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氟暴露工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氟暴露工人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某铝厂工人66人,测定血清氟、尿氟、尿氟硼酸根浓度(离子选择电极法)及血清IL-2含量(ELISA法)。结果氟暴露组血清氟、尿氟及氟硼酸根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血清氟浓度与工龄有关,低工龄组低于高工龄组(P<0.05),而尿氟和尿氟硼酸根浓度与工龄无关;氟暴露工人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高工龄组又低于低工龄组,抑制率分别为29.7%和13.0%(P<0.05)。结论IL-2含量的下降是氟性免疫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氟接触对工人血清微量元素和IL—6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某铝厂工人66人,观察了血清氟、尿氟浓度,血清微量元素及IL6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氟接触组血清氟和尿氟浓度明显增高;血清Cu、Zn含量下降,Ca、Mg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别,血清IL6含量增加,其中高工龄组又高于低工龄组,增加率分别为361%和241%。提示机体接氟后免疫功能受损,同时机体通过增加IL6水平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被动吸烟致大鼠肺损伤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长期被动吸烟所致大鼠肺损伤情况及春对体内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8(IL-6、IL-8)影响作用如何。方法 采用生化分光光度法测定NO^-2/NO^-3含量,代表大鼠体内NO水平。用酶联免疫标记法测定IL-6、IL-8含量。结果单纯吸烟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的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IL-6、IL-8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长期被动吸烟可引成肺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选择氟暴露工龄5年以上的男性工人40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A组为服药组,B组为非服药组;另选非氟暴露工人15名为阴性对照组(C组),观察“抗氟灵”抗氟损伤效果。结果表明,氟暴露工人外周血AKP、GSH-PX活性、尿F-、BF4-含量明显高于非氟暴露组工人,而血清SOD活性则相反。服药后,A组以上各指标除GSH-PX变化不显著外,其它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其中血清AKP活性和尿F-含量降低,且明显低于B组;血清SOD活性和尿BF4-含量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揭示“抗氟灵”对氟损伤的拮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内免疫细胞功能状况以及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关系,检测了38例原发性肝癌,33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表明:肝硬化组三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肝癌组IL-8升高显著,IL-12和NO水平无显著升高,认为此与肝癌患者机体内巨噬细胞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有关,动态检测三项指标对原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硼锌联用对氟损伤的预防和保健作用。方法:选择工龄3年以上的氟作业工人40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人为服药组,服用硼锌复合剂;B组20人为非服药对照组;另选该厂同样条件非氟作业工人20人为阴性对照C组。不脱岗进行1个月的服药观察。观察指标包括尿F^-、尿BF4^-含量,全血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微量元素含量。结果:A组服药1个月后,尿F^-及尿BF4^-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KP活性、血浆MDA含量下降,血清SOD活性、IgG含量、微量元素Zn、Ca含量升高。结论:“硼锌联用”对氟损伤机体具有一定的预防和保健作用,其表现在(1)以F^-和BF4^-的形式促进机体氟排出,减轻体内氟负荷。(2)增强体内抗氟化酶的活性,减轻自由基引起的机体损伤,提高机体抗氟致脂质过氧化损伤的能  相似文献   

7.
氟中毒对机体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染氟大鼠体内GSH和NO的主要代谢物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离子(NO^-2/NO^-3)的含量,来探讨氟对机体NO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尿氟还是粪氟的含量,染氟组均高于对照组相比,染氟组大鼠全血及各器官的GSH含量显著下降(P〈0.05)。染氟可使大鼠肾脏和脑的NO^-2/NO^-3含量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心脏和肝脏的NO^-2/NO^-3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却显著增高,提示,氟可引起机体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氟暴露对工人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以及“抗氟灵”的疗效,选接氟工人,分中毒组、接氟组和对照组,在服“抗氟灵”前后采血留尿测定血中LPO、GSH含量,GSH-Px、SOD活性及尿氟、BF-4含量。结果可见服药前尿F-、血清LPO中毒组和接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尿BF-4、血GSH、GSH-Px与SOD与对照组未见显著差异。服药后BF-4、GSH-Px、SOD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尿F-、血LPO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变化不大。说明氟可使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氟灵”驱氟主要以BF-4形式排出,在体内氟负荷减轻时GSH-Px、SOD抗氧化酶活性有代偿性增高,“抗氟灵”在干预氟对机体损伤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氟致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亚急性毒性试验,探讨氟化钠(NaF)对Wistar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结果表明,用NaF对大鼠染毒剂量60mg/kg体重二个月时,机体氟负荷明显升高,免疫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具体表现为尿氟、血清氟和骨氟升高;血清微量元素锌降低;免疫器官胸腺及脾脏脏器系数下降、蛋白质含量减少,胸腺、脾脏淋巴细胞数目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下降,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能力减弱及IL-2mRNA含量减少。说明氟障碍淋巴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可能是氟致免疫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6例乙型肝炎和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TNF-α、IFN-γ、IL-6和IL-8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临床型乙型肝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P<0.05),除急性肝炎外,其它型肝炎血清IFN-γ、IL-8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组升高更为明显,与急性肝炎组比较,TNF-α、IFN-γ、IL-6、IL-8水平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各型乙型肝炎患者TNF-α与IFN-γ、IL-6、IL-8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IFN=0.24,P<0.05,rIL-6=0.35、P<0.05,rIL-8=0.44、(P<0.05);TNF-α、IFN-γ、IL-6、IL-8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P<0.05);动态观察急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病程中诸因子的变化,发现IFN-γ在病程初和肝昏迷开始时水平最高,而TNF-α、IL-6、IL-8随病情加重而逐渐上升,肝损伤最重时达高峰,随病情好转逐渐下降。结果提示:细胞因子异常增高与肝脏炎症有关,可能是通过各种途径共同导致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被动吸烟对小鼠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被动吸烟对小鼠白介素石(IL-6)、白介素-8(IL-8)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IL-8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为(41.77±1.87)pg/ml,对照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为(34.98±1.84)pg/m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5,P〈0.01)。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增高;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8含量为(52.95±1.09)pg/ml,对照组小鼠血清IL-8含量为(65.63±2.59)pg/m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8含量减少。结论被动吸烟能促使小鼠IL-6的表达升高,IL-8的表达降低。可能与其参与炎症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毛叶挺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177-2179
目的探讨锰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选择2011年某集装箱企业锰电焊作业工人96人作为暴露组,暴露组又按接触猛的剂量不同分为低、中、高接触组,分别为29、25和42人;再根据尿中锰含量分为低锰和高锰吸收组,分别为56和40人。以空气中锰为接触指标、尿锰为吸收指标。另选食品加工企业86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肝功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检测。结果尿中锰含量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均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接触组中尿锰分级构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663,P0.05);中、高接触组、高吸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接触组、高吸收组胆碱酯酶(ChE)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接触组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吸收组IgA、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高吸收组CD4、CD45百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锰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肝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锰中毒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癌术后应用TPN对血清IL-12 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TPN对IL-2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病人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每天应用TPN,连续8在,对照组每天静脉输注含糖的普通液体。检测IL-12及细胞免疫指标,包括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结果:应用TPN后实验组IL-12、CD4^ 、CD4^ /CD8^ 均有显著提高。结论:TPN能提高胃癌术后病人血清IL-12水平,并能改善胃癌根冶术后应激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氟中毒患者口服亚硒酸钠对体内氟及抗氧化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山东省外环境Se水平较低的水源型高氟区,给78例氟骨症和40例氟斑牙患者口服亚硒酸钠。服Se前后分数次复查体Se和氟水平、血液GSH一Px活性、SOD活性和含量及LPO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服Se后,血、尿、发Se升高,尿氟排泄量增加,血氟下降。血GSH一Px、SOD活性升高,LPO浓度下降。GSH-Px/LPO、SOD/LPO比值升高。提示在低Se高氟区补Se后,可提高氟中毒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同时能拮抗其体内的高氟。  相似文献   

15.
饮食核酸对不同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饮食核酸对小鼠增龄性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龄 ( 1 2周龄 C57BL/6)、老龄 ( 1 5月龄 BALB/c)小鼠各随机分为 3组 ,在普通饮食饲喂的基础上 ,各组分别每日灌胃 2 0 mg/kg bw的低剂量、1 0 0 mg/kg bw的高剂量饮食核酸提取物 (低、高剂量实验组 )和0 .1 mol/L的柠檬酸钠缓冲液 (对照组 ) ,另选 6周龄 BALB/c小鼠作为幼龄对照组 ,每日灌胃柠檬酸钠缓冲液。观察中枢免疫器官胸腺与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 DNA合成能力、细胞因子白介素 - 2 (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 ( TNF)活性的变化。结果 青龄鼠高、低剂量饮食核酸补充组与其对照组比 ,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 2及 TNF活性均显著增加( P<0 .0 5) ,但不同剂量核酸补充组间无显著差异。老龄鼠高剂量核酸补充组的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 2及 TNF活性均显著高于低剂量核酸补充组和其对照组 ( P<0 .0 5) ;但胸腺指数高剂量核酸补充组仍低于幼龄对照组 ,低剂量核酸补充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 IL- 2活性也明显高于其对照组 (差异均为 P<0 .0 5) ;低剂量核酸补充组 IL - 2和 TNF活性与幼龄组间无差异。结论 饮食核酸既是生命早期和维持正常免疫的必需营养物质 ,还可显著改善小鼠增龄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酒精摄入对大鼠胰岛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了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NO)在其中的可能作用 ,以研究长期酒精摄入对胰岛影响的机制。方法 对照组灌以 6ml kgBW的蒸馏水 ,低、中、高各剂量组的无水乙醇剂量分别为 0 4 8、1 4 4及 2 4 0g kgBW ,时间为 1 3周。实验结束时检测了血糖和血胰岛素 ,用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法分析了大鼠的胰岛结构参数 (从各组随机选 1 0只 ) ,并检测了其余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的自由基反应水平。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 ,高剂量组雌雄大鼠的血糖升高 ,血胰岛素下降 ,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物面积与胰腺组织面积百分比(Ins+ panc)及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物面积与胰岛组织面积百分比 (Ins+ Isl)均降低 (P <0 0 5 )。 (2 )与对照组相比 ,高剂量组雌雄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降低 ,NO、活性氧及丙二醛 (MDA)含量升高 ;而低剂量组雌雄大鼠血清中的T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升高 ,NO、活性氧及MDA含量下降 (P <0 0 5 )。结论 长期过量饮酒可通过引起胰腺氧化损伤而使胰岛功能受损 ,这可能是酒精引起患糖尿病危险性增高的原因之一。而长期适量饮酒可使抗氧化能力增强 ,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儿童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2A/B(interleukin 12A/B,IL 12A/B)、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13,IL13)基因胞嘧啶-磷酸-鸟苷酸(cytosine-phosphoric-guanylic,CpG)...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1α、IL-1β、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的水平,探讨POF免疫致病机制。方法:调查时点内本中心就诊的POF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尿黄体生成激素或B超监测有正常排卵,因男性因素或输卵管因素不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血清中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两组IL-1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B+NK、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水平均无差异(P均>0.05)。结论:POF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低于非POF妇女,可能提示POF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