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酶体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胞浆颗粒,它首先由de Duve及其同工(1953),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从大白鼠肝细胞胞浆内分离出来的。它既与含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线粒体不同,也与含葡萄糖—6—磷酸酶的微粒(Microsome)不一样。在生物化学上,它的特征是富于酸性磷酸酶,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葡糖苷酸酶和组织蛋白酶等水解酶,因此de Duve把这种颗粒称为溶酶体。1956年,Novikoff,等第一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从大白鼠肝组织匀浆中分离出来的溶酶体,发现它是由单层膜包绕、内容较致密,并有铁蛋白样颗粒的结构。近年来,许多学者在电子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2.
溶酶体(lysosome)是属于膜性结构的一种胞质内的细胞器。首先由生物化学家de Duve及其同事发现,他们于1949年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肝匀浆各种亚细胞成分时,得到一种比线粒体轻而比微粒体重并富含酸性磷酸酶和各种其他水解酶的颗粒部分,当时把这种颗粒部分称为轻线粒体部分(light mitochondrial fraction)或L部分。随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溶酶体功能的研究已远远超过细胞生物学的范围,不仅实验生物学、实验医学,甚至临床医学中的许多问题均与溶酶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1 溶酶体的概念溶酶体是由单层单位膜包着的含有高浓度的各种酸性水解酶,并具有潜在酶反应的一组细胞器的总称。1955年,Duve等人生化分析大鼠肝细胞匀浆的梯度超速离心后的各组分,首先发现溶酶体的存在。他们注意到除了位于微粒体的酶(如葡萄糖—6—磷酸酶)及在线粒体中发现的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外,还有第三类酶存在。这类酶均为水解酶。“为了实用起见,建议把这些颗粒称  相似文献   

4.
de Duve 于1955年发现了溶酶体。此后人们对它的合成、贮存和释放酶的机制以及它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在致病因子作用下的功能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se,简称 ACP)是溶酶体的标志酶,因此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中的ACP 水平,可反映机体溶酶体的含量。本文测定了41名微波作业人员和17只微波辐射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中 ACP 水平,均较对  相似文献   

5.
一、溶酶体及其类型: 溶酶体(Lysosome)又称溶质体或水解体,系含酸性水解酶和形态异质的一组膜绕性颗粒。de Duve等(1966)把溶酶体分成初生溶酶体(Primary 1ysosome)和次生溶酶体(Secondary 1ysosome)两大组。初生溶酶体就是由高尔基囊分离出的高尔基小胞,直径约为25-50mμ,没有  相似文献   

6.
胃粘液腺癌分泌细胞器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对胃粘液腺癌细胞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se)和酸性磷酸酶(AcP)进行了光、电镜 水平的定位观察。作者发现胃粘液腺癌G6Pase、TPPase反应较弱,AcP反应多明显增强;电镜下呈弱G6Pase反应的内质网常被挤至细胞周边部或夹于粘液颗粒之间,呈“点彩”状;TPPase反应除见于高尔基体扁平膜囊外,还见于一些未成熟分泌颗粒内,提示分泌颗粒的加工和分泌加速;癌细胞溶酶体数量增加,泌噬作用活跃,AcP反应明显.作者认为胃粘液腺癌分泌功能异常活跃与其畸形分化过程有关;溶酶体的大量增加为其易于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提取荷Lewis肺癌小鼠癌组织和肝组织富含溶酶体部分,并以溶酶体标志酶酸性磷酸酶(ACP)的游离酶和总酶活性比值作为观察溶酶体膜稳定性变化的指标,观察了亚硒酸钠对两种组织ACP酶活性和膜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硒对癌组织和肝组织ACP活性的异常升高有抑制作用、稳定溶酶体膜,在癌瘤增殖前期作用明显(P<0.05)。提示这种拮抗效应与硒直接和间接的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作为溶酶体标识酶的非特异性酸性磷酸酶(E.C.3.1.3.2)(ACPase,acid phosphata-se),以β-甘油磷酸(β-GP,β-glycero-phosphate)或磷酸—胞苷(CMP,cytidine5’-monophosphate)作反应底物,用Gomori方法已在细胞化学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证明与研究。三偏磷酸酶(E.C.3.6.1.2)(TMP-ase,Trimetaphosphatas)是近年来电镜细胞化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一种无机磷酸酶,它以无机三偏磷酸作底物,已在许多组织细胞中显示出是一种可靠的溶酶体标识酶。其电镜细  相似文献   

9.
应用对硝基苯酚磷酸(p-NPP)做底物和柠檬酸铅做捕捉剂的孵育液,对大鼠肝细胞溶酶体膜H+-ATP酶进行了组织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标准孵育液孵育肝组织切片时,酶的活性反应产物主要见于肝细胞内的溶酶体膜和基质中;当加入酸性磷酸酶的抑制剂氟化钠(NaF)时,溶酶体基质中的反应被抑制,而溶酶体膜上的反应仍保留;当加入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EM)时,溶酶体膜上的反应产物被抑制,而基质内的反应仍存在;当同时加入NaF和NEM,或标准孵育液中不加底物p-NPP时,溶酶体膜和基质内的反应均被抑制.阳性结果提示溶酶体膜上p-NPP酶的活性可代表H+-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溶酶体膜上H+-ATP酶是由Mg~(2+),K+激活,被NEM抑制的,不同于线粒体F_0F_1-ATP酶的一种H+-ATP酶.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家兔肺泡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组(DK组,n=6)给予四氧嘧啶(alloxen)150 mg.kg-1和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1,对照组(NS组,n=6)使用生理盐水,72 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标本,做病理学检查,采用铅离子捕获法做常规超微结构、酸性磷酸酶(ACPase)细胞化学检查。结果:NS组血气分析正常;肺泡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完整;溶酶体内ACPase活性表达,溶酶体结构完整。DK组体质量下降,动脉血气分析显示达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标准;光镜可见肺泡内出血和肺泡隔的增厚、断裂;超微结构可见有肺泡上皮损伤、血管内有炎症细胞贴壁、肺泡内见炎症细胞等改变;肺泡上皮细胞内溶酶体形态不规则,细胞浆内有散在黑色酶颗粒,溶酶体数量增多。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引起肺上皮细胞组织结构损坏和细胞内溶酶体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正> de Duve等人于1955年用分级分离技术,在大鼠肝细胞内发现了溶酶体,后来经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了这种细胞器的存在。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在除了细菌以外的所有动植物细胞中找到了这种细胞器。由于溶酶体的发现,de Duve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溶酶体引起了许多人的浓厚兴趣,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溶酶体做了多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溶酶体除了具有广泛的消化功能之外,它在许多生理、药理及病理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尤其许多代谢病几乎都与溶酶  相似文献   

12.
早孕期蜕膜组织中细胞的形态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对人早孕期蜕膜组织的细胞种类和各类细胞的化学成份作了研究。蜕膜组织内有两类细胞:大细胞和小细胞,其数量各占一半,大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糖原、脂类、脂酶,碱性磷酸酶以及3-β-羟基甾体脱氢酶,小细胞的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酸性磷酸酶和三磷酸腺苷酶,部分小细胞内含有酸性粘多糖。含颗粒的小细胞占小细胞的20.7%,不含颗粒的小细胞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大细胞是形态一致,功能多样的细胞,而小细胞是形态各异和功能不一的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栀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NO)、内毒素、氧自由基(OFR)的关系。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1.5%去氧胆酸钠建立SAP模型,给予栀子治疗,观察血中淀粉酶、内毒素、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以及胰腺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溶酶体酸性磷酸酶(ACP)释放率、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中淀粉酶、NO、内毒素、LPO以及溶酶体ACP释放率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SDH活性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则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胰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栀子治疗后上述各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相关分析显示淀粉酶、NO、内毒素、LPO与溶酶体ACP释放率呈正相关,与线粒体SDH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呈明显负相关。结论NO、内毒素、OFR破坏胰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栀子能减轻三者的损伤,保护胰腺细胞。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研究工作都进入细胞生物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分子水平,为了进一步将细胞形态和机能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近20多年来已发展成一门超微细胞化学的新学科,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糖元、核酸、酸性磷酸酶、硷性磷酸酶、脂酶和ATP酶等等。我们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曾对细胞溶酶体的酸性磷酸酶电镜标本制作技术进行探索,现将该技术的操作过程初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15例人体正常胃粘膜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焦磷酸硫胺素酶(TPPase)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进行了超微结构水平的研究,并与光镜结果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无AlP反应;AcP仅见于主细胞的胞溶酶体及分泌溶酶体内;TPPase定位于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及主细胞高尔基体反面第1~3层膜囊、GERL及少数内质网中;G6Pase和CCO见于所有胃粘膜上皮细胞内,但G6Pase反应以主细胞显著,CCO反应以壁细胞显著,与其细胞功能相一致。作者认为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能更真实地反映出细胞的功能活动和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溶酶体酸性磷酸酶(AcPase)反应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讨论了初级溶酶体与次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与脂滴及脂褐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矽肺中二氧化矽(SiO_2)粉尘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是肺巨噬细胞,两者相互作用的场所在细胞溶酶体。酸性磷酸酶活性是细胞溶酶体的重要标志,通过培养的家兔肺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的常规形态学观察,以及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透射光光度测定,进行细胞内酶定量检验,看卡介苗(BCG)活化的肺巨噬细胞对SiO_2的反应。培养细胞分四组:(1)正常细胞组(N组);(2)正常细胞和SiO_2作用组(SiO_2组);(3)  相似文献   

18.
溶酶体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内,在膜系统发育上它比线粒体更古老。用Giemsa或Toluidine染色时,白细胞内的颗粒是典型的溶酶体,这种细胞器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在由单位膜包围成的囊状结构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质、糖及脂类的水解酶。溶酶体中的酶,除酸性水解酶外,其他特异酶也已被鉴定出来。除酶外,还有其他活性物质。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已发现的有40种以上,它们是:β—半  相似文献   

19.
采用Miyayama法,用CeCl_3代替Pb(NO_3)_2作为捕获剂,对小鼠胸腺皮质的酸性对硝基酚磷酸酶进行了细胞化学定位。该酶活性主要见于上皮网状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的质膜及上皮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胸腺细胞的溶酶体和空泡内,还见于巨噬细胞高尔基区颗粒内。本文就该酶在胸腺皮质存在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 溶酶体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内,在膜系统发育上它比线粒体更古老。用Giemsa或Toluidine染色时,白细胞内的颗粒是典型的溶酶体,这种细胞器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在由单位膜包围成的囊状结构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质、糖及脂类的水解酶。溶酶体中的酶,除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