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杰  邢壮杰 《铁道医学》1998,26(2):105-106
目的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疗效。方法 对42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和Guo静脉肌襻成形术。结果 术后2例表现腓总神经损伤,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行深静脉造影提示有显著的瓣膜样功能,随访15 ̄39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瓣膜重建术应根据深静脉造影确定血液倒流的程度而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和静脉肌襻成形术。结果术后2例表现腓总神经损伤,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行深静脉造影提示有显著的瓣膜样功能,随访15~39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瓣膜重建术应根据深静脉造影确定血液倒流的程度而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刘金余 《上海医学》1991,14(2):111-112
我院自1988年10月至1990年2月,采用包瓣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3例,共24条肢体.术后近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4~73岁,平均51岁。左侧12例,右侧10例,双侧1例。病程最短3~49年,平均19年。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40例49条肢体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自体大隐静脉片式膨 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穿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此术式疗效好,不无不主奶反应,且手术操作简便,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其适应证主要为轻、中度倒流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6.
7.
采用股浅静脉瓣窦环包术对86例110条肢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有肢体慢性溃疡者术后1 ̄4周全部愈合,有粗糙皮炎者多在术后7 ̄10d消失,色素沉着好转。60例70条肢体术后1 ̄4周经深静脉造影复查,瓣膜功能恢复率在96%以上,深静脉全程通畅,瓣膜环缩部位无狭窄,术后随访2年,无溃疡及静脉曲张发生。该法取材方便,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不需抗凝治疗,便  相似文献   

8.
蒲红  陈加源 《四川医学》1999,20(5):527-528
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选取1994年至1997年36例38条下肢静脉造影病例,分析其造影表现并探讨其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20例,女16例,年龄23~67岁,病程1.5~40年。上行造影12条,下行造影20条 静脉造影6条。1.2 造影方法:①上行造影法:经皮穿刺足背浅静脉,在踝关节以上扎止血带,病员取30°斜立位,用手推注48%泛影葡胺80ml,电视监视下快速摄小腿正侧位、大腿及肌盆正位X片。大腿深静脉显影后,病员做乏氏试验,观察造影剂逆流情况…  相似文献   

9.
下肢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2月间共对452例(58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线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其中男性276人,女性176人,年龄20-85岁,平均51岁,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分轻,中,重三度,深静脉返流的程度以Kistner标准分为5级,结果:580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经χ^2检验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伴随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本文就其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概念下肢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就是静脉返流。所谓静脉返流是指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 ,而引起远端浅深静脉高压形成浅静脉的曲线、下肢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正常情况下 ,血液回心流向时瓣膜的两瓣叶贴附于血管壁的内膜 ,使管腔处于通畅状态 ,当近侧压力逆向增加时 ,血液返流充满瓣窝 ,两瓣叶向中合拢而防止血液返流。各种原因静脉功能不全时 ,瓣叶合拢受限 ,血液流向远端 ,远端静脉的容量扩大 …  相似文献   

11.
12.
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下肢深静膜瓣脉关闭不全是近年来才被肯定的一种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本科自1994.2以来,用大隐静脉片环包股浅静脉第一个瓣膜壁治疗21例(27条患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27条患肢。男性18例,23条患肢;女性3例,4条患肢。其中左下肢18条,右下肢9条。年龄25~68岁,平均49.8岁。病程11个月~38年。平均17年1个月。1.2临床表现27条患肢均有浅静脉曲张、活动后小腿沉胀、胀痛。小腿色素沉着23条肢,其中全小腿3肢;小腿凹陷性水肿20条肢;皮肤增厚,湿疹样改变18条肢,慢性复发性小腿溃疡19…  相似文献   

13.
孙昌勤  蔺忠义  刘忠  王何斌  刘曙光  熊勇 《四川医学》2001,22(11):1001-1002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们采用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术 ,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2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32例患者 ,男 2 0例 ,女 12例。左下肢 2 3条 ,右下肢 17条 ,双侧 11名 ,共有患肢 4 3条。年龄 2 6~ 68岁 ,平均为 5 2 .9岁。病程 5月~ 4 0年 ,平均 13.2 0年。全组病例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1.2 临床表现 :浅静脉曲张 32条 ,肿胀 2 7条 ,久站后酸胀感 7条 ,脚靴形色素沉着 2 1条 ,溃疡形成或有溃疡史 6条。1.3 深静脉顺、逆行造影 :本组表现为深静脉主干直管状扩张 …  相似文献   

14.
肌袢代瓣膜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腱肌和股二头肌肌腱所形成的肌袢,在腘窝部置于腘静脉上,能在行走时与小腿肌肉交替作用,当小腿肌肉松弛时,肌袢收缩,压迫腘静脉使之闭合,制止深静脉血液倒流。本手术的适应证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演进至完全再通者;而血栓形成后仅部分再通者,由于血流动力学的病变仍以回流障碍为主,肌袢的作用为徒增一个压迫的因素,对病人有害无益。本文报道36例共38条肢体,平均随访已超过2年,除1例1条肢体为血栓形成后部分再通者外,手术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0年kistner首次报告了“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名 ,从而区分了完全不同于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另一类新的疾病范畴 ,现已认识到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在下肢静脉性疾病中最为常见 ,约占其中的 5 3.5 0 % [1] 。目前已有多种诊治方法 ,须根据病情和各自的技术条件 ,正确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获得最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下面就此作一概述。1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检测方法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不全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有创检查 ,主要是X线造影 ,它是检测下肢静脉系统病变最可靠、直观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例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蒋振善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冯耀良关键词静脉机能不全;下肢;静脉瓣膜重建术中图号R543.6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的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1992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0年7月至1990年12月,采用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0例,共12条肢体,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30~56岁,平均45岁。左侧2例,右侧6例,双侧2例。病程3~25年,平均12年。主要  相似文献   

19.
改良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为临床常见病 ,以往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阔筋膜包瓣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但远期疗效不稳定。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应用改良包瓣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31例 ,男 1 7例 ,女 1 4例。年龄 39~76岁 ,平均 5 4 .8岁。病程 4个月至 4 0年 ,平均 1 4年。左下肢 1 8例 ,右下肢 1 2例 ,双下肢 1例。本组患者根据慢性静脉疾病的国际临床分级 [1 ]分为 : 级 (下肢浅静脉曲张 ) 5条 ,占1 5 .6 % ; 级 (肢体水肿 ) 8条 ,占 2 1 …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7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82例(共92条肢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