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相似文献   

2.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维运动学测量、腰椎测量、影像学测量等方法,探讨 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学改变,并对该手术治疗作改进。结果;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椎体后表面、椎弓根部、椎弓峡部和关节突关节等部位均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而椎间盘退变及腰椎后仲均这一趋势加剧。后部结构切除手术除对于腰椎的生物力学行为有明确的影响,改进  相似文献   

3.
对151付成人干燥椎骨的755个腰椎的椎孔中孔径,椎孔横径进行了测量和椎孔横矢径指数的计算,结果说明椎孔中矢径狭小对椎管狭窄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计算椎管指数有一定的辅助意义,而椎孔横径小于正常值对椎管狭窄的判断只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腰椎椎管手术后并发狭窄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诚  张青田 《新疆医学》1992,22(3):154-156
  相似文献   

5.
腰椎椎管狭窄症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结合症,凡腰椎椎管、神经根通道或椎间孔任何部位的狭窄均可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由于上述部位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脊神经根所产生的以间歇性跛行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即为腰椎椎管狭窄症。 该症临床并不少见,由于它的病因复杂,临床主要表现又为以间歇跛行为特点的腰腿痛,故临床常被忽视或误诊为其它疾病。由于该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诸多方向的相关联系,三个腰突症中就有一个腰狭症存在,特别是中央型腰突症和腰狭症临  相似文献   

6.
腰椎椎管狭窄症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作者认为该疾病系指腰椎间盘突出或某种原因引起腰椎椎管或神经根管某一节段局限性狭窄,导致马尾或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此症多见于中  相似文献   

7.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中央椎管和外侧椎间孔任何部位容量的减少与内容物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 。CT能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及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 ,能明确狭窄的病因 ,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994年 3月~ 1995年 6月腰椎扫描有椎管狭窄症者 135例 ,男 75例 ,女 6 0例 ,年龄 2 0~ 76岁。扫描方法为椎间盘常规扫描 ,即椎间隙中间层为中心 5mm层厚连续扫描 ,如临床怀疑有椎管狭窄症 ,则于每个椎骨再加 1层 ,扫描平面位于椎板上部水平 ,通过两侧椎弓根 ,并与椎体上缘平行。扫描包括L2 …  相似文献   

8.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腰腿痛的病因之一[1] 。症状重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大多数需要手术减压。治疗效果取决于手术减压彻底与否。我们根据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把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组合的手术方法。自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治疗 3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中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4 3~ 6 5岁 ,平均 5 1.3岁。病程 6个月~ 15年。平均 3年 2个月。中等体力劳动者 2 4例 ,轻度体力劳动者 11例。有明确外伤史 6例。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9.
腰椎多椎管狭窄症病因与治疗的临床观察银川市第一医院骨科刘定汉,闫生亮关于胶椎管狭窄症近年来临床所见及病例报导日趋增多,但对多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报导不多,现就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3年11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膨出、黄韧带肥厚及椎管狭窄症146例。...  相似文献   

10.
王振华  敖永星 《农垦医学》1999,21(3):225-226
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复杂,往往需要两次手术治疗,作者自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间为5例腰椎l”一1”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施行了椎板减压、神经根松解、后路椎体融合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椎体融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5~61岁.腰椎滑脱程度:l”2例;t”3例,均伴有神经根嵌压症状,术前均行腰椎管造影,确定神经根嵌压部位及程度。手术方法显.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插管全麻。2.体位:俯卧位,胸部及双侧位棘部垫起.3.手术步自;本组5例…  相似文献   

11.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出现的临床症状。一般多发生在50~70岁之间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7%~10%。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腰椎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腰椎管狭窄症日益增多,这为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目前DLSS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现就其治疗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的手术策略及其疗效,为改进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0~2006年间手术治疗并资料完整、获得随访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信函及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了6个月~7年的随访.结果 疗效评定参照侯树勋[1]评价标准,优64例、良32例、可21例、差9例.并发症有腰椎间盘突出复发3例,椎管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腰椎1°滑脱及腰椎失稳各1例.无定位错误、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损伤.结论 在处理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重视腰椎管狭窄,并作椎管彻底减压,同时最大限度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腰椎管狭窄常合并椎间盘突出较常见。根据临床特点将本组68例分为三种类型:(1)间歇性跛行型21例;(2)根性疼痛型42例;(3)间歇跛行-根性疼痛型5例。全部施行手术治疗,随访58例,平均访程22个月。优41例,良14例,无变化3例。本文对腰椎管狭窄与椎间盘并存者之病理、临床特征及诊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4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退行性改变33例,脊柱侧弯4例,1-3度发现滑脱8例,病变节段主要为:2节节段狭窄患者共32例,其中腰4-骶1节段占21例,腰3-5节段占11例,3节节段狭窄患者13例,均为腰3骶1节段。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在患者手术后的6-3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依据改良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来进行疗效判定(由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制定),45例患者总的疗效优良率为88.89%。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可以使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的减压比较彻底,值得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术中要点及椎弓根内固定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5年7月~2007年6月采用广泛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的3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4例(75%),肌萎缩11例均有所改善;2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7例(25%),部分恢复16例(57.1%),无明显恢复5例(17.9%)。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满意。术中椎弓根内固定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有利于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撑开复位固定器(DRFS)加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于2000~2003年对20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减压后,以DRFS复位固定滑脱椎体,并置入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I°滑脱复位率为93%,术后一年椎间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采用后路减压、DRFS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具有复位满意、椎间易于融合及维持间隙高度等优点,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蒂椎板复合体回植、钛网固定行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定减压部位,对1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采用磨钻或微型咬骨钳沿双侧关节突内侧缘打开一个或多个椎板,切断一端棘上和棘间韧带,将椎板复合体翻转,椎管减压后再将其原住回植,钛网固定,重建椎管完整性和脊柱的稳定性。应用VAS和ODI评分对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随访12~28个月,平均(13±0.5)个月,所有病例回植物稳定,无塌陷及椎管狭窄,术后患者VAS和ODI评分较术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中将带蒂椎板复合体翻转,术后用钛网回植固定,方法简便、安全,不限制脊柱活动度,减少术后脊柱不稳及加速退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手术治疗160例腰椎管狭窄的患者.男性87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51岁(18~78岁).平均病程5年(1个月~36年).全部病例均采用腰椎管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隙植骨融合.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34个月).结果 按COA标准评定,优:120例(75%);良:31例(19.4%);一般:9例(5.6%);优良率为94.4%.结论 手术干预是治疗重症或进行性加重的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段.后路彻底减压和可靠的脊柱稳定,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下腰椎椎管内切圆面积测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腰椎有效椎管内切圆面积测量对于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正常组与狭窄组各 1 0 0例CT图像作样本。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下腰椎有效椎管内切圆面积。结果 :正常组椎管内切圆面积平均为 2 1 2 2 4±41 72mm2 。 95%的下限值为 1 4 3 82mm2 ,以此为标准对狭窄组 1 6 6个狭窄节段的诊断符合率为 92 1 7%。结论 :下腰椎椎管内切圆面积可以反映中央椎管的容积和形态变化。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