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初步以蒙医思维分析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蒙医思维分析我科收住的17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损害发生在用药2周内最多(占60.07%),以肝内胆汁淤积型常见(占57.18%),发病较重(中、重度肝损害占47.73%),经调理“三根”、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后恢复情况佳,总有效率为94.11%.致病药物以中药、中成药最常见(占37.67%),抗感染药物、解热镇痛药和化学治疗药物亦为主要致肝损害药物,联合用药会加重肝损害.结论:药物性肝炎的发生与多种药物有关,临床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用药意识,以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验方攻补汤治疗慢性肝病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癥为治疗大法。临证时刻注意攻伐勿过,以健脾疏肝、攻补兼施为大法,重视健脾益气药物的运用,结合疏肝、柔肝、补肝、潜肝阳敛肝阴以防理气药香燥戕害肝体。慢性肝病病程较长,久病穷肾患者多表现为肝肾亏虚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重视补肾药物的应用,常用补肾药物有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同时为防止此类药物滋腻碍胃多配伍炒白术、醋青皮等动化药物,以防呆滞。治疗慢性肝病慎用破血逐瘀药,以活血养血滋养肝体为要,治黄勿忘治血,活血以退黄,和肝理脾重视气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型施治,久病补肾兼以清化。韩氏中医认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病主要病因,故治疗时应时时注意和肝理脾、调畅气机,并注意疏肝解郁,把握病机灵活化裁,标本兼治。气机不通,肝脉瘀阻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注重理气活血化瘀以阻止和逆转肝硬化,临床时针对肝病患者本虚标实、虚中夹实的病理实质,时刻注意破血药度和量,勿妄用逐瘀之品。依据慢性肝病不同阶段,结合辨证施治,在采用攻补汤治疗的基础上分型施治。文章分析韩氏中医治疗慢性肝病验案2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聪  曾苏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30-1432
 目的 综述抗肝病毒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发展。方法 参阅近十年国内外文献,将抗肝病毒药物按来源分类分为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以及传统中药,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各类抗肝病毒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成果。结果 以抗乙肝病毒(HBV)治疗药物为例,揭示出各类药物在肝炎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特征。结论 在概述抗肝病毒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基础上对未来抗肝病毒药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抗肝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毛利云 《四川中医》2012,(10):14-15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分别加疏肝、温肝、清肝、养肝等调肝药物,探讨了从肝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机理,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治疗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关幼波治疗肝病的用药经验和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关幼波临床经验选》中医案58则,将所有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19.0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交叉、对应分析。结果: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用药以当归为首位,其次是白芍、茵陈、赤芍、甘草、藿香等;药性方面主要集中于寒、平、温性;药味方面以甘、苦、辛为主;归经方面主要归肝、脾、胃、肺经。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关幼波治疗肝病擅用甘平、苦寒、辛温中药,主入肝、脾经,酸肝、辛脾、甘心药味归经联系尤为密切。结论:关幼波先生治疗肝病主要以苦寒药物清利肝胆湿热,以甘平、辛温药物固护脾胃,养血柔肝,同时发现与酸肝关系密切,体现了酸味中药补肝体而制肝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桥本甲状腺炎(HT)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可表现为颈部肿胀、咽喉异物感、情志不畅等。HT的发生与肝、肺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为肝肺气机失调,治疗当肝肺同调。基于肝肺同治、气机同调的思路,HT的治疗主以疏肝理肺、调理气机,重视清肝泻火、肃肺降气,兼以柔肝润肺、益气养阴。遣方用药可借助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来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宜选择归肝肺经的药物,可使药效直达病所。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以蒙医思维分析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运用蒙医思维分析17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疗效等。结果:损害发生在用药两周内最多(占60.07%),以肝内胆汁淤积型常见(占57.18%),发病较重(中、重度肝损害占47.73%),经调理三根、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后恢复情况佳,总有效率为94.11%。结论:药物性肝炎的发生与多种药物有关,临床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用药意识,以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 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以肝肿大、腹胀、胁痛、腹痛、食欲不振为主要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自1987年11月至1991年4月,以自拟疏肝消积散为主,治疗肝血管瘤21  相似文献   

9.
小儿厌食症是以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儿科常见疾病。隆红艳教授提出治疗该病须从肝、脾出发,以运脾为主,疏肝为辅,药物口服与针刺疗法内外同治,疗效明显。该文介绍隆红艳教授以调肝理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整理并录入萧龙友先生治疗月经不调的172个医案处方,统计出萧老治疗月经不调所使用的高频药物共计32味,其中归肝经的药物最多,有21味;其次为归脾经的药物,有15味。总结了萧老临床治疗月经不调首重肝脾,因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其气喜条达而恶抑郁;脾为后天之本,主思虑,乃气血生化之源,两脏皆与气血有关。而肝脾不和在具体临床中又分为三类:一则肝旺脾虚,生化无权,治疗宜双补气血,常以八珍汤化裁;二则肝郁脾虚,阴分不足,治宜滋阴养血,兼以疏肝清热,常以四物汤加减;三则肝脾不和,兼以肾虚,治宜调和肝脾、兼以滋肾阴或补肾阳。  相似文献   

11.
蒋凯  鲁嵬 《光明中医》2013,28(3):453-455
叶天士治疗头晕,首先是用药灵活;其次以补益药物为主,补益药物中又以补益阴血为主,补益阴血的药物中又以入肝肾两经的药物为主;再次认为肝风内动,上扰清窍为头晕发病的主要机理,所以治疗时所选用的药物也以入肝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抗痨护肝汤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正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联用中药抗痨护肝汤和葡醛内酯片以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对照组为6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抗痨护肝汤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锦燕 《北京中医药》2006,25(8):494-495
目的 重视中药致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对55例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涉及各个年龄段,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以含何首乌和黄药子的中药为多,注射剂发生症状的时间较早,临床以消化道症状和黄疸为多见,多数患者在停药后经对症治疗肝功异常得到恢复或好转.结论 控制肝损害中药的使用,用药时注意个体差异,慎重使用滋补类中药,临床密切观察肝功能,注意个别治疗肝炎的药物也会引起肝损害.  相似文献   

14.
路易体痴呆其病位在脑,以肾虚为本,肝肺亏虚、魂魄不宁为主要病机.在治疗上以补肾填精、滋水涵木、肝肺同补,安魂定魄为治则.临床给予相应的方药治疗,以性味厚重的药物如熟地黄益精填髓,生地黄滋阴柔肝,天麻等熄风化痰,亦可在滋补肝阴基础上使用蜈蚣、全蝎等虫类药物和阳熄风,同时配伍党参与煅青礞石返魂安乱.  相似文献   

15.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目前仍然缺乏特效疗法,治疗原则仍以休息和营养为主,辅以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肝的药物。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持续不降,治疗多以甘利欣为  相似文献   

16.
周语平  王文萍 《河南中医》2011,31(10):1125-1126
目的:探讨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文献,采用统计学进行药物计算和分析。结果: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共计97味,使用频次295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占总体用药的76.61%;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积频率达80.35%;药性以平、温、寒为主,累积频率达96.95%;归经以肝、脾、心、胃为主,累积频率达66.41%。结论:肝纤维化病症主要以正虚血瘀、湿热内侵为主要原因。在治疗上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运用最多。  相似文献   

17.
黄家辉  叶旻泓  周欣 《中草药》2021,52(4):823-827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肝损伤等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和维普医学数据库,收集2015—2020年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1 267例,男性患者799例(63.06%),女性患者468例(36.94%),患者年龄14~90岁。原发疾病均为结核病,发病时间为用药后7~90 d。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乏力、皮疹、发热为主,有症状者694例(54.78%),无明显症状者573例(45.22%)。其中轻度肝损害患者839例(66.22%),中度肝损害患者346例(27.31%),重度肝损害患者82例(6.47%)。停药并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后,治愈1 142例(90.13%),好转122例(9.63%),死亡3例(0.24%)。结论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03%,轻中度肝损害大多愈后良好,但要警惕重度肝损害及肝衰竭的发生。进行抗结核治疗时,须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从而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降低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其临床应用中可见药物性肝损害这一不良反应。本案患者于外院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甲巯咪唑口服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甲巯咪唑致药物性肝损害以肝郁脾虚为主,治当以疏肝理脾为法,临证用四君子汤加四逆散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蒙医治疗乙型肝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属蒙医肝热病范畴。起居违过时,体内根素相对平衡失调。琦素希日偏盛聚积于肝胆,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治疗乙型肝炎的治疗,临床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蒙医治疗以整体治疗为主,包括药物和饮食起居疗法。蒙医药物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健脾和胃、保肝、调整气血、对症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经验规律研究。方法:查阅文献,采用统计学进行药物计算和分析。结果: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共计97味,使用频次295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运用最多,占总体用药的76.61%;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积频率达80.35%;药性以平、温、寒、为主,累积频率达96.95%;归经以肝、脾、心、胃为主,累积频率达66.41%。结论:本病治疗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疏肝健脾多为治疗原则,又在此基础上重用补虚药以调和滋补使其脏腑、气血重归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