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质针热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质针热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2例用银质针疗法加艾灸治疗,对照组64例用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40.6%和90.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质针热灸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齐刺温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粗根针温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陆氏银质针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20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氏银质针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2089例临床观察上海市静安老年医院陆念祖(200040)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银质针,温针灸,陆氏手法松解术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肩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我院运用银质针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2089例...  相似文献   

5.
孟羽 《上海针灸杂志》1993,12(4):163-163
梨状肌综合征是异常的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中采取《内经》齐刺法配合温针灸(简称齐刺温针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3岁,其中24~35岁者18例,36~50岁36例,51~63岁13例;病  相似文献   

6.
梨状肌起自骶骨内面穿过坐骨大孔形成狭窄的肌健 ,止于股骨大转子。在梨状肌受急慢性损伤后 ,可发生充血、水肿及粘连 ,并刺激坐骨神经而产生以臀部疼痛为主 ,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笔者采用深刺加药灸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 5  相似文献   

7.
84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压痛最明显处用三棱针点刺刺血,2d1次,共治疗5次,并配合运用小刀针疗法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针刺治疗,疗程10d。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98.0%、82.4%,经统计学处理,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为优。刺血配合小针刀是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温针加拔罐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7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针灸科的常见疾病,笔者近10年来应用温针加拔火罐的方法治疗该病7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球加热条件下传统银质针在人体内针身的温度变化情况.方法:将3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单针组和多针组,每组18例.在两组志愿者臀部进针点(左臀部内上方,髂嵴上缘最高点下7 cm,后正中线旁开7 cm)刺入测温银质针(长18 cm、直径1.1 mm),多针组则在测温银质针进针点上下左右4个配针点(距测温银质针进针点2 cm)刺入传统银质针(长18 cm、直径1.1 mm),针尖皆进皮下6 cm,针尾均装有1.3g艾球,点燃艾球后用数字测温仪自动动态记录测温银质针针尖上方3 mm、33 mm、63 mm处针身的最高温度.结果:单针组3个测温点的最高温度均在41℃左右,多针组3个测温点的最高温度均在43℃左右,多针组各测温点的最高温度明显高于单针组(均P<0.05),同组银质针上各测温点的最高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针组单个艾球燃烧时的艾球最高温度为(611.16±6.91)℃,5个艾球同时燃烧时中央的艾球最高温度为(628.9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质针的导热性良好,温针灸时艾球的热量从针尾传向针尖,银质针多针针刺方式的针尖、针身各点最高温度均高于单针针刺方式,多个艾球同时燃烧时的最高温度高于单个艾球燃烧时的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10.
杨勇英 《光明中医》2003,18(1):48-48
梨状肌损伤指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 ,因梨状肌损伤引起的急 ,慢性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损伤。下肢扭伤或肩负重物、或久站久蹲及感受风寒都能使梨状肌损伤。因损伤外力大小不同可使梨状肌肌膜和部份肌纤维断裂 ,有时出现肿胀并波及坐骨神经 ,有时还可因骨盆炎症而引起梨状肌症状 ,久之还能引起臀大肌及臀中肌萎缩 ,造成坐骨神经痛 ,笔者以针推相结合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举例如下 :患者严某 ,男 ,67岁 ,1 998年 1 1月 1 0日初诊。诉昨日久蹲钓鱼起立后 ,感下腰部及左臀部疼痛 ,并向小腹及大腿后面 ,小腿外侧放射 ,动则尤…  相似文献   

11.
沈华 《河北中医》2002,24(10):780-780
梨状肌损伤多由于运动不慎导致肌肉损伤 ,而引起臀部疼痛 ,尤其在跑、跳等肌肉收缩时疼痛明显 ,局部压痛明显 ,痛点较固定。属中医学伤筋范畴。 1 998~ 2 0 0 1年 ,笔者采用齐刺法加电针治疗梨状肌损伤 2 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均为男性 ,均有运动外伤史 ,年龄 1 6~ 37岁 ;左臀梨状肌损伤 7例 ,右臀梨状肌损伤 1 4例 ;病程最短 1日 ,最长 2 0日 ;骨盆X线片均无明显异常。1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用 2 8或 30号毫针 ,以臀部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 ,针刺 1针 ,在其左右或上下各旁…  相似文献   

12.
齐刺治疗梨状肌损伤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状肌损伤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自 1 997年以来采用齐刺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梨状肌损伤 44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来自我科及骨科门诊 ,其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7例 ;年龄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2 7岁 ;急性损伤者 1 2例 ,慢性损伤者 32例 ;病程 :急性者 1~ 3天 ,慢性者 1月~ 1年。急性损伤者多有外伤史 ,臀部剧烈疼痛不能用患侧臀部着力 ,坐下、下蹲时疼痛加剧 ,疼痛可向下放射至窝、踝部或达足底 ;慢性损伤者无明显外伤史 ,常见腰痛及小腿牵拉性痉挛痛或痛点。查体 :直腿抬高试验在 60角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温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d,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患者3个月后随访,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6%、复发率为3.4%,对照组分别为90.6%、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温针灸是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一种有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牵伸状态下合谷刺治疗梨状肌损伤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997~2000年期间收治的梨状肌损伤病人,在梨状肌牵伸过程中运用“合谷刺”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体敏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64-664
慢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银质针温针治疗该病38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9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6个月。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来采用阿是穴水针深刺注药治疗急性梨状肌损伤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均系门诊病例。水针组51例,电针组19例;其中男64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61岁,以青壮年多见;病程大都在7 d以内。所有符合标准的病例均采取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并停止其它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银质针艾灸对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61例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改良银质针艾灸组,银质针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改良银质针艾灸组用银质针艾灸+小针刀疗法+药物注射治疗,银质针艾灸组用单纯银质针艾灸治疗,对照组用小针刀+药物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均有改善,而改良银质针艾灸组改善更为显著,远期疗效好。结论:改良银质针艾灸治疗踝关节损伤,可显著改善其功能状态,近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19.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伤科常见病。笔者根据此病患处疼痛剧烈,下肢功能障碍等气廊瘀滞,经络痹阻的特点,用刺血拔罐法治疗3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7月 ,笔者对 5 2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行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2例均为门诊病人 ,全部符合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诊断标准[1] 。其中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者18岁 ,最大者 4 9岁 ;病程最长者 6个月 ,最短者 1周。2 治疗方法2 .1 电针刺激(1)压痛明显或可触及结节者 ,选压痛点或结节为主穴 ,用 2 8号 3寸毫针快速进针 ,以针尖刺中压痛点或结节为宜。再取两侧旁开约 1寸定为配穴。(2 )压痛点不明显或不能扪及结节者 ,则据梨状肌体表投影确定肌腹中点 ,并定为主穴 ,其旁开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