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龙口市卫生局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 ,加强管理机制 ,进一步规范了产后访视管理程序 ,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1 做法各承保单位承担本辖区内的产妇和新生儿访视工作。住院期间的产妇、新生儿由接生医院的产科负责访视。各承保单位建立健全一册、一簿、一卡、一标记 (母婴保健手册、婴儿出生登记簿、产后访视通知卡、产后访视标记 )和产后访视交接登记簿及致产妇的一封信。1.1 对在市直各医院分娩的产妇产后访视工作程序在市直各医院分娩的产妇由接生医院产科进行访视 ,要求产后 3、7、14d各访视 1次 ,并留下每次的访视标记 ;填写产妇原…  相似文献   

2.
按照条例规定日常的孕妇规范管理工作中,任何时候对产妇产后的访视工作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也是落实<母婴保健法>、切实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对300例接受产后家庭访视的产妇进行调查,产后家庭访视对恢复产妇健康是良好的干预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4月~2007年12月在医院正常分娩出院时排除其他躯体疾病、住所交通方便的495例产妇进行追踪调查.按照是否接受过产后访视分为两组:接受产后访视的300例为干预组.末接受产后访视195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产后7、14d的早期访视延续了医院的功能,担当医院和产妇之间的桥梁。通过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教育,及时发现产妇产褥期和新生儿的不良倾向,采取医学指导使母亲恢复健康,婴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后访视时间和次数的需求。方法:选择2012年5~6月到南京妇幼保健院产科五病区住院分娩的91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名产妇(12.09%)不需要产后访视。需要产后访视的80名产妇中,44名产妇(55.00%)需要社区妇幼保健所医生访视,27名产妇(33.75%)需要分娩医院护士访视,7名产妇(8.75%)都需要,2名产妇(2.50%)未做要求。除了11名产妇不需要访视外,其余产妇都提出了产妇和/或婴儿方面访视需要解决的问题。4名产妇(5.00%)希望出院后3天内进行产后访视,40名产妇(50.00%)希望产后1周进行产后访视,27名产妇(33.75%)希望产后2周进行产后访视,1名产妇(1.25%)希望产后1个月进行产后访视,8名产妇(10.00%)希望按需进行产后访视。56例需要访视3次及以上的产妇中,4名产妇(7.14%)希望出院后3天内访视3次及以上,25名产妇(44.64%)希望产后1周访视3次及以上,19名产妇(33.93%)希望产后2周访视3次及以上,8名产妇(14.29%)希望按需访视。结论:应更新产后访视系统,缩短首次产后访视时间和/或增加产后随访次数,以产妇需求为导向,提供信息时代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产后访视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社区产后访视效果评价,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保健人员在产妇出院后3~7天、生后28~30天各访视1次,比较产妇出院后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产后家庭访视后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访视前后各项观察内容分别经χ2检验,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访视后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χ2=12.840,P<0.05).结论 通过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促进产妇和新生儿身体健康改善.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12):1779-1781
目的研究对产妇使用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后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产妇共80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0例)和观察组(4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访视,观察组接受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将两组产后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婴儿黄疸消退率、脐带脱落率以及母婴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婴儿黄疸消退率以及脐带脱落率均更高;在母婴健康状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的产后护理过程中,与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能够提升产妇对婴儿以及自身的护理能力,从而使母婴健康得到有效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珍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27-4428
目的: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作用.方法:对鄂州市妇幼保健院480名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并比较访视前后保健知识调查结果.结果:产后访视后产妇对合理饮食、护理知识、生活习惯、乳房疾病等自我照顾的知识水平明显提高(P<0.05);产后访视后产妇对新生儿观察和护理知识知晓情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产后访视解决了许多患者日常疑难问题,确保了围生期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院宗旨,达到与患者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卢华 《中国保健》2010,(11):8-9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产后7天对产妇及家属产后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针对每个家庭存在的健康问题予以健康教育,产后14天再次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估。结果家庭访视后,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保健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产妇的自理能力以及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技能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家庭访视可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水平,增强产妇及家属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同时可提高访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及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产妇对产后访视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2 600例产妇出院后第3、14、28天共进行3次产后访视,比较产妇出院后、访视前后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访视产褥期妇女掌握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访视前后恶露的观察、伤口的护理及母乳喂养等各项观察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 014.4、857.5、997.2等,均P<0.001).结论 产后访视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了连续性的健康照顾,预防疾病,提高了其围生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现阶段产妇对于产后访视次数的需求现状,为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产后访视制度和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在北京市产科医院住院分娩并在海淀街道社区进行产后休养的329例产妇,现场询问访视意愿并填写儿童保健记录本.结果 统计数据表明,不同产妇文化程度、不同产妇户口和不同新生儿出生体重在产后访视次数的选择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x2值分别为64.001、10.988、8.039,均P<0.05).随着学历的提高,产后访视≥2次所占比例有明显增加趋势(x2 =64.001,P<0.05).外地户口的产妇对产后访视次数的需求要明显低于本市户口(x2=10.988,P<0.05),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产妇对产后访视次数的需求高于新生儿正常出生体重的产妇(x2=8.039,P<0.05).结论 以产妇需求为导向,提供切实可行的产后访视服务项目,卫计联手共同宣教,通过产科加强产后访视重要性的宣教,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让产妇和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社区产后访视人员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3天、28天各进行上门访视一次,先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和喂养技能掌握情况,再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预防措施指导.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知识,使产妇及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结果: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宣传指导使产妇及家属接受和正确实施母乳喂养,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许国敏 《职业与健康》2000,16(8):116-117
本文介绍通过四年来对出院产妇进行产后跟踪访视,加强对产妇的延伸服务,巩固了母乳喂养成果,加强了对产妇的产褥期保健和围产儿的保健,增进了医院与产妇、家族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产妇和新生儿有异常情况及家属在护理产妇和新生儿遇到困难时,得到访视人员及时的指导和妥善的处理,使产妇及其家属满意,也充分体现了医护工作“一切为患者”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产妇、新生儿及家属的需求,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改革访视制度,探讨按需访视在产妇和新生儿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于2003年1~6月,对189例产妇和189例新生儿实行按需访视,给予产妇和新生儿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方面的关怀与指导,对家属进行产褥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与护理知识宣教,在预防产妇和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生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健康指导在社区产后护理访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社区产后护理访视中的作用。方法在首次产后访视时对产妇进行产后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估,然后针对每个产妇的情况进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产后护理健康指导,产妇掌握产后自我护理、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及技能比指导前明显提高。结论针对社区的产后健康指导,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有助于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满意度及护士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产后访视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27-2328
产后保健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产后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的好坏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产后访视的内容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部分:①针对产妇的访视内容:体格检查,如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全身状况和乳房检查等;产褥期护理和生活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1].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产后访视,进一步做好母婴保健工作.方法住院分娩的产妇在出院后第3d和产后14d、28d,社区护士逐户上门随访,并将访视结果按统一制定的表格登记.结果在上门随访的1005例产妇中,有异常情况者166例,发生率为16.52%;新生儿1007例中,有异常情况者339例,发生率为33.67%.而这些异常通过产后访视,都得到及时解决,同时产后27d的纯母乳喂养率达92.15%.结论产后访视不仅使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得到保证,同时促进了母乳喂养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社区产后护理访视中的作用。方法在首次产后访视时对产妇进行产后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估,然后针对每个产妇的情况进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产后护理健康指导,产妇掌握产后自我护理、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及技能比指导前明显提高。结论针对社区的产后健康指导,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有助于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满意度及护士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产后家庭访视工作是围产保健管理过程中保障母婴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宜昌市城区产妇产后访视工作主要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产妇分娩出院时,由助产机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宣教,告知家属需将产后访视联系单送至修养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收到产后访视联系单后上门对其进行14d、28d家庭访视.  相似文献   

19.
毛康娜  张颖  李丹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845-384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产后访视人员工作现状,掌握产后访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意愿,产后访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调查130名海淀区产后访视工作人员.结果 产后访视工作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海淀区产后访视人员工作任务较重.结论 海淀区产后访视人员多数对工作现状不太满意.产后访视工作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内产妇的人群特征、对产后访视的需求及满意度,探讨普陀区现阶段产后访视的现状,为制定和完善更有针对性的产后访视内容、工作方法和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普陀区内开展产后访视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产妇所在社区分布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共选取540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0名产妇中初产妇400名,经产妇140名。超过94%的调查对象认为产后访视是有必要进行的。对于产后访视内容的需求,经产妇和初产妇有所不同。初产妇更需要新生儿护理的指导,经产妇则对产后恢复与健康调理关注更多。调查对象对产后访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但对访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健康宣教两个方面,初产妇比经产妇满意度高(P<0.05)。【结论】产后访视工作的开展形式和访视内容直接影响到产妇对产后访视的满意度,产妇需要更高质量的、更具个性化特征的产后访视服务。建议完善产后访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访视人员专业素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适时开展个性化的产后访视服务。同时,产后心理保健工作也应被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