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冷基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针式单极微波辐射天线、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周围型肺癌、以2450MHz的微波,依据肿瘤大小以40~80W的微波辐射治疗5~20min,对45例患者的68个病灶进行治疗(治疗组)。另选择中央型肺癌患者45例,行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及胸部X线片和CT的变化,同时测定患者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症状减轻,其中35例完全复张,8例部分复张,2例无效。同时血液中NK细胞活性增加(P<0.01)。对照组仅8例部分复张,NK细胞活性降低,两组相比,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于65W15s微波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减轻气道阻塞症状,并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CT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共33个病灶。根据肿瘤直径选择单点或多点消融,经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术,消融后病灶CT表现为密度降低,CT值由术前49.83±10.59Hu降低为26.70±7.46Hu。其中7例获得CR,PR 6例,SD 4例,PD14例。有效率为41.94%,局部控制率54.84%。消融相关死病率0%。随访至2017年7月,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随访率90.32%。全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13.44±0.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0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5.9%。在局部进展方面,肿瘤≤3cm组与肿瘤直径>3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A期以前患者与ⅡA期以后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31例患者中11例(35.48%)出现并发症包括气胸5例(16.13%),咯血2例(6.45%),胸腔积液3例(9.68%),肺炎1例(3.23%)。平均住院时间3.88±0.99天,术后住院时间1.63±0.74天,住院费用22044.76±3203.26元。结论 对于ⅡA期以前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而言,经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性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经肺微波热凝固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CT引导下,使用单极微波辐射天线经皮经肺穿刺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47例(共59个病灶)。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40~80W,每点加热10~15分钟。根据肿瘤的直径及形状进行单点固化或者多点多次固化。结果肿瘤微波固化消融治疗后的的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或出现气化灶。治疗后2月复查CT显示病灶消失者(CR)5例,病灶缩小&gt;50%者(PR)25例,有效率(CR+PR)为65.96%。随访3~40个月,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68.1%(32/47),46.8%(22/47),27.7%(13/47)。相关并发症为气胸10例,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CT引导经皮微波热凝固疗法治疗周围型肺癌是有效、微创和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直径≤3cm周围型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针对性治疗有效的77例直径≤3cm孤立性肺结节病灶(其中周围型肺癌50例,肺炎性结节21例,结核球5例,转移瘤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8、15、22、29、36、43、50、60、90、120、180s各扫描1次,绘出病灶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计算病灶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强化峰值(PH)、血流灌注量(BP)。结果肺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起始呈慢升,后呈急升达峰值,再慢降型;肺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起始呈急升、再慢升达峰值、再慢降型;肺结核球、转移瘤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多呈一低平曲线。肺癌平均SS、BP、PH分别为3.12±2.11%/s、0.79±0.72ml·min-1·ml-1、39.36±16.67Hu。肺炎性结节平均SS、BP、PH分别为4.86±3.39%/s、1.28±0.98ml·min-1·ml-1、65.89±21.35Hu。结核球平均SS、BP、PH分别为0.66±0.1%/s、0.17±0.05ml·min-1·ml-1、12.75±3.75Hu。转移瘤PH为4.47Hu。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的血流动力学有特征性,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引导下微波消融微创治疗肝癌,近几年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己逐渐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手段[1-2],但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尚少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参照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先例[3-4],为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周围性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我科采用微波消融治疗18例周围性肺癌,疗效满意,现将配合该技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周围型肺癌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45-81岁。所有病例均经CT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肺鳞癌2例,肺腺癌16例。CT显示均为单发病灶,左肺10例,右肺8例,肿瘤直径2.0~8.5cm,平均4.0cm,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7例,无远处转移。1.2治疗方法CT扫描,确定进针点和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以进针点为中心局部消毒,术者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手术巾和洞巾。微波天线经导线与微波治疗仪连接,接通冷循环冰水,根据肿瘤大小和形态设定治疗功率和时间,60~70W,6~10m in,验证微波天线产热正常。2%利多卡因5-10m l进针点处局部麻醉,于进针点用尖刀切开皮肤0.5 cm,CT引导下将14G引导针经皮穿刺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聚能刀治疗肺癌的的效果。方法 在CT引导下准确将电极针杆插入肿瘤内部,每个靶区治疗时间5~15 min,小于3.5 cm的肿块一次杀灭,大于3.5 cm的肿块分多点杀灭。结果 术后1~2周经PET证实聚能刀的作用范围仅局限于3.5 cm左右,对作用范围内的组织可完全杀灭,对杀灭范围以外的正常组织无损伤。普通胸片和CT均显示聚能刀治疗后肿瘤阴影有所增大。结论 聚能刀可有效杀灭肺部肿瘤,PET是评价聚能刀治疗近期局部疗效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AT)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共21个病灶)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局麻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 450 MHz、功率50~70 W,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选择1点或2点加热.结果 手术时间5~12 min,平均8 min.手术完成17例,完成率100%.微波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及CT值的降低.1月后增强CT检查18个病灶无强化,3例病灶仅部分周围强化,消融治疗区肿瘤完全坏死;3月后增强CT检查病灶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4例,进展(PR)1例,有效率(CR+PR)为70.59%(12/17).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3例发热,无1例针道转移,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随访3~30个月,13例患者健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16/17)、82.35%(14/17).结论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肿瘤是微创、安全、近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手术无法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16例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中位直径为2.6cm。按照改良的RECIST标准对肿瘤的局部疗效进行评价,对所有行微波消融治疗患者进行0.5年随访。结果:非小细胞肺癌16例中16个病灶行微波消融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泡化、密度变低、肿瘤体积缩小。随访0.5年局部进展4例(25.0%)。微波消融术后3天内发生气胸4例(25.0%),胸腔积液3例(18.8%),咯血2例(12.50%),肺内感染2例(12.5%)。结论:微波消融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聚能刀治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聚能刀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在CT引导下准确将电极针杆插入肿瘤内部,每个靶区治疗时间5-15min,小于3.5cm的肿块一次杀灭,大于3.5cm的肿块分多点杀灭。结果 术后1-2周经PET证实聚能刀的作用范围仅局限于3.5cm左右,对作用范围内的组织可完全杀灭,对杀灭范围以外的正常组织无损伤。普通胸片和CT均显示聚能刀治疗后肿瘤阴影有所增大。结论 聚能刀可有效杀灭肺部肿瘤,PET是评价聚能刀治疗近期局部疗效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疗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Liang P  Dong BW  Yu XL  Yu DJ  Feng L  Gao YY  Wang Y  Xiao Q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06-8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影响生存率的因素。方法1995年7月至2005年6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行微波局部消融治疗肝转移癌128例患者282个肿瘤,原发灶分别为食道、胃肿瘤26例,结肠、直肠肿瘤44例,乳腺癌19例,肺癌15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4例。肿瘤最大直径0.7~8.6 cm(平均3.5 cm±1.6 cm)。根据肿瘤的大小分组:直径≤3.0 cm 64例140个结节;直径>3.0 cm 64例142个结节。根据肿瘤的个数分组:单发47例,2个44例,3个或3个以上37例。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分组:低分化57例、中分化53例和高分化18例。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 lan-M e ier方法;显著性检验采用Log rank方法;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方法。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20个月(1~103个月)。1、2、3、4、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88%、73.84%、51.09%、36.14%、31.89%。单因素分析肿瘤的大小(P=0.028)、分化程度(P=0.026)和病灶有无复发或转移(P<0.001)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病灶大小(P=0.035)、有无复发或转移(P=0.001)及肿瘤的分化程度(P=0.038)对生存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对肿瘤直径小于3.0 cm、分化较好且无复发或无肝内外转移的肝转移癌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5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术后1个月观察肿瘤的大小、内部血流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治疗1个月后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其内部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检查均显示肿瘤内血流减少或消失,其中36例(72%)患者肿瘤完全凝固坏死;12例(24%)患者原发病灶有局部残留,直接接受第2次PMCT,术后均完全凝固;2例(4%)患者肝内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改行其它治疗。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患者原治疗肿瘤周边出现新的复发灶,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就近期疗效看,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适用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其远期疗效有待于病例数的进一步增加与随访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微波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3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原发性骨肿瘤10例,转移性骨肿瘤21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20~80W,持续时间5~30分钟。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肢体功能改善,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下降。CT复查肿块均缩小,治疗有效率(CR+PR)1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45.2%,3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微波热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引导对 35例 5 6个结节组织学诊断证实为肝癌的病人行微波热凝固治疗 ,观察肿瘤血供变化、声像图特征等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5 6个结节内有血流信号者 5 1个 ,治疗后血流信号完全消失或减少率为96 1% ,其中 ,完全消失率为 70 6 % ;治疗后AFP下降率为 87 5 % ,转阴率为 70 8% ;治疗后 1~ 3个月 5 6个结节中 ,4 6个结节 (82 1% )体积缩小 2 5 %以上。结论 彩超引导下经皮微波热凝固技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彩超为观察手术前后肝癌血供变化、声像图变化提供主要依据 ,且简单易行 ,费用低廉 ,是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水分离技术在CT引导特殊位置(距离胃肠、胆囊、心脏、肾、膈肌等脏器或组织≤5 mm)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CT引导下水分离技术辅助消融治疗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术前均经增强CT扫描明确肿瘤位置,其中邻近胃肠道10例,胆囊5例,心脏4例,肾2例,膈肌7例,在CT引导下直接穿刺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将肝肿瘤患者(28例)共30个病灶与胃肠道及其他脏器、组织分离后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1周内复查腹部CT,观察肿瘤消融情况及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1个月时复查增强CT或MRI,并定期临床随访检查,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理盐水400~2 000 ml,28例患者均形成人工腹水,将肿瘤与邻近脏器、组织分离.30个肝癌病灶均完成了经皮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中及术后1周内复查平扫CT均无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或MRI显示所有肝癌病灶完全消融.随访3~34个月28例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新发病灶.结论 水分离技术可安全有效地辅助邻近胃肠道及其他脏器肝肿瘤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肺癌针道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CT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15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随访,统计所有发生针道种植转移的病例,计算针道种植转移的发生率,计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MW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肺寡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36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寡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MWA治疗寡转移瘤。术后第4~7天、1个月及之后的每3个月进行随访,并进行胸部CT检查。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局部无进展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别,Cox多因素分析判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MWA,术后5例(13.9%)出现并发症,其中气胸3例、胸痛2例,所有并发症均已在患者出院前被治愈。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寡转移瘤直径≤3 cm的患者,其3年无进展生存率、3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11.1%、11.1%;寡转移瘤直径>3 cm的患者,其3年无进展生存率、3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寡转移瘤直径>3 cm是患者MWA术后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价值以及导致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3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并治疗的221例肺部周围性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总结其诊断准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21例患者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140例恶性肿瘤,后经证实,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为88.61%,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和呼吸困难。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影响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60岁,病灶大小≤3cm、穿刺深度〉5cm、合并肺部疾病、穿刺时间≥20min、穿刺次数〉1次、病灶胸膜距离〉1cm的患者并发症发生均较高(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岁,病灶大小≤3cm、穿刺深度〉5cm、合并肺部疾病、穿刺时间≥20min、穿刺次数〉1次是导致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对患者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并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有利于减少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氩氦刀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CT影像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软组织肉瘤患者在CT定位后,经皮穿刺行氩氦刀治疗。结果 经氩氦刀治疗后3个月,胸部、腹部、四肢CT复查显示52个肿瘤病灶明显缩小(CR+PR为73.1%)。CT显示肿瘤冷冻后呈低密度坏死区,3个月冷冻区实变,12个月冷冻区阴影几乎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咳嗽、咯血、腹痛、反应性胸腔积液、转氨酶升高和发热。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软组织肉瘤创伤小.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