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侧同时性肾癌患者有效治疗方式的选择. 方法双侧同时性肾癌14例.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腰部酸痛感4例、血尿2例、体检偶然发现8例.14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明确为双侧肾脏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现腔静脉癌栓1例,肾门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14全均未发现远处转移.Robson分期Ⅱ期11例,Ⅲ期3例.肿瘤直径1.0~8.5 cm.行一期双侧手术6例,其中行双侧肾部分切除4例,一侧根治性肾切除、对侧肾部分切除2例.行二期手术8例,先行一侧部分切除术,1个月后行对侧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先行一侧根治性肾切除术,1个月后行对侧部分切除术2例;先行一侧部分肾切除术,1个月后行对侧肾部分切除术2例;1例伴有腔静脉癌栓患者一期于下腔静脉肝下水平放置静脉内支架加滤网防止癌栓脱落,再行根治性肾切除,1个月后再行对侧肾部分切除.结果 14例共行22例次手术,均获成功.一期双侧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263±52)min;二期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155±46)min.病理报告:29个肿瘤中,透明细胞癌23个,未分化肿瘤4个,嫌色细胞癌2个.10例患者获随访,随防时间6~41个月.3例行一侧肾部分切除加对侧根治性肾切除患者SCr升高,但无需血液透析;1例术后14个月后双侧肺转移,25个月后死亡;1例术后21个月左侧肾窝肿瘤复发,经放疗及化疗,38个月后死亡,1例术后6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6例无瘤存活,1例腔静脉癌栓未切除者随访32个月存活.结论 双侧肾肿瘤的处理原则为兼顾肾功能保留和肾肿瘤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肿瘤大小、部位进行详细评估,尽可能保留足够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蹄肾并发肾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3例马蹄肾合并肾细胞癌的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腹膜后途径开放外科手术,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例行峡部离断并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透明细胞癌,切缘阴性。pT1期2例,pT2期1例。术后平均随访30(16~5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于符台手术条件的马蹄肾合并肾细胞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并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前充分的影像评估有助于外科制定外科手术计划。术中仔细辨别所有动脉血管,以及妥善处理峡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囊性肾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 方法 总结 1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术前诊断为复杂性囊肿 10例 ,9例术中行病理检查 ,8例报告为恶性。 12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 7例 ,肾切除 3例 ,部分肾切除和囊肿去顶各 1例。 结果  12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平均随访 39.5个月 ,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可疑囊性肾癌者 ,术中须行病理检查 ;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或部分肾切除。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7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并发肾上腺腺瘤;首发症状主要以腰痛、血尿、消瘦、低热为主;CT影像均提示肿瘤密度在肾髓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且在肾髓质期和排泄期呈均匀强化;6例经腹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经腰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均辅以免疫治疗,未行放化疗;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急性肾衰死亡,1例于12个月因肝及淋巴结转移死亡,其余4例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无瘤生存至今。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其它肾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基本相同,但在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均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不同,诊断主要依靠CT影像,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其预后可能与分期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肾部分切除术后肾癌局部复发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 女2例;首次手术年龄(57.1±13.2)岁。14例中9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初诊肿瘤R.E.N.A.L.评分≥7分者9例。首次手术均行肾部分切除术, 其中开放手术4例, 腹腔镜手术6例,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4例。首次手术病理pT1aN0M0期9例, pT1bN0M0期5例;透明细胞癌12例, 肉瘤样癌1例, 嫌色细胞癌1例;手术切缘未见肿瘤细胞。初次手术至局部复发的时间为(29.3±16.8)个月, 其中11例复发时间≥12个月, 7例复发时间>36个月。所有复发灶均为腹部CT或MRI检查发现, 13例复发时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复发灶位置明确, 未见复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征象, 无其他可疑病灶, 考虑肿瘤可完整切除。14例均行二次手术, 其中1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最大径为(2.8±0.9)cm)];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最大径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外科手术方法、病理特点,随访其预后。站果男3例,女3例,肿瘤最大直径3.0~7.5cm。CT示多囊性肿物,实性部位平扫CT值30~36Hu,皮质期88~130Hu,排泄期75~96Hu,为隔膜型增强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例,根治性肾切除5例。病理TNM分期,pT1aN0M0 2例,pT1bN0M03例,pT2N0M01例,癌细胞核分级均为G1。中位随访24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肿瘤复发,无瘤存活100%。结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为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分级低,预后良好,术前怀疑或术中证实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应考虑行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深对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14例囊性肾占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本研究共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31~75岁。7例术前术后均诊断囊性肾癌,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例术前诊断为复杂性肾囊肿,行去顶减压术后病理结果为肾囊性透明细胞癌,1例术前诊断为双肾下极肾癌,术后病理结果为左肾透明细胞癌伴局部囊性透明细胞癌,右肾透明细胞癌;1例术前诊断为左肾多发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囊性腺瘤,1例术前诊断囊性肾癌,术后病理结果为肾囊肿;1例术前诊断为双侧多囊肾伴部分囊壁钙化,术后病理为双侧多囊肾伴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术前诊断双侧多囊肾伴右肾下极占位,术后病理结果为右肾下极占位为囊性肾乳头状肾细胞癌伴有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4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MCRCC术前影像学容易误诊,最好的选择是保留肾单位手术,以尽量多保留肾功能以改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CRCC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结果:综合B超、CT、MRI、超声造影等检查诊断CRCC 24例,疑似肾癌2例,误诊为肾囊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5例,根治性肾切除1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病理检查报告为透明细胞癌2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临床分期T1aN0M08例,T1bN0M012例,T2aN0M05例,T2bN0M02例;组织分级G16例,G221例。27例随访6~78个月,平均21个月,除1例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外,其余26例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能提高CRCC的诊断率,部分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能达到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样的治疗效果。除肾癌囊性坏死型外,其余类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头皮恶性肿瘤外科切除后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修复与重建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 1995 年1 月-2004 年9月,对70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30~85岁,平均50.3岁.病程2周~3年,平均 3.5 个月.基底细胞癌 31 例,鳞状细胞癌24例,恶性黑色素瘤8例,纤维肉瘤4例,脂肪肉瘤2例,血管肉瘤 1 例.病变范围 1.0 cm×0.5 cm~10.0 cm×8.0 cm.根治性切除肿瘤后缺损3 cm×3 cm~12 cm × 11 cm,采用中厚皮片移植 51 例,邻近头皮瓣移位12例,颈肩随意皮瓣移位2例,斜方肌肌皮瓣移位3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切取范围 5 cm×4 cm~18 cm × 12 cm. 结果 67 例皮片及皮瓣成活,伤口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坏死,经过换药后Ⅱ期愈合;1 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感染,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55例患者获随访 1~5年,5例复发.植皮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患者和纤维肉瘤患者各1例,分别于术后1年及2年半复发,均再次行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刨面;皮瓣移位患者中血管肉瘤患者及鳞状细胞癌患者各1例于术后6个月及3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 例纤维肉瘤患者术后2年复发,再次根治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创面.余患者均存活良好. 结论 头皮恶性肿瘤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广泛彻底切除并进行合理的创面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6例上尿路肿瘤患者,其中2例曾有同侧肾移植史,行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黏膜袖套状切除术,并记录其有关指标.结果:26例均手术成功,其中3例采用经腹腔途径,23例经后腹腔途径.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46 ml,术后住院时间10.5 d,恢复正常活动时间4.1周.20例随访6~38个月,1例局部腹膜后肿瘤复发,1例膀胱内复发;无远处转移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但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目前结直肠癌是第三位常见的癌 ,其中直肠癌约占其中的 1 3 ,直肠癌患者中只有大约 5 0 % -60 %能够根治性切除。传统方法进行的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局部复发率为 2 0 % -3 0 % ,复发率与病理分期有关 ,DukesC期患者局部复发率为 40 %以上 ,局部复发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的研究 ,表明直肠系膜的切除与否与直肠癌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因此 ,如何提高局部手术的根治性 ,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 ]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mesorectalexcision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侧肾盂尿路上皮癌并发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临床表现为腰部或胁肋部不适、隐痛或胀痛,1例因血尿发现,4例均有患侧肾结石病史(20~45年,平均30年);伴发热者2例,左侧骶髂关节疼痛者1例,右侧第6肋骨疼痛者1例;血清结核DNA均1000IU/ml;行CT检查4例,IVU检查3例,B超检查3例,KUB检查1例,全身骨扫描2例。术前诊断为肿瘤1例,误诊为结核1例,诊断为肾多发结石2例;肾结石术中发现肿瘤并经快速冰冻病理确诊2例。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者3例,根治性肾切除者1例。结果 4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并发鳞状细胞癌,其中低分化3例、中分化1例,T_3N_1M_0者2例、T_3N_1M_1者1例、T_4N_2M_1者1例。术后均获随访,生存时间50天~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个月,患者均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CT、IVU检测对于肾盂尿路上皮癌并发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较好方法,但本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低分期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与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探讨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行膀胱袖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收治73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男36例,女37例.平均年龄66(45~87)岁.其中肾盂癌46例,中上段输尿管癌27例.根据术式分为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组(35例)和根治性肾切除组(38例).分析2组患者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组肿瘤复发8例(22.9%),其中T1患者复发率20.0%(3/15);根治性肾切除组肿瘤复发8例(21.1%),其中T1患者复发率19.0%(4/21),2组总复发率和T1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组19例肾盂癌中,肿瘤复发4例(21.1%);16例中上段输尿管癌中,肿瘤复发4例(25.0%),2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肾切除组27例肾盂癌中,肿瘤复发3例(11.1%);11例中上段输尿管癌中,肿瘤复发5例(45.5%),2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可不行膀胱袖状切除术,但肿瘤位于输尿管者应行膀胱袖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告伴Stauffer综合征的肾癌患者随访结果,探讨Stauffer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至200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2例肾细胞癌患者中44例确诊为Stauffer综合征.男32例.女12例.年龄38~80岁,平均61岁.肾肿瘤直径3~13 cm.平均8 cm.MCC分期:Ⅰ期18例、Ⅱ期18例、Ⅲ期4例、Ⅳ期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4例,肾部分切除术6例,肾动脉栓塞术4例.结果 40例获得术后病理的患者中透明细胞癌34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嫌色细胞癌1例、集合管癌1例.治疗后1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28例,1年内恢复正常10例,肝功能持续异常6例.44例随访5~80个月,平均63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29/44)和45.5%(20/44).肝功能持续异常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0.结论 伴Stauffer综合征的肾癌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多数患者术后短期内肝功能恢复正常,肝功能持续异常者预后相对不良.伴Stauffer综合征的肾癌患者连续检测肝功能对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肾嫌色细胞癌(附1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男 10例 ,女 5例。年龄 4 7~ 74岁 ,平均 5 7岁。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 :pT1N0 M0 6例 ,pT2 N0 M0 5例 ,pT3bN0 M0 2例 ,pT1N2 M0 1例 ,pT2 N2 M0 1例。病理分级 :G2 10例 ,G3 5例。 11例获随访 ,随访 2~ 31个月 ,平均19个月 ,1例死于心脏病 ,1例局部复发 ,9例无瘤生存。 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与同期、同级的其他类型肾癌相比 ,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10例肾盂癌、6例输尿管上中段移行细胞癌先采用尿道电切镜行患侧输尿管口膀胱黏膜袖套状切除,而后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 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平均80 ml,患者均于术后36~48 h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8~14 d(平均9.4 d),术后随访膀胱局部复发2例. 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尿道电切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21例.病史10 d~24年,平均27个月,临床表现反复寒战、发热、消瘦3例;全程肉眼血尿17例,其中2例有典型的血尿、疼痛、腹部肿块表现.CT检查17例,提示肾盂肿瘤9例,疑肾下极肿瘤4例,肾门淋巴结肿大2例.MRU检查10例,诊断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9例.21例IVU检查.患肾显影浅淡13例,其中3例显示肾盂内充盈缺损,不显影8例.术前确诊9例,行患肾根治性肾切除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5例因脓肾先行肾造瘘术,二期行包膜下肾切除术,其中2例术后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加行残端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3例因肾多发结石无功能术中黏连严重,行包膜下肾切除术;3例术前诊断为肾脏复杂多发性结石,因肾脏无功能或功能差行患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其中2例术后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加行残端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袖状切除;1例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发现肾盂肿物,术中病理切片考虑为肾盂黏液腺癌,二期行根治术及肾门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 21例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移行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16例、黏液腺癌1例.21例均顺利出院.获随访9例,随访时间4~28个月.死亡6例,术后生存时间3~21个月,其中死于心肌梗死2例,癌肿转移4例. 结论 高龄、结石病史长、患肾积液及感染明显的肾结石,术前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MRU检查对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肾结石并发肾盂癌可延长患者存活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癌根治术后围手术区域(同侧肾上腺、肾窝、局部淋巴结和腹壁)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处理原则。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8例肾癌根治术后围手术区域肿瘤复发转移患者。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24~82岁,中位年龄49岁。透明细胞癌19例,乳头状细胞癌6例(其中II型乳头状癌4例),嫌色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病理分级FurmanⅠ级8例,FurmanⅡ~Ⅲ级20例。开放手术18例,腹腔镜手术10例。原发肾脏肿瘤中T1a期1例,T1b期10例,T2期10例,T3期4例,T4期3例。原发肿瘤直径3~16cm。结果本组围手术区域复发转移部位分别为,肾窝19例,局部淋巴结7例,同侧肾上腺6例,腹壁7例。所有患者均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5例行挽救性手术或减瘤手术,1例放疗,1例射频消融治疗。随访时间为6~5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2~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个月,死亡8例,12例疾病稳定,1年生存率为88.9%,2年生存率为77.8%。结论围手术区域肿瘤复发转移的肾癌患者原发肿瘤普遍体积偏大、分期偏晚,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其次为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病理级别普遍较高。处理上,通常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且肿瘤不易切除干净,推荐结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450例肾细胞癌的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45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450例平均年龄54.2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透明细胞癌375例,颗粒细胞癌40例,其他类型肾细胞癌35例。临床分期为T1N0M0期267例,T2N0M0期142例,T3期以上(含T3期)41例,其中偶发肾癌263例,有症状肾癌18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72例,保留肾单位手术78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8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161例。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4-60个月)。结论:B超、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小肾癌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侧并发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癌晚期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肾细胞癌可转移至骨、肺、脑、肠、对侧肾脏和甲状腺 ,后期复发可达 1 0年以上 ,作者报道 1例肾细胞癌手术切除后 2 6年转移至甲状腺的经过 ,值得注意。患者系一 5 6岁男性 ,于 1 975年因主诉易疲乏和体力下降求治 ,但无消瘦史 ,X线检查发现左肾上极肿块。无血尿、腹胁痛或高血压。 1 975年 7月诊断为肾细胞癌而行左肾切除 ,肿瘤最长直径 1 1 .5cm ,与包膜粘连 ,无血管或盆腔浸润 ,术后给 45 0 0rad左肾床处外照射 ,每年随访达 1 0年之久 ,以后失访。 1 989年因体重下降来复查 ,发现右肺上叶结节经CT随访后消失。1 990年见右肾周围可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