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的进~步改善,急诊死亡病例疾病谱与比例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急诊死亡病例380例,期间急诊总人数为187895人次,急诊死亡率为0.20%,急诊死亡以外科疾病为主,共233例,占总死亡病例的61.31%,内科病例127例,占总死亡例数的33.42%,其中来院前死亡98例,占总死亡病例25.79%。380例急诊死亡病例前三位疾病分别是:颅脑伤、多发伤、脑血管意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为主因的创伤导致死亡尤为突出,故如何加强交通事故伤害救治能力,对交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人15老年化、心脑血管疾病也逐渐上升,脑血管意外已在社区急诊死亡中跃居第二位,对老年医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组380例急诊死亡病例看,其中98例送达急诊室时已死亡或临床死亡的病人,在急诊死亡病例中占较高的比例,所以发展三级医疗网的急诊医学建设,加强院前急救,普及急救知识,逐渐形成急救网络化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居世界癌症发病的第三位、死亡的第四位。据报道,2002年估计全球新发病例102万,占癌症总发病人数的9.4%。[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本院244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规律和特点,以提高医院急诊抢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急诊抢救室的244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时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结果 院前死亡142例,男91例,女51例,男女比例1.78,60~89岁是急诊院前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其中70岁以前死亡病例男53例,女17例,男女比例3.12.有19例死亡时间记录不详,余123例显示0:00~6:00时间段死亡病例较少.创伤病例23例,男17例,女6例,男女比例2.82,以40~59岁为主要死亡年龄段,车祸11例,高空坠落6例,分列创伤死亡前两位.发病24 h内死亡102例,死亡原因中脑出血、创伤、晚期肿瘤分列前3位,60~89岁是院内死亡的主要年龄段.60~89 岁年龄段是急诊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共死亡159例,占65.16%.结论 急诊死亡病例的年龄、死亡时间段、死亡原因已发生明显变化,要重视院前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急诊留观死亡病例疾病谱、年龄及性别分布的特点,为合理安排急诊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989~1998年10年间1683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就死因、年龄及性别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死因构成中,前3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占42.90%),呼吸系统疾病(占19.42%),晚期肿瘤(占14.91%);创伤死亡最低(占1.60%)排居第10位。死亡年龄构成中,≤19岁最低(占0.89%),并随年龄增加且死亡百分比渐增加,大于60岁明显升高,70~79岁最高(占34.34%)。结论80年代末至90年代,该院急诊留观患者死因疾病谱与全国城市统计资料比较相似,提示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应以心脑血管急症救治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危急症病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急诊重症病人的发病及死亡规律,提高医务人员救治技能和急救工作质量,总结急诊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对我院急诊抢救室和ICU病房1994.1-2002.12月4632例病历记录完整的各科危重抢救病例从性别、年龄、病因、就诊时间、抵院方式及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4632例中,男性2715例(58.61%),女性1917例(41.39%)。病人多数由家人护送,外院转入或120送来。创伤病例1808例(39.03%),居首位。急性中毒病例988例(21.33%)。脑血管病例450例(9.72%),心血管病324例(6.99%)。就诊病人以3月至5月、9月至12月为最多,2月、7月就诊人数最少。就诊时间集中于每天8时至24时。死亡病例中,心血管疾病208例(35.86%)、创伤疾病142例(24.56%)。脑血管疾病118例(20.34%),呼吸系统疾病62例(10.69%)。不同年龄组死因有差异,40岁以下年轻人以严重创伤为其首位致死原因,40岁以上中老年人以心脑血管病及心血管病为其首位致死原因。结论:急诊抢救病例排在前四位的是:创伤、中毒、脑血管病及心血管病。死亡率排在前四位的是心血管疾病、创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加强健康卫生宣传和人身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建立训练有素并掌握现代化急诊医学理论操作技能的医学队伍,普及现场心肺复苏及院前急救意识是提高这类病人复苏和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1113例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1113例住院死亡病例的回顾性统计分析,初步了解本地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为临床及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03-2006年期间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死因分析。结果1113例住院死亡患者的死因前5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早产儿疾病。结论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居我院死亡病例之首,提示我们,对恶性肿瘤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急诊急救一体化模式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一体化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一院、漯河市急救中心自1996年6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120”院前急救一急诊室救治一中心ICU及专科病房救治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120”院前急救病源以创伤、心、脑血管疾病、中毒为主,急诊室救治病原以创伤、儿科、消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创伤接诊居第一位,死亡绝对值居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居第一、二位,死亡绝对值居第二、三位。结论:“120”院前急救一急诊室救治一中心ICU及专科病房救治一体化模式是急诊急救先进模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 《河北医学》2008,14(8):1002-1005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1].我国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急诊死亡216例病因分析宁夏同心县医院(751300)苏芳贤王振海戴娟为了加强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本文对我院1991~1995年216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病因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91~1995年间,我院急诊死亡病例共21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奉贤区奉城医院178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规律和特点,以提高院前及医院急诊抢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178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户口所在地(本市或外省市)等。结果40~59岁是急诊死亡的高峰年龄段,男性(142例)死亡数明显多于女性(36例)。6:00-10:00和18:00-22:00时间段的死亡病例相对较多。院前死亡52例,占同期死亡总数的29.21%。急诊死亡原因中,心源性猝死、各种创伤和脑血管疾病分列第1、2、3位,创伤以车祸为主,儿童死亡以意外伤害为主。40~59岁年龄段患者的急诊死亡原因以各种创伤(42.31%)和心源性猝死(38.46%)为主,其中因创伤死亡的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多于本市人员。结论急诊死亡病例的年龄、死亡时间段、死亡原因已发生明显变化。要重视院前死亡。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意外死亡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高发于老年男性,有资料显示,在美国1996年诊断的前列腺癌为317000例,占男性恶性肿瘤的41%,已超过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前列腺癌的死亡人数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明显的低于肺癌(32%)。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仅为2.41/10万男性人口,但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2.
张龙 《大家健康》2016,(5):24-24
延边地区恶性肿瘤总体人数呈增多趋势,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20.98%,居第二位[1]。本研究通过延边地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单因素分析,为提高延边地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839例急诊抢救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病人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及死亡原因分布情况。方法整理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月间839例急诊抢救病例。结杲急诊抢救病例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位居前三位的是创伤、脑血管病、中毒。839例中死亡85例,占10.13%,位于前五位的死亡原因是创伤、院前死亡及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进一步加强急诊抢救,尤其应加强创伤外科救护力量,完善“120”院前急救系统,进行健康意识教育及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和普及全社会公民急救知识及技能是提高急诊病人救治水平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新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153-155
伤害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伤害每年导致全球500万人死亡和更多人残疾,是大多数国家居民的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1]。我国每年约有2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居死因顺位第5位,而且,每年需急诊和住院治疗伤害的患者估计可能超过2千万人田,而其中最让人痛惜的就是众多年轻、稚嫩生命的逝去。1990-1995年我国的疾病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者中35岁以下者占35%tn。在因溺水而导致的意外死亡人群中,0-14岁的儿童占总死亡人数的56.5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急患者死亡的构成梯次与死亡谱规律。方法:回顾整理我院2004—2007年153例急诊就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者构成梯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6~45岁。急诊死亡病谱规律:前五位是循环系统(占23.53%)、创伤(占22.22%)、猝死(占20.92%)、神经系统(占7.19%)、呼吸系统(占6.54%)。急诊死亡高峰时段:6:00—8:00,18:00~22:00,以车祸、施工事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急诊死亡病谱前五位疾病和急诊死亡高峰时间段提示在疾病死亡高峰到来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侯树荫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12-3313
意外事故死亡在急诊死亡病例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其往往因发病急、发展快、病情急而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我们每一位急诊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在将我院急诊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接诊的因意外事故死亡的病例46例进行简单分析,望能为我们急诊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采集急诊意外事故死亡病例4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2.29∶1,死亡年龄分布于4岁~72岁之间,其中<10岁3例;10岁~15岁5例;15岁~20岁3例;20岁~25岁7例;25岁~30岁4例;30岁~35岁9例;35岁~40岁8例;40岁~4…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结肠癌急诊一期手术的治疗效果,对29例急诊手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除3例自动出院外,26例急诊一期手术病人中,1例死亡,25例恢复良好,无1例肠瘘。  相似文献   

18.
28826例急诊病谱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对教学医院急诊科急诊病谱进行分析和思考。方法 对28826例患者按性别、年龄、就诊科别、月分布、初复诊比例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现在全年急诊病例中外伤为第1位,占39.15%;发热居第2位,占14.91%;其中,脑外伤和手外伤占外伤患者前2位。急诊病人以6 ̄9月份最多。结论 通过对急诊病谱的调查与分析,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配备和培养指明方向,同时尚可加强预防为主的观点,促  相似文献   

19.
中西结合预防严重创伤术后胃肠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中原医刊》2007,34(21):76-77
人类死亡原因中创伤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居第三位。我国伤害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全国死亡的11%是伤害死亡。因其多伴休克和感染,立即急诊手术。不能充分进行术前准备,特别是胃肠准备,易促发胃肠功能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刘伟  毕富勇 《安徽医学》2009,30(10):1250-1253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新增30万-100万病例,且已居我国癌症的第二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次于胃癌,年病死率为1.46-4.60/万,平均2.04/万。我国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数约20余万,约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