢肱动脉远端和尺桡动脉腔内呈无回声,血流信号弱,流速低,频谱异常。诊断:左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血栓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10例SSS患者,观察椎动脉有无血液倒流现象,扫查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存在斑块、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对上述血管的血液充盈情况及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SSS患者病变血管内膜回声毛糙、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有程度不等的硬化斑块形成,斑块表面粗糙不平、大小不一,斑块较大者致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管腔狭窄,其中1例完全闭塞,病变血管血液充盈缺损或无血流信号显示.患侧椎动脉血流色泽暗淡,与颈总动脉血流颜色相反.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SSS诊断方面具有便捷无创、图像直观、重复性强,可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诊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测结果,探讨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在椎动脉起始段病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DSA检查确诊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36例及25例50根双侧椎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6例患者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组。常规使用线阵高频探头,再进一步联合腹部探头扫查椎动脉起始段。观察椎动脉内膜及管腔内情况,测量管腔内径,彩色多普勒观察各段管腔血流方向及血流充盈情况,脉冲多普勒记录多普勒频谱并测量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计算阻力指数(RI)。结果①正常椎动脉超声表现为管壁光滑,内径正常(>2.8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充盈良好,血流方向与同侧颈总动脉一致,频谱为单向、低阻血流。②椎动脉狭窄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内径变窄(<2.8 mm)甚至闭塞;彩色血流表现为管腔内彩色血流束变细或出现反向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低平,vs、vd减低,RI增高。③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0.09)。结论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对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一新  古丽扎  郑俊平 《中外医疗》2008,27(22):121-122
目的 探讨彩色多瞢勒超声(CDU)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4例SSS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CLD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24例SSS中,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1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7例,先天性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二维超声表现为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强回声、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斑块,部分后方伴声影,内径约2~3mm,血管闭塞时,管腔内充满低或强回声;彩色多普勒示血流信号呈五彩镶嵌的花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探及高速血流,流速约260~450cm/s,当闭塞时探不到血流信号、血流频谱.多发性大动脉炎表现为锁骨下动脉管壁不同程度节段性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狡窄段较长,多累及2条以上大血管,同时伴颈总动脉、无名动脉等血管病变.完全性窃血主要表现为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与同侧颈总动脉血流方向相反,患饲椎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均出现返漉;部分性窃血表现为收缩期椎动脉反向血流,舒张期正向血流.患侧上肢肱动脉及挠动脉血流明显低于健侧,频谱形态表现为低速低阻波形.结论 CUD诊断SSS具有无创、无痛、简便、迅速、可重复性的特点,必要时可以行MRI或有创的DSA检查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狭窄与闭塞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2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突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管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11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为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支病变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下肢动脉狭窄32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凸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6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流及频谱显示Vmax/V相邻正常动脉〉2.与X线血管造影结果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7%(37/3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1一般资料丁某,男,43岁,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发现右侧颈总动脉旁分叶状甲状腺样回声结构。查体: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甲状腺,甲状腺表面欠平整,质地中等。超声表现:右侧颈总动脉旁可见一分叶状等回声结构(图1A),该结构与右侧甲状腺腺体无解剖相连,可见完整被膜,内部回声均匀,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等,大小约为23 mm×9 mm;其内可见一大小约8 mm×6 mm囊实混合结节,边界清楚,内透声佳,以液性暗区为主,囊壁可见等回声乳头状结构(图1B),CDFI: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副甲状腺(右颈总动脉旁);右侧副甲状腺囊实结节,考虑囊腺瘤。  相似文献   

9.
黄冬梅  周家枢  臧柏均 《右江医学》2012,40(5):686-688,771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超声表现。方法对52例CSA患者进行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段(Ⅰ段)及椎体段(Ⅱ段)椎动脉内径及相关血流参数。结果 CSA超声表现为患侧椎动脉管径呈均匀性或局限性狭窄,管腔内径小于0.30cm;椎动脉硬化患者管壁回声增强,内膜增厚,可见软斑及硬斑形成;彩色多普勒显示患侧椎动脉血流变细,血流速度降低,PI、RI增高。结论彩超可以直观观察椎动脉Ⅰ段及Ⅱ段走行、管腔形态、管壁、内膜厚度及管腔内斑块、血栓形成情况,对CSA能作出有效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下肢动脉改变情况。方法:对98例糖尿病患及50例正常人的下肢动脉进行常规检查,记录血管内径、内膜增厚程度、管壁搏动情况、管腔回声、斑块形态等参数,观察彩色血流充盈程度,检测血流频谱。结果:糖尿病患下肢中、小动脉管壁增厚、内膜增厚粗糙血管走行迂曲及管腔内斑块形成,频谱多呈二相波形,血流速度减低,少数呈一个单主峰波形,彩色流变细或充盈欠佳。结论:糖尿病患下肢动脉硬化性改变主要集中在中、小动脉。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8岁,学生。因左眼视力骤降半月余,就诊于本院眼科。患者因突发左眼视力下降2d,就诊于某医院,发现“眼底出血”。体格检查:双侧桡动脉搏动消失,股动脉搏动存在,双侧颈动脉可闻杂音,上肢血压测不出,脉搏测不出。周围血管彩超示:大动脉炎累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左椎动脉(右颈总动脉闭塞,余动脉狭窄);右侧椎动脉代偿性增宽,双侧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右侧肱动脉管腔狭窄,左侧肱动脉、双侧桡动脉近端、远端及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颈动脉的血管内膜结构和血流动力进行监测,探讨超声在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量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颈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内径(D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0.84vs0.62,P0.01)、增宽(0.84vs0.82,P0.01);RA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V:85.43vs 81.38;EDV:31.27vs33.41;RI:0.65vs0.67,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技术能够在RA患者早期发现颈部血管内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够早期反映颈部血管的硬化程度,为临床分析病情的发展及后期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血压对颈总动脉壁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解高血压对颈总动脉壁的损害情况。方法:选择同一年龄段的50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200根颈总动脉进行检查,测量其动脉内径(CCAD),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管壁厚度与血管内径比值(IMT/D),测量血流速度,观察血流分布。结果: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厚度明显高于正常人。IMT/CCAD值增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管腔内径,血流速度及各项参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颈部血管的超声检测,是早发现、早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减少斑块发生率的首选诊断手段,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沈萍  龚兆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48-474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例SSS患者进行了诊断,观察椎动脉有无血液倒流现象,扫查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存在斑块、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对上述血管的血液充盈情况及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10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9例,大动脉炎所致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7例,无名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引起完全性盗血6例,部分性盗血4例。患侧椎动脉出现双向血流或反向血流。结论:SSS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完全性与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SSS作出诊断,并且具有便捷无创、实时直观、重复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解高血压对颈总动脉壁的损害情况。方法:选择同一年龄段的50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200根颈总动脉进行检查,测量其动脉内径,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计算管壁厚度与血管内径比值,测量血流速度,观察血流分布。结果: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厚度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6.
梁元碧  彭丽  邓仕军 《四川医学》2005,26(4):410-411
目的了解糖尿病颈部及四肢动脉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每例患者的颈内动脉、椎动脉、桡动脉、指尖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壁较正常人增强,内膜增厚,管壁不光滑.并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径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血流峰值流速较正常对照组加快,血流量减少。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动脉血管病变受损明显且早,尤以颈内动脉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双侧椎动脉声像图(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70例(108条血管)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椎动脉管壁增厚,内径狭窄,流速减低,血流量减少,阻力指数增大,其中血流量的减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提供了血流动力学及形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二维观察15例下肢深静脉血管壁、内膜、管腔内回声,并测量受累部位的血栓范围.CDFI:观察血管内血流充盈情况及有无狭窄.结果:急性血栓11例、亚急性、慢性血栓4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内径明显增宽,急性血栓是均质低回声图像,亚急性血栓回声较高,血栓部位管腔无血流显示或血流充盈缺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各种原因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彩超特点.方法 对1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血管走行、弯曲程度、管腔狭窄程度、血流速度、管腔内径及管壁回声、粥样硬化斑块回声.结果 163例患者中,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颈椎病引起、43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是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38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是由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4例由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QIMT技术在正常人颈动脉冷加压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观察正常人冷加压实验前后颈总动脉内径的变化,并判断此方法评价颈总动脉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年龄(24.68±1.73)岁.应用QIMT技术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冷加压负荷实验后的右侧颈总动脉,测量其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内径变化范围、百分变化率.随机选取10例1周后行重复试验.结果 QIMT技术测量正常人右侧颈总动脉最大内径、最小内径、内径变化幅度及内径百分变化率在冷加压后均增宽(P<0.05).百分变化率与最大血流速度间呈线性相关;二维法,冷加压实验前后颈总动脉内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QIMT技术重复测量最大内径组内比较均具有高度一致性.组内r=0.92,P<0.0001,平均差异(0.027±0.012)mm.结论 QIMT技术可准确测量冷加压前后颈总动脉内径变化,以及检测颈总动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