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与GCS、GOS评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并分析224例颅脑外伤患者创伤后首次凝血功能结果与对应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4例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基本资料,在患者入院时测定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继发血肿的发生与否、外伤性脑梗塞发生与否以及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T(凝血酶时间)在GCS评分和GOS评分不同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提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的凝血功能与其病情、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高血糖反应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和血糖检测,3个月后接受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结果 颅脑损伤后24h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的血糖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金爱萍  许谌  张岁龙 《医学争鸣》2009,(24):3123-3125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实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GL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2hPG、收缩压、FINS、HOMA-IR、hs-CRP、IL-6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LP-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GLP-1水平与hs-CRP(r=0.556,P=0.002)和HOMA-IR(r=0.445,P=0.007)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是GLP-1、炎性因子、胰岛素抵抗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GCS13~15分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伤情及预后,提出对其危险因素防范建议.方法 收集笔者近4年期间收治的562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例,应用GCS评分、CT检查、神经外科处理及GOS分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1%的GCS13~15分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有CT检查异常,GCS评分愈低异常愈明显.GCS14~15分主要以颅骨骨折为主,GCS13分多有脑挫裂伤、脑水肿、肿胀.早期CT检查异常、神经外科处理及预后均与GCS评分密切相关.把GCS15分、且无早期放射学异常者归甲组;把GCS14分或15分合并有CT检查异常者归为乙组;把GCS13分归为丙组.再分组后,甲组390例仅一例需神经外科处理,预后良好率接近100%;而乙组150例中有8.7%需神经外科处理,其中76.9%为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中残、重残率分别为4%、1.3%;丙组18.2%需神经外科处理,主要为硬膜下及脑内血肿,中残、重残率均为4.5%.需神经外科处理及预后均相差显著(P<0.01).结论 GCS评分及早期放射学异常对病人危险性判断有意义.GCS14分及GCS1 5分合并颅骨骨折病情变化主要原因为迟发硬膜外血肿,因此特别注意颅骨骨折;丙组病情变化主要原因为迟发脑内血肿及脑水肿、肿胀,需要特别注意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GCS13~15分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伤情及预后,提出对其危险因素防范建议.方法 收集笔者近4年期间收治的562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例,应用GCS评分、CT检查、神经外科处理及GOS分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1%的GCS13~15分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有CT检查异常,GCS评分愈低异常愈明显.GCS14~15分主要以颅骨骨折为主,GCS13分多有脑挫裂伤、脑水肿、肿胀.早期CT检查异常、神经外科处理及预后均与GCS评分密切相关.把GCS15分、且无早期放射学异常者归甲组;把GCS14分或15分合并有CT检查异常者归为乙组;把GCS13分归为丙组.再分组后,甲组390例仅一例需神经外科处理,预后良好率接近100%;而乙组150例中有8.7%需神经外科处理,其中76.9%为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中残、重残率分别为4%、1.3%;丙组18.2%需神经外科处理,主要为硬膜下及脑内血肿,中残、重残率均为4.5%.需神经外科处理及预后均相差显著(P<0.01).结论 GCS评分及早期放射学异常对病人危险性判断有意义.GCS14分及GCS1 5分合并颅骨骨折病情变化主要原因为迟发硬膜外血肿,因此特别注意颅骨骨折;丙组病情变化主要原因为迟发脑内血肿及脑水肿、肿胀,需要特别注意脑挫裂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颅内感染相关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n=56例)和非感染组(n=40例),感染组患者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n=23例)、好转组(n=18例)和无效组(n=1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P表达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和好转组患者血清PCT、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效组患者血清PCT、C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感染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动态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2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分析CRP与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的关系。将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组的CRP连续变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CRP值均有升高,重型脑损伤患者CRP值显著高于中型组(P〈0.01);中型组也高于轻型组(P〈O.01);血清CRP的峰值与病情呈正相关,病情加重及预后恶化者其值升高幅度更加明显。结论 血清CRP是颅脑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通过对CRP的动态观察可及时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夏预后,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85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病情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1例、中型组29例、轻型35例共三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颅脑外伤患者外伤入院后6 h、1、3、7、14、28 d血清中CRP、Glu水平。结果:所有颅脑外伤患者均出现血清CRP上升,但重型组血清CRP含量在外伤入院后6 h内明显升高,之后持续上升,7 d达到高峰,且持续时间长,28 d仍较高;而轻中型患者上升幅度较重型组小,轻中型组均为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Glu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中与CRP的变化一样有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三组各时间点除Glu-6 h轻型与中型组、Glu-14 d轻型与中、重型组、Glu-28 d各组间,CRP-6 h轻型与重型、中型与重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Glu联检可作为监测颅脑外伤敏感指标,对于预示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人体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一直被临床看作感染和急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长期以来被临床广泛应用。hs-CRP浓度与颅脑损伤的伤情呈正相关,与颅脑损伤的预后呈负相关[1]。本研究探讨醒脑静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变化规律以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伤情、C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98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6h、24h及72h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并结合颅脑损伤程度、CT、GO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立即升高,其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随CT图像改变而变化;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GOS分级相关,其水平较高者预后差。结论通过对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变化的动态观察,为颅脑损伤程度的判断提供较为实用的指标;监测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联合CT影像学改变,可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梗死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尽管近几十年对脑梗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预后仍相当差,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动脉壁脂质沉积性疾病,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对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统计本院5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经CT诊断并按GCS分型,以入院GCS≤8分为重型诊断标准,其中GCS评分3~5分为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GOS评分进行预后判断,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52例,其中手术404例,死亡102例,手术死亡率25·11%;未手术148例,死亡43例,病死率29·19%。本组死亡共145例,总死亡率26·7%。植物生存11例;重残70例;中残93例;良好23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越低,病人预后越差。围绕影响病人生命的呼吸、循环和脑压三个重要环节进行抢救,而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受压,改善脑灌注压(CPP)以及脑血流(CBF)减轻脑缺氧,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所在,要争取早期开颅,充分减压。  相似文献   

13.
余美红  李晓红 《浙江医学》2021,43(12):1335-1336,1347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均为伤后12 h内入院.按颅脑外伤严重程度分为中度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9~12分)、重度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3~8分)各30例;另选同期本院门诊...  相似文献   

14.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IL-8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IL-6、IL-8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和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格拉斯哥评分(GCS)、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分成两组(GCS≤8分组和GCS 9~12分组).动态测定伤后15 d内6个不同时间点血清IL-6、IL-8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数据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偏相关分析.结果 IL-6于GCS≤8分组第2天达到最高水平,GCS9~12分组第7天达到最高峰;两组总体比较P=0.04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8于CS≤8分组于第7天达到最高峰,GCS 9~12分组于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两组总体比较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与IL-8两指标中,IL-6水平于第2天达到最高峰,IL-8水平于第7天时达到最高峰,且IL-6水平最高峰大于IL-8.IL-6与IL-8总体比较P=0.000,差异显著.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反应了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与病情呈正相关,IL-6较IL-8的变化敏感,IL-6、IL-8水平经相关性分析相关关系不密切且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意义上早期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的判断血清IL-6较IL-8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李秋宇  朱明 《吉林医学》2013,(29):5994-599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结合APACHEⅡ评分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01例,存活组75例,死亡组26例,按病因组分为脑梗死组36例,脑出血组65例,比较各组入住ICU后监测超敏C 1 d,3 d,5 d,7 d后的血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室再次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同时结合入科时进行的APACHEⅡ评分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关系。结果:重症脑卒中患者入科第一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加,存活组患者随着病情好转,血压下降,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而死亡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随脑功能评分恶化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ACHEⅡ评分死亡组为(30.95±5.07)分,而存活组为(17.84±7.08)分。结论:APACHEⅡ评分结合动态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有助于判断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颅脑外伤、骨盆骨折后,机体产生应激性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1],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时出现的典型急性时相蛋白,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时升高,出现早且快,且随着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监测颅脑外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患者病情变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艾民  乔玉花  张思艺 《安徽医学》2020,41(9):1013-1016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攀钢集团总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317例,根据CAG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n=81)与冠心病(CHD)组(n=236)。依据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将CHD组患者分为低危组132例(<20分)、中危组78例(20~40分)和高危组26例(>40分)。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清hs-CRP和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CHD组患者年龄为(57.82±9.54)岁、高血压109例(46.19%)、糖尿病75例(31.78%)、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3.69±1.34)mmol/L、hs-CRP水平为(18.21±9.79)mg/L、IL-6水平为(25.70±12.62)pg/L,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及高危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hs-CRP水平为(29.47±17.91)mg/L、IL-6水平为(35.31±8.69)pg/L,均高于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IL-6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IL-6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李胜龙  康健  杨金坤 《现代医学》2011,39(5):559-561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预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方面的价值.方法:将69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治疗过程中有无合并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检测外周血hs- CRP水平变化.取血库健康献血者血清16份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后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定量脑电图各指标的变化,进一步评价高压氧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行定量脑电图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高压氧治疗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脑电图频段相对能量值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改善。治疗后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脑电图频段相对功率值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脑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疗效好、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