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中医藏象理论,提出把握肝脾肾三脏同病的特点,协调三脏关系辨治现代2型糖尿病,以丰富中医糖尿病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的病机主要从肺、胃、肾三脏考虑,但单纯从"三消"论治已不能满足临床医治2型糖尿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医家冲破传统"三消"观念,提出肝郁脾虚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的新论点,从而为医治2型糖尿病开辟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文从理论基础、中医药疗法等方面针对2型糖尿病从肝脾论治的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其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在病机上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初多燥热阴虚,久则阴阳俱损,瘀血内生。梁贵廷教授认为,治疗2型糖尿病抓住病机关键,以脾、肾为中心,以益气养阴为治疗的基本大法,适时调肝柔肝,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4.
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论述肝脾肾三脏与妇科疾病的关系及从肝脾肾论治妇科疾病;并根据冲任二脉的始末与循行,与肝脾肾三脏经脉相通,冲任二脉的生理病理,与肝脾肾息息相关,治疗也是通过调治肝脾肾三脏而达到目的,故提出冲任二脉为病,均责于肝脾肾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肝脾肾功能失调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最基本病机,从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补肾益精三脏同治的方法来治疗2型糖尿病,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糖尿病及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从理论上探讨了糖尿病、抑郁症及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各自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认为糖尿病病机在于五脏同病,肝脾肾三脏为主,正虚与邪实互见;而在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病机中,其病变脏腑已延及于心、肝、脾、肾,病情进一步加重。肝脾肾同调理论可贯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始终,据此可把握糖尿病的主要矛盾,兼顾抑郁症的治疗,并提出了五步辨证法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具体应用,在临床实施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藏象辨证"思路的病位、病性角度分析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探析该病的辨证思路。方法参考古文献对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描述,结合现代学者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结果,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藏象辨证思路。结论糖尿病肾病的病位与脾、肾、肝三脏紧密联系,脾肾两脏为本,旁涉肝脏;病性,气阴两虚、瘀血、水肿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虽然与肺、脾(胃)、肾三脏关系密切,但是肝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脾不散精是津液代谢失常的首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自拟芪连降糖饮运用于临床。临床用药常结合现代药理,中西合参。  相似文献   

9.
龚循生 《光明中医》2013,28(4):807-808
中医认为特性水肿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将特发性水肿分为肝气郁结型、阳虚湿困型、脾肾阳虚型三型,分别用疏肝健脾化湿法、温阳健脾利水、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法进行治疗。并指出本病的发病是肝、脾、肾三脏出现功能的早期表现。及时治疗本病对于阻止肝脾肾三脏的进一步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糖尿病的病机与中医古籍所记载的"消渴"不完全一致,且从单一脏腑功能受损探讨糖尿病病机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糖尿病病机在于脾、肾、肝三脏的功能失调,脾土壅滞、肾水亏竭、肝木不长,是糖尿病病机的三个环节,三者环环相扣,又互为因果,其共同作用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40-1542
文章从病因病机、诊断、处方用药等方面,介绍了陆为民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认为本病应立足肝脾肾,把握治疗大法,脾虚湿盛为本,与肝肾相关,久病不愈,肝脾肾三脏互相影响,终致三脏同病,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与疏肝温肾兼筹并顾。强调诊断当先明,辨证结合辨病,以三脏论治,喜用风药,善用黄连、仙鹤草为其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脾肾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从肝、脾、肾三方面分别论证找出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肝、脾、肾两脏出发,临床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肝脾肾对糖尿病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立足肝脾肾辨治糖尿病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立足肝脾肾辨治糖尿病高思华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思想为指导,打破三消分治的传统认识,以肝脾肾同治来辨证治疗糖尿病,效果满意。现将粗浅体会探讨如下。肝脾肾同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糖尿病系因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体内...  相似文献   

14.
高催乳素血症(HPRL)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文中从HPRL与肾肝脾三脏的相关性来浅述其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思路。认为HPRL的发病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冲任损伤密切相关,治疗上当兼顾肾肝脾三脏,以疏肝理气、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为法,方药选用经验方仙麦芍甘汤,配合中医周期疗法及艾灸,切中病机,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该文总结郭俊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经验,提出从脾、肝、肾三脏论治的治疗思路,依据脏腑辨证分为脾虚湿盛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亏虚型、脾肾两虚型4型,主张“补虚为主,疗本为辅”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目前称为“尪痹”“顽痹”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外因为外感风、寒、湿等邪气,内因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肝脾肾虚。RA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中医从肝脾肾出发,针对不同患者的证型,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现从中医脏腑辨证中肝脾肾三脏相关理论出发探讨RA发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传统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多与肺、胃、肾密切相关,辨证多以阴虚燥热为纲,本文根据历代中医文献对消渴病的论述及济宁地区的生活习惯,结合临床实践和肝脾的病理生理特性、肝脾的相互关系,阐述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提示肝郁脾虚为2型糖尿病致病的重要病机,提出以疏肝健脾为法治疗2型糖尿病,结合现代生化指标初步解释治疗原理。举验案1例。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急性肾炎是在中医宏观思想的指导下,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本病多属邪实正虚,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后期累及肝。肺、脾、肾、肝诸脏功能不足,又可生湿化热,导致血淤。血淤是病变持续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认识,对于急性肾炎的治疗,我们主张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重用活血化淤,  相似文献   

19.
郭宇飞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乳腺疾病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病与"肝、脾、肾"三脏均有密切关系,坚持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指导临床实践,"理肝、健脾、调肾"三法互参、三脏同治,成效显著,对中医药防治乳腺增生病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08-411
总结刘文峰教授从医46年治疗消渴病的学术思想,中医传统的观点认为消渴病(糖尿病)发病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刘教授则认为消渴病的发生发展,尽管与肺、脾(胃)、肾三脏有密切关系,然而肝在此病全过程中居重要地位,而脾不散精是津液代谢失常的首要因素,故肝郁、脾不散精为糖尿病的始动因素。因此,提出了"从肝论治""从脾论治"消渴病(糖尿病)的理论,其理论是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补充和发展,从而亦为消渴病(糖尿病)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