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人肘浅静脉的活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汉族成年男性500人(即1000侧上肢)活体的肘浅静脉,根据我们的材料,将肘浅静脉归纳为八型,其中以第Ⅰ型,即头静脉借在肘窝部的肘正中静脉而与贵要静脉相连的最多,占40.0±1.55%,第Ⅱ型即前臂头静脉和上臂头静脉不相连接,前臂头静脉直接注入贵要静脉的次之,占28.9±1.43%,第Ⅷ型即头静脉借在肘窝部成对的肘正中静脉而与贵要静脉相连的最少,只占1.8±0.42%。本文还根据前臂正中静脉的存缺、支数和注入部位,又归纳为八类,以B类即1—3支前臂正中静脉注入贵要静脉的最多,占27.7±1.42%,C类即1—3支前臂正中静脉注入肘正中静脉的次之,占26.2±1.39%,这两类中都是1支的占最多(B_1:21.1%,C_1:16.6%)。如将型与类合并统计之,则Ⅰ型C类居首位,Ⅱ型A类居次位。副头静脉出现例数很多,占71.2%,岛头静脉出现例数较少,占2.5%。各型中的左右侧差和广东福建两省人的地区差,均不显著。左右两侧的不对称型多于对称型,且有显著的差别。各种族各型的出现率,除苏联的一部分材料外,都是以第Ⅰ型为最多,以第Ⅶ型或第Ⅷ型为最少。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1190例四川汉族青年肘部浅静脉的配布方式和吻合类型,比较了四川汉族与北方汉族,湖北汉族(长江流域汉族)之间的差异,发现四川汉族肘区浅静脉的类型既不同于北方汉族也不同于湖北汉族,表明四川汉族体质类型应为藏彝走廊类型,从而从一个侧面证实藏彝走廊的存在,西北汉族,四川汉族,湖北汉族肘区浅静脉的类型呈过渡性变化,表明四川汉族既有古羌人的成分,也有古越族人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人类掌浅弓的构成变异很大,其分支情形也各有不同。一般教科书仅记载该弓是由尺动脉的末端与挠动脉的掌浅支构成,有的也提到挠动脉掌浅支可不参加弓,而由拇主要动脉或食指挠侧掌侧动脉与尺动脉之挠侧端吻合而成弓。但在实地解剖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不同的型式。关于掌浅弓形态学的特点,苏联的许多学者曾作过很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取东北地区出土成年颅骨300个(男213,女87)共600侧,系统观察各导静脉孔的数目、位置和口径。观测结果如下。一、顶骨孔 1.出现率(见表1)表1 顶骨孔的出现率性别双侧单侧按颅计按侧计右 左  相似文献   

5.
<正> 作者利用铸形及解剖剥离方法观察80例国人心脏浅表静脉。成人冠状窦平均长3.41cm,口径0.84cm,冠状窦口有瓣膜者占72.73%。冠状窦表面有来自心房的肌束覆盖。8例心大静脉瓣为成对的半月形。心大静脉前降动脉左旋动脉三角出现率为70.73%。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采用动-静脉连续灌注法,区别动、静脉。经厚切片透明,在SXP-1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27例(54侧)成人中脑浅层的脚间静脉、后交通静脉、大脑脚外侧静脉、旋大脑脚静脉、脑桥中脑沟静脉、中脑外侧静脉、结合臂静脉、小脑前中央静脉和四叠体静脉的形态、出现率、收集属支及汇流情况。还观察了10个中脑内部静脉的中脑前内侧、前外侧、外侧和后静脉的起始、行程、穿出点和汇流情况。同时作了3个中脑静脉造影作为对照,并结合临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广州地区收集的成人尸体100具(男76,女24),解剖后在原位对肠系膜下静脉的类型、汇注及交通支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1.肠系膜下静脉的类型:肠系膜下静脉起自直肠上静脉,越小骨盆上口后进入腹腔,在腹膜后沿输尿管内侧上行,沿途接受来自乙状结肠、降结肠和结肠左曲的静脉支形成基本模式。根据这些静脉支汇入肠系膜下静脉时所形成的一级属支的数  相似文献   

8.
国人延髓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一静脉连续灌注和厚切片透明法,在SXP-1手术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27个成人延髓浅层的延髓前正中、前外侧、外侧、后正中、中、下横静脉、橄榄后静脉、桥延沟静脉和第四脑室带静脉等的形态、类型及汇流情况和10个延髓内部静脉的行程、位置及穿出点,并结合静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国人心脏表浅静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的材料为防腐固定后在左、右冠状动脉灌注色乳胶的成人离体心脏50例(男47例,女3例)。结果如下:一、冠状窦:1.长度及直径:冠状窦的长度平均为3.8±0.62(2.7~5.0)cm,起始段直径平均为0.46±0.09(0.3~0.7)cm,中段直径平均为0.55±0.12(0.3~0.8)cm,末段直径平均为0.72±0.11(0.5~0.9)cm。2.冠状窦口:窦口为卵园形,窦口长径平均为0.71±0.13(0.5~1.0)cm,窦口横径平均为0.49±0.13(0.3~0.8)cm。3.冠状窦瓣:窦口的后下方有半月形  相似文献   

10.
<正> 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31侧,不分性别、侧别,对下颌后静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如下:1.下颌后静脉的起始、行程与回流:其起点较为恒定,距颧弓上缘后端为4.5±0.1cm,均位于耳屏切迹下方。在其下行过程中,分别经二腹肌后腹.  相似文献   

11.
1.在70例教学标本观察颈袢的形成和变异。 2.颈袢上根大多数为一支(90.91%)发自舌下神经,两支者少(9.09%),并有三例上根完全来自迷走神经,一例兼有两个来源,二例与迷走神经有交通支。 3.颈袢下根多数来自C_2,C_3(占67.14%),亦有来自C_1至C_4者。 4.颈袢形状,可以是U型,V型,袢的数目以单袢者多(61.43%),其次为双袢(37.14%),三袢者少,只有一例。袢的位置,多数在环状软骨弓以上(52.17%),其次在环状软骨弓以下(35.88%);袢在颈鞘内者多(48.00%),其次在颈鞘外面(36.00%)。 5.颈袢及其上、下根对舌骨下肌群的支配:甲状舌骨肌全由舌下神经发支支配;肩胛舌骨肌上腹主要由上根支配(42.03%),其次颈袢支配(39.13%);肩胛舌骨下腹、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主要由颈袢发支支配,后两者还有另一来源支支配。  相似文献   

12.
国人小肠长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从上海、青岛和泰安所收集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139具尸体,其中成人101具(男54具、女47具);足月胎儿38具(男13具、女25具)。先用弹性小易弯曲的商品包扎绳自制的测量绳,沿小肠系膜缘与对系膜缘之间,从十二指肠起始部测至回盲部,后用纲卷尺再测所被占用的测量绳的长度。结果分别见表一;  相似文献   

13.
程辉龙  万小毛  王梅香 《解剖学杂志》2007,30(2):133-133,199
脐是腹部的一个美学标志,位居腹前壁中央。脐的缺如或病变畸形会影响腹部外观的美,临床上,由于外伤、烧伤、脐膨出及腹裂畸形等的腹壁成形术等将会改变脐的形态和位置,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对脐需进行美容和重建,脐在美学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成人尸体上肢肘正中静脉变异的分型、长度和直径,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对35具(70侧)成人尸体(男28具,女7具)的上肢解剖,观测肘正中静脉的形态结构,并测量肘正中静脉长度和血管直径。结果肘正中静脉变异分为六型:第Ⅰ型,男29例(41.43%),女8例(11.43%);第Ⅱ型,男14例(20.00%),女4例(5.71%);第Ⅲ型,男7例(10.00%),女2例(2.86%);第Ⅳ型,男3例(4.29%),女0例;第Ⅴ型,男2例(2.86%),女0例;第Ⅵ型,男1例(1.43%),女0例。结论成人尸体肘正中静脉的解剖学研究丰富了国人体质学资料,对临床上肘正中静脉的应用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膜副动脉起于上颌动脉或脑膜中动脉,经卵园孔入颅,供应三叉神经半月节和邻近的脑膜;Paff说脑膜副动脉也可经Vesalius孔(蝶导血管孔)入颅;Baumel报告脑膜副动脉颅内支的出现率为82%,脑膜副动脉升支有22%(16/73)经Vesalius孔入颅;盛志杰报  相似文献   

16.
选用经甲醛固定的成人死体50具(男46、女4)。尸体取仰卧位,头略后仰使颈伸直,气管居正中位,显露喉部。用大头针定点,依次用游标卡尺测量喉高(喉结顶点至环状软骨弓下缘中点距离)、喉宽(环状软骨左右外缘间最大距离)、环甲膜纵径(甲状软骨下缘中点至环状软骨弓上缘中点距离)、环甲膜横径(环甲膜左右侧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相交点间距离)。按环甲膜面积=1/2(环甲膜纵径×环甲膜横径),计算出环甲膜面积。并对环甲膜的横径和纵径分别与喉宽、喉高作相关回归分析及自身比例分析。结果如下:1.男性环甲膜横径平均为2.18±0.24(1.62~2.97)cm;纵径0.89±0.18(0.50~1.24)cm;面积0.98±0.25(0.49~1.46)cm~2。女性环甲膜横径平均为1.59±0.25(1.40~1.95)cm;纵径0.66±0.10(0.56~0.78)cm;面积0.53±0.16(0.43~0.76)cm~2。2.环甲膜横径与喉宽之间经相关分析为中度相关(r=0.551,P<0.0005),回归方程式为:环甲膜  相似文献   

17.
国人腓骨滋养孔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腓骨滋养孔的解剖学资料对于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具有实用意义。本文调查了完整的成人干燥腓骨200根(左、右侧各100根),用游标卡尺等测量腓骨长度、腓骨中部最大径及腓骨滋养孔的位置,以不同直径的钢丝插入腓骨滋养孔内,观测其方向及横径。所得结果如下: 一、腓骨长度(腓骨小头尖的最高点与外踝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最大值39.30厘米,最小值28.67厘米,平均值34.11±0.15厘米(左侧34.10±0.22厘米,右侧34.12±0.21厘  相似文献   

18.
国人血浆NT-proBNP参考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被认为是较好的能反映心脏功能的生化标志物.作为有助于临床诊断的检测项目,NT-proBNP在国内已得到临床和实验室普遍重视[1],但其检测数据基本上是沿用生产厂商提供的主要来自于欧美人群的资料.目前中国人群NT-proBNP参考范围的资料报道较少.因此,了解适合国人人群的NT-proBNP参考范围,充分发挥NT-proBNP在心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是临床和实验室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NT-proBNP在国人中的参考范围,以便在临床中应用,我们对600名健康人进行NT-proBNP的检测并对检测方法学初步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国人颞中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和标志,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6侧(左12侧,右14侧,男性18,女性3)经10%福尔马林灌注固定的人头标本,解剖颞区颞中静脉及属支,观察其走行分布,测量主干到各解剖标志距离及管径,计数属支数目并测量管径。比较左、右侧差异。 结果 所有标本存在颞中静脉,主干管径平均2.91 mm(0.72~5.88 mm),属支0~7支,属支管径平均2.05 mm(0.54~5.30 mm),可有2级属支(3.8%,1例)。主干汇入颞浅静脉的位置不完全一致,汇点高者在颧弓根部(42.3%,11例),低者位于颧弓下缘9.02~21.00 mm处。主干大致有3种分布类型:①经典型53.8%(14例),②分裂聚合型30.8%(8例),③直角型15.4%(4例)。转折处到耳屏内侧缘的垂直距离平均18.69 mm,主干到颧弓中点、眶外缘与颧弓交界处、眼外眦、眉弓外端距离的平均值,左侧分别为:(17.23±7.29)、(18.82±9.00)、(21.14±6.96)、(9.62±8.87)mm,右侧分别为:(17.28±5.74)、(18.34±7.63)、(19.40±6.98)mm、(8.17±5.53)mm;相对应的管径平均值分别为左:(3.75±1.63)、(3.34±1.00)、(3.08±1.18)、(2.81±1.23)mm;右:(4.29±2.93)、(2.90±1.29)、(2.89±1.20)、(2.57±1.21)mm。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国人颞中静脉的走行分布进行解剖学类型划分,以丰富解剖学资料;掌握颞中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和标志,于颞区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人大隐静脉上段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隐静脉上段的形态特点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观察了52具(102例)不同性别成年下肢,得到下列主要结果: 1.大隐静脉全部经卵圆窝汇入股静脉,根据它汇入股静脉的部位不同,可把它分为三个类型,其中第Ⅲ型最多占61.76±4.81%。 2.隐股结合点的体表投影是在经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外侧2/3与内侧1/3交界点下方平均为3.89±0.07厘米、隐胶结合点的内外位置变化较小。 3.绝大多数个体(95.96±1.95%)的阴部外浅动脉与大隐静脉上端发生紧密的紧邻关系,其中约半数(65.63±4.85%)经静脉上端的后方。 4.双隐静脉是一种较少见的变异,我们仅观察到6例(5.88±2.33%)。 5.大隐静脉上段除接纳三个浅属支外并通常也接纳内、外侧副隐静脉(84.31±3.60%),其中外侧副隐静脉出现率是61.63±5.24%,内侧副隐静脉出现率为16.28±3.98%,内、外侧副隐静脉同时出现率为22.09±4.47%。 6.在观察的全部材料中有24.51±4.26%个体的阴部外深静脉任卵圆窝内汇入大隐静脉末端的内侧面,因此易为手术者所忽略。 7.大隐静脉上段属支根据参加联合的数目和联合的形式得出四个类型和11个分型,本材料中以第Ⅱ型最多,为总数的38.23±4.81%,其次是第Ⅰ型,占总数的29.41±4.51%。同时考虑实际应用根据注入属支数目来分型,其中以三支型和四支型最多,分别为总数的34.31±4.70%、33.33±4.67%,其次是二支型占24.51±4.26%,六支型最少占0.98±0.68%。 8.大隐静脉上段的绝大多数属支(91.18±2.80%)是在隐股结合点下方4厘米以内汇入大隐静脉。本文曾在湖南省医药卫生学会1962年年会解剖学分会上宣读,并加以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